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100000021

第21章 一座没有围墙的心灵学院:菩提书院(3)

我过去曾到很多地方讲座,讲完之后,虽然不少人对佛法兴趣盎然,也想进一步修学,但因为我们没条件提供后续服务,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我感觉以前所做的事,就像抓把种子随便一撒,有可能丢在泥土里,也有可能丢在石头上,丢在溪流中,能够生根发芽的很少。即使长出一点,也往往因得不到相应呵护而很快枯死。现在,我们有了菩提书院,有一整套完整的修学模式,还有一批又一批的义工发心参与,共同营造了这样一个单纯的修学团体。这里没有人我是非,每个人都可以敞开心扉,真诚分享;这里没有攀比竞争,每个人都能够互相帮助,彼此激励;这里没有世俗利益,但有学法的受益,更有改善生命品质的究竟利益。

2.氛围、次第、引导

很多人皈依之后,就像被扔到大海一样,面对三大语系、各宗各派的几万卷经典,根本不知从何开始。为什么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到大殿;学佛十年,佛回西天”?就是因为找不到感觉。开始还可以凭着热情和意志去探索,但若缺乏引导,这种探索往往是盲目的,自然也难有受用。结果就越学越没有兴趣,越学越没有信心了。

所以,氛围、次第、引导都是学佛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也是保护学人初心不退的重要因素。

【氛围】

氛围,就是营造团体的力量。学佛如一人与万人敌。这个敌人,包括内心的种种烦恼和情绪,也包括外在的种种诱惑和考验。除非你的正念非常强大,否则,很难抵挡无始以来贪嗔痴所形成的强大串习。所以,除了强化个人意志,我们还需要良好的氛围作为支持。

书院提供的氛围是全方位,从一个班级到一个地区的修学处,再到整个菩提书院,都是由菩提路上的伙伴组成。每个学员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那就是追求生命的觉醒,乃至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觉醒。

这种理想是有力量的,而那么多共同的理想汇集起来,将凝聚为巨大的力量。在这样的氛围中共修,即使我们在修行路上遇到一些障碍,也会有同修们来拉着你,推着你,想掉队都不那么容易了。

【次第】

读书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依次进行,学佛同样需要遵循相应的次第。

在今天,因为资讯发达,过去难得一见的经书法宝变得俯首皆是。这固然为大众修学提供了便利,但在另一方面,也使不少人把学佛当成了逛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东逛逛,西逛逛,今天试一下这个,明天学一下那个,最后不但学佛没有进展,还可能因不同法门的差异而产生困惑。

我发现,不少人在学佛之前,一大堆人生问题,学了佛法之后,人生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一大堆佛法的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并不是佛法的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佛教的每个法门,都是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施设。虽然目标一致,但切入点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在对佛法融会贯通之前,很难处理好个中关系。有时,看这部经这么讲,那部经那么讲,为了解决疑惑,就要看更多的书。结果往往是,旧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此外,也有些人是死死抓住一部经,觉得这就是一门深入。事实上,没有相当的教理和禅修基础,要把经中的见地变成自己的见地,把它用起来,绝非易事。最后,这种学习很可能落于玄谈,甚至成为吹牛的素材,说起来天花乱坠,做起来一无是处。

还有些人,把学佛当做机械运动,每天固定完成诵经或念佛等任务,也不进一步闻思、修学,只是周而复始地念,念上几十年,熟练到可以边诵经边打妄想,边念佛边打瞌睡,这样是不是有效呢?要知道,学佛的重点是在于见地,在于用心方法,而不在于花了多少时间,完成多少数量。

就像我们读书,如果总在读小学课程,读上二十年,这个人的水平高不高呢?在小学生中应该是比较高的,但即使你把课本念得倒背如流,也不过是小学生而已。

再或者,一下子抓到研究生、博士生的课本,也可能认识其中一些字,但内容其实是不懂的。如果没有方法,无人引导,光靠自己硬读,恐怕永远无法读懂。懂,是很有弹性的。什么叫懂?我们读一本经论,如果其中的智慧含量是一百分,理解五分也是懂,理解十分也是懂,理解三十分也是懂,理解五十分也是懂,但这和一百分是不同的,是有距离的。更糟的是,你理解错了,自己却以为懂了,结果一错到底。

