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3400000015

第15章 陕西秧歌(1)

陕西的秧歌形式多样,风格迥异。最具代表性的是陕北高原的陕北秧歌,它借助丰富多彩的阵图变化,热情而粗犷的肢体语言,纯朴而优美的歌唱,高亢而欢快的锣鼓乐,抒发着陕北人民热爱生活、勤劳质朴、善良淳朴的内心情感,并作为表达人们愿望和精神寄托的一种文化形态,得以较完整地世代相传下来。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揭开了革命文艺的新篇章,从此,亿万军民扭着“翻身秧歌”,打着“胜利腰鼓”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它不仅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舞蹈事业的发展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和创作新民间舞蹈、广泛普及群众舞蹈活动做出了历史贡献。

第一节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原为阳歌,“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延安府志》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

1、拜年“排门子”,十五“转九曲”

陕北地区对灯节中表演的各种民间艺术泛称“闹秧歌”、“闹社火”,保持着诸多古老的习俗。如陕北的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而这天的闹无宵,转九曲,就是陕北闹秧歌的最高潮。

“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载“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载“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

2、陕北秧歌的表演特色

(1)陕北秧歌的种类

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

(2)陕北秧歌的表演特点

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传统大秧歌是扭完后停着唱,群众叫“敲起来扭起来,不敲不扭唱起来”。扭大秧歌领头者叫伞头,一手持伞;另一个舞者身挎一串铃,手拿佛尘,称之为马排子,走在伞头后面。锣鼓琐呐一响,伞头带着秧歌队,在前开路,变化各种队形。最红火的要数邻村互访彩门子秧歌,秧歌队进门要过彩门,对方秧歌来迎接。这时如两军对阵,一问一答,答对了方才接回村里。表演程序一般是伞头起唱,多为见景生情,即兴创作,锣鼓间奏,群众合唱最后一句。

“踢场子”秧歌又叫“小场子”,参加人数为偶数,分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是陕北秧歌中的双人对舞。男角叫“挂鼓子”,“挂鼓子”的动作朴拙,有武术的爆发力。女角叫“包头”,过去均由男子扮演,“包头”的动作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特点。男戴彩扇,女舞彩绸,舞蹈动作丰富,豪迈粗犷,潇洒大方,充分体现了陕北人民淳朴憨厚、开朗乐观的性格。逢年过节,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

3、陕北秧歌的表演动作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4、陕北秧歌的艺术特色

(1)角色

秧歌舞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2)活动形式

在活动形式上,有大场秧歌、小场秧歌。

(3)服饰

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表演时,男女队身着彩服或带云角装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头,女的手持彩肩、汉巾。

(4)道具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虎撑。在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中,包括一些道具舞,如“狮舞”、“龙灯”、“水船”等。

“虎撑”: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祛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

第二节洛川老秧歌

流传于洛川县京兆乡、城关镇及皇陵、富县等地的秧歌,是一种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古老传统形式,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秧歌”。

1、敬神和自娱

“老秧歌”既具有传统秧歌的祭祀性质又具有一定的风俗特征。旧时秧歌组织皆以庙会社祀为中心,围绕着庙会、寺院附近的村庄,形成一种民间群众性的秧歌社祀。表演程式以敬神为先,演唱《十柱香》、《求雨歌》等歌曲,在《四六曲》的唱词中我们可以听到:“进得庙院敬神灵,渴望玉帝显神通,一盼来年风雨顺,为民求得好收成。”这说明秧歌与祭祀的关系。敬神后,秧歌队要在广场上表演,俗称“打官场子”,然后再挨家挨户上门拜年,当地称“送秧歌”。在另一首唱词中我们还听到:“过了一年又一年,村村秧歌闹得欢,虽说秧歌不好看,敲锣打鼓太平年。”更是当地每年春节闹秧歌这一民俗特征的真实写照。虽说秧歌不好看,但是闹得欢,可见秧歌已经成为当地百姓欢度春节、喜庆丰收、抒发情怀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

