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4500000006

第6章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1)

祖国的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多种宗教并存传播,东西方文化撞击交融,民族文化积淀丰厚。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土、撒拉、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保安、裕固、塔塔尔等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壮丽雄浑的地理环境,众多的民族构成,深厚的文化底蕴,频繁的文化交流,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节庆文化。

第一节回族节庆

回族是在我国唐朝时期形成的一个少数民族,最初由阿拉伯商人到中国经商,后来与当地民族通婚而成。因为是阿拉伯人的后裔,文化上一直延续阿拉伯文化,信仰伊斯兰教。回族重大的节日与阿拉伯、伊斯兰教的节日一样,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可以说是“母子”关系。伊斯兰教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人民的三大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的共同节庆。

一、开斋节

开斋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是我国回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伊斯教历的十月初。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在我国新疆地区,开斋节称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节日”。尽管名称不一,但开斋节规模盛大、礼仪隆重。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封斋的天数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斋日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的人也要暂时戒烟,谓之封斋(或把斋)。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老弱者及经期中的妇女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者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当封斋将要结束时分,清真寺开斋的钟声当当响起,情况就与封斋时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后为开斋节。完成了“真主”规定的“使命”,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故称开斋节。

据伊斯兰教记载,伊斯兰教创立初期,在封斋满月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率领穆斯林步行到郊外公共旷野,举行礼拜,穆罕默德沐浴后,身着整洁服装,并散发“菲吐尔”(开斋)钱,从此以后,穆斯林便把这一天视为节日,隆重庆祝。

开斋节

回族群众与全球穆斯林一起,以热情和虔敬心情参加开斋节。早晨沐浴更衣喜气洋洋地赶赴寺参加会礼,有的在家诵读《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有的游坟诵经,悼念亡人。此间除举行上述仪式外,还依照民族习俗进行欢庆。

在开斋节前夕,要做好扫尘、理发等清洁工作。凡在外工作、做生意、出差的回民,都要提前赶回家中。开斋节要过三天,第一天拂晓就热闹起来,家家黎明早早起来,打扫庭院,清洁巷道,成人沐浴净身,小孩子洗脸梳头,男女老少换上新装,清真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早八点(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回族群众个个腋下夹个毯子和小拜毡,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即索德盖·菲退勒),周济贫穷,共度佳节。如会礼者太多,就另择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回族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老老少少齐刷刷向西方跪成整齐的行列,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会礼隆重至极,即使刮风下雨也无所畏惧,情绪高涨。礼拜后,齐向阿訇道安,互道“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然后由阿匐带领游祖坟,念锁儿(古兰经选读),追悼亡人。之后依礼俗宴请宾客,结伴游玩,开展其他各种节日活动。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民族风味食品,还宰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赠节日食品,互相拜节问候。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带上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回族青年也选择在开斋节举行婚礼,使节日更加热闹喜庆。

二、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民族的又一盛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尔德”意为是节日,“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的意思,故该节又称为“宰牲节”。回族又叫“忠孝节”、“尔德节”,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叫“大尔德”,云南等地回族称为“小尔德”。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

关于古尔邦节的起源,民间流行着一则古老的宗教传说。先知伊卜拉欣在古尔邦节前一个晚上梦见“安拉”(真主)命令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伊斯玛献祭,当伊卜拉欣遵从安拉的旨意去宰杀爱子时,安拉命天使送来一只黑头白身的绵羊代替。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阴历12月10日,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将该日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这个日子恰是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古尔邦节及宰牲献祭的习俗就是根据这一传说故事演变而来的。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宗教色彩浓郁、仪式隆重神圣。节前,家家户户清垢除尘,炸油香、馓子,做糕点、赶制新衣,准备“献牲”的牲畜。节日的清晨,人们沐浴熏香更衣,齐到清真寺会礼,由阿匐带领向西叩拜,场面极为壮观。穆斯林认为,此时是献牲祭祀,取悦安拉的最佳时机,所以聚礼后就是隆重的宰牲典礼。经济条件较好的回民,每人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但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所宰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锅之后,男子们开始互相拜节,妇子们则留在家中炖肉,摆放食品,烧水煮茶,恭迎客人。大家互相道贺问候,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新疆的回民喜欢组织游艺活动,如叼羊、对唱等,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青年则喜欢唱“花儿”。期间还要到墓地为亡故的亲人祈祷。

三、圣纪节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年)诞辰和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穆斯林为了纪念伊斯兰圣人(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在其诞辰和逝世日举行集会,并演变为伊斯兰教的节日。清真寺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场所,圣纪节最重要内容是诵经赞圣活动,与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不同的是,不仅成年男子参加庆祝活动,妇女与儿童也要参加。

