登陆注册
9053800000013

第13章 译事(1)

杨宪益是以翻译工作立身于世的,他一生的最大成就也是翻译,所以在任何地方、出自任何人之口的对他的介绍,排在第一位的,就永远是翻译家,著名的翻译家,其次才是学者、诗人等等别的身份。

杨宪益虽然译作等身,但他并不愿意把译事看得过重,晚年接受采访时他还说:“翻译没有什么,翻译就跟做木匠一样”。甚至于拒绝翻译家的称号,说,也许有人是翻译家,反正我不是翻译家。谁要做翻译家——有人愿意当,闹得很热闹——让他去做好了。杨宪益如此,固然是谦虚,但也并非完全是虚言。如果当时生活道路的选择可以随心所欲,如果生活可以重来,他不会选择将翻译作为一生的主业,这就是他“谦虚”的真正原因。

1.与卢冀野的友情

杨宪益翻译生涯的正式开始,大概要从他被梁实秋请到国立编译馆去算起。

杨宪益入编译馆,介绍人是学者、诗人、江南才子卢冀野。那年戴乃迭不被中大分校续聘,杨宪益很生气,当然他也不可能再愿意接受该校的续聘。他们的一位姓张的邻居,是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先生,新创办的贵阳师范学院本来要聘他去做英文系主任,可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跑远劳力费神,就来问杨宪益愿不愿意代替他去做那个系主任。杨宪益想了一下,同意了。

杨宪益与贵阳师范学院一接触,就像遇到一个一见如故的人,简直无处不满意:中央大学分校地处农村,他妹婿陶醉的田园风光,在他却觉得踏着泥泞的道路上下课实在讨厌,而贵阳师范是在城里的;中大分校的政治气氛太浓,贵阳师范浓的是学术气氛;在他看来中大分校只有一些好教师,但没有优秀的学者,而贵阳师范却有一些学识渊博、很有教养的教授。总而言之,他说:“从重庆来到贵阳,我似乎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时代:再也没有政治阴谋,没有流言蜚语。”

在那些与杨宪益颇为相得的教授中,中文系主任尹石公与他特别要好。他与杨宪益一样,也十分喜欢中国古典诗歌,他还定期与校外当地的一些学者举行诗歌聚会,杨宪益后来也加入进去,偶然与卢冀野相识。卢冀野年长杨宪益十岁,对他很赏识。

当时在重庆北碚,还有一个国立礼乐馆,可以说是国立编译馆的兄弟文化单位,卢冀野在那里做顾问。杨宪益到国立编译馆任编纂,住的宿舍是礼乐馆的一个小楼,也是卢冀野给他安排的,与两位音乐理论家杨荫浏、杨仲子合住。三人既都姓杨,杨仲子取古语“三阳开泰”之意,笑称这座小楼为“三杨楼”、“三阳楼”。杨宪益说那几年是他一生中除了牛津大学留学以外最愉快的时光,工作环境也舒心,与生活在周围的朋友相处也很好。

著名物理学家冯端妻子陈廉方曾经做过杨宪益儿子的书法老师,她家住在北碚附近的小镇天生桥,当时她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回忆了最初见到杨宪益夫妇的印象:

“在靠近北碚的那段公路上,我经常会遇到一对在散步的异国伉俪,他们边走边谈,总是面带微笑。男的穿长衫,女的是外国人,穿的却是布旗袍,十分朴素。因为她是外国人,所以特别引人注目。”

由此也可见杨宪益夫妇当时的物质生活虽然清苦,毕竟还是安逸的,心情不错。

杨宪益与卢冀野的友情一直持续到卢冀野逝世。他们在北碚,经常来往,读书,喝酒,吟诗。那时,杨宪益翻译之余,常将他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感想及考证分析而写成的文章投给报刊发表,卢冀野的鼓励使他写得更有劲。

后来文章多了,他把它们合成一集,1947年就由中华书局出版,书名《零墨新笺》还是由他的卢兄给取的。

卢冀野还给杨宪益的一本翻译苗族的创世史诗取名为《苗本事谣》。他俩还合作翻译过印度古代剧作家迦黎达沙的《沙恭达罗》,那是一本英译本,卢翼野不通英文,但对此书很有兴趣,于是即由杨宪益口述,卢冀野执笔整理,译成中国传统式传奇。工作进展速度很快,只几天便完成了,由卢冀野取名为《孔雀女重合金环记》。

1951年春,卢冀野因病逝世于丁家桥铁路医学院,年仅46岁,杨宪益曾前往悼唁。1996年,卢冀野家人为他印选集,女儿特地从南京到北京,请杨宪益作序。杨宪益欣然应允,在序言中深情回忆了他与卢冀野的友情,称卢冀野为他“半个世纪前非常要好的老朋友”。

2.在国立编译馆

杨宪益到了编译馆,梁实秋问他,想译些什么?他的回答凸显他的个性,令梁实秋不禁莞尔,竟是:“随便。”梁实秋想了想说,《资治通鉴》至今还没有英译本,你是否就来译它?杨宪益答应下来。

