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100000004

第4章 信什么,怎么信(3)

济群法师:现代人喜欢谈进步和发展,在我们的想像中,进步和发展总是比落后要好。而我们所谈的进步和发展,又往往局限于经济和科技。在这样的浪潮中,纯朴的民风、传统的美德、悠闲的心境都在渐渐失去。以失去这些为代价的发展,是否值得呢?因为人类的幸福,更在于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

而佛经中所说的“不”、“空”、“无”,并非我们理解的一无所有。佛教所说的“空”,是要否定我们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因为这正是我们的烦恼之源。倘能认识到存在的一切都是缘起、无自性空,一切都是因缘的假相,那么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无法伤害我们,我们才能更从容地面对人生。

觉照:健全的法律和良好的社会制度能取代宗教吗?

济群法师:西方人文主义的兴起,就是对中世纪神权统治的否定,认为通过良好的社会制度就可解决一切问题。通过几百年的努力,虽然社会制度已日趋完善,但各种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因为健全的法律只能制裁犯罪,却不能消除犯罪;良好的制度只能减少导致犯罪的因素,却不能消除实施犯罪的动机。可见,社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个人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内心无法获得宁静,如果我们的行为失去道德准则,社会又怎能出现安定的局面?

五、信仰的现象分析

愿斋:前面说过,烧香礼佛的现象往往带有迷信色彩。那么,这些行为能否将我们导向真正的宗教信仰呢?

济群法师:信仰是寻找一种终生的依赖,这种依赖将贯穿我们整个人生。所以,当我们确定自己的信仰时,往往需要举行某种仪式,如基督教的洗礼、佛教的皈依。凡没有经历这一过程的,不能算作真正的基督徒或佛教徒。

就佛教来说,皈依的关键在于宣称三皈的时刻,即“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这是我们选择佛教作为信仰后宣告的誓言,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获得教徒的资格。当然,成为合格的佛弟子还须遵行相应的戒律,如佛教的五戒等。这才是区别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的标准。

至于那些不曾皈依受戒而只知烧香礼佛的人,或是出于朦胧的宗教需求;或是停留在民间信仰阶段,对寺院、道观、神庙都一视同仁地顶礼膜拜;或是纯粹的功利行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来投机。严格地说,都不属于宗教信仰的范畴。当然,若以虔诚心礼佛,也能因此获得内心安宁,并种下善根和福德。而在亲近三宝的过程中,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正信的佛教。

觉照:有些人是因为事业或感情受到挫折才转向宗教寻求安慰,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信仰的动机呢?

济群法师:每个人都有自己寻找信仰的契机,但这只是出发点,关键是在此基础上引发正确的信仰。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因为遭遇挫折而寻求心灵安慰或精神寄托,并不是佛教所提倡的发心,很难引发健康的信仰,对我们探索真理也不会有切实的帮助。

不可否认,苦难和挫折也是引发信仰的因素。因为人生有种种苦难,我们才会生起离苦得乐的愿望。生命是脆弱的,佛陀当年也正是有感于世间生老病死的痛苦才发心求道。所以,信仰并非逃避现实的手段,而是改善人生、探索真理的动力。

愿斋:一个人是否可以拥有多种宗教信仰呢?

济群法师:这通常是因为信得不深。如果信得很深,自然不会这么杂。许多宗教都有强烈的排他性,佛教虽然比较包容,但也要求专一。比方说,即使我们同时拥有几处房子,但睡觉也只能在一个地方,如果整夜在各处游走,势必无法安眠。信仰是为了寻找归宿,而真正的归宿应该是唯一的。

觉照:有些人觉得佛教信徒中,文化层次还是偏低。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愿斋: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宗教始终持批判态度,这使很多知识分子视佛教为迷信,自然也就很难信佛。相对而言,没有多少文化的人不易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但西方的佛教徒往往文化层次较高,说明这种现象只是地区问题,而不是佛教本身的问题。

