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500000019

第19章 流水落花南明政权朱颜改 壮志难酬各路英豪美名传(14)

顺治四年(1647年)初,清军进逼肇庆,永历帝出逃梧州、平乐,抵达桂林。清军由广东进犯广西境内,永历帝见大势不妙,又逃至全州(今属广西),再逃至武冈(今属湖南西部)、靖州(今湖南靖县),桂王狼狈之至,“半年之内,三四播迁”,天下之大,竟无立足之地,堂堂帝王,威风扫地。四月,清军在将领孔有德指挥下由湖南发起攻击,直下长沙,占领衡州,与前来追击永历帝的李成栋所率清军相互配合,步步紧逼,企图一举推翻永历政权。正当形势万分危急之际,活跃在广西和湖南一带的农民起义军向清军发起了反击,从而使永历政权转危为安。

清军占领江南以后,一面向闽浙进军,消灭南明政权,一面加强了对江西、湖南的压力,使活动在这一带的大顺农民军余部受到困扰,抗清局面岌岌可危。而南明总督何腾蛟驻守长沙,兵力微弱,“长沙素无武备,腾蚊乃召黄圾宣于攸衡山中……朝圾宣部卒不满2000人,多羸弱”,同样也面临着被清军围剿的艰难局面。随着清军在江南的一系列暴行,加剧了民族矛盾,从而使农民军与南明政权相互靠拢,它们在共同抗清的大前提下开始联合作战。大顺军余部的农民军领袖们,为顾全抗清大局,毅然决定改变战略。在顾治二年(1645年)九月,就同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等人合作、共同抗清,从而形成了大顺军与南明军队的抗清联合战线。在“受抚”的名义下,李锦更名李赤心,高一功更名高必正,郝摇旗更名为郝永忠,起义军被改编为“忠贞营”,表示“以身许国”。郝摇旗等“招其党袁宗第、蔺养成、王进才、牛有勇皆来归,骤增兵10余万”。南明政府对部分义军也无力过分约束,“兵则听其屯聚,将则无所变更,彼其部由依然”,而“李赤心书疏犹称(李)自成先帝,高氏(李自成后妻)太后,(堵)胤锡不能止也”,只求在共同抗清前提下,彼此妥协,一致对外。1646年春,抗清联军接连取得了几次胜仗,使清军一时不敢南进,唐王政权倾覆后,他们又支持桂王政权,在顺治四年(1647年)十一月,取得了南明史上最著名的全州(今广西全县)大捷。郝摇旗等农民军协同何腾蛟所部明军,在全州给清军以沉重打击,“大败三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斩级无数”。在这空前大捷的推动下,清将金声桓反正于江西,李成栋于广东叛清归明,还有其它原已降清的明将王得仁、姜壤等人,分别在山西等地反正归明,从而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清高潮,摇摇欲坠的永历政权得以由弱变强,一度拥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湖广等土省之地,与在山西、陕西活动的姜壤,和在福建、浙江一沿海活动的郑成功,“皆遥相应和,势颇张”。永历帝重返肇庆,春风得意。但好景不长,由于诸多明将降清再归明,致使桂王政权内部权势之争更加复杂,排斥、陷害、打击农民军的事件越来越多,大好的抗清形势迅速逆转。清军纠集各路人马大举反攻,南明诸将离心离德,既无远略又无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力求自保,结果在桂林、全州、赣州、南昌、广州等地连败于清军。

金声桓,原为左良玉部将,南明的徐淮总兵官,以后随左梦庚降清,率军进据江西。自以为“未费满州一斗粮,孤军传檄,取13府,72州县,以数千里地拱手归之新朝”,功劳很大,“意望旦夕封公王,次亦不失侯耳”。结果清廷只给了他副总兵兼提督江西军务事,他的副将王得仁只得了个把总,都比在明朝时的官衔低下,于是心有不满。清廷派巡抚章于天对他们进行牵制和监视,更逼得他们走投无路,追悔莫及。于是在抗清形势好转之后,金声桓、王得仁便宣布“奉诏恢复”,杀死清廷的巡抚、巡按等,倒戈抗清,回师攻占九江。但由于缺乏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固守江西地盘,而没有迅速出击,如果“以清兵旗号服色顺流而下,扬言章抚院请救者,江南必开门纳君,其将吏文武可以立携擒,遂更旗号,播年号,祭告陵寝,腾檄山东,中原必闻风响应,大河南北,西及陕西,其谁得而为请有也?”这种建议虽有些夸大,但抗清力量应打出去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金、王却没有这样做。结果在包围赣州70余天之后,误中了清军的缓兵之计。1648年6月,清军自江宁进讨,连陷九扛、南康、饶州,兵围南昌。金、王狼狈回师南昌,在被围半年之后,清军破城而入,金声桓投湖死,王得仁率兵抵抗则被清军杀害。