杨宪益与夫人合作,翻译了《资治通鉴》从战国到西汉的部分,翻译了《老残游记》,翻译了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与《彷徨》,翻译了当代诗人艾青、田间等人的诗,翻译了当代戏剧家郭沫若、阳翰笙等人的戏剧作品;汉译作品有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的代表作《伊利亚随笔》中的两篇,爱尔兰剧作家约翰·米林顿·辛格的几部独幕剧,英国骑士派诗人罗伯特·赫里克以及其他英国近代诗人作品。

工作之外,杨宪益还翻译了陶渊明、李贺等人的诗、温庭筠的词、唐代说唱佛经的底本(变文)、从佛经典籍《法苑珠林》里选出的梁武帝时代沈约、范缜等人有关“神灭论”的辩论、苗族神话叙事创世诗等古籍。

杨宪益的小妹杨苡后来回忆起杨宪益夫妇翻译时的情景,非常生动:

“他们是一个人对着书不停地打着字,一个人不停地念着,有时两人各自坐在书桌前埋头写着,有时他们又拿着书本在严肃地讨论,我早在40年代就曾看见我哥左手捧着一卷线装的古书,右手用手指顺行一行行地往下溜,嘴里用英语飞快地口述,我嫂嫂不停地打着字,好像他们在比赛速度,有时停顿一下,但很快地又在埋头‘比赛’。这样就完成了他们的初稿。我也见过杨宪益独自坐在书桌前,眼睛看着左手旁边一本中文书,

右手一只手指在打字,这样就打出译稿的初稿。初稿出来后,两人反复研究推敲,修改,辩论,往往反复多次,最后由乃迭打出定稿。”

1947年,杨宪益的英译本《老残游记》由南京独立出版社出版,翌年,又由伦敦Allen and Unwin出版社出版,同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近代英国诗抄》。总是因为战乱,杨宪益又与他人译了《资治通鉴》的南北朝部分,就未能继续下去,后来也未见出版。

抗战胜利后,国立编译馆回迁,杨宪益偕妻子来到南京。在此他们一直待到解放。

1950年,出于对外文化交流的考虑,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洪深建议创办一个外文版杂志,向西方社会系统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周扬也极表支持,即由刚刚从英国回来的作家叶君健负责筹备。

1951年10月,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创刊,受叶君健之邀,杨宪益夫妇开始为该杂志提供译作。杂志虽然名叫“中国文学”,但实际内容却是“中国文艺”。文学之外,还有古今绘画,只不过文学的内容更多,除了译载新中国看重的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当代文学作品,还有译自《诗经》以来的古典作品,还有一些译自国内报刊书籍的文艺评论。

这年,杨宪益自称给他一生留下美好印象的国立编译馆被撤销了。

3.独特的翻译观

杨宪益的翻译生涯自国立编译馆正式开始,“非正式”则始于他的中学时代。那时他一度非常喜欢读外国作家的作品,因喜欢而读,因喜欢而译。最初是把一些外国诗歌译成中国旧体诗,有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弥尔顿的诗,有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的朗费罗的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诗,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诗的片断。

杨宪益第一次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译成英语,是在留学牛津后期。他在女友戴乃迭的帮助下,把屈原的《离骚》译成英语,而且译成在18世纪英国诗坛占主导地位的“英雄偶句诗体”,并且特别模仿英国第一位“桂冠诗人”约翰·德莱顿的诗风。

英雄偶句诗体又称“英雄双韵体”,与中国讲究对偶的古典诗歌形式相近,特点是每行由十个轻重相间的音节组成,每两行押韵,隔行换韵。这种押韵方式不但使形式整齐美观,而且音调抑扬和谐。

杨宪益这样做虽属别出心裁,但也并不奇怪。他对中国古典诗歌情有独钟,自然容易接受和喜欢英雄偶句诗体。虽然不奇怪,但是译者仍然显得大胆,以至于上世纪50年代初,杨宪益的《离骚》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著名的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读到后,幽默地说杨宪益的译文在精神上与原著的相似程度,可以用一只巧克力做的复活节鸡蛋与一只煎蛋卷来相比。

杨宪益听了,哈哈一笑,并不以为忤,但后来他在翻译中也就不再采用英国格律诗体,而改用自由体了。原因却也不是他认为不好,而是觉得“吃力不讨好”。

除了《离骚》,杨宪益在这期间还翻译过屈原的《九歌》、《招魂》,翻译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他翻译的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发表在牛津大学的一个学生杂志上,还翻译过鲁迅的《野草》、《阿Q正传》。

1952年,杨宪益到北京参加“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和平大会”,在此期间见到了外文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刘尊棋。当时,该社刚刚从中国文学出版社手上收容了《中国文学》杂志,刘尊棋便当面向杨宪益发出了邀请,请他去做外文社的专家,一来支撑《中国文学》,二来计划系统地翻译中外文学名著。