如果不依次第进行,修学很容易出现以上所说的问题,或是得少为足,或是依文解义,或是颠倒是非。所以,次第非常重要。有了次第,我们就能知道每个阶段的标准,并通过这个标准来辨别,来对照。具备基本正见之后,可以继续学修,掌握下一阶段的正见。这样依次而行,对佛法的掌握才能逐渐深入,稳步前进。

【引导】

学佛者大体有两类,一类偏重实修,一类偏重学教。如果只是在某个修学阶段稍有侧重,并无不可。问题是,不少人将之极端化,而导致修学的严重失衡。偏重实修者,抓住某个方法就埋头苦干,既不学习经教,也没善知识随时指点,只是想当然地一味蛮干,结果往往是盲修瞎练。偏重学教者,就像学知识式地四处涉猎,吸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知识攒了一大堆,但只是知识而已,烦恼未曾减少,习气依然故我。

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是要把所学正见落实到心行,以此看清自己,解除我执,而不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某种需要,不是为了让这个自我得到巩固,感觉良好。所以,佛法有自身的一套修学规则。目前的佛学院教育,通常属于单向的、被动的。所谓单向,就是缺乏交流,不清楚自己掌握到什么程度,存在多少问题。所谓被动,就是缺乏主动参与,也没有选择余地,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

这样的教育效果,显然不会理想。

而菩提书院的教育是自觉的,互动的。所谓自觉,就是真切意识到学佛意义而主动做出选择。所谓互动,就是在自修的基础上,通过共修进行交流,检验自己理解到什么程度?接受到什么程度?

运用到什么程度?

共修是书院学习的重要特色,每个学员都要学会分享。大家在自修一周后,聚到一起,分享对法义的理解,以及所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佛法就像镜子,我们拿着这面镜子,照的不是别人做得对不对,而是面向自己进行检讨。看看心里还有哪些污垢,有哪些烦恼,有哪些问题。有时自己看不清,同修们可以提醒你,帮助你一起检讨。当我们找到问题所在,就能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

心清净了,烦恼就会随之减少,智慧也就不断增长。凡是进入菩提书院的学员,只要认真参与修学,几个月下来,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甚至是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因为我们学到的每一点都要落实到心行,并且要马上运用。在运用过程中,再来检讨所学,看看自己理解的是否到位,是否有偏差。而不是说,学了一堆名相和概念放在那里。如果不去用它,又怎么指望佛法对你的人生产生作用呢?

3.真诚、认真、老实

菩提书院的工作重点,在于建立模式。就像生产产品需要模具一样,生命也是一个产品,也需要模具。我们现在的生命模具是无明,是贪嗔痴,所以就生产出无明的产品,贪嗔痴的产品。

不过,这个产品只是无明制造的“自我”,是一个伪政权,并不是真正的你。学佛所要做的,就是推翻这个伪政权,恢复生命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觉性。但你的权力在哪里呢?你的权力还在伪政权的控制之下,这是不是有一点难?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法。有了法,我们才能沿着佛陀当年走过的道路,像他一样,彻底地颠覆这个伪政权。

这是佛陀发现并实践的法,也是一代又一代佛弟子亲自体证的法。对于法,我们要做的,就是真诚地接受它,认真地掌握它,老实地贯彻它。

【真诚】

首先,要真诚面对自己,认识到生命确实存在很多困惑,很多烦恼。就像一个病人,只有知道自己患病,才会寻医问药,积极治疗。如果意识不到人生是苦的真相,还以为自己很风光,很得意。那么,这种学佛往往只是一个点缀,只是为了给世俗生活锦上添花,只是为了让自己在轮回中更安然些,是得不到学佛真实利益的。