2、洛川老秧歌的艺术特色

(1)老秧歌的日、夜演出异同

老秧歌常和文狮子、旱船、推车、芯子、高跷组成综合性的春节社火舞队。白天游村转乡在街上演出,俗称“打社火”,秧歌队只相随在社火队尾做行进表演,以烘托气氛。晚间在场地表演时,称“唱秧歌”,重点突出老秧歌。

(2)曲调特色

晚间表演“唱秧歌”时,唱的曲调以当地民歌小调为主。短的曲调以伞头即兴编创的贺词、祝语和吉利话为主,长的曲调称“套曲”,也有称“背弓调”的,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和故事情节,如《小女子告状》、《琴房送灯》及《张生戏莺莺》、《八仙过海》、《刘备战东关》等。

(3)演出特点

洛川老秧歌另一特点与陕北秧歌中的大秧歌相似,也是“唱则不舞、舞则不唱”。民间流传的说法亦与陕北大秧歌相同,是“敲得紧扭得欢,不敲不扭唱起来”。唱到高潮时,伞头在场中一人领,围观的群众齐声和,气氛红火,颇具我国古代散乐表演的某些遗风。

3、洛川老秧歌的表演特色

(1)常见队形

老秧歌常见的队形有“圆场”、“龙摆尾”、“蒜辫子”、“蝎子拧尾”、“白马分鬃”等。

(2)表演角色

表演人数不限,男女各半。女的扮小旦,又称“拉花”或“包头”。男的扮“相公”,如同传统戏曲中的小生。此外,秧歌队中还扮有老婆、老汉、以及算卦先生、乞丐等各种角色。还有丑角人物。

(3)表演动作

①女角基本步伐为“躜躜步”,跑时,双脚跟踮起,用脚尖向前小跑,双手提裙子,随着身体左右扭动不停地交替向前划圆,使裙子上下翻飞。因而也称为“提裙子秧歌”。

②男角走前退后随意扭动。

③秧歌队中扮老婆、老汉以及算卦先生、乞丐等各种角色及丑角人物,他们头戴红帽子,手拿蝇甩子,身背一串马铃,往返穿插于秧歌队中,表演幽默滑稽,有时还加一段干嘴子(即快板)、打口哨等,以活跃气氛、增添喜剧色彩。

第三节城关秧歌

城关秧歌又称“鬼拉腿秧歌”、“步步双”,流传于洛川城关镇。由于表演时突出双腿向后拉、蹉和颤动,形成轻盈、欢快、活泼的动律特色,给观众有种新颖,独特的感觉。

1、城关秧歌的发展及演变

20世纪30年代,东北军张学良的部队驻防洛川,为庆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他们曾扭起秧歌进行抗日宣传。当地老艺人受到启迪,大胆地进行吸收和借鉴,使全身颤、抖、扭与拉腿后蹉步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新鲜的秧歌动律和形象,并将原有锣鼓乐改为由唢呐、笛子等演奏,以东北民歌小调进行伴奏。但它并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而是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秧歌表演艺术。

2、城关秧歌的表演

城关秧歌表演时,人数不限,但必须是男女成双成对,均着传统戏曲服装,男扮“相公”,女扮“小旦”。舞者手持各包花灯或彩扇、绸巾,边扭边相互挑逗,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另有一人扮丑旦,手持两根棒槌,往返穿梭于舞队之间,插科打诨。

第四节京兆秧歌

京兆秧歌主要流传于洛川县城南的京兆乡。它是在传统老秧歌“提裙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京兆秧歌的表演特色