圣纪节

节前,由清真寺的主持阿匐讲解节日的重要性和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之后,教民自愿捐钱献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均由群众自愿来做。教民该日的义务劳动是尊圣爱圣的表现,也是善举好事,所以争先恐后,不亦乐乎。节日里,清真寺里打扫一新,张灯结彩,挂起用阿拉伯文书写的纪念穆罕默德字样的横幅或圣纪大会标语。届时,穆斯林穿戴整齐,沐浴、更衣、扶老携幼前往清真寺礼拜、诵敬并由阿匐宣讲穆罕默德的生平简历,嘉言懿行,以及在传教中历经磨难而矢志不移和许多智勇、善辩、善战的故事,教育后人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一天还要做讨白(意即仟悔)。穆斯林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做讨白就是要痛改前非,求主饶恕,誓不再犯,决心立功,矢志不移。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族侧重纪念逝世日,就像给先人过周年一样,诵经念“尔麦里”,以示怀念。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经济条件好的,在宽敞地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飨以盛馔而散”;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回族群众叫“份碗子”,即每人一份。节前捐献而没来进餐者,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总之,圣纪节渗透着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理,饮水思源,众人怀念、顺从祝福、赞扬效法圣人,求祈圣人今世护佑、后世救渡,表现了穆斯林人民团结、友爱的精神。

第二节维吾尔族和土族节庆

一、维吾尔族的“诺鲁孜节”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维吾尔族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世袭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麦吾鲁德节”、“诺鲁孜节”等,前三个属典型的宗教节日,诺鲁孜节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属于维吾尔族的年节,也是天山南北的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诺鲁孜”一词源自波斯语,意为“春雨日”,即波斯古太阳历的3月22日,也即公历3月22日。相传此日白天黑夜一样长,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节期3到15天不等,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传统的“麦西莱甫”,预祝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关于诺鲁孜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维吾尔族在信奉伊斯兰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地神、火神(灶神)、祖先神等。他们认为星神是掌握人类命运祸福的主神,其中白羊星是福神,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春分”这天恰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之时,他们认为这个时节将会带来幸福和吉祥。所以诺鲁孜节有“送旧迎新”之义,故又称为“春天的节日”。

诺鲁孜节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类似于汉民族的春节。该节日形成初期,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突厥部落的先祖过着游牧生活,他们在晚冬初春把昼夜时差持平之日称之为“日生”、“年头”,并把此日开头之月称为“羊羔月”,此时正值冰雪消融、草木返青、大地复苏、牲畜产仔,牧民们—面欢度节日,一面满心欢喜地清点安全越冬的牲畜,准备新的草原放牧。唐代的史料上就有以“九回鹘”记载的西回鹘用塔吉克语称此节为“诺鲁孜节”。星转斗移,该节在保留原始面貌的基础上,增添了浓郁的“艺术节”色彩。

维族的先祖,在“羊羔月”把一天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诺鲁孜节仪式开始于黎明更。是日,男女装扮一新,家长们率先起床,在房屋正中燃起一堆松柏树枝,将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转一圈,祝福新的一年平安快乐。然后,家长把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在烟中通过,祈求新的一年膘肥体壮,迅速繁殖。日出更后,维族人要做“诺鲁孜饭”,家家户户用剩余的粮食和食物,加上多种佐料(也加野生调味佐料)煮成稠粥,称作“克缺”或“冲克缺”(丰盛粥)。从当天午时更起,人们便成群结队地相互拜年。日落更以后,每户请客吃饭,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尽情地表达新春到来的欢悦。节后,就是农村紧张的春耕生产了。

欢快的歌舞

如今,每年公历的3月20日至22日,全世界有30多个民族与维吾尔族人同一时间庆祝诺鲁孜节。维吾尔族相传至今的节庆形式有:

1、每年昼夜时差相等时分即3月20日——22日夜晚零点击打诺鲁孜节鼓,普告天下节日来临。听到鼓声的母亲们开始忙碌着作“诺鲁孜宴”的准备。先取出象征着“福禄无边”、去年诺鲁孜节打好后精心晾晒保存至今的“艾麦克馕”,摆在桌子正中央,四周摆放其它食品及干鲜果。父亲庄重地将“福禄馕”掰成若干小块,均分给家人,然后随意品尝食其它食品。饭毕,父亲举手祷告,子女们跟诵。

2、听到鼓声的人们自发地汇集到击鼓地点,唱歌跳舞到天亮,这是诺鲁孜节麦西莱甫(维吾尔族民间特有的、集歌唱、音乐、舞蹈、游戏于一体的传统民俗艺术活动)开幕的标志,第二天从日落开始至旭日东升为止。此时是琴师、歌手、舞手显示才能的最好舞台。

3、次日,人们洗浴净身,换下冬装,吃诺鲁孜节饭,邻里间相互赠送诺鲁孜节饭以示祝贺新年。许多反目为仇、长年不走动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就在这种送饭过程中培养了亲情,加深了友谊,达成了谅解,增进了友谊,重归于好,甚至离异夫妻也会破镜重圆。大家辞旧迎新、同喜共乐,以同食一锅饭为兴事,所有的恩怨一笔勾销,以盐为证(食物中有被视为最纯净的盐,盐为证,同食一锅饭喻为一家亲),以期新年里家家和睦,户户和谐。

