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8400000020

第20章 文化的综合(1)

黑塞是欧洲人,不用说,基督教是他信仰的根基。但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又把目光投向了外来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祖上有人在印度传过教,所以家里总是弥漫着外来文化的气息,黑塞耳濡目染,对印度文化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接触了中国文化后,他又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兴趣。对东方文化的关注一方面是家庭影响所致,另外一方面是黑塞逃离欧洲、寻找解救西方的途径、寻找新的精神家园所做的一种努力。黑塞认为欧洲正在衰退,精神大厦已坍塌,世界变成了物欲的海洋,拯救欧洲乃至西方唯有东方的文化。于是他上路了,远离欧洲这块似精神沙漠的大陆。

在黑塞看来,东方的文化已开始进军西方,并大有称雄之势,对于中国文化他写道:就是现在,作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日趋衰败的时候,就是现在,在中国尚未被征服之前,它便已经征服了西方的一部分。二十年来,过去鲜为学者们所知晓的古老文明的中国,已经通过她古老书籍的翻译,通过她古老思想的影响,开始征服我们。

对于中国古代哲学,黑塞认为西方整个文化史上也没有一部著作能与《庄子》媲美。他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西方人来说太深奥了,怎么评论它都只能是很浮浅的认识,他说:“古老中国的先贤们告诉我们的智慧要比我们一些人想象得多。”

一个西方人,一个从小受基督教文化熏染的人如此挚爱中国文化,视中国文化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自己作品中反映中国文化,这种容纳多元文化的宽阔胸怀令人动容。

但黑塞也明白,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拯救西方的灵丹妙药于事无补,他说:我也必须停止在印度寻找解救欧洲的途径,停止心中对欧洲的敌视。我必须在精神上和感情上把握住真正的欧洲和真正的东方……

当然,这个认识是经过痛苦、不安、战争和绝望之后才获得的。

黑塞也十分清楚,把视野向遥远的东方扩展并不意味着让自己成为中国人,他也完全没有背叛自己原来的宗教信仰。

黑塞是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因为他认为几乎人类积累的所有智慧与知识都积聚在宗教中,但他从未只对某一种宗教顶礼膜拜而拒绝别的宗教。在黑塞看来,世上没有哪个宗教比另外一个宗教更优越。他曾说:“我不能够没有宗教思想地生活,哪怕一天也不行,但是我毕生也从未参加任何教派。”他不参加教会,因为他认为“许多教会欠缺高度宽容精神,都把自己封为独一无二最好的,而视他人为错误”。他与多种信仰文化保持着精神上的联系,但同时也保持着思想上的距离,他的名言是:“信仰与怀疑总是相辅相成的,从不怀疑的人是不会有真正信仰的。”

黑塞不是满足于与多种文化保持距离和联系,而更多的是要致力于打通东西方文化,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之间建起一座桥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黑塞是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者、传播者与综合者,他毕生追寻的是一种超越宗教、超越时间、超越现实的精神,他说:我知道,在欧洲和亚洲一样,有一种隐藏于地下的、超越时间的价值,有一个精神世界,它未遭火车头的发明和俾斯麦政治的摧毁,在这超越时间的精神世界的平静中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对的,在这世界中,欧洲和亚洲、呔陀经和圣经、佛祖和歌德都同样有份。我在此进入了我的魔术学校,学习现在还在继续中,在这儿学无止境。我已不需要再做诸如憧憬印度,逃离欧洲之类的事了。

在他看来,孔子与苏格拉底是兄弟,老子的智慧和基督教精神对他的影响是等同的。

《东方之行》里的里奥这个人物是一个象征,他是人类各种文化、各种精神的综合体,他超越了国家、民族、文化和宗教。他像老子,不管是言谈还是穿着都有道家的味道,但他也像教皇,雍容华贵,虔诚,仁慈。正因为他这种超然的综合性才使他处于这个朝圣团体的中心位置,当他失踪后,团体立即陷入了分裂的状态,各吹各的调,各擂各的鼓。他像《荒原狼》里的莫扎特等人一样也是精神的缔造者,是永恒的象征。他已超然于物质世界,自然能看透生活的本质,他开导H.H.说:“当人生美丽幸福时,它是一场游戏!当然人可以从生活中制造一切其他的东西,一种责任或一场战争或一个监狱,但生活并不因此而更好。”游戏总有结束的时候,不可能永久地玩下去,人生如同游戏,总有灯熄烟灭之时,而艺术则不为时间所左右,永远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席特哈尔塔》是一部印度小说,虽然故事情节与中国文化没有直接关系,却将道家学说搀糅其中。这部作品始作于1919年,也许由于对印度文化的研究还不够深,也许是因为没有在印度生活的体验,小说写个开头黑塞就写不下去了。他辍笔后过了一段苦行冥想的生活,当他确信在印度精神可以找到真正的精神故乡后又写了作品的第二部分,3年后,即1922年作品才面世。作品发表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作品也立即跨过了边界在世界找到了知音,它被译成几十种语言,仅在印度就有12种方言的译本。作品不仅在印度或日本这些亚洲国家成了畅销书,而且在美国,这个对印度文化极为陌生的国度,作品的印数也节节攀升,达300万册。美国作家亨利·密勒读完《席特哈尔塔》后称它是“一剂远胜《新约全书》的治病良方”。

