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9000000034

第34章 小人不可以得罪

很快地,吕公著就为自己所说的话付出了代价。

因为他不知道一条人间真理:小人是不可以得罪的。

吕惠卿是小人,得罪他就要吃苦头。

吕惠卿十万火急地向神宗密报:韩琦曾经一度要带兵进京,目的是清君侧。

神宗震惊:你怎么知道的?

是吕公著偷偷告诉直学士陈襄的,怎么?吕公著吕大人没和皇上说吗?

吕惠卿扑闪着一双看上去很无辜的鼠眼,故作惊奇地问神宗。

神宗沉吟了。他很清楚,吕惠卿选择这个时候揭发吕公著纯粹是报复,但他关心的不是动机,而是事实。

是不是确有其事?

如果吕公著真的知情不报,那可是对皇室大大地不忠啊,是要严肃处理地。

从政治立场上来说,神宗知道吕公著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因此发生这种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他火速找来陈襄,求证此事。

陈襄尿裤子了。

因为确有其事。

只是这事做得相当隐秘,吕公著当时是扑在他的耳边用轻得不能再轻的声音跟他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韩琦要带兵进京砍人,我们就等着看好戏吧,嘻嘻……

陈襄没想到,神宗连这样的耳语都能听到,这他奶奶的也实在是太神了。

神宗面无表情地问他:韩琦要带兵进京砍什么人哪?

王安石、吕惠卿、曾布、蔡京,还有……还有……

陈襄回答得战战兢兢。

还有朕吧。把朕也砍死算了,这些变法人士都是朕找来的……

陈襄吓得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不敢,他不敢啊……他没说……

你怎么知道他没说,这么说你们是共谋?

皇上明鉴啊,臣不是共谋,吕公著才是共谋。这事是他多嘴才告诉臣的,跟臣无关啊!

神宗拍案而起:怎么会跟你无关?你知道了这件事情却不上报,难道听任谋反之事发生?你食我朝俸禄却怀二心,罪同谋反!

陈襄辩解:可臣以为韩琦是说着玩的。他是老宰相了,知道做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吕公著后来也说了,借韩琦十个胆他也不敢带兵进京,估计也就是泄泄私愤罢了……

神宗冷笑:这是可以泄私愤的事吗?这种事情一说出口就是大事。你不用再狡辩了。

陈襄颓坐在地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几天之后,处理结果出来了。

吕公著被贬到颍州,和欧阳修做伴去了。陈襄被贬到陈州,终生不许再回朝廷。韩琦则主动提出辞职,要告老还乡。

但是,神宗的气却没消——这么大的事,是韩老儿拍拍屁股一走了之的吗?

要知道,这韩琦是当年带过兵的人。他和欧阳修在西北时曾经抗击过西夏,在部队当中有一定的威望和人脉。所谓清君侧的说法,当不是空穴来风。即便韩老儿不亲自带兵,他在部队里的追随者难道就不能闻风而动?

更要命的是,现在乃非常时期,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那叫一个你死我活。清君侧是什么?那是利益之争,是要人头落地的。兵变一旦起来,王安石、吕惠卿、曾布、蔡京的人头铁定不保,他神宗的脑袋恐怕到时候也岌岌可危。

因为,这是有前车之鉴的。陈桥兵变,大宋朝开了个不好的先例!神宗觉得,韩老儿不能走,得到刑部来把这事说清楚。

不过,韩琦之外,神宗对另外一人也相当恼火。

王安石。

眼皮子底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这王安石怎么一无所知呢?

他是一无所知还是和稀泥做老好人?这个也要问问清楚。

神宗于是找王安石谈话了。

这是一次极其严肃的谈话。神宗脸上没有一丝笑意。

王安石也惭愧得很,觉得身为中书,太没有政治觉悟了。阶级敌人已经蠢蠢欲动,自己却还麻痹大意,差点酿成血光之灾。

他当面向神宗提出引咎辞职的请求,希望得以批准。

神宗没有批准。

因为对神宗来说,他现在要的不是王安石走人,而是他对这件事情的认识。改革,也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不能光顾着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同志,你已经走到悬崖边上了!神宗恨不得对王安石大声疾呼。

王安石面红耳赤。

你怎么看韩琦这个人啊?说实话。

神宗有些漫不经心地问王安石。王安石却没领会其中的深意,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说;臣总觉得韩大人不可能做出这样谋逆的事情来。也许是反新法心切,一时口误,说出些气话来,当不得真的。

神宗冷笑:你不当真,别人可当真了。

王安石依旧执拗:可他现在已经提出致仕(退休)了,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了。

是吗?朕怎么听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退而不休,有些人是休而不退……你看这件事,要不要交给刑部处理?如果真是捕风捉影,朕还韩琦一个清白,可要是确有其事,韩琦要还我们一个公道。这不是一退可以了之的。这事,以你的名义去办怎么样?

王安石犹豫:这个……

神宗:有什么问题吗?

