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0900000015

第15章 郑和下西洋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坦噶尼喀历史写在中国瓷器上”

郑和船队空前规模的远航,带来了中外交往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交流,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也为东非纪录了历史。“自10世纪以来,已被埋葬的(非洲)坦噶尼喀历史,是写在中国瓷器上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引用别人的这句话,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来说明郑和船队是“国家贸易当局的商船队”。他说:“中国人也许从未面临过贸易上的入超,这是因为丝绸、瓷器、漆器等到处受到欣赏,很适于交换任何中国人需要的东西”。还说:“中国人想从非洲得到的东西包括:象牙、犀牛角、成串的珍珠、香料,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中国人从名义上的贡品中,得到了他们所寻找的一切奇异之物。他们通过赠送丝绸、瓷器、漆器等‘国礼’方式,毫无困难地‘支付’了这些贡品”。这是对郑和船队“朝贡贸易”性质的概括描述,实际上是进行物资交流,也即文化交流。李约瑟进一步指出,“中国人所寻求的是与外国人民之间的文化联系”。“有系统地对未知世界的考察旅行”。这里还应该补充一句:李约瑟这句话,阐明了中国人的航海探险活动的实质,就是更有系统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李约瑟继续说:“中国人首要科学贡献,也许更在于他们所搜集的自然界中的罕见之物及奇禽异兽。中国人对长颈鹿极有兴趣即是一例。”还有“寻找新药”、“药用植物甚至包括庄稼”。事实的确如此。“其忽鲁谟斯,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并长角马哈兽。木骨都束进花福鹿,并狮子。卜剌哇国进千里骆驼,并驼鸡。爪哇、古里国进縻里羔兽。若乃藏山隐海之灵物,沈沙栖陆之伟宝,莫不争先呈献《长乐天妃灵应碑记》。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郑和带去了中国特产的锦绮、纱罗、绫绢、紵丝,以及新近发展的青花、釉里红瓷器。这些都是独步世界的产品。至于铁鼎、铁铫、铜器也是大宗出口货物。铜钱、金银也随之外流。从印度洋运往中国的货物更是名目繁多,据《明会典》、《明史》、《瀛洲胜览》等书统计,共158种。所有这些货物都是物质文明的交互辉映。香药、胡椒、苏木和珍宝、棉布占进口货物的多数,其中,有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乳香、香脂、宝石、珊瑚、象牙、犀角、名马、颜料,波斯湾的珍珠、碾花琉璃,叙利亚的拂郎双刃刀,孟加拉的糖霜、戗金琉璃器,科泽科特的胡椒,印度棉布,还有科罗曼德的稁泥布、红八者蓝布、沙马打里布、红番布(西洋布)等四大名布。

近年出版的《中国古瓷在非洲的发现》一书中说道:“郑和船队在东非海岸,主要是活动在索马里、肯尼亚,向南或涉及坦桑尼亚沿岸,而这一带正是发现明瓷最多的地区。因此,东非大量输入明瓷,显然是与郑和船队访问东非,以及东非一些国家来华朝贡事件有密切关系”。事实上,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几乎都有明瓷出土。作为具有交流与探险双重目的的郑和下西洋,对丰富和扩大古人类尤其是古代中国人民的地理知识,当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船队到达的国家,相互馈赠的事情无疑是非常多的。忽鲁谟斯国王除了给明朝皇帝金刚钻、猫儿眼等宝石外,还送了一只名叫“草上飞”的动物。它的形状像只玳瑁猫,性情纯善;但十分奇特的是,据说狮子见了它却立即俯伏在地。后因喂养不善,半道上死了。阿丹国王送了一只金冠,还用金叶打了表文,都请郑和带给了中国皇帝。郑和还带回了麒麟(长颈鹿)和多种新植物、新药品等。永乐十七年(1419年),郑和船队带着非洲麻林国(今肯尼亚的马林迪)进贡的麒麟回到中国,一度引起了轰动,而这麒麟正是长颈鹿。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名为麒麟的明朝画,画的就是长颈鹿。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第二节 青花瓷工艺流传海外