黑塞以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为主线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印度贵族青年苦修磨炼成佛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席特哈尔塔出身印度婆罗门富裕家庭,但他放弃了锦衣玉食,开始了游方僧的生涯,为的是寻找真理,寻找那个能与宇宙灵魂合而为一的阿特曼(婆罗门教中的个体灵魂)。后来他又过起了世俗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伴美女,敛钱财,迷失在权力、金钱、性欲与美女中。最后他又抛弃了富裕的生活,来到河边倾听流水悟道成佛。

席特哈尔塔虽身穿袈裟,但思想更像一个中国圣人,“他启程时是婆罗门和佛陀,却结束于道”。黑塞在给茨威格的一封信里说:“我的圣人穿的是印度服装,但是他的智慧却更接近老子,而不是乔达摩,如今老子在我们这个精神颇为贫乏的德国已经相当时髦,同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自相矛盾。然而他的思想恰恰并不矛盾,而是绝对的两极,也即是双级化,它意味着一种尺度。我经常汲饮这一源泉以丰富自己。”

席特哈尔塔是在河边通过河水悟出道的,他身上东方智慧的闪现是通过对河水的领悟展现的。故事情节有一部分发生在水边,故事里的这条河具有象征意义。当席特哈尔塔逃离了醉生梦死行尸走肉生活后来到河边,他睡着了,醒来后,仿佛重获新生。他看见河水永远不停地往下流淌着,边流边唱着欢乐的歌。但他并没明白这河水意味着什么,没觅得河水的真谛。后来他在河边认识了艄公瓦苏代瓦,在瓦苏代瓦这里主人公懂得了河水的秘密:“河水到处都是一样的,在源头、在河口、在瀑布、在渡口、在急流、在大海、在山区,到处都一样,对于它只有现在,而没有将来的阴影。”席特哈尔塔在河边悟道后再看水就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河水流呀流,永不停息,却又总是在这里,永远是原样,但它又每时每刻都是新!”这条河流动着,意味着变化,但它又像停留在原地,昭示着永恒,它仿佛以永远的面貌从人面前流过,但实际上是全新的面孔。它本身就是矛盾与统一的事物,不是与“道”有同样的性质吗?黑塞笔下这条河已成了圣河,水即道,所以作家称自己是通过汲饮来丰富自己的。

水在道家眼里有着阴柔的品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在老子看来得道的圣人很像水,他说“上善若水”。席特哈尔塔也像水一样“往下走”,守弱处下,抛弃富贵生活,来到水边做艄公,为千百万人摆渡,施恩而不图报,有普济众生之意,他不是很有老子笔下圣人的品质吗?

在席特哈尔塔没得道之前,只能听到河水欢乐的声音,在他得道后,他听懂了河水千万种的声音:“席特哈尔塔凝神细听。他现在是专注的倾听者,完全沉浸在倾听中,一片空白,全力吸入,他感到此刻已经把倾听学到家了。他原来也常听到这一切,河水中这许许多多的声音,但今天显得格外新奇。他已经不能再区分这许多声音,分不出欢笑声与哭泣声,分不出小孩声与成人声,它们全都混杂在一起,渴望的抱怨和知情的欢笑,愤怒者的叫喊和垂死的呻吟,全都浑然一体,全都相互交织和相互连接,千百次地缠绕纠结在一起。把一切集合到一起,把一切声音、一切目标、一切欲念、一切痛苦、一切喜悦、一切善与恶都集合到一起,就是这个世界。把一切集合到一起就构成了事件之河,构成了生活的音乐。当席特哈尔塔全神贯注地倾听这河水的声音,倾听这支包含了千百种声音的歌曲时,当他不管烦恼也不管欢笑,他的心不是受制于某一种声音,而是让他的自我融入其中,什么都听,听见整体,听见统一时,那么,这支由上千万种声音组成的伟大歌曲就凝聚成了一个字,那就是‘唵’——完美无瑕。”这条河唱着生命之歌,是对生命的肯定,是对生命的礼赞。生命中的一切,乐也好,悲也好,幸福也好,痛苦也好,都是生命的表现形式,最终都汇成一个“唵”,达到完美境界。