李成栋原为史可法部将,以总兵守徐州,清军南下,他率明军降清,充当了清军进军江南镇压农民军和南明王朝的急先锋。1646年李成栋又率先头部队攻下广州,战功显赫,但清廷只授给两广提督,由此“怨望形诸词色”。1647年李成栋在广东由于镇压农民起义而损兵折将,当江西守将归明之后,切断了广东与清廷的直接联系。李成栋权衡利害,终于宣布倒戈归明,奉永历正朔,说“又闻新天子在粤西,……若引兵辅之,事成则易以封侯,事败亦不失为忠义”。李成栋和金声桓一样,他们的叛明降清或叛清归明都以个人得益至上,他们都不去利用大好的抗清形势,联兵反清。相反,李成栋忙于接受永历帝的封爵,“备法驾”,迎接永历帝返肇庆,“自梧州至肇庆结彩楼数百里,旌旗蔽空,楼船相属”,使永历“朝政皆成栋父子掌之”,权倾一时。1648年9月,南昌金声桓受困告急,李成栋受命前往援助,出师不利,20万军在赣州战败,从庚关败退600里至梅岭。此后再次出师,于1649年初守赣州的信丰,被清军围困,李成栋战败溺死。顺治六年,何腾蛟于湘潭战败被杀,永历政权遭到重大打击,失去了一大支柱。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攻入桂林,瞿式耜被俘遇害。郝摇旗、李来亨等也因紧遭排挤而相继离去,独自坚持抗清。

清军在全国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即令平西王吴三桂驻四川,定南王孔有德驻广西,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企图将南明势力进一步压迫至云贵,然后一举消灭,以绝后患。

在清军的深入进攻之下,桂王由肇庆仓皇西奔,而梧州,而南宁,席不暇暖。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攻陷梧州、柳州,占有两广之地。桂王进退失据,再也无力周旋。这时,大西农民军余部已在云南、贵州建立了基地。以孙可望、李定国为首的核心领导经过一番争议之后决定,大敌当前,应以民族利益为重,乃效仿大顺军的做法,执行“扶明逐清”的方略,并于顺治九年(1652年)二月初六,迎永历帝至安笼(今贵州安龙),改名安龙府。桂王惊魂未定,封孙可望为秦王。在大西军的支持下,永历政权又得以延续了一段时间。

五月,大西军领导集团决定北伐抗清,兵分两路,李定国率领由步、骑、象队共8万多人的主力取道贵州,出湖广、由武冈,全州直趋桂林,进逼广东肇庆;一路由刘文秀率领,有步、骑、象队共6万多人,由滇东出四川叙州,下重庆,取成都、汉中,直逼关中;主帅孙可望居中策应,并将大西军统帅部由云南移驻贵州。李定国率领的一路,由川东入湖南,所向披靡,“兵声大振”。桂林之战,清定南王孔有德兵败自焚而死。衡州一战,大西军又击毙清敬谨亲王尼堪。大西军节节胜利,“两蹶名王,天下震动”。刘文秀在四川也大败清军,收复叙州、重庆等地,迫使吴三桂退守汉中。然而刘文秀在屡胜之时,麻痹轻敌,被吴三桂反击而败退。李定国孤军无援,又遭孙可望忌害,被迫退回广西。于是四川、湖南得而复失,孙、李决裂渐成定局。

孙可望是张献忠的部下和养子,大西军自从张献忠在四川牺牲后,形成了以孙可望和李定国为核心的领导集团,退守云贵,坚持抗清。李定国认为。“闯、献两定辛苦20年”,结果却让清朝“坐享渔人之利”,应当吸取这一沉痛教训,主张要以“恢复中原”为目的,“严辨华夷之界”,只有联合坚持抗清的南明永历朝廷,“诚心辅佐”,“恢复旧京,荡清海内”,才会有光明的前途。刘文秀、白文选等大西军重要将领对李定国的主张“极赞同”,而孙可望“不听,旦疑其有异心”。因为,在大西军重要将领中,论其威望,“平东将军孙可望,最枭;定国次之,为安西将军;而抚南将军刘文秀,定北将军艾能奇,又次之”。张献忠死后,“可望势张,常走使三将军”,逐渐产生大权独揽的欲望。而“三将军以素俦伍,亦率自王,不相下”。这样一来,大西军的领导核心就分裂为以李定国为首和以孙可望为首的两派。孙可望对农民军的力量和前途产生怀疑,对联明抗清恢复中原缺乏信心,所以,抱定“中原逐鹿,人各所得”为主张,力图实现他“称藩于滇、黔、楚、蜀之间”的欲望。当李定国大军北上伐清战果辉煌之时,“孙可望以定国擒斩两王,连复楚、粤诸郡,兵力益强,功驾已上,忌之,乃托词邀赴沅州议事,将图杀之”,多亏“刘文秀之子密遣人告其谋”,定国才未中计。李定国为避开与孙可望的冲突,决定以广西为基地,退保南宁,准备“收集溃众,再作卷土之计”。孙可望为树自己的威望,又见李定国自出兵以来屡建功勋,擅自破坏原定的作战部署,错误地率领留守的军队上前线争功,结果大败于岔路口。再进兵湖广、四川,仍是一败再败,从此退据贵州,再也不敢出征。“可望归贵阳,不敢议北出矣。清兵遂陷武、靖、辰、沅、黎平,大掠千里,民死者将百万人”。孙可望在云、贵大兴土木,建宫殿,修行宫,准备废水历,代明称帝,又派刘镇国、关有才驻守4州,尽焚沿路粮草,以防定国入滇。