尽管北宋已有青花瓷,但迟至元代它才开始崭露头角,而是到了明朝方才进入全盛时期的,从此替代龙泉青瓷成为外销瓷器中首屈一指的品牌货。究其原因,在于元代开始使用了进口的钴料苏麻离青。此料,在高濂的《遵生八牋》中另译作苏渤泥青。它是产于非洲索马里的一种钴料。郑和下西洋开辟的摩加迪沙、布腊(剌)瓦(哇)的直达航线,是否就与青花瓷的用料有关呢?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不过,苏麻离青的产地的确是在非洲。

郑和时代,所造青花瓷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纹饰精而且细,多呈缠枝花卉和瓜果状,次为云龙、飞禽。钴料苏渤泥青,发色明艳,料色直透釉骨,永不会脱落,釉面见有棕眼,一如橘皮。郑和船队满载出口货物中,尤以青花瓷为重。

苏渤泥青含铁量高,含锰量低。明正德年间,已称此为回青。回青,又从云南输入。严从简的《珠域周咨录》说,苏门答腊向明朝贡物中,有石青、回回青。回回青和石青混用,可得上青、中青、真青等各种颜色。郑和时,为适应外销,广泛注意到各地的特殊需要。大批货物运往东南亚,粗花碗、碟远销东非。伊斯兰国家对青花瓷更是情有独钟,所需之物,均具特色。明初的大盘、大罐具有中东风格,专供出口之用。双耳偏瓶、双耳折方瓶则仿自伊朗13世纪的式样。永乐年间所制之两端喇叭形、细腰中空的青花座,用来承放花盆、水罐的也是模仿三千多年前巴勒斯坦等地流行的青铜座,此等器物,已在叙利亚出土。还有仿造8世纪中东式样的伊斯兰式把杯。更有伊斯兰风格的执壶、笔盒和高足盃。笔盒呈长方形,盖式却取自中国,而其花纹、铭文则取自波斯。正德年间设计的“回器”,有着阿拉伯文、波斯文铭文,其器物有盘、碗、笔山、深腹罐、炉、盒、烛台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20多件,尤以红彩书阿拉伯文瓷盘一件为稀世之珍。以上各件,均有中伊合璧的艺术风格。

明初,世界各地往往把青花瓷作为日用器皿和礼器。在加尔各答、巴黎保存有15世纪早期波斯抄本插图中,宴会用具和餐具都是中国青花瓷。缅甸则多将中国瓷罐埋在地下,或送佛庙供奉。菲律宾过节时才把青花瓷从窖中取出使用。阿拉伯、东非等地的寺院、墓柱把青花瓷嵌在墙上或柱上以供观赏和作为纪念物。蒙巴萨以北的基利菲清真寺大门上方就嵌有青花瓷盘。沙捞越和肯尼亚沿海,在高达5米的四、六或八角形的墓柱上镶有中国青花瓷。青花瓷在南海、印度洋各地,早已经超越其经济价值,而使其具有友谊的象征了。

国外多有仿效制造青花瓷的。埃及青花瓷的造型、纹饰与中国的雷同,只是器身则烧有阿拉伯工匠的名字罢了。孟加拉所仿造出的青花瓷,竟然作为贡礼送给明代朝廷。到了16世纪时,波斯阿巴斯王还从中国招聘了几百名瓷工制造青花瓷。至于欧洲造瓷,那是在1470年威尼斯的炼金术士安东尼奥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学去的。

第三节 有关郑和航海的地理学著作

由于明初封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力强盛,遂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此背景下,域外地理、军事地理,以及地图学等均取得了较大成就。郑和航海的成功,对中国地理学主要有如下两项贡献,即航海记录与地理著作问世。

尽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郑和航海的原始资料被人有意销毁,但是,经过后人的搜集,仍然留有《郑和航海图》和《针位编》篇目。《郑和航海图》今收入《武备志》中,但是,《针位编》却已经佚去了。明人黄省曾曾将《针位编》与《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并列,可见其重要性了。

《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现存最详细最早的海图,图上有针路——针位和航程。往返针路计109条。图上更有地名、城垣、官署、庙宇、宝塔、桥梁、港湾、礁石、浅滩等。全图地名530多个,其中外国地名占五分之三弱,超过以往《岭外代答》等书的记载。明代学者称此图“详而不诬”,是“一幅真正的航海图”。