我们不仅要真诚地面对自己,还要真诚地面对法,以此为疗病良药;真诚地面对善知识,以此为救命良医。这样的话,法和善知识才可能起到治病的作用,起到帮助我们改善生命的作用。否则,知道再多的法,也改变不了我们的心态;见过再多的善知识,也无法代替我们解脱。

【认真】

其次,要认真对待所学的每一部分内容。书院所有课程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使我们在短时间内将佛法与人生相结合,进而把握修学核心,了解修学理路。此外,我们还有一整套学习方法,有辅导员引导大家一步步地次第修学。

希望大家按照书院的要求,从自学到小组共修、班级共修,每个环节都认真去做。自修部分,要反复阅读所学课程,至少看三五遍,甚至十遍。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能有人觉得,同喜班的内容很简单,一本书几小时就看完了。但看完就理解了吗?就变成自己的认识了吗?就能在生活中用起来了吗?事实上,如果不按要求反复闻思,所能理解的非常有限,更谈不上转变认识和实际运用了。所以,我们不仅要反复读,更要结合其中内容进行思考。比如从佛教角度谈环保的问题,谈财富的问题,谈幸福的问题,每个问题都要结合现实人生进行思考:是不是像佛法所说的那样?只有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些说法,才能将之转变为你的观念,成为你看问题的方式。

很多人学佛后烦恼依旧,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虽然知道一些佛法的道理,但看待问题的时候,还是用自己固有的观念;解决问题的时候,还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对他来说,佛法只是一个说法而已,没有成为他的看法,更没有成为他的做法,烦恼自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可见,认真非常重要。在菩提书院的实践过程中,凡是认真的学员,都是进步最快、受益最大的;凡是认真办班的地区,都是发展特别顺利的。

【老实】

第三,要老老实实地按三级修学来做,改变那种逛街式的学习方法。我们进入书院,就是坐上了菩提号列车,只要遵守规则,努力修学,就能最终抵达目标。

在今天,不论网上网下,学佛的因缘似乎越来越多。于是,不少人就热衷于四处攀缘,像追星一样地追逐各个师父,像集邮一样地搜罗各种法门,像旅游一样地四处朝访圣地。这几件事本身,似乎都没什么错,但如果把全部精力用于其上,将之作为学佛重点,就本末倒置了。这样的话,你还有多少时间来闻思,有多少精力来实修呢?更何况,你又靠什么来辨别这些法门的正邪真假呢?

佛教提倡的多闻有两层内涵,一是指广学多闻,一是指反复闻思。对于真正有学习能力的,尤其是没有俗务干扰的出家人,不妨广学多闻,以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而对大部分在家居士来说,修学时间本就不多,唯有集中精力,对一个内容反复闻思并落实于心行,才能让有限时间发挥最大作用。否则,对什么都略知一二,但都没时间继续下工夫,结果要用的时候,却一个都用不上。

如果把学佛比做投资的话,时间和精力就是我们的资本,怎么投才能得到最大收益,才能达成最终目标,是我们必须考量的。

以上所说的“真诚、认真、老实”,是菩提书院关于修学态度的定位。态度端正了,就要按照“理解、接受、运用”的方法来修学。首先是理解,包括对文字和法义的理解。理解之后,就要发自内心地接受。如果不能接受,还要进一步检查自己的理解是否存在问题。接受之后,在生活中不断运用,以此调整错误串习,建立正确习惯。当我们把佛法落实到人生,必然会带来心态的改变,人格的改变,乃至生命品质的改变。

在这个高度无明的时代,我们找到菩提书院,就是找到了觉醒之道,找到了生命的自救方法。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因缘,认真修学,改善人生,最终走向解脱。

