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1000000005

第5章 社会实践概述(3)

3.将创业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在国外高等院校中,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活动开展得十分广泛。在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84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全美差不多所有全日制学生的30%和非全日制学生的84%,每周要工作21小时以上。

在日本,许多大学课外参加工作的人数比例高达89%。在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接受父母资助与联邦教育资助的学生越来越少,靠自己假期和学期工作支付教育与生活费用的人逐渐增加。在假期工作的学生一直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在学期中工作的学生人数比例也从过去的四分之一增加到一半以上。在西方国家,学生参加创业活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和政府经济资助能力有限,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美国、西欧及日本,年轻人的独立意识与自主要求非常强烈,很多年轻人认为“满18岁以后如果一味依赖父母的资助或政府的贷款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年轻人既要有独立、自由以及与其他成人平等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自主与自我负责的义务或责任。”

除此之外,创业计划也是国外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早在1983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两位MBA大学生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接着,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许多大学,每年都要举办这一类的竞赛,并很快波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他们认为创业活动的主要目的首先是赚取学费与生活费,然后才是通过工作了解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生活现状,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通过创业活动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性方面受到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创业活动既解决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解决了学生对教育与生活费用的需求,并且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出路,此外还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

第三节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高等院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直接深入基层,同社会密切接触,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也看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一、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1.大学理念的必然要求

“大学”的本意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而相互切磋与研究”。在新时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发展的人才要紧密联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教育对象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的实际。要有针对性地推进全面发展的教育,树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观。1984年,团中央向全国高校提出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锦涛同志指出:“要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们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实现高校“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三项基本任务,为大学生树根立魂、提高能力、知识创新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和丰富的社会资源。

高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无论是为祖国发展、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信念,还是科学知识理论与工作技能,都只有通过实践的感悟与运用,才能够被人们吸收内化。这是大学精神之所在,也是大学办学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必然要求。脱离实践参与的单纯的理论灌输,难以让大学生接受,更不可能得到巩固,是不利于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的。

2.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

高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这一点使其区别于一般的人类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在哲学层次上与一般人类的实践存在共性,同样具有一般人类实践所具有的相应的形式,也要深入到现实的生产、生活中,去认识和了解世界,有时也会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但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改造世界,其最终效果也不是主要表现为改造了世界,而是表现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完善了品格修养,是改造了学生自身。

大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烈、接受新事物快,但辨别和选择能力较弱。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间接认识,大学生难以识别真伪、判断是非,这必然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妨碍。而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们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中,让他们直接感受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建设者们的工作热情和忘我精神,让他们亲眼目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这样不但可以促使他们在深层次上、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而且还会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促使他们自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必须把社会实践视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健康全面成长。

与此同时,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延伸和有益补充。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实践锻炼是教育的重要方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实践锻炼,可以使学生找到具体的感应对象深化理性认识。比较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比较系统完整,但也相对抽象化、概念化,唯有结合实际才能为大学生所接受,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有机配合,才能使大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加深理解,获得对知识的巩固与提高,并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能力。

3.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的主要场所,然而在现实中仅仅掌握在学校中教师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在接受教育种类上要多样化,在接受教育的途径上也要多样化。学校可以给大学生提供系统化的教育,但其教育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实践可以借助于各种社会教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要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转变思想观念,建立互利双赢的社会实践模式,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活社会实践的新途径。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寻求社会力量从经费和物质方面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比如,举办社会实践活动招标会,与知名的企业和商家联合,让他们为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赞助费用和物品资助,既可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和商家也在活动中扩大了社会影响,吸引了高校人才,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既要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又要办实事、作贡献,努力做到高校和接收学生社会实践的单位双方互利互惠。学校既可以用有限的经费,借助实践单位的支持,完成社会实践教育的任务,又可以检验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的需要。接收单位可以借助学生的实践开展技术服务,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培训有关人员,掌握技术和市场信息。这种实践单位与高校教育的互利双赢关系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争取社会资助、发展横向联系的重要条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1.对科学研究的带动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锻炼学生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增强科研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接触的大部分都是书本知识,实践经验十分缺乏,很多在校学生虽已掌握了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却是一个普遍面临的难题。结合专业所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其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因此可以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在运用中得以巩固,在服务中得以提高,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以及培养和锻炼专业能力的机会。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思考,使正确的得到证明、错误的得到修正、不足的得到补充和完善,通过实践能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当今科学技术更新发展的日新月异,促使他们自觉调整和完善知识结构并趋向合理。