同类推荐
  •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

    《明史讲义》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最初为北大内部发给学时使用的教材,后被中华书局等多家书版社整理出版,长期以来被作为各大学的教材使用。全书分两编:第一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作者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本书全书内容充实、轮廓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 目击天安门(四)

    目击天安门(四)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之四国志

    你所不知道的历史之四国志

    本书根据真实历史,加上民间野史和合理想象,向读者全新讲述我国最为脍炙人口的三国时期。旷世奇才诸葛亮到底是文臣还是武将?原著中被罗贯中老先生一笔带过的太平要术究竟是怎样一部奇书?
  •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 寒门宰执

    寒门宰执

    这是一个面临绝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宋神宗熙宁元年,此时横渠先生张载携“关学”横空出世。这一年,邵雍自创梅花易数法,推演成书推测国运,大文豪苏东坡回到首都东京,砸缸的司马光任职御史中丞,而那个以一句被司马光评为“君子和而不同”的王姓邋遢鬼,再过一年,便要在朝堂中进行王安石变法,如一颗流星在大宋冉冉升起。而这一年,一个少年误打误撞闯入大宋,勾勒出一个巅峰盛世的华彩乐章。家中老母等着扬名立业,隔壁青梅翘首以盼,东街的酒市还未亲去,西边的功业尚未得尝。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小人物挣扎攀升为上位者的故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铁血,有风花雪月。PS:媳妇想看历史文。
热门推荐
  • 仙侠怪谈系列

    仙侠怪谈系列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吾自倾怀

    吾自倾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吾自倾怀,君且随意。这是一个现代文!(通知,这个文暂时停啦,改成周更新了哦~周末会大量更新哒。可以看看莫莫新书《相知语难频》是每天更新的哦~)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都市中的特种兵

    都市中的特种兵

    他曾经是来自部队中的部队实力无人能敌却在他20岁的时候离开了部队他放弃所有的荣耀只为了他承诺的誓言谁也不知道他来自什么部队一切信息一切人物都是神秘的可是在回来的时候却发生很多事情接到了个神秘的任务他该如何选择因为他在部队的命令没有拒绝二字他在犹豫中一年的时间他会发生什么而他的三个兄弟会不会也面临着这样的想法一场心里战争爆发他的命运将会是怎么样的他的未来是怎么样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 虚梦终醒:红颜若血倾天泪

    虚梦终醒:红颜若血倾天泪

    这一切,如同一场虚梦,或许,这就是梦,一场从来不存在过的虚梦,她,时候醒了……她是杀手界的神话,代号“死神”,据说经过她之手训练十天资质最差的弟子,是第一杀手,这样神秘的一个人,却因为爱人的背叛穿越了,这到底是阴差,还是阳错?在这里,她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她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间,没有任何人会真心待自己,哪怕我用真心去待他,也不会得到回报,反而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是梦终究要醒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无色

    无色

    女子陆月雪被清仪道长收为弟子,她资质出众,对任何道法都能迅速融会贯通。后遇见了神秘的年轻人冷无忌,她浑然不知两人前世原本是情根深种却又身负血海深仇的恋人。正道与魔道、恋人与仇人,重重矛盾埋藏在两人中间。本书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魔道中人有多情重诺的一面,正道中人也有狡诈贪利的一面,充分描写出人性的复杂,同时作品写情笔触浓艳,将人物之间的爱恨纠葛描写得回肠荡气。
  • 白粥养成

    白粥养成

    恶俗的419开头,然后是缓慢的剧情发展。就像标题说的,唯“白粥”而已。其实我渴望的幸福,也就是白粥一样,温吞平淡的生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