同类推荐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老子与神话

    老子与神话

    本书从神话研究的角度,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解析《老子》这一中华经典的人类学内涵。首先避开了学术界一贯采用的从哲学到哲学的“便道”,而是以当代人类学的视野和材料作为参照,对《老子》一书中的神话思维、道与永恒回归神话、《道德经》的母神原型、祭祀王和大母神崇拜等做了追本溯源式的哲学通解。
  •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全集)

    《淡定·从容·心安》是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改变人的人生方向。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漆黑猎影

    漆黑猎影

    魂,是上世纪末后,唯有少数人才能够觉醒的能力,魂的觉醒者会拥有一个凝聚在体外的化身,化身无一不拥有超能力,使得觉醒者们拥有了压倒性的武力,而这些觉醒者被称为“魂武者”。在如今,魂的觉醒已完全融入了社会,正如一门课程一般从小就融入新生代孩童的理念中。而主角,没有名字,亦没有在外的化身,他不断地接受任务猎杀其他的魂武者。
  • 暗夜星辰之云上群鹰

    暗夜星辰之云上群鹰

    这是一个关于真实与伪善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忠诚与背叛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与救赎的故事。勇敢的人在纷飞战火中死去,怯懦的人却躲在阴暗角落里苟且偷生;赤胆忠心者被怀疑、被中伤、被陷害,附炎趋势者却飞黄腾达。虽然,这个故事发生在虚幻的世界,但许多场景其实每天都在你我身边上演,我们全都在这种痛苦的生活里纠结和挣扎,谁都无法独善其身,谁都无法释怀。
  • 珞珏玥

    珞珏玥

    拾一片梧叶,碎一地繁华。走过的街角,路过的风景,是青春里的光。有哭,有笑,有甜蜜,有忧愁,才是青春本真的模样。一首长歌,一段行,我以笔,以文,以诗,予青春一次长长的告白。献给我身边,爱我的,以及我爱的人们。
  • 穿越之唯爱一人

    穿越之唯爱一人

    她叫白小娄,与他和她同时出生,又同日而逝!他叫李夜,与她和她同时出生,又同日而逝!她叫段靖儿,与李夜白小娄同时而生,同日而逝!短短二十年,他们的感情纠葛着,为爱而生,为爱而死!岂知,逝非死,前世的逝去,原来是这一世的开始!重生后,李夜成了常胜将军,拥有前世的记忆,而小娄却失去了前世的记忆,从出生开始长大!江湖上盛传,紫阳神医的弟子,医术更胜神医一筹!可是,却从没有一个人见过神医那弟子是男是女,是美是丑!也有人传说,紫阳神医的弟子,是太子太傅之女!李夜心说:太傅之女,那不是小娄的这一世吗?<本文结局一对一,男强女强,火花超强,欢迎阅读>
  • 快穿之玄幻空间

    快穿之玄幻空间

    一次意外经历,穿梭于不同的世界。第一个世界,古代文,第二个世界,都市,第三个网游,身份揭示,第四民国文
  • 灿白牛桃鹿勋等三十题系列

    灿白牛桃鹿勋等三十题系列

    生活,慢慢地走,慢慢地过,在不经意间就串起了流年。
  • 护花兵王都市

    护花兵王都市

    一个离开特种部队的兵王和一个没有原谅父亲的千金小姐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仗剑远扬

    仗剑远扬

    宣德年间,大明立国已有近六十年。期间经过太祖朱元璋驱除元、成祖朱棣挹扬国威,仁宗朱高炽颐养国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看起来朱家的江山便如同那磐石一般坚实稳固,并将一直稳固下去。古语有曰:日盈昃,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中原一片安静祥和的外表之下,在那些阳光难以到达的地方,开始有无数暗流涌动……
  • 武战道之明王归来

    武战道之明王归来

    战王归来风飒飒,神器重现红飞挂,游戏人生乾坤倒,至尊弧光拥天下!预言即将成真,在茫茫人海中,谁究竟才是幕后黑手?经历了重重打击,机兽战士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传说中的明王即将出现,预言是否会成真呢?
  • 启灵记

    启灵记

    混沌开,天地生,万物有灵。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