席特哈尔塔听懂了这首生命之歌,也就明白了人生就是一条河,永远循环往返,儿童的席特哈尔塔经过壮年,又成为老年人,但以往的生活并不是过去,前面等待他的死亡也不是将来:“万物无过去,万物无将来;一切都是现在,一切都只有本质和现在。”席特哈尔塔大彻大悟了,懂得人一旦超越了时间,能感觉到生命的本质,就不会感觉到因生命的短暂而产生的痛苦,他懂得生命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每种生命都是可贵的,生命的每一瞬间都孕育着永恒。无疑这种认识也闪烁着道家思想。基督教和佛教都相信来世,把希望寄托在未来。而道家对现世人生是抱肯定态度的,“人命最重”,不以死后天堂或来世福报为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席特哈尔塔超越了他尊崇的活佛乔达摩(释迦牟尼的姓,他的名字叫悉达多,音译席特哈尔塔)的佛家教义。

其实水不仅被老子所赞美,在其他文化中水也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印度人不就是对恒河非常尊崇吗?因为在印度人看来它能洗涤人身上的罪恶。天主教认为被圣化的水能净化人的灵魂,又能孕育生命。在基督教宗教仪式上用水滴在受洗礼人身上以示洗净过去的罪恶。如果我们不把书中的河水局限于“道”的阐释,那么就能明白为什么主人公来到河边坠入梦中,醒来后如再生。他已经把过去有罪的生活抛弃了,河水洗涤了他身上的污浊,他成了再生之人。

这部小说也可看作是黑塞的信仰小说。早在孩童时期黑塞就因家庭关系接触到了印度宗教,就呼吸到、体验到印度精神,他在印度形象中体验到了最初的宗教性冲动,认识了丰富多彩的印度信仰方式和印度信仰全貌。他在《我的信仰》一文中表明了自己对印度宗教的皈依,在与基督教作了对比后他说:与这类被约束在如此狭隘范围内的基督教义,与这类被一些大都是极其乏味的传教士们所宣讲的往往难免溢美的诗句相比较,印度的宗教和文学世界确实更为吸引人。我在这里从未感觉迫在眉睫的压力,也从未闻到过类似灰色布道坛后的平庸气息和圣经课堂上的虔敬气息,这里有我驰骋幻想的广大空间,使我得以诞生出自己的某一个使命,我毫无抗拒地接受了印度世界所赋予我的使命,并且整整一生都持续有效。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

    王夫之,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晚清重臣曾国藩极为推崇王船山及其著作,曾于金陵大批刊刻《船山遗书》,使王夫之的著作得以广为流传。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毛泽东、谭嗣同等皆深受船山思想之熏陶。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哲学的总结者:王夫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王夫之的有关内容。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东经小兴安岭与东北相连,西以阿尔泰山为界至中亚细亚,北从贝加尔湖一带直到西伯利亚,南越阴山山脉到万里长城与中原内地相连接,西南毗邻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的广阔疆域就是蒙古高原。
  •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

    《数码人生》将我拉回到了在甘肃省电子计算机办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小南在兰州电力修造厂CAD室为他们厂的除尘器设计与绘图开发软件,由于成绩突出,通过了省电力局的验收,并进行了软件登记,被电力部评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讨会和甘肃省第一届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在他们厂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甘肃的CAD工作。继而,甘肃省成立了CAD/CAM协会,担任副秘书长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本书是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总裁南振岐的个人传记。
  • 徐悲鸿

    徐悲鸿

    本书主要以徐悲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童年生活、艰辛求学、纵笔驰骋、永不疲惫等内容。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热门推荐
  • 素殇之妃子泪

    素殇之妃子泪

    命运的棋盘一旦开启,就会行走上固定的轨迹。一如这日月星辰,一如这天下大局,一如这人生爱恨别离。有些注定要交叉相遇,有些注定要平行分离。天下之局,分久必合。大陆离析分崩近百年,以北齐,东楚,西蜀三国鼎立。战火焚烧至大陆各个角落,百姓饱受战祸之苦。后北齐哀帝禅位于司徒氏司徒曜。司徒氏以星火之光着燎远之势,二十余载,先后灭蜀,楚,天下归降,一统大陆。然天下离合间,人心逐利,阴谋阴谋中,朝代更替,世家复灭。为这"安天下,守康宁,休有归,饥有食"初心,多少忠骨埋入土,多少离魂归桑田。最终洒的不过是男人的血,女人的泪。有一种爱恋,叫竹马之伴。有一种爱恋,叫死生之诺。有一种爱恋,叫执手之愿。清香幽兰入凡尘,皎娆夕颜荡心门。暗潮汹涌断浮根,妃子泪笑点绛唇。他温柔俊朗,我的青涩之恋。他霸道妖冶,我的涅槃之爱。他儒雅出尘,我的落红之情。乱世红尘中他她的爱又值几何!妃子泪清香幽兰入凡尘,皎娆夕颜荡心门。暗潮汹涌断浮根,妃子泪笑点绛唇。
  • 单程