1:表演规则

表演人数不限,但必须是五人一组,每组二男三女,表演时少则五六组,多则十几组。

2:角色装扮

①“伞头”为男角,身着长袍,头戴瓜皮帽,右手持蝇甩子、左手执伞灯、扮丑相,在前开路。

“锣手”亦为男角,扮丑相,身着秧歌彩服,手执马锣。

②三个女角均作彩旦扮相,头饰彩花额子,身穿彩服,跟在丑角身后:

其中一女扮“提裙子”,腰系白褶裙,双手提裙子两侧下角,边扭边舞。

另一女角一手叉腰,一手持彩扇,以扭为主,名曰“走扇”。

第三名女角手持小镲边扭边击,称“走铰子”。

3、表现场景

相传这五人一组反映的是过去富豪人家赶会的情景。打伞者属花花公子,提裙者扮小姐,走扇、走铰子、锣手均为丫鬟和家员。舞蹈表现公子向小姐调情戏耍的过程,以打击乐伴奏,动作古朴,节奏欢快,各组演员在伞头的指挥下,一会儿成排,一会儿围圈,队形变化,穿插有致。

第五节地社火

“地社火”流传在秦岭以南的洋县、城固县、佛坪县一带,以洋县最为盛行。在宝鸡市千阳县称“地台社火”,咸阳市的淳化、旬邑等县又称为“地故事”。在陕西,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民间艺术形式。

1、“地灶火”与古时的驱傩仪式

“地灶火”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和欢迎。过去,每逢元宵节闹社火时,当地群众就自动出来组织地灶火,游乡串户,挨门拜年表演。特别是正月初五清晨进行的“扫五穷”活动,更显示了地灶火与古老的驱傩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初五凌晨,社火头便组织七八个演员扮做门神、土地、张天师、灵官、财神以及福、禄、寿等神,然后敲锣打鼓挨门入室清扫。舞者手拿扫帚、鸡毛掸子,不停地在床上、桌下、门后、墙角清扫,示意将晦气和穷气扫掉。

2、“地社火”的组成

社火分大耍和小耍,一队地社火约三十多人,其中除了打击乐队外,包括灯头(即社火头),拨戏人(又称社火母子,即总导演)、拦门人(即前台总督),另有马牌(联络人)二人,其他二十多人,分别扮演所演剧目的各种角色。在传统地社火表演程式中,第一晚演出前,先由灯头率全体社火队去村外土地庙焚香敬神,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然后才能进行正式演出。

3、社火表演的精华

社火中的精华,是一种高难艺术,即在一个专用的桌子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的拇指粗的钢筋,约两米高,用色纸在上面做出各种造型的东西,如棉花、果树、纺车、布机,龙、虎等世间百物,然后按其内容把男女小孩(年龄一般4~5岁)装扮成戏剧人物,站立顶端,少则一人,多者十余人。或并立,或叠置,或横卧,或倒立。有的双臂摆动,像在行走,有的似荡秋千,高悬在3丈虚空,场面惊、险、巧、奇。

4、“地灶火”传统的表演剧目

“地灶火”表现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据不完全统计,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一百多个。其中传统折子戏有《千里送京娘》、《保皇嫂》、《青石岭》、《三结义》、《五台会兄》、《秦琼卖马》等,也有取材民间生活、反映夫妻逗趣或劳动生产内容的小品,如《大婆娘点豆》、《花换布》、《三官锄地》、《亲家母打架》、《捉蛐蛐》、《打枣》、《追姑娘》等。

5、“哑巴戏”的表演

尽管各地社火称谓不同,但其表演形式和内容以及风格特色等基本一致,均是在热烈、欢快的锣鼓伴奏中,由两三个演员登场,不说不唱,仅依靠动作、手势、哑剧表演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故事情节,因而当地群众又称之为“哑巴戏”。由于故事内容基本上靠演员不停地跑动来表现,因而民间又称为“跑灶火”。

