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900000009

第9章 上海人(1)

茅盾初来上海,在他接触了二房东、邻居和二房东的小少爷以后,就颇为自信地宣布:我已经“了解上海是怎样一个地方了”。他是通过普通的“上海人”来了解上海的。这是极具启发性的:如果只看“风景”不看“人”,大概是永远进入不了上海的。

茅盾的这篇上海人速写,写于1933年,距今已有七十多年。我们今天重观茅盾笔下的上海人,并且和我们所接触的现实上海人相对照,会有相当复杂的感受: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历史沧桑,上海人的生活、命运都变了,但某些或许是更为内在的、微妙的,难以言说的东西,似乎又没有变。这大时代里上海人的“变”与“不变”,是颇耐寻味的。

谈上海人,不能不谈“上海女人”。这本身就会引发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都市都热衷于倡导美女形象?这对女性是祸还是福?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

但真要谈上海女人,又确实很难。于是,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鲁迅——一位被称为有一双“毒眼”的上海男人;张爱玲——典型的老派上海女人;王安忆——当代上海女性,听他们谈各自眼里、心中的上海女人,大概是饶有兴味的。

我的二房东和邻居①

茅盾

一我的二房东

在旅馆里只住了一夜,我的朋友就同我去“看房子”。

最后,我“看”定了一家了。那是在一条新旧交替的马路旁的一个胡同内。这一簇房屋的年龄恐怕至少有20多岁。左右全是簇新的3层楼新式住宅,有“卫生设备”,房租是以“两”计的。可是这些新房子总有大半空着,而这卑谦的龌龊的旧胡同却像装沙丁鱼的罐头。上海的畸形的“住宅荒”,在这里也就表现得非常显明。

这些老式房子全是单幢的。上海人所谓“一楼一底”。然而据说每幢房子至少住3家,分占了客堂、客堂楼和灶披楼。多的是5家,那就是客堂背后以及客堂楼背后那么只够一只床位的地方,也成立了小家庭。我住的一幢里,布置得更奇:二房东自己住了统客堂,楼上是,一家住了统客堂楼,又一家则高高在上,住了晒台改造成的3层楼,我住的是灶披楼,底下的灶披也住了一家。

同是沙丁鱼那样紧装着,然而我的这位二房东以及邻居们在经济地位上就比我第一次“看”的那份人家要低得多又多呢!但是对于我,这里的灶披楼并不比那边的后厢房差些,租钱却比那边便宜。

二房东是电车公司里的查票员,40多岁的矮胖子。他在住的问题上虽然很精明,然而穿吃玩都讲究。他那包含一切的统客堂里,常常挤着许多朋友,在那里打牌,哄饮。

然而他对于“住”的问题,也发表过意见;那是我搬了去的第一二天早上:“朋友!这么大一个灶披楼租你10块钱,天理良心,我并没多要你的!

有些人家靠做二房东吃饭的,顶少也要你14块。我这房子是搬进来顶费大了,嘿,他妈的,四百块!我只好到三房客身上找点补贴,对不对?”

“哦,哦,好大的顶费!有多少装修呢?”

“有个屁的装修,就只那晒台上的假3层,按月拿8块钱连电灯的房租。我是借了红头阿三的皮球钱来顶这房子的,我有什么好处?”

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顶下来呢?我替他大略一算,他借了高利贷花那么大本钱做二房东,似乎当真没有多大好处。

“一个人总得住房子呀!我本来住在那边××里,”他随便的举手向西指了一指,“自己住客堂楼、灶披楼,租出了底下。灶披公用,那不是比这里写意得多?可是大房东要拆造了,翻造新式房子,就是那边高高的3层楼,我只好搬走。上海地方房子一翻造,租钱就要涨上一倍。我住不起,只好顶了这幢来,自家也马马虎虎挤紧些。”

我相信二房东这番话有一部分的真理。在上海,新房子愈多造,则人们愈加挤得紧些。那天我和朋友“看”房子的时候,也因好奇心的驱使,敲过几家新式房子的大门。这些住了3层楼“卫生设备”的人家竟有把浴间改造成住人的房间来“分租”的。我当时觉得很诧异,以为既然不要浴间,何必住新式房子。可是我的朋友也说是房钱太贵了,人们负担不起,而又找不到比较便宜的旧式房子,就只好“分租”出去,甚至于算盘打到浴室上头。