《针位编》记录了郑和航程中罗盘针所指的方位,类如航海手册。

随同郑和下西洋的人员马欢写有《瀛涯胜览》、费信写有《星槎胜览》、巩珍写有《西洋番国志》和匡愚写的《华夷胜览》,就目前所知,还有此四种著作。

《瀛涯胜览》,写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不分卷。作者马欢随郑和三次下西洋,充当翻译。书中,“采摭各国人物之丑美,壤俗之异同,与夫土产之别,疆域之制,编次成帙”。全书分国叙写,国与国之间,大都记有航向和日程。共记20个国家,所写详略不等。多写有地理位置、气候、民族、宗教、风俗、物产、服装、住房、商品交易、货币、文化、刑法、历法、神话传说,以及随郑和活动情况、华侨状况等。

《星槎胜览》,原本二卷。明正统元年(1436年)写成。后经他人改订为四卷,较原本有所增删,文字亦为之雅洁。1936年出版的冯承钧校注本分前后两集,前集为作者亲览目识的22国情况,后集为作者得自传闻的22国情况。作者费信随郑和四次下西洋,书中记载的内容颇为丰富,有航线,也有航行日程,还有各国地理位置、风俗民情、物产、气候、历法、房屋建筑、语言文字、宗教、民族、货币、贸易、神话传说,以及郑和在各国活动的情况。

《西洋番国志》,不分卷。写于宣德九年(1434年),作者巩珍,曾随郑和下西洋。记载有20个国家,其内容与《瀛涯胜览》大致相同,只是卷首有永乐至宣德的三篇敕书,为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始资料。作者的序言写有下西洋时曾用牵星术过洋,用水罗盘来定向,列有火长的职责,以及宝船的篷、帆、舵乃至淡水的贮存等,对研究15世纪中国航海史来说,有极高的价值。

《华夷胜览》已佚。作者是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医生,名匡愚。他是在业余时间将观察到的西洋各国山川形势,绘制成册的。今仅存张洪为此书所写的序文。序文中,流露了作者在书中记载了交阯、占城、爪哇、三佛齐、满剌加、苏门答腊、锡兰、暹罗、浡泥等国的地理形胜、风俗、物产、人物等。

郑和航海之后,还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关域外地理和航海的著作:《西洋朝贡典录》、《海语》、《东西洋考》、《咸宾录》、《日本考略》、《日本图纂》、《日本考》、《日本风土记》、《日本一鉴》等。

关于郑和航海记录的销毁,这里有必要再说几句。进入明朝中叶,朝廷中宦官与儒家官僚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宦官把持的航海贸易无疑切断了儒家官僚们的财路,所以他们竭力阻挠海上贸易,一度使航海事业停滞。成化十三年(1477年),揽有大权的太监汪直寻取郑和的航海记录,有心重振中国航海事业。这时,兵部中郎刘大夏得知这个消息后,先汪一步将郑和的航海记录从朝廷档案中抽走了。刘大夏恶人先告状,向他的顶头上司报告郑和的航海记录丢失了。史书记载,有的说他把盗出的航海记录烧了,有的说藏了起来,后来不知去向何处。郑和航海记录丢失的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明朝廷政治腐败,由鼎盛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郑和航海记录的丢失,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遗憾。

第四节 西洋吹制玻璃工艺传入中国

《事物原会》说:明初,“三宝太监下西洋”,携烧玻璃(最早译为玻瓈)人来中国,故中国玻瓈顿贱。烧者有气眼而轻。于是这被带来的阿拉伯的玻璃工匠,在中国传授了烧制钠钾玻璃的新工艺。从此,能适应骤冷骤热的各种玻璃器皿开始在中国大批量生产了。

明末,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在介绍玻璃来源时说,玻璃“出南番,有酒色、紫色、白色、莹彻与水晶相似,碾开有雨点花香者为真,炼丹家亦用之。用药料烧成者,有气眼而轻”。因为玻璃来自阿拉伯、印度,又是从海上输入的,所以叫南番。药料烧制成的玻璃特点是:“轻而有气眼,与琉璃相似”,又叫假宝石。“宝石有伪者,用料药烧成,好者与真无异,但红色者岁久则淡,中有水裂纹,所以可辨也”。