王安石咬咬牙:有问题。

讲!

神宗看也不看他。

王安石:问题不在臣这里,在皇上这里。

神宗奇怪了:怎么会在朕这里?

王安石:皇上想啊,韩琦现在已经提出致仕了,可我们还为了一项莫须有的罪名把他送进刑部,那些老臣们看了会心寒的。韩琦是三朝老臣了,当年也有军功,皇上如果这样对待一个反对新政的旧臣,会有损您的圣誉啊!再说了,要彻查韩琦,会把吕惠卿也牵扯进来——他听说了韩琦要带兵进京清君侧的事,为什么不当时立即上报,却在吕公著反对他做御史后才挟私报复?如此一来,刑部要不要治吕惠卿的罪?不治,人心不服;治了,这变法还靠谁去推进?

神宗心情复杂:介甫,你知不知道吕公著是怎么评价吕惠卿的?

不知道。

吕公著对我说,吕惠卿此人獐头鼠目,将来反王安石的一定是他。你,怎么看这句话?

王安石平静地:吕公著说的没错。

既是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力保吕惠卿?不为他人着想,你也该为自己着想啊……

王安石:臣老了,注定是天地间一过客,没什么可以多想的。再说臣性情耿直,树敌太多,可变法还是要继续往前走,这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事。在臣之后,就才干而言,唯吕惠卿可以担当如此重任。臣不保他又能去保谁呢?

神宗感慨万千:介甫啊,你这才叫心底无私天地宽。可谁又能理解你呢?即便是吕惠卿,他也不理解啊……

只要皇上理解就可以了。

王安石一抱拳,眼角竟有些许泪花。

神宗不敢看他的眼:唉,没想到这条路竟是如此艰难。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朕看来,这一国功成那是要万相枯,你王安石,怕是难逃此劫了……好,先不说这些,还是说回韩琦。韩琦虽然已经要求致仕了,但是他长期带兵,影响不可小觑。现如今在禁军、厢军里忠于韩琦的人不在少数,这一点不可不防。

皇上的意思是?

王安石不解。

神宗阴沉着脸:就算韩琦没有二心,这些手握兵权的人难道都没二心?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韩琦此番黯然下台,军中那些忠于他的人必然人心浮动。我们如果不采取断然措施,后患无穷啊……

王安石沉默。

他明白神宗的断然措施是指什么。那是要回到军事改革前的老路上去,进行官兵轮调,让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历史重演。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让部队形不成战斗力,确保陈桥兵变之类的事情不再发生。

可这毕竟是弊大于利的事——如果这么做的话,陈桥兵变之类的事情是不会再发生了,但一支失去战斗力的部队何以保家卫国。辽和西夏可一直在虎视眈眈!

怎么办?真是两难选择。神宗借此非常事件搞“复辟”,他王安石还真不好阻拦——不错,军事改革是可以强化部队的战斗力,但它绝不能是引狼入室的利器!换句话说,它不能威胁到宋王朝的合法生存,否则,神宗会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答应!大宋朝的列祖列宗也会跟王安石没完!!

神宗看穿了王安石的沉默。

他开口了:你啊,也不要太忧心忡忡。军事变革你可以继续搞。朕不但不反对,还旗帜鲜明地支持你。另外,给你个建议,目前这个军事变革朕觉得力度还不够大,应该加大力度,像部队的年轻化、专能化问题,就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嘛。我一向以为,部队是最不能搞论资排辈的地方,胡子兵、胡子将都是要不得的。过去他们在边境作战,负多胜少,所以像范仲淹、韩琦留下的这些胡子兵、胡子将都要清理掉,趁这次搞年轻化、专能化的大好时机,把他们清理干净,然后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忠于皇室的人上来,让他们迅速成长为部队的新接班人……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王安石点点头,意味深长地点点头。神宗的意思他太明白了。他决定照办。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要不让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历史重演,任何新的建议他都愿意去尝试。

哪怕这建议多少带些阴谋的成分。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大明名相杨士奇

    大明名相杨士奇

    在明朝历史上曾有“朝士半江西”之说。据《明英宗实录》卷二六八载,明代状元、内阁首辅泰和人陈循不无自豪地对英宗说过:“江西及浙江、褔建等处,自昔四民之中,其为士者有人,而臣江西颇多,江西诸府,而臣吉安府又犹盛。”作为吉安府重要组成部分的泰和县,也是人才济济,文风鼎盛,历史上孕育出了众多人物,杨士奇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 艾森豪维尔传

    艾森豪维尔传

    本书描述了各领域名人的生平轶事、成功轨迹,包括了罗丹、利玛窦、马可·波罗、罗斯福、毕加索、达·芬奇、安徒生、萨特、叶卡特琳娜二世等共计八十九为各国家各领域的著名人物。
  • 孙子传