由此可知我的这位二房东查票员毅然借了高利贷顶下这房子来,也是再三筹画的结果。

二我的邻居

到上海来,本要找职业。一连跑了几处,都是“撞木钟”。不知不觉住上了一星期,虽然“大上海”的300万人怎样生活,我不很了了,——甚至同里内左右邻人的生活,我也不知道,可是同一后门进出的邻居终于混熟了。

先是跟住在灶披里的一家做了“朋友”。这是很自然的。因为我每天总得经过他们的“大门”。第一次见面的仪式是点头,各人脸上似笑非笑地,喉管里咕噜了一声;后来就渐渐谈话。这位三房客,——就称他为“下邻”罢,大约30开外,尖下巴,老鼠眼睛,好像有老婆,又好像没有老婆。职业呢,也好像有,也好像没有。每天总有几个人,长衫的或短衫的,到他“家”里唧唧哝哝好半天才走。有一次,我经过他“家”,刚好那“大门”开了一条缝,我瞥眼看见里头有黄豆样的灯火,一个人横在旁边捧着竹节短枪。这是抽鸦片烟,我知道。我笑了笑,也就走过了。但是回来的时候却碰到那位“下邻”站在他自家门口,我们照例把嘴唇皮皱成个笑样,就算打过招呼,不料我的这位“下邻”忽然请我“进去坐坐”。

屋子里只有他一人,倒收拾得干干净净,黄豆大的灯火和短枪都不见了。他很关心似的问我“寻着生意”没有,听说了还没有,他就侧着脸,搔头皮,又说他认识一个朋友,“人头很熟”,他愿意同我介绍。我自然“感谢”。末了,他拿出一个纸包来,说是朋友寄存在他那里的,可是他“家”里门户不谨慎,想寄到我房里去,“明后天就来拿去”。

纸包不大,却很有点分量。我当即猜到是“土”,我老实不很愿意招惹这些闲事,但因为面皮嫩,又想到鸦片已经公卖,在上海地方“家”里有“土”并不犯法,我也就接收了。这就是所谓“出门人大家帮忙”。

回到房里我偷偷地挑开纸包角一看,才知道不是“土”,而是些小小的红色丸子。我直觉到这一定是报上常见的什么“红丸”了。红丸在上海是查禁的,我真糟了!然而我既答应代保管,我就不好意思送回去,结果我把它藏在床下。

幸而当天晚上我的“下邻”就来取他的宝贝了。我装出了开玩笑的样子对他说道:“喂,朋友!你有这号货色,也没请我尝尝,多么小气呀!再者,你为什么不老实告诉我呢?我可以藏得好些。”

那“下邻”只是闪着老鼠眼睛笑。

从这一回以后,我和他算是有了特别交情。渐渐我知道他的职业是:贩卖红丸,以及让人到他“家”来过瘾,一种最简陋的“私灯”。他自己也抽几口,可是不多。

“现在,卖鸦片是当官,卖红丸就算犯法,他妈的,要说到害人,还不是一样!不过人家本钱大,就卖鸦片,我是吃亏本钱太小罢了!”有一天,他忽然发牢骚;他说这番话时,一对老鼠眼睛闪闪地就像要咬人;于是,又像看透了什么似的,他摸着尖下巴,很有自信地接着说下去:“鸦片不能禁,不敢禁,为的一禁了,上海地面就出乱子,可是你瞧着罢,将来总有一天红丸也要当官!你说,上海是有钱人多呢,还是穷人多?”

“自然是穷人多啦!可是怎么鸦片一禁就得出乱子?”

我热心地反问,近来我觉得这位不正当职业的“下邻”颇有意思了。

这可打开了这位“下邻”的话匣子。他很“义愤”似的骂那些贩卖黑货的,他把贩卖黑货的内幕说了出来,——自然一半是他们中间的“传说”,然而又一半大概是真的,末了,他看定了我问道:“你想想,要是当真禁鸦片,这一班人哪里来饭吃?他们砸了饭碗,还不惹事么?我们贩红丸的,抢了他们的生意,就说红丸顶毒,要禁了;可是,朋友,上海人一年一年穷下去了,吃不起鸦片,只好拿红丸来过瘾,我们这项生意是一年年做大。将来总有一天,红丸也要当官,哈!”