随后,杨宪益夫妇从南京迁至北京。他们在北京的第一个的家,安在了东城区的南河沿十一号。河沿,北方话是河边的意思。南河沿的意思并不是南河边,而是河的南端的岸边。河即原来的御河,是元朝郭守敬开凿的通惠河的故道。北京到处是古迹,这对于喜爱中国历史文化的杨宪益夫妇来说,可谓适得其所。

1952年《中国文学》只出了一辑,上面有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鲁迅的《阿Q正传》;在1953年的《中国文学》上,载有戴乃迭翻译的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年年底,杨宪益和文艺界、科技界人士应邀会见毛泽东主席。

杨宪益是一位生活态度相当恬淡的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将这种恬淡表现得相当彻底。即使在他晚年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也并不像一般人那样,因自己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精力付之于某件事情,就把那件事情的价值看得过重,说得过重。

1993年,香港大学同时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印度特里莎修女、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杨宪益三人名誉博士学位,称赞杨宪益“对开拓学问知识和人类福祉有重大贡献,在文学和历史学上有杰出的成就”。

应该说,社会对于杨宪益的成就有目共睹,也有口皆碑,但当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主持人就此询问他如何评价自己一生的成就时,他的回答可以说是极其轻描淡写,他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什么事都做了一点,但都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成绩”。

主持人显然不肯接受他如此简单的回答,认为他过于自谦,于是进一步点明他英译了很多中国古典作品,并且高调赞为“可以说这是一桩功德无量的事情”。换了个人,也许会欣然笑纳,会微微颔首。可杨宪益却仍然不肯有一点点顺然,说:“我在翻译方面做的事情也很少。比如说国家外文局希望我翻译一百种古典名著,我大概也就翻译了三四种。”故意避重就轻,用数量来冲抵主持人所说的价值。

杨宪益如此,并非故作谦虚,因为这与他平时的一贯为人相合。

那天毛泽东接见他们,跟每个人握手。轮到杨宪益时,周恩来给毛泽东介绍说,杨宪益同志译过《楚辞》。毛泽东于是问他:

“《楚辞》能翻译吗?”

“主席,什么东西都可以翻译,《楚辞》也不例外。”杨宪益不假思索地答道。

同类推荐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一日看尽长安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分册)》攫取唐朝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其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的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法国东部乡村里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穿上男装,骑着战马,娇小瘦弱却也无比坚强。贞德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0年,可是她在生命最后的4年里,解救了奥尔良城,促成了法国查理七世的加冕。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法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女孩,最后却被巴黎大学神学院以异端罪处以火刑。
  • 曹雪芹

    曹雪芹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女范捷录

    女范捷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墨流年

    水墨流年

    她,林水墨—A大文学系“月仙”,淡雅漠然,却无意失了芳心。他,王俊凯—遥不可及的偶像,却因无意一瞥,就此沦陷。可是命运却开起来了玩笑,她和他从此背离,越走越远??多年后她的回归,另他冰冷的心再次解冻。“王俊凯,但愿我从未遇到你”林水墨决然的走入海中,一点一点被淹没,眼角的泪与大海融为一体,凄美的闭上眼睛,眼角的泪痣更加妖艳,就这样,绝望的,沉入海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商女谋妃

    商女谋妃

    他,是生来的王者,丰神俊朗,文武出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心创造着属于他的王朝;她,一介商人之女,却不想入了太后贵眼,一纸婚书,却不过是代人接旨。犹记那日惠风和畅,她与他桃林偶遇。不过一念之间,竟不知那场注定的错过究竟错乱了谁的人生......
  • 旧梦青春

    旧梦青春

    我有那无比绚烂的青春,于是我有了生机盎然的世界。青春如一片丰收恬淡的庄园,硕大的希望与幸福等待着我的一闪而过而采撷满怀。青春中没有等待的果实,只有昂扬的斗志去收获,青春里的我们虽没有指点江山的豪迈壮举但也不乏为了薄发而厚积的深沉。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圣人纪

    圣人纪

    古之圣者立天地之道,今之圣者守人类和平。少年丘山带着一个强烈的信念走进了道园。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辰狩猎者

    星辰狩猎者

    十方世界,一片苍穹。浩瀚星宇,亿万族群。何为辰?无数繁星,是为辰。奇珍异兽,是为辰。在这个宇宙中,只有某些独特的星球亦或者生命,才拥有辰。这些辰,拥有各种各样的力量。恒星之辰,燃尽星空。彗星之辰,冰封万里。异兽之辰,化兽躯,吞天地。辰,构筑了整个强者的世界。只有体内积攒了足够的辰,才能强大。何为狩?捕猎、追逐辰的职业,称为狩。这是个强者的世界,这是个硝烟四起的世界。且看陆枫,如何带领地球一族,在这个世界,狩猎星辰!
  • 永远攻不下的第101个女友

    永远攻不下的第101个女友

    永远攻不下的第101个女友,是一个男主妈妈的无理要求开始的一次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