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000000006

第6章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1)

第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框架

为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各高校均建立了适合校情的社会实践组织工作体系。在此,我们以浙江大学为例介绍具体的组织框架。

浙江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校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连续20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7月,更是出台了《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为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具体指导。

浙江大学在全校层面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具体计划,及时研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浙江大学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成员由校党委、行政领导牵头,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团委、学工部、研工部、人武部、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培养处、本科生招生处、科学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计财处、外事处、发展联络办、地方合作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分管领导组成,负责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和具体计划,研究和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问题。

一、社会实践各部门的组织任务

1.团委要精心组织开展好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研工部要做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各项组织发动工作。

2.学工部、研工部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纳入学生评奖评优工作体系,要将大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参与学年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申报的资格条件之一。凡之前未参加过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不得参与学年各类奖学金、荣誉称号的申报。

3.宣传部要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宣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详细的宣传报道计划。要帮助联系相关国内媒体,报道当年学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情况。开辟实践专题、专栏,暑期社会实践开展期间组织人员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人事处、学工部、研工部要为教师带队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思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的评奖考核体系要与指导社会实践工作相结合。思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德育导师在本学年带队指导假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工作的,在学年评奖评优(包括思政奖教金、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优秀辅导员等)中给予优先考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在现职称到申报晋升高一级职称前,必须带队参加过一次以上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5.教务处、研究生院要将学生专业实习与暑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要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体系,明确落实相应的学时、学分。教务处要结合本科生迎评促建工作为社会实践提供经费等各种支持。

6.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骨干在社会实践中的参与示范作用,将实践中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作为学生党建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参加暑期实践情况作为正式党员评奖评优、预备党员转正、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发展的必备环节。

7.西部发展研究院和地方合作处要积极创造条件,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地方实际需求信息、项目来源,积极主动指导帮助实践团队做好与地方的相关联系接洽事宜等。

8.外事处、学工部、研工部要做好大学生海外交流的组织工作,积极为大学生暑期出国出境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努力使大学生社会实践范围拓展到海外,走向世界。

9.招生处与发展联络办要落实做好大学生回访母校活动和走访校友行活动的组织、指导、培训工作。

10.就业指导中心要落实做好大学生暑期就业实习的组织工作,加大力度为大学生就业实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通过就业实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更好地提高自身在今后择业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

11.学工部要落实做好大学生暑期勤工助学的组织工作,为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要加强大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坚决禁止大学生参与传销等非法活动。

12.教育学院思政系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必要环节,思政系教师要积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带队指导工作。

13.各学院(系)要相应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做好本学院(系)社会实践组织、发动工作。学校将于暑期后对各学院(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组织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并纳入学年学生工作的重要考核体系。

二、社会实践的相关组织制度

为了调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会实践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浙江大学逐步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和措施,形成社会实践强有力的杠杆和制约机制。如,在《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中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好坏作为第二课堂学分的重要指标。又如,各级团组织将组织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素质拓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记录范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应填写《浙江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记录参加活动的时间、项目、成果,并由接收单位填写意见,《浙江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载入学生本人档案。

学校还努力把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师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校干部教师参加、指导社会实践,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专业教师都要参加指导由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提供社会实践的业务指导,每支社会实践小分队至少要配备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参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要把干部、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年度考评体系。学校还建立落实安全责任制,对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学院(系)须对参加社会实践的师生购买保险。这些规章制度对参加社会实践的范围、时间、考核办法、运行程序等作出了全面的规定,保证了实践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阅读1

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浙江大学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

(2006年7月13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我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加深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就业实习、挂职锻炼、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社会实践的工作原则是:(1)坚持育人为本,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5)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6)坚持点面结合、立足浙江、辐射全国,将实践育人与社会服务有机结合。

二、不断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丰富和完善社会实践载体

4.开展社会实践工作要以日常性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重点,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日常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

5.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教学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6.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研究成果。各学院要配备专业教师,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进行管理和指导,组织社会调查讲座和辅导报告会。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每人至少要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写出一篇高质量的社会调查报告。

7.广泛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文化宣传、企业帮扶、农技推广、法律普及、医疗服务、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援助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和欠发达地区计划、贫困地区支教计划、青春红丝带志愿行动等志愿者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

8.大力开展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要求,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担任教学与科研任务的教师要积极鼓励、科学安排大学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部门要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类科技竞赛和科研活动,以及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各学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实用技术传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树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

9.全面深入开展“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校团委及各学院团委要根据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周密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要主动与地方进行沟通,取得地方各级团组织以及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明确实践服务的内容,根据需求选派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团队,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活动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要确保每一位本科生、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两周。

10.扎实开展勤工助学。学生工作部门要为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要加强大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切实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11.认真组织军政训练,积极开展“红色之旅”学习参观活动。人武部、学工部等工作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军政训练计划,使大学生在军政训练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和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各级党团组织要组织大学生到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着的地方学习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增强大学生对党的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爱,激发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12.组织开展大学生挂职锻炼和博士生面向社会的报告会。引导、鼓励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厂矿企业、街道社区、乡镇农村挂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教育科技规划,普及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组织博士生报告团走进高校、中学、部队、机关、企业,结合当地需求组织报告会。