这位“下邻”是老门槛,他的议论,我不能赞一词。他以为无论什么“生意”,一有了势力,——能够养活一帮人,而这一帮人吃不饱时便能捣乱,那就只好让这项“生意”当官:他这“当官哲学”也许是对的。可是他忘记了一点:无论什么“生意”,既当官了,本钱大的,就可以垄断。我立刻将这意思对他说了。他好像很扫兴,又侧着脸搔头皮,勉强干笑着说道:“保不定下次航空奖券就有我的头彩呀!”

后来我知道这位“下邻”原先也是斯文一脉,是教书的,不知道怎样一来就混到了这条“红路”上去了。这话是住在统客堂搂的邻居告诉我的。

这位“前邻”,是个有职业的人。有老婆,也有孩子,本人不过30岁左右,眼前的职业是交易所经纪人的助手。我同他是在扶梯上认识起来的。全幢房子里要算他最有“长衫朋友”的气味。而我也是还没脱下“祖传”的长衫,所以很快地我们俩也成为“朋友”了。

不用说,我们俩朋友之轧成,是我一方主动的。因为我妄想着,或者他有门路给我介绍一个职业。

我忘记不了我讲起找职业时他的一番谈话。当他知道了我的经济情形,并且知道我是挟着怎样的指望到上海来的,他就很恳切地说:“你不要见怪,照我看来,你还是回乡下去想法子罢!”

“哦,哦?”我苦闷地喊出了这疑问的声音来。

“你现在是屋漏碰到连夜雨,”他接着说,“你到上海来托朋友寻事体,刚刚你的朋友自己也没事体,你的运气也太坏!可是你就算找到了事,照你说的一个月三四十元,眼前想想倒不错,混下去才知道苦了。”

“哎,哎!我只要够开销呀!”

“哈哈,要是够开销,倒好了,就为的不够呀!你一个月拿30多元,今年是够开销了,明年就不够。”他提高了嗓子,眼睛看着我的脸,“照你所说,你的事情只有硬薪水,没有‘外快’,在上海地面靠硬板板的薪水过日子,准要饿死的。”

“哦,哦!”

“你想,住在上海,开销定规是一年大一年,你的薪水却不能一年加一年,那不是今年够开销,明年就不够了么?所以我们在上海混饭吃,全靠‘外快’来补贴。正薪水是看得见的,‘外快’就大有上落。顶少也得个一底一面。譬如我们的二房东,他要是单靠正薪水,哪里会吃得这么胖胖的?”我用心听着,在心里咀嚼着,不知不觉怔住了。过一会儿,我鼓起了勇气问道:“那么,你看我能不能改行呢?我这本行生意只有正薪水,我想来一定得改行了。”

谈到这里,我的“前邻”就笑而不答。但好像不叫我绝望,他迟疑了半晌,这才回答道:“人是活的,立定主意要改,也就改了。譬如我,从前也不是吃交易所的饭,也是混不过去才改了行的。”

我觉得是“机会”来了,就立刻倾吐了求他帮忙介绍的意思。他出惊地朝着我看,好像我这希望太僭妄。但他到底是“好人”,并没挖苦我,只说:“你既然想进这一行,就先留心这一行里的门槛罢。”

我自然遵教。以后碰到他在“家”时,我就常常去找他闲谈,希望得点交易所的知识。但是“知识”一丰富,我就立刻断定这一行我进不去。因为第一须有脚力很大的保人。我这希望诚然是太僭妄了呵!

在我热心于这项幻想的时候,因为闷在“家”里无聊,就时常到北京路、宁波路、汉口路一带观光。这里是华商银行和钱庄的区域。我记不清那许多大大小小的银行名字,只觉得其多出乎我意料之外;这些银行的名字,乡下人都不知道,然而有钱的乡下人带了钱到上海来“避难”,可就和这些银行发生关系了。银行的储蓄部尽量吸收这些乡下逃来的金钱。

我的“前邻”的上司——交易所第×号经纪人,据说就“代表”了好几家银行,有一天,我跟我的“前邻”到交易所去看过。这位经纪人手下有六七个“助手”,而我的“前邻”夹在中间好像异常渺小。他只听从另一助手的指挥,伸出手掌去,胀破了喉管似的叫,——据说这就是“做买卖”。可是后来回“家”后我的“前邻”问起我“好不好玩”的时候,他蓦地正色庄容卖弄他的“本领”道:“你不要看得伸手叫叫是轻便的差使,责任可重要得很呢!公债的涨跌,都从我的伸手叫叫定局的哪!几万人的发财破产都要看我这伸手叫叫!”

