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500000020

第20章 流水落花南明政权朱颜改 壮志难酬各路英豪美名传(15)

在此期间,清军因粮饷不足和兵力不足,尤其慑于“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的声威,暂时对永历政权采取了战略防御的方针。为打破僵局,摆脱困境,顺治帝于十年(1653年)闰六月命洪承畴为五省经略,特授总督军务,兼理粮饷,便宜行事之权。洪承畴根据清军在湖广及两广一带往往“进守无兵,驻守无粮,旋得旋失”的教训,提出“安襄樊而奠中州,固楚以巩江南”的战略方针,主张军事上以守为战,采取守势,同时在政治上广行招抚,以瓦解敌军心,经济上开恳田亩,恢复生产。待到兵厚粮足,战守国备,再合师并进,直取云贵。

正当清军迟疑观望之时,大西军的孙、李两派竟发生了内战。顺治十三年(1656年),孙可望派军偷袭李定国,未能得逞。李定国随即率兵将桂王接至云南,改云南为滇都。顺治十四年,正当李定国准备大举出兵,与郑成功郑鸿逵“会师南都”,与王光兴、李来亨、刘体纯等义军“会师荆州”之时,孙可望却率军10万进攻云南,同室操戈,挑起了交水之战。孙可望的倒行逆失,引起大西军将士们的义愤,“白文选暨马进忠、维兴等悉叛可望来归”,投向李定国。孙可望全军瓦解,孙可望“狼狈入黔”。当清军得知“滇、黔内讧……西南另是一番世界”的消息时,使立即反守为攻,下令兵分三路,直扑云贵。1657年(顺治十四年)11月,孙可望率残部从贵州逃往湖南降清,“穷蹙乞降”。出于对李定国的一种强烈的报复心理,向清军献计,说李定国“此时兵马俱未心齐,正可剿灭。如清朝大兵进取云、贵,我等地理最熟,愿为向导,以报清朝知遇之恩”。孙可望迫不及待地“开列云、贵形势机宜”,画图山川迂曲及诸将情形、兵食多寡献之”,从而使云、贵、川的“虚实险易尽输于敌”。由此可见,孙可望作为一个手握大权的农民军领袖,他所挑起的内战,他对联明抗清事业的背叛,使大西农民军在思想和组织上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孙可望的背叛,加速了李定国的失败。但是李定国失败之日,即是孙可望失运之时。孙可望由永历朝的“秦王”变为清朝的“义王”之后,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突然死去。洪承畴经孙可望提供的情报,对西南形势“明如指掌”,对清廷原先拟定的“等三路兵马收复贵州之后,驻扎贵州,具疏请旨,勿即进滇云,定滇大兵来年内进发”的作战计划作了重大修改,建议“两路大兵同时齐发,又一路大兵前后继进,如有一路大兵先进取贵州省城,则别路大兵拟可就本省进步道路相度贵州、云南道中扼要地方兼有买运米粮处所,或分行驻扎以示即可分进滇云之势,不致三路齐集贵州省城。则我兵既有分合之势,可成犄角之形,又无屯聚拥挤争粮乏食之患,且分路驻兵得以蓄锐养威,各由经路齐进收复滇云,不致大众再有往返奔波之苦,一举而数利皆在于我……一举数害皆在于贼”。

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清廷命令宁南靖寇大将军宗室罗托等由湖南,平西大将军平西王吴三桂等由四川,征南将军赵布泰等由广西,分兵三路进取贵州,既克贵州之后,即宜乘机进取云南”。进攻云南时,再派多罗信郡王多尼为安远靖寇大将军率八旗兵为主力。清廷和各路将领基本上采纳了洪承畴的建议,果然进军很顺利。二至三月,清三路大军向贵州进发。叛徒孙可望派了一些熟悉地形、了解李定国军情的部将充当清军的向导和奸细,清军胸有成竹,士气较高,攻势猛烈,很快攻占贵州全省,洪承畴与罗托率军进驻贵阳。吴三桂则停驻遵义一带,赵布泰军则停驻独山州一带,休整待命。十月初,清军在杨老堡(今贵州福泉县东南)召开进兵云南的会议,决定洪承畴和罗托暂留贵阳,兵分三路入云南。“多尼自贵阳入,三桂遵义入,赵布泰自都匀入,订以十二月会师云南省城。”