云海:五四运动前,儒家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它对佛教也是排斥的,所以受过教育的人对佛教普遍有抵触情绪;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这种抵触情绪就小得多。久而久之,就使人们误以为佛教只是“低”层次的人所信。东南亚泰、缅等佛教国家,佛教传入几乎与文明进程同步,因此以佛教为基础的人天乘善法自然成了这些民族的主流知见。泰、缅等国几乎全民信佛,不管文化水平高低,对佛教的信仰都被当作光荣的事。中国藏地的情况与此相似,甚至历史上的文化精英也多为僧人。但是在汉文化圈子中就不同,因为汉文明本身的知见是和佛教相抵触的。

济群法师:佛教信徒的文化层次偏低,只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现象,是人们对佛教的隔阂与无知所造成的。在古今中外的社会精英中,信仰佛教者比比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佛教具有博大的哲理体系和严密的思辨逻辑,假如没有精深的学养,也很难步入佛教思想的殿堂。

觉照:从现状来看,佛教徒中女性占了相当比例,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云海:女性富有慈心和同情心,在逆境中的忍耐力较强,于佛法也容易生信。但由于受“三纲五常”等封建专制流毒的影响,传统模式的中华女性在心智方面存在很多缺陷:如拒绝理性思维、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等。这对有志于修学解脱道的女性来说都必须引起重视,否则就会出现“能信而不能行”、“信而无解”或迷信等令人遗憾的结果。佛教光有信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依教奉行。

济群法师:从总体上看,学佛的女性的确比男性多。因为女性感情细腻,比较容易感受人生痛苦。此外,女性更需要寻找依赖,而男性则相对独立,容易自以为是。再有一个原因是,男性事业心强,当他沉溺于事业时,根本无暇考虑人生问题。相对来说,女性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佛教。

愿斋:常听人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信仰淡化的现象?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

觉照:当今社会对人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一个学佛的人没有法喜,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信仰必然要受到冲击。其次,发心不正、动机不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佛教最终是要解决苦的问题,但我们对苦的认识往往很肤浅。仅仅通过书本认识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现实人生中亲身感受并体验自己和他人的痛苦。苦难能呼唤人的信仰,增强人的道心。

济群法师:佛教信仰应以出离心和菩提心为基础,这也是我们坚守信仰的重要保证。很多人虽然信仰佛教,但从未生起过出离心和菩提心,或者在初发心之后逐渐将它们忘失了。原因在哪里呢?心的活动需要因缘去滋润。过去的修道人非常重视无常观和不净观的修习,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出离心。如果我们平时深陷于世俗环境和欲望需求中,久而久之,心就会进入世俗的轨道。同样,菩提心也要通过不断的观想和实践来深化。而汉传佛教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不够。

信仰还要建立在对佛法义理的认识之上。很多人之所以会信仰淡化,关键在于他们的信仰本身比较盲目,对佛法缺乏足够的认识。换句话说,信仰并未在他们的思维中扎下根来。如何使我们的信仰得到巩固?或者是通过理性认识,或者是通过实践证得,或者通过感应道交。如果既没有胜解,也没有实证,又没有感应,信仰自然就会逐渐空洞,最后淡化或退失也就不奇怪了。即使表面没有放弃信仰,也会落入“习惯性的麻木”,甚至逐渐转向对世俗名利的追求。

所以,要依正见建立正信,佛法与外道的不共之处就是正见。但对于信仰的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它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如果有正见的指引,再辅以出离心和菩提心,信仰就能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

同类推荐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佛养心道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本书以佛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思想精髓为核心,融合了道教和儒家的思想,阐明了什么是“出世与入世”,全方位解析了“该怎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共分八篇,分别是: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以无为之心出世,以有为之心入世;以禅心出世,以分别心入世;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以出世之心境,过入世之生活;以出世之心低调做人,以入世之心高调做事。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本书讲述了犹太人的智慧结晶《羊皮卷》,由此深入解析了他们的财富秘密,是一本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完善自我的优秀图书。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小二和酒

    小二和酒

    发生在庆国的一个流浪孤儿身上的平凡往事,牵动着整个国家的气运和庆国江湖的气运,一个是封疆大将军、国侯之子,一个是市井流浪孤儿,整个庆国为震动的故事···
  • 小城妖魔录