例如,学生在结合专业进行医疗服务时,必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在进行医疗咨询和卫生常识普及活动时,亦必须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患者和广大群众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即使进行专业社会调查,也需要广泛搜集资料,利用所学知识整理和加工各种信息,从中找出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开展这些实际工作的过程既能促使他们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作风,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又能极大地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找到自己的专业理论与实践上的差距和不足,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巩固专业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锻炼品格和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他们的参与意识,自觉地把个人的远大抱负与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力所能及地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

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使大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走出校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意,走近工农、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在活动中,他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本领,而且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由于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图安逸、怕吃苦的思想,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广大工农群众,使他们增强群众观点、劳动观念,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创业的艰辛,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作风,加深对工农群众的思想感情,树立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价值尺度,使大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社会参与者的眼光,分析、考察自身和社会。大学生在与群众广泛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受到真切的感染,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从与别人的比较中了解自己,从别人的评价中认识自己,从而有助于他们克服不切实际的“书生气”,找到评价自身价值的社会尺度,形成不仅关心自己,而且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3.对社会服务的深化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认同社会的基础,是大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进入社会角色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其从学校走向社会打下必要而良好的基础。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如何使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怎样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使大学生逐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加强社会教化、加速顺利实现社会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们可以应用自己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扎实有效的服务。社会现实生活为理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大学生完全可以尝试着在广阔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干,从而获取许许多多的新的感受和体会,以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这些,正是校园生活所缺少的。在社会大学中学习的时候,也是最容易闪现出创造火花的时候。历来有创造发明的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社会的需求是创造的最强烈的动机。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几个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学习信心,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很好地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同类推荐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时光等着我长大

    时光等着我长大

    热血!青春!叛逆!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没有人可以替代!是你们,让一个不成熟的女孩慢慢长大,在爱中懂得成长,在最脆弱的时光里遇见你们,真好
  • 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感恩:孝敬父母一定要做的事

    本书包括上下两篇,擦亮孩子感恩的心和让孩子去做感恩的事,书中包括多篇文章,让孩子从中学会感谢父母、孝敬父母,学会爱父母,才学会爱这个世界。
  • 记忆零星

    记忆零星

    很多年前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而现在天空却成了零星点点,甚至无影无踪。我从小就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人,是一个会抬起头仰望天空的自卑男孩,当我敲起键盘的时候,似乎所有的画面都在脑海中盘旋,一幕幕地跳跃在我的瞳孔里面,像零星般聚合,渐渐点亮了夜空……
  • 神武魔尊

    神武魔尊

    我要你找到我女儿沈思瑶,你要听她的话,保护她一辈子!听到了吗?答应我!我一身神通就都是你的了!”落魄少年刘云天,偶遇末路大魔头沈飞,获得一身惊天神通!自此少年,入江湖,快恩仇,图天下!终成神武大陆一代霸主!
  • 傲娇王妃,萌萌哒

    傲娇王妃,萌萌哒

    她是现代的孤女,十岁那年经历了一场噩梦,继而被孤立。一个偶然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度,与腹黑王爷,风度翩翩的,盟主,温文儒雅的师傅,忠心耿耿的杀手展开了一段怎样的爱恨情仇。
  • 恶魔萌宝:小妈了仙

    恶魔萌宝:小妈了仙

    一世孤女,本已艰难,奈何受尽欺辱;一朝梦醒,身临异世,却为正邪不容。纤弱女子,身怀六甲;孤胆天涯,笑傲浮华。
  •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本书总结了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体裁在网络中的运用,重点阐述了Web2.0时代博客、微博客、播客和维客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所作的贡献,网络中这些新的传播手段带来了国际新闻报道形式的多样化、报道领域的拓展以及报道速度上的革命。从人的角度出发,《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指出了目前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国外网络国际新闻报道中的人性化经验,以资借鉴。由于国际新闻报道一直面临解释的困境,所以追求沟通与理解成为其基本的追求,《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提出,无论是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还是对美好未来进行规划,都应该坚持一种入学的立场。
  • 七灵剑狱

    七灵剑狱

    真元大陆十分广袤,拥有无限广阔的土地。在这里,无数修炼者梦想着成为远古传说中的神人,能够开天辟地,移山倒海,一念之间控制无数人类的生死。于是久而久之,就有了门派。
  • 家有小尾巴狼

    家有小尾巴狼

    艾朵朵看着小屁孩儿的笑,突然明白许茉莉口里的“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他明明才十八岁,却像一个八十岁的老头般深沉狡诈,不是阴阳怪气是什么?艾朵朵突然有种预感,茉莉失身这事,很有可能不是因为她小色而至,而是有人趁人之危!一个十八岁,一个二十五岁,真是悬念!
  • 巧克力色学园的夏天

    巧克力色学园的夏天

    青春励志小甜文,讲述了一群从初中到长大成人的最好朋友的青春成长故事,在这里,你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只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作品,希望大家也能抱着简简单单的心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