13.积极探索并实践研究生西部支教活动。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研究生赴西部支教,参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对当地教师开展培训,直接参与当地学校的教学活动。

同类推荐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神魔道痕之焚天

    神魔道痕之焚天

    异世天界动荡,天将之魂一分为二,却不慎降落人界与地狱,神魂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人界,来到了原本诸天神界所管辖的异灵界———净灵界,虽然九死一生,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究使自己达到了巅峰圆满之境,但以此同时也遭受到了天谴,是逆天而行,还是听天由命,他自有决断,通往天界的路,漫长而遥远,然而在天界,等待他的又是什么?他能否达成所愿?或许他又将进入下一个轮回转生,又或许他能逆天改命。但谁又知道呢?一切都要看他的能力与造化了。
  • 紫藤学院的爱恋

    紫藤学院的爱恋

    描写校花与校草的爱恋,一个平凡的姑娘想过平凡的日子却注定不能过平凡的日子的生活
  • 麻辣老师

    麻辣老师

    杨威是宫廷菜十九代传人,在一次为了解救华夏美食危机之后却意外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一个背负着食神之名的男人,游走在大学校园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我是一个厨师,一个厨子,一个老师。PS:本书绝无郁闷情节。
  • 长生之果

    长生之果

    世界上本没有长生果,信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这神奇的果子……
  • 凌寒夜行

    凌寒夜行

    她一身白衣,超然独立于风华亭上,观望着天边的皎月。“素姐姐,不管如何,我都会跟上你的步伐……”她回头,眼波流转,明眸深邃。“值得吗?”“值得!”她微笑,美丽圣洁,仿佛谪落凡间的仙子。“这是大周最寒冷的夜,过了今晚,和煦的阳光就会升起,你可能会在这寒夜中冻死,也愿意吗?”“愿意!”“那一起走吧……”她轻移步伐,身姿轻盈,而他此刻持剑拄地,步履蹒跚。但是两人却不显突兀,宛若一体。前方刀光闪烁,剑影沉浮,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冷。……这是大周最寒冷的夜,寒冷得可以淹没一切生命,寒夜行走,犹如赴死。
  • 魂沌法则

    魂沌法则

    当噬魂之子再次被觉醒,隐藏在星河的远古之主就会降临大陆。漆黑空间,少年再次醒来,却发现回到了十年前那熟悉的世界。这一次,他将为了家人还有为了自己,开始苦练以前一直抗拒的魂力。这一切,都是为了改变那场不可避免的灾难!面对重新洗牌的人生,他会如何抉择?PS:套路新颖,剧情精彩,人物个性丰满!希望大家多多收藏!谢谢,唔该晒,thankyou!
  • 纨绔相公:夫人,饶命

    纨绔相公:夫人,饶命

    她严肃认真:“迟早有一天,我会离开的。”他哈哈一笑:“你能跑得过我吗?。”“这不是玩笑,所以趁你还不爱我的时候,离开我吧。”沉默许久,他无所谓地笑笑:“我就赖定你了,你甩不开我的。”当有一天,一阵光将她包围,她开始消失,整个人呈半透明状。他开始慌了,跌跌撞撞地跑过去,在最后一刻,她消失了,他抓了个空,颓废地坐在地上。然而那光没有消失,反而光芒大盛,一股霸道而强大的力量把他也牵引到了另一个世界。他追着她,跨越了两个世界!她爱他,却也不敢爱他。是不敢还是不想?二人最终是否能厮守至天荒,执手至白头?
  • 天命疾

    天命疾

    万物浮生,皆缚于因果,生死荣常,俱为定数。此不可抗力,时人谓之曰:天命!众生百代囚于天命,终有一日,有一人斩己命而不从于天,夺天之道,自此逍遥方外。天岂能容?故天命疾,欲将之擒复牢笼!故天命疾,欲将之亲友俱毁!!故天命疾,欲将之形神俱灭!!!
  • 爱丽丝奇幻馆

    爱丽丝奇幻馆

    高中生方瑶意外闯入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世界,绕了一圈发现只是个装潢奇怪的展览馆。馆内的展品千奇百怪,但每一个的背后都藏着一个遗憾的的故事和一个心碎的灵魂。馆主爱丽丝小姐美丽又神秘,仿佛背后也藏着什么不同寻常的秘密。打工妹方瑶的任务就是为每一个展品找到对应的观赏者,燃烧两个灵魂,补满一个残缺遗憾的故事。现代版聊斋志异,愿每一个怪力乱神的故事最后都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 神级透视群

    神级透视群

    某天,正在用手机撩妹的苏明突然手机振动,一个昵称叫‘黄大仙’的家伙邀请他加入一个修仙的QQ交流群,而群里面的头衔等级都是修仙小说里的什么筑基,金丹,元婴,之类的等级…原本苏明仅仅以为这只是一个对于修仙小说有特别爱好的交流群…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聊天群里面的头衔等级并不是靠聊天冒泡升级改变的,而是他们每个人本身的真实境界…而他进群的时候,头衔竟然是……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