交水之战之后,孙可望大部人马投靠子李定国,李定国的兵力反而增强,并逐渐滋长了保守思想和麻痹思想,失去了进取精神。原来把持桂王政权的马吉翔、庞天寿等善于阿臾逢迎,仍受到李定国的重用,特别是在打败孙可望之后,昆明城内,歌舞升平,一片太平景象。当清军大举压境贵州时,李定国还逗留在滇西永昌,弹压孙可望残部的叛乱。当清兵分路并进,攻陷贵阳、遵义等地之后,李定国才从滇西回师,失去了积极反击的有利时机。李定国率主力在南路与清军卓布泰中遭遇,发生激战,大西军连败于罗炎、凉水井,全线崩溃,大营陷落,李定国的妻子家属被杀,兵民死难者不下三四十万人,大西军的精锐损失殆尽。

1659年1月5日(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李定国退回昆明,永历小朝廷人心惶惶。李定国得知清军10余万分三路入滇的消息后,急忙分兵三路迎敌。吴三桂从水西(今贵州黔西县)小道绕到七星关(今贵州赫间县东)后袭击守关明军,明将白文选措手不及,兵败撤退,清军经过乌撒(今贵州威宁)入云南。多尼军进至安庄卫(今贵州镇宁)败冯双礼、刘正国部,造浮桥度过盘江(今贵州关岭西),又在松岭卫击败白文选的2万明军,然后进入云南。赵布泰从盘江罗颜渡口下游10里处乘夜偷渡后,击败明军李成爵所部万人。随后又在双河口、陆格两次重创李定国军数万人,从普安州(治所在今贵州盘县城西北)间道入云南。三路清军入滇后在曲靖会师,然后向昆明逼进。永历政权狼狈西逃,经滇西永昌(今云南保山)退入缅甸,吴三桂等率清兵穷追桂王、李定国在滇西磨盘山(马龙县西北)设立三层埋伏圈,准备反击,但由于叛徒告密,清兵以炮火轰击伏兵,双方都有伤亡,但大西军这时败局已定,李定国率余部退至孟良(云南边境),与当地少数民族一起,继续抗清。

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初三日,清军占领云南首府昆明。李定国认为清军会穷追不舍,也退入缅甸境内,并与白文先分屯边界,李定国驻猛缅。清军追至腾越(云南腾冲)西北20余里,至国境线方遇兵。清廷顺利收复了云、贵、川、广、湖五省。

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九月,清帝福临批准了吴三桂消灭南明永历政权以绝后患的奏章,命内大臣爱星阿为定西将军,与都统卓罗等,率京师禁旅赴滇,会同平西王吴三桂进军缅甸。清军分两路深入缅甸,于十一月在木帮(缅甸腊戍以北)会师。

永历帝入缅后受制于南明官僚马吉翔等人,李定国和白文选在中缅边境多次试图迎回永历帝未果。闻知清军入缅后,文选、定国两军进驻锡箔江边,凭江据守。缅王为平息战争,将永历帝朱由榔及其母,妻子等数百余人送交清军。白文选降清,李定国退走景洪。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永历帝在昆明遇害;五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六月,李定国悲愤交加,病逝于云南猛腊,其子李嗣兴与刘文秀的余部均投降清廷。至此,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灭亡,清军完成了统一大陆的战略任务。

清军从入关到南下消灭南明的一系列政权,用了近20年的战争,终于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清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清军入主中原,统一中国,是大势所趋。各地的抗清义军和南明诸政权的抗清斗争已显得软弱无力,只是在时间上延续了清朝统一中国大陆的时间,不可否认,活跃于各地的抗清斗争给清廷以一定的打击,反过来促成这个新的政权吸取教训,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稳定社会秩序,保证战争的进行,起了重要作用。