郑和所带来的玻璃工匠传授的技术,超过了此前古代两次外来技术的传入。当时,吹制玻璃的地点,可能是在广州、苏州,以及山东淄川颜神镇。淄川玻璃以青帘为贵,是以水晶(石英)和回青配方烧炼,可得艳丽的花绀青。后来,康熙时蓝彩中的宝石蓝即缘此而生,其原料仍旧是回青和蓝宝石,而这些原料来自伊斯兰国家,以及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

同类推荐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汪精卫第3卷:矛盾三角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源来凯始玺欢你门

    tfboys之源来凯始玺欢你门

    三个女孩遇到了男神,她们成为了明星后,又怎样了呢.......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如若相思怎不倾城

    如若相思怎不倾城

    游戏为了什么,快意恩仇、策马江湖,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逍遥道士都市行

    逍遥道士都市行

    红尘从来不缺少奇人,无论是市井还是朝堂,山林之间还是庙宇之下,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人存在。看小道士张云从偶获吕祖传承之后,如何行走红尘,炼心洗尘,在现代的都市之中谱写一曲逍遥自在的长调!
  • 新笑傲江湖之孟冉

    新笑傲江湖之孟冉

    “即使你不爱我,即使你已经忘记了我,即使我已经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依然会爱着你。”我希望由我來改變所有,我们就都会很珍惜现在自己手边的幸福,最后,希望我们永远都幸福。
  • TFBOYS久居我心伴我久久

    TFBOYS久居我心伴我久久

    剧情比较大众化,望读者谅解。七大家族,十位主角。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展开什么样的恋爱?敬请期待。
  • 狐狸克隆了自己以后

    狐狸克隆了自己以后

    先秦寓言《买椟还珠》家喻户晓。笔者认为,写寓言当效楚商之美椟丽珠,避郑人之喜椟弃珠。文面是美椟,要新、特、趣、雅,给人审美愉悦,寓意是丽珠,应深、高、独、正,导人意诚行智。二者皆备,方出佳作。笔者当笃行之。
  • 史上最不乖的王妃:妃上房顶

    史上最不乖的王妃:妃上房顶

    【本故事纯属虚构】穿了?不是吧?早不穿晚不穿,偏要在她香车美男都有了的时候,莫名奇妙的穿了!老天!要穿也要让她穿到一个啥公主的身上,郡主也行啊!为什么要让她穿到一个被发配到妓院的企图叛国的宰相之女身上!她不要在那每个人天真到像傻瓜的地方生活,她不要坐那硬到屁股都能坐到烂的马车!她要回到这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她要回来坐她的法拉利跑车!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应该可以魂穿回现代的方法:跳崖,没想到却把一啥王爷的未过门的王妃给砸死了!看她这霉倒的,还真是惊世骇俗,前无故人后无来者啊……
  • 系统之专业红娘二十年

    系统之专业红娘二十年

    陈梓从没想到自己的一生会那么憋屈,死后碰到那奇怪的月老就算了,就连那个系统也是个渣。别人碰到系统各种金手指各种欢乐生活,为什么自己却辛辛苦苦的帮别人做介绍!明明男主是人渣,还要在女主面前各种夸赞??完成之后又要不停地穿越到另个时空?末日?都末日了还丫的谈个毛线的恋爱!女儿国?女性为尊那就直接把男人抢娶啊,矜持个头!人鬼恋?你们口味够重的啊,你丫演人鬼情未了?!早恋?你丫...额,这貌似可以有。。。。。陈梓表示,这不是她想要的人生,某个无耻的月老:抗议无效
  • 说好的一辈子呢

    说好的一辈子呢

    她出生在豪门贵族,有着令人羡慕的地位。但这些都是外表,5岁时父母离婚,随后就有俩个女人进了这个家门年轻的后妈惹人喜爱的妹妹在外人看来她就是个小公主,但在家里她就是个小受气包,唯一陪伴她的只有洋娃娃高3时,经融危机她的爸爸的公司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