同类推荐
  •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建设和谐文化中的文艺

    此书主要写了建设和谐文化中的各种文艺,是用来让读者欣赏建设和谐文化中的艺术,提升自我价值。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破译孙子兵法

    破译孙子兵法

    本书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单元,分析现代意义上的《孙子兵法》到底有哪些实用性的内容,广涉领导文艺、处世之道和经商之技。
  • 字海寻趣

    字海寻趣

    《趣说中华字源、词源、句源:词海拾贝》以故事为载体,把词源融合在民风民俗、社会制度、审美情趣和思维习惯中,展现出词语丰富的内涵和持久的美丽,构建了一个由词语点缀的万花筒,让读者从中了解丰富的词语知识和文化。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热门推荐
  • 迫嫁豪门:小妻子,乖乖的

    迫嫁豪门:小妻子,乖乖的

    他冷漠地看着她,声音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娶你?”她也想知道,她为什么要嫁给他?可她能不嫁吗?就算他再冷酷,再无情,再无理取闹,她也只能对着他笑,强颜欢笑也得笑,这是她的命。
  • 烟囱中的天使

    烟囱中的天使

    未来都市艾拉利亚系列中篇,都市异能系列。讲述了一个吸血鬼猎人与单纯小MM之间纯洁的感情经历。故事背景设置在西元二十二世纪末的艾拉利亚——人口达到上亿,逐渐取代纽约成为全球第一的大都会。艾拉利亚,超能力者大量出现,超能力的强度也极大提高了。
  • 无言爱你

    无言爱你

    有时候,即使伸出双手,距离也会走远。他,徐海风,少言,孤独,冷傲,霸道,却用半生的时间去守候了一个人。默默地守候不是苦,苦苦的跟随不是累,只要愿意,死也是一种幸福。他不爱你,你永远是旁观的第三者;他爱上你,那你就是他一生的追求。
  • 绝色倾城:傻王独宠腹黑妃

    绝色倾城:傻王独宠腹黑妃

    她是千家大小姐千初雪,自幼被千家收养,却过着寄人篱下、忍辱负重的悲惨生活。一张圣旨,将她赐婚于当今傻王溫子烨,她无奈选择自尽。她是二十一世纪杰出的女警苏然,生日那晚,却被男友狠心杀害。一朝穿越,当破案无数的优秀女警魂穿到软弱无能的千家大小姐身上,又会上演怎样的精彩好戏?*某洞房夜。“溫子烨,你不是傻子吗?怎么会……”她的话还未说完,便被某人吞没了:“娘子,为夫只是脑子傻,其他功能还是正常的……”
  • English Stories London

    English Stories Lond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日之死神召唤系统

    末日之死神召唤系统

    丧尸病毒爆发,许多人类都变成了只会吃人的丧尸。人类,该怎么办?他对人类而言,可以是救世主,也可以是灭世主,地球的未来,是怎样的?
  • 天玄巫女

    天玄巫女

    她本是玄族巫女,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神秘力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父母族人捧在手心的存在。然而,一旦落入凡尘,记忆尘封容貌改变,神秘力量也被封印,她便仅仅是一邻家普通小女孩。本想安安稳稳的过平常人的生活,奈何命中注定她要与常人不同,身负复兴玄族与天下安宁的使命,她没法只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遇见了能与她携手走天涯的他,温润了她的眼眸,捂暖了她的心。既然不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开创与他一起的新生活似乎也不错。来到凡尘的巫女自有一番历练,人间冷暖,爱恨情仇;还有命中注定的爱恨纠缠,且看巫女怎样经受住重重考验,浴火重生与相爱之人携手回归。
  • 死神之朽木传

    死神之朽木传

    一位高考失落的学生转世来到死神世界,他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继续堕落还是重新生活。不朽的故事将从此刻开始。
  • 神奇宝贝之凤翔龙跃

    神奇宝贝之凤翔龙跃

    一场奇异的流星雨,带来的是俩人的穿越旅程。这是一场意外,还是命中注定?倾国倾城的他:有梦幻,达克莱伊……凤凰,洛奇亚,以及……阿尔宙斯。可爱坚贞的她:有伊布,阿勃梭鲁……雪拉比。他不需要靠神奇宝贝的稀有程度,即使是一只最普通的神奇宝贝,他也可以让它变得更强。
  • 七千

    七千

    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有谁能逃脱?看几路英雄如何冲破黑暗谁说武侠就一定得搞笑?带您看不一样的武侠[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封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