从军事上分析,清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软硬兼施。用政治诱降和军事进攻相配合,有效地瓦解了南明的抗清力量,同时也加强了清军的力量。清廷在派军对几个南明政权实施打击的同时,竭力笼络招抚南明官僚和将领,任人为贤。例如弘光政权的主力刘良佐、刘泽清、李成栋、左梦庚等所率几十万军队因接受招抚不战而降。郑芝龙也率11万明军投清。降清的明军转而成为清王朝镇压抗清斗争的急先锋。如李成栋率精兵进攻桂王政权,攻占广州等等。清军的招抚政策使清军本身得到加强。除了兵力有所壮大之外,一些明朝的著名将领如洪承畴、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等人都受到清廷的重用,他们所率的军队成为灭亡南明的急先锋。

第二,清军在战略策略运用方面和作战指挥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相反南明诸政权一直为内讧所扰,难以精诚团结、一致抗清。由于最初军事力量有限,所以入关之初,清军先以主力镇压农民军,同时给江南的南明政权造成和平相处的麻痹思想。之后,再调集各路大军,多路进攻,南下江南,势如破竹。清军对南明诸政权的进攻,都采用的是多路进攻、包围的战术,如攻扬州、桂林、广州等城市。而且清军基本把握了有利的战机,如当得知永历政权所属的农民军自相残杀时,立刻兴师西进,在这之前却没有轻率冒进。

南明诸政权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各政权内部奸佞当道,派系林立,内讧迭起。其中不乏一些抗清志士,但他们却倍受排挤,不掌握实权,因而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史可法的悲壮事迹了,还有大学士黄道周的不幸遭遇等。因此,南明各政权虽打出了反清旗号,并有一定实力,而且一度拥有滇、贵、川、两广及湖广等大片地区,但各政权都没采取过任何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长期抗战的积极措施,所以,它们灭亡的命运是已经注定的。

另外,南明各政权在政治上虽以收复中原为号召,但在军事上既没有正确的方针政策,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军事力量。朝廷苟且偷安,不思进取,一些将领合理的建议不采纳,以至永历政权一度出现的反清高潮成为昙花一现。各政权为争帝统彼此敌视,结果被清军逐个消灭。

同类推荐
  • 冲出亚洲

    冲出亚洲

    雇佣兵穿越至80年后,光有满脑子的装钱方法,无法创造出财富。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怎么能在短时间创造出自己的财富。仔细想了下,只能借用悍匪的做法,打劫金店想以此偷渡出去,为了一个合法的绿卡,一路的颠沛流离..
  • 消失的王朝

    消失的王朝

    问:又是三国?答:是!问:这回的主角牛不牛?答:牛!问:到底有多牛?答:请看书!问:切!反正就那些套路,貂蝉、二乔啥的都有吧?答:不确定!问:我靠!就你这智商还写书?答:请别骂人,好好看书!问:老子就要骂,你更新一章我骂一句,骂死你个渣渣!答:欢迎之至!。。。。。。
  • 光复大明

    光复大明

    天子御国门,君王死社稷。皇帝对臣民的承若,皇帝做到了。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治隆唐宋,故国有明。华夏之土,泱泱中国。存天地兮千载,尽人世乎倥偬,及吾大明,日居月储。正礼仪于炎黄,存衣冠于汉唐,化天工于造物。开海波于万疆,山河难移,志存高洁,故国虽破,赤心汤汤。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日月昭昭,唯吾大明。一次意外旅途被雷击附身到明末太子朱慈烺身上,面对国破家亡,朱慈烺只身逃出京城,父皇母后临终遗言言犹在耳,朱慈烺想力王狂澜光复大明,然而纷乱不一的残明帝国各派却互相勾心斗角,事与愿违,骄兵悍将雄踞一方,众多的竞争对手,他不想重蹈父皇崇祯帝的覆辙,光复大明任道重远。
  • 盛唐悲歌