    孙子传

    中国当代第一部华夏谋略大师兵圣孙子的传记文学作品。抵达《孙子兵法》形成背后鲜活的历史,发现大师永恒的魅力。本书以文学语言描绘了兵圣孙武所处的时代和《孙子兵法》十三篇撰写的过程以及孙武为此书亲身实践百胜的战绩,艺术地再现了他与吴王阖闾、名将伍子胥等人以弱吴终胜强楚的历史经验,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深思。本书描写的王公美妃、将军、异人、猛士栩栩如生,风格雄奇而细腻,引人入胜,是我国当代第一部孙子的传记文学作品。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热门推荐
  • 再上无苍

    再上无苍

    万年造化护你十年清闲与淡,天地路远尔命起伏翩翩;天崩狂浪难撼傲骨铮铮;千秋尘世唯有一心不变。
  • 特工传说之凡间

    特工传说之凡间

    他是代号零的特工.在一次绝密任务结束后退出国安.离开华夏国组建自己的势力寻找自己的亲人。是什么让国家机器都无从寻找.而是自己寻找?零真的是一个游魂没有归属?
  • 其实我们是孩子

    其实我们是孩子

    刚刚年过22岁的主人公任艾推着心爱的小绵羊,一路上嘀咕着手机刚丢、又被老妈逼去相亲的事,然而屋漏却又偏逢连阴雨,行路中车胎又爆。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帅气又绅士的男生罗漪出现了...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对于公鸡来说,麦粒胜过钻石。对于任艾来说,罗漪就是那颗独一无二的麦粒。
  • 前妻归来再爱一次

    前妻归来再爱一次

    叶青柠手里紧攥着一纸协议心里一片悲凉,悲创的看着眼前跟自己结婚三年的丈夫“顾昊你真的要跟我离婚吗?”
  • 这故事好像有哪里不对

    这故事好像有哪里不对

    自东元2300开始,帝国走向衰弱,至今2333年,以炸鱼为业的武陵人李某某穿越到这个类近代世界的日本日本列岛。第一天,他就拾获一名狐仙。瀛洲是东方帝国的一部分,已经有数百年。随着帝国衰弱,阴谋开始横行,何种势力在瀛洲列岛角逐。数百年来,瀛洲人已经找不到本土的‘天皇’了。故各个势力之间又出现了一群皇道派。倾向独立的皇道派认为,必须寻找一个拥有东方帝国皇室血统的人继承天皇的地位,使瀛洲和帝国平起平坐。倾向于统制派的则认为,一个拥有皇室血统的国王将稳定瀛洲的动荡,弥合各方的分裂。而极端的独立派认为,瀛洲必须彻底的独立,扫除王冠,传统派坚信瀛洲必将置于中央政府的郡县之下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毕业了,我们一起创业

    毕业了,我们一起创业

    一群专科毕业生,毕业就马上失业了,面对生活与爱情的双重压力,他与她又能如何呢,是毕业了我们一起失业失恋还是坚守自己的爱情与梦想......大学生天问为了生活只有到工地上当建筑工,而且还要作贼一样瞒着所有人,但是过了一个月,他又失业了,接下来,他该怎么办呢?......天问的女朋友是本市有名的中天集团董事长的女儿,却与来自农村的天问相爱着,毕业后还与天问同居了,他们的爱情会长久吗?天问会接受她在经济上的帮助吗?她又如何面对自己的父母呢?本书申请出版,作者QQ:47776639
  • 我的王子同桌

    我的王子同桌

    这章小说讲的是冥王星少年天冥和地球少女安其的故事……
  •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金牌女相:微臣乃断袖

    通知:本文更新中,已从第一章开始重新写,更新状态请各位小天使关注宁宁的新浪微博:顾宁止喵喵-Lucky,一有更新动态就会提示大家呦!另外祝各位小天使们新年快乐!么么哒。^_-民间传言:大晋丞相沐祉宁乃断袖,上得了龙床,下得了朝堂更有传言:大晋丞相乃先帝钦赐与当朝皇帝的帝师。此言一出,百官面露了然之色。然,众人皆知的是当朝丞相不仅是断袖,还迷信。***********御书房内沐祉宁看着和自己零距离的云景帝诚惶诚恐道:“陛下,微臣乃断袖。”云景帝不甚在意:“朕知道,既然如此,爱卿将朕收了吧!”先帝,微臣对不起你呀!
  • 芥子须弥

    芥子须弥

    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这是一个以芥子为能量基础单位的宇宙,人类通过修炼芥子,逐渐变强。芥子成五行,五行生万物,修炼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冲破这个宇宙。然而万年来,便是这片宇宙的最强者,也未能成功实现这个目标。宇宙,真的是人力能够抵抗的吗?
  • 仙极古城

    仙极古城

    永恒的星空,漂流着一座古城,其名仙极。故老相传:寻访仙极,造化永生。天陨星,因一幅地图踏入修仙征途的少年,恩怨情仇、爱恨纠葛之中,且看他如何揭开一个惊天秘闻,飞升仙界,寻访仙极……书友交流群:770119535(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皆是巧合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