同类推荐
  • 像鸟儿一样飞翔

    像鸟儿一样飞翔

    本书是小小说集。本书作品围绕“爱”的主题,题材广泛,有对真情的颂扬、校园的关爱、哲理的探究、人性的关照,也有对社会和弱者的关注、战争和历史的反思,更有对环保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呼唤。作品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笔触细腻,内容精彩,情感真挚,文笔朴实又不失幽默俏皮。
  •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本书以物流运输作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管理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物流运输的基本原理和运作实务。全书共十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物流运输概述、现代物流的基本结构、现代物流运输决策、物流运输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物流运输、物流运输信息管理、物流运输成本管理、物流运输纠纷及其解决、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等内容。
  •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概论

    本书共十章,内容有: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与物流、电子支付与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应用等。
热门推荐
  • 我有特殊沟通技巧

    我有特殊沟通技巧

    杨绵绵每天遇见的小伙伴分那么几类——电视机:今天天气冷你多穿件毛衣小心着凉啊!(婆妈型)指路牌:艾玛你造吗今天隔壁那谁家老公出轨了!(八卦型)塑料袋:你把我装完以后一定要丢进垃圾桶,不能乱丢(使命型)炸药包:我这一生身不由己被人安排……(悲情型)床被单:在我的心上,自由地飞翔……(神曲型)万物不言,却具慧眼,如果你能听见,世界上就再也没有秘密。
  • 古剑奇谭活色生香

    古剑奇谭活色生香

    本小说古剑奇谭&活色生香结合版,男主角还是我们峰峰,女主角是幂幂&唐嫣,此文会先讲古剑,之后写晴雪穿越到活色生香的时代,就酱紫,众蜜蜂如果如果亲们有各种建议的话,请随便提。谢谢亲们的配合!
  • 狂魂武神

    狂魂武神

    [2016最火热血玄幻小说]传说觉醒四种骨魂便能成为大陆至尊,一个觉醒七种骨魂的少年,得命运黑晶,进入战血沸腾的武道世界,成就不朽武神传奇。火焰龙帝,觉醒四种火焰之魂。混沌兽王,觉醒五种猛兽之魂。六星剑祖,觉醒六种天剑之魂。……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快追男神,霸道竹马来捡漏

    快追男神,霸道竹马来捡漏

    “帅哥,做我男朋友好不好?”“男神,做我老公好不好?”衾(qin)果的目标是:撩男神!撩男神!撩男神!把他们统统拐回家当媳妇!只是,这个经常追在她身后,自称是她未婚夫的人是谁啊?“诶诶诶,桥豆麻袋,男神你们别走啊,我与他只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嗯?互不相识?陌生人?”衾果嘿嘿一笑,“帅哥,你很眼熟啊。”锦寒勾唇,“是吗?那就再熟悉一下吧。”
  • 如果爱情有天意

    如果爱情有天意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 那年五班

    那年五班

    每个人都有,或将要经历过一段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欢笑。
  • 无处藏身

    无处藏身

    记者温迪把丹·默瑟这个社区教工塑造成了恋童癖性犯罪者。于是,原本体面的丹在小镇上变得灰头土脸,过街老鼠一般。但是,当温迪亲眼看到州检察官私刑处决了丹,并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之后,一个个疑团出现了,她决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失踪的少女、失踪的嫌疑犯尸体、失踪的蛛丝马迹和含糊不清的犯罪动机就如同一个个线头,千丝万缕、复杂凌乱。谁才是少女失踪案的主谋,谁才是应该站在被审判席上的元凶…….
  • 灵魂代码

    灵魂代码

    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代码,传说中,当如果谁能够完全破译自身的灵魂代码,那么他将获得永生。在追求永生的道路上,众生将世界推向终结。
  • 假面杀手女神:寒王请接招

    假面杀手女神:寒王请接招

    Shit!游个泳也能穿越!穿越也就算了吧,还要穿到美男的浴室里,还上演了个“美男出浴图”!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吧。看姐这个全能的杀手女神如何在这里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揭开一系列的谜团。寒王,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