    盛唐悲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当中,盛世大唐一直是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这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大家井喷的黄金时期。多少后来人都怀揣梦回大唐的憧憬,想去感受一下盛世大唐的绚丽多彩。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代历史上地位和影响力,唯一能和唐太宗李世民相媲美的一代英主。他不仅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繁荣,而且他与杨贵妃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至今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开元年间的繁荣,歌舞升平的盛世的景象让唐玄宗有些目眩神迷。耳边歌功颂德的声音也让唐玄宗彻底迷失了自己。改国号为天宝以后一些列昏庸的举措,更是直接导致了盛唐的由繁盛到衰落。盛世大唐从唐玄宗的开元之治达到顶峰,又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变得一蹶不振,衰败萧条。
  • 诸葛瞻外传

    诸葛瞻外传

    诸葛亮作古了,他的儿子诸葛瞻在没有父亲荫蔽和做靠山的背景下,他凭着聪明智慧与勇气,当上了刘禅的女婿,掌控兵权,横扫三国,实现了他父亲没有来得及完成事业——成为一条龙的梦想。
热门推荐
  • 【完】傻妃很拽:王爷,本妃不怕休

    【完】傻妃很拽:王爷,本妃不怕休

    苍天!她明明是一只四个月大的小狐狸,怎么变成了人?王爷好凶啊,哼,等他求欢时,看她怎么整他!嫁给他?不要,她喜欢温柔的二王爷!休就休,美男有的是……上当!该死的傻女人,坚决退婚!可是退了婚,为什么这样怄啊!这个傻女人居然……居然成了万人迷,想给他带绿帽,别想……休了也是本王的人……
  • 广客谈

    广客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超想和你有以后

    我超想和你有以后

    “霍霍哥哥,你怎么不理我呀?”“我日理万机。”“你为什么要日我?”“日你需要理由?”“那我能日你吗?”“随时恭候!”理万机从小就被霍臻压榨着,妄图有一日翻身农民把歌唱,结果就是被压榨的更厉害了,革命还未成功,同桌仍需努力。霍臻从小就压榨着理万机,眼看着她要爬到自己头上,毅然决然化身大灰狼,革命战士很努力。
  • 人渣条款

    人渣条款

    神龙再降天下乱,恶鬼当道小鬼难。万丈龙身千疮孔,人渣居中显圣贤。诺问世间谁能断?且看三爷写连环。
  • 爱美的小蜻蜓

    爱美的小蜻蜓

    本书是作者从近年来创作的作品中精选汇编而成的,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不仅引领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文学世界里自由翱翔;还可以让你感悟到深刻的哲理,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
  • 千年雪寂

    千年雪寂

    “你赢,陪你君临天下;你输,陪你东山再起。”“带我君临天下,许你后宫独宠。”可是,却只有她,做到了
  • Christian Science

    Christian Scie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惑世人的妖精

    迷惑世人的妖精

    在六界里相逢,绝世风华,每个人都是迷惑世人的妖精。问情深清浅,爱多恨多。倾尽一世繁华只为那个最真的你。成仙和入魔不过一念之间,忘却正与邪,留下的只有一种情愫:爱,可怕的欲念,让人为之疯狂,痛也罢,瘾难戒。
  • 盛世医妃

    盛世医妃

    司徒嫣身为东平王府敏敏郡主,怀有身孕的景王妃,却因识人不清,被狠毒庶妹、歹毒父亲、姨娘陷害,连自己肚中的孩子也保不住。辛亏老天有眼,让她重生到一切未发生之前,这一次,她再不会被假象蒙蔽,前世的屈辱,她要一一讨回!
  • 天地转生

    天地转生

    宁静的山村,战争的牺牲,残喘的小孩,这是他的出身。为了生存,他很冷血无情;为了生存,他出卖别人。善良的外表下隐藏着魔鬼的性格,适者生存是他心中坚定不移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