4、早餐后,男人们汇聚到德高望重者家中,就帮助居住区内贫困残疾者进行讨论,自愿捐助贫困者,如给困难的家庭资助粮食和种子给没有牲畜的人借牲畜等。

5、家家户户齐动员,对家里户外进行彻底的大扫除,拆洗衣物被褥,同时移花栽树,美化环境,植树造林。

6、为鸟雀筑巢,为其繁殖打基础。

7、扫墓,全家到亲人坟前,松土浇水,施洒谷物,以示怀念。

8、同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维修或重建桥梁,清理池塘,做好春耕准备。

同类推荐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胜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名胜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民间故事探寻

    民间故事探寻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热门推荐
  • 异世神偷:逆天九小姐

    异世神偷:逆天九小姐

    她堂堂神偷,却惨死重生异世;她本冷漠无情杀伐果断,却因为身边那些吊儿郎当的小伙伴而性格百转;“值得吗?”她的意识越来越模糊,脑海中不断重复这三个字。值!这一世,她有他!这一世,她有他们!这一世,她还有亲人!
  • 苍茫血时代

    苍茫血时代

    苍茫大陆万年以来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斗气修炼到极致时便可以斗破苍穹,到达另外一个名叫天域的地方。可是自万年前那场众神之战后,众神不现,神迹不显,神也就渐渐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万年后的苍茫大陆,皇权、神权、霸权三大势力三足鼎立,互相争夺大陆的控制权。可是那些野心勃勃的野心家或者阴谋家,会放弃长生不老的诱惑吗?当一个来自异界的灵魂出身在这个世界之后,是否大陆的格局又有所改变呢?咱们拭目以待吧。
  • 我是婚姻科代表

    我是婚姻科代表

    婚姻是午夜十二点以后的南瓜车,女人可以有事业,女人更要会持家,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但不是婚姻的焦点,吵架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而是我们说错了,老公会出轨原因可能不全在他身上,婆婆虽然不是妈,她也会把你放存心里,女人无论做什么都要清楚自己要什么,我们的“爱巢”需要男女双方添砖加瓦,让我们将婚姻进行到底。
  • 神王九变

    神王九变

    一千年前,少年偶得“元牝珠”,击败邪王,却被界王所害一千年后,少年强势归来,以只剩五年生命为代价,获取绝世天赋五年之后,少年站在无尽之海的上空,等待界王再临
  • 暗陌楚天

    暗陌楚天

    这小说是自己想的,不喜勿喷!纯属打字!哎呀!忘了介绍:在神秘的宇宙中,有着十分多的精灵。他们拥有各自的能力。传说,在一个语言中。在1000年过去了,会诞生10个拥有光明能力的守护者.....
  • 风吟雪之公子无情

    风吟雪之公子无情

    当年的他已经不在了,如今的他只是个医者当年的她已经不在了,如今的她是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后她有了归属他却孤身一人当所有离奇古怪的案件发生的时候,他在江湖中成为赫赫有名的智者……当遇到了调皮捣蛋的她时,他还会继续封闭自己的心吗?
  • 染指成婚:老公请温柔

    染指成婚:老公请温柔

    五年前,她拒绝了他,选择了他的弟弟。五年后,他强势回归,让她家破人亡,也让她承受了最深的背叛!在她的世界之中掀起惊涛骇浪。他用尽一切手段,只是为了将她留在自己身边,原本以为是最痛的报复,哪里知道会成为最深的爱情。皇甫家太子爷,堂堂华夏最年轻的特战队长,在外人眼中俨然冰山天神,但是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分明是干柴,只能被名叫黎一宁的烈火点燃。
  • 老公出国之后的日子

    老公出国之后的日子

    从一个离开大学不久的女生,突然变成已婚女人,然后与自己裸婚才一个多月的老公又出国奋斗了。独自在家的自己,该如何的面对这种突如其来分离?该如何面对这个没有依靠的陌生城市?我的美丽如烟花般盛开在别人的天空,落下的灰烬覆盖了我灵魂的土地。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艰难,难以诉说。未来是怎样的,谁都不敢断言,我,也在期待着故事的结局……
  • 三幕悲剧(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三幕悲剧(克里斯蒂侦探小说)

    人们常说十三个人参加的晚餐会有厄运,你相信吗?当波洛受邀加入查尔斯爵士这次不吉利的晚餐后。诅咒灵验了。牧师巴宾顿先生突然死在了众宾客面前。但死神并未因此停住脚步,凶手亲自在大侦探波洛的眼前拉开了这场谋杀的序幕。杀人的剧作不断地上演,相同的演员,相似的布景,相近的情节。死亡的威胁甚至降临在波洛自己的身上。谁,将是下一个受害者?
  • 大荒神皇

    大荒神皇

    天赋异禀,是异类不详?还是天命无双?本是平凡少年却无端卷入大荒五族的动荡之中,千军万马纵横疆场,最终看云良如何破尽万劫一步步登上大荒神皇的无上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