    单程

    这是我尝试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而我亦不知道是否成功,或者说能够让人看了产生一种共鸣。这篇文更多的是对于灵魂和人性的探索,其中涉及到的同性恋情感问题,亦是为此服务。而我亦希望能够这种方式来找到自己的所在。文中出现的人物,无论是芹年,还是冬生,抑或是我自己,他们都是确切存在的,抑或是说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安静的存在。到底该以一种怎样的生活,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到现在我亦不知,所以一切顺其自然,不易强求。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明星复仇联盟

    明星复仇联盟

    周子涵乃是盗墓衰落家族的二代子弟,到他的时代时,家族已在老爸周轩的手里“大改”,身为普通人,他投身特战队,成为中韩交流教官,然而在韩国的教官训练,无意间揭开了一场罪恶的“地下交易”,为了凌白雪,为了小胖,从此踏上复仇之旅,但是混入娱乐圈的他,并不是一帆风顺,处处的敌视、小胖女友的离奇死亡……,将一切卷入复杂变故,一切都像脱缰的野马……
  • 帝国主宰

    帝国主宰

    因祖传玉佩,意外获得一艘探测飞船,他的人生也
  • 引魂物语

    引魂物语

    狐妖的情劫,君渡的是谁?美人的容颜终会苍老,君爱的是花容月貌,还是佳人的心?倾城的鲛人,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君只是为了那一句江南美如画?俊郎的河伯,懵懂的少女,百鬼夜行之际请献上你的灵魂。只因道士的一句话,这女孩会带来灭顶之灾,留龙杀凤,大难不死,凤一朝成龙,种种磨练,顺应天劫,她为的是自己还是君的一生?紫藤花开,朵朵芬芳,记忆最深的是少年拔掉紫藤,换的她一时自由,直到最后,少年却囚了她一生,永远找不到那些美好的过往。美人妆,若为佳人上的倾城之妆,君还能记得谁旧时模样。(剩下两个简介请看序言)九个故事,九个不同的过往,入阵引魂,解开因果。
  • 夫君莫跑,娘子在这儿呢

    夫君莫跑,娘子在这儿呢

    婚前:齐欢儿:“心好累,我的未婚夫君据说是个草包混蛋,不想嫁怎么破?”许言儒:“心好累,我的娘子据说是个母夜叉,又丑又凶悍,不想娶怎么破?”婚后:齐欢儿:“看不出来,夫君竟然还有如此一面,仔细想来,人还是不错的。”许言儒:“没想到,刁蛮娘子竟也有温柔小意的一面。若是这样,那过一辈子的话也不勉强。”最后的最后:齐欢儿:“我这一生,最庆幸的就是遇见了你。”许儒言:“你是我一生的劫,一生的缘,一生的羁绊,一生的爱恋。”
  • 真气江湖

    真气江湖

    朝彦一出,天地一震;朝彦一踏,天地崩塌;朝彦一笑,江湖我有。
  • 第二人间客

    第二人间客

    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个人的渺小,注定无法一窥世界的全貌,只能以个人狭隘的视角,书写着专属于自己的那个答案。而也正因如此,每个人无可取代的经历,造就了只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这无数精彩交织碰撞,又反过来成就了世界的纷呈和绮丽。“第二世界”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它以网游的身份为伪装,呈现在大家眼前。在向《第二世界》探索的过程中,历史的车轮悄然开始了滚动。笔者心目中的“第二世界”过于宏大,以至于前一半篇幅都是以个人视角勾勒背景,后半篇幅才会进入主线。因此书目初期节奏会稍显沉闷、缓慢。但请给笔者一个机会,留下些许关注,笔者定将献出一篇别样的故事。
  • 医妃倾城

    医妃倾城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天才,却意外重生在京城第一无盐女凤倾城身上,他是世人眼中最平庸废柴的皇子,却有着为人不知的惊天秘密,当无盐女遇上废柴男,当二十一世纪的全能天才PK腹黑狡诈的王爷,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朝穿越,涅槃重生,斗斗庶母、渣女、渣男,心情好了会一会大把的情敌,偶尔出去过一把名医的瘾……让自己的穿越生活越发的精彩绝伦!只是,怎么回事?她的这位被人称为废柴皇子的王爷夫君,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腹黑难搞的大灰狼?而且,偏偏吃定了她这个小绵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