    小城妖魔录

    繁华的小城各色人等充斥在小城的各个角落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身边人是否真心甚至不知道自己身边的到底是不是人。一神一人两妖在这小城市的除恶故事
  • 人心时代

    人心时代

    〖小蟹新书《木棉花盛开之时》已发,请各位友移驾~\(≧▽≦)/~〗{这是小蟹第②本完结的小说,依旧没有编辑找来,但是!要坚持!}『看书须知:本书将带您看透人性丑恶的一面,也希望您读后明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个道理』
  • 混在大秦当丞相

    混在大秦当丞相

    大秦由盛而衰,祖龙圣躬垂危。塞北硝烟弥漫,东南战火未平。二子夺嫡,朝纲混沌。陈吴揭竿,刘项争霸。社稷将倾,百姓倒悬。救世主何在?沛县书生,文无相如之赋,武无伏波之才,却机缘巧合,扶摇直上,纵横官场,终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匈奴,立新君,定百越,灭项羽,收刘邦。一己之力,托起大秦江山。俊才风流,自有娇妻在怀,美妾环侍,享尽齐人之福。混在大秦当丞相,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
  • 穿越千年的租客

    穿越千年的租客

    迫于经济的压力,空了两间卧室,招来了两个租客,没想到招来了两个帅男,只是一个怎么有些高冷,另一个则像个串场的呢?三人同在一个室檐下,朝夕相处间,情况好像有不对,怎么好像越来越暧昧了呢,不好,情况好像有些失控,不会失身吧,虽然年纪已经不轻了,但是我可是房东,房东耶!
  • 意志之火

    意志之火

    力量,是一个具体又抽象的概念。对力量的渴望,根植于人们心灵的深处。但同时在追求表现的同时,人们内心的意志又开始萌动燃烧。什么是真正的力量?撕裂的天空,崩塌的大地,还是熊熊燃烧的意志?他不知道,于是他开始追寻,聆听深渊的诱惑,感受内心的低语。或许当他的外在力量足够强大,他会开始明白。^^^^^^^^^^^^^^^^^^^^^^^^^^^^^^^^^^^^^^^^^^^^^^^^^^^^^^^^^^^^ps:收藏,推荐,多谢多谢
  • 舞天心刃

    舞天心刃

    神?神不就是人的升华吗?不,神是人的缩影。一个凡人,被上天抛弃后还有成神的那一天吗?
  • 珞絮

    珞絮

    一场意外,她离开了熟悉的人生,七年后奇迹般的苏醒,往事没有忘却,只是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模糊却刻骨铭心。他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却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初见,可是不知为何,她毫无理由的信任着他。七年前她为爱而伤,七年后她却只是无法忽视梦中那模糊的背影。一梦七年,女人一生中最美的年华已经过去,三十而立,她再没心力去爱,不只因为疲惫与陌生,更因着那自灵魂传来的刻骨,除了他,她再没能力去爱他人。周公梦蝶亦或是蝶梦周公,她不愤恨上天不公,七年的沉睡,她只是难以接受看不到梦中最后的结局。七年后的再现,迟到的告别,又将搅乱多少人生,她与他难道只有梦中,还是现实再遇,那个自称哥哥的人又到底埋藏多少秘密,一切的一切都要她自己来追寻。
  • 地狱之旅遇见冥王

    地狱之旅遇见冥王

    厚,她真是有够倒霉的!在楼梯口不小心跌到暗恋已久的男神怀中,竟然流鼻血了。囧的是,她晕血,看见血后,两眼一翻,从楼梯口跌了下去,就这样一命呜呼了。死后来到了传说中的冥界——地狱。被牛头马面抓着压往冥殿,她以尿急为由,骗过牛头马面,趁机开溜了。误闯了冥王的寝宫,见到了传说中的冥王,却没想到冥王会如此的年轻俊美,她看呆了。“大胆小鬼,竟敢擅自闯入本王的宫殿,不要命了吗?不怕本王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冥王的一句话让她对他的印象彻底改观。冥王就了不起啊!我生前已经够倒霉的了,没想到死后还要受冥王的鸟气。死的憋屈的她不由爆发了,对着冥王破口大骂。哼!不好好整整你这个狂妄自大的家伙,老娘名字就倒过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