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002

第2章 乡土迷情(2)

终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鹤峰县这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温暖了老区人民的心!党中央不仅制订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创造了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大环境,而且为开发、建设老区和贫困地区给予特殊关照。1983年起,鹤峰开始享受扶苏资金,1986年列为省重点扶苏县,1987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扶贫县。党和国家给鹤峰以大力扶持,6年来享受“扶苏”、“扶贫”资金达1052万元!

县里的决策者们顺应改革的历史潮流,制订了“七五打基础”、“八五大发展”、“九五作贡献”的蓝图,以最大的信心和勇力,把两个文明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现在,鹤峰人民可以告慰“贺老总”、告慰先烈:鹤峰的山变了,水变了,人也变了!1988年,尽管遭受严重干旱,全县国民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亿元,人平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农民已由1986年的11万人下降到1988年的4万人!

在走马镇街头,雄立着一株古老的白果树,1930年,贺龙率领红二军团在这株树下武装收编了3千之众的川东土著武装甘占元、张轩等部。为纪念贺龙,人们把这株参天大树叫做“军长树”。多少个艰难岁月,“军长树”总是俯视着走马这块土地,期待着这里的变迁。如今,她终于看到了!看到了正在这块土地上蓬勃兴起的林业基地、茶叶基地、化工基地!

国营走马林场,五十年代在荒野之地白手起家,如今近7万亩杉木林一展新容。还有那近几年以“立体林业”著称的茶叶、药材之类,给人以更丰富、更神奇的展望!

一个“包”字,“包”出了农村千家万户的积极性,“包”出了上万亩蓊翠的“密植速成高产茶园”!“以粮为纲”的年代,全区茶叶最高年产不过10多万公斤,如今已上到80多万公斤!并且同兴建在这里的国营走马茶场并驾齐驱,形成了从生产到加工到出口的两条“龙”,可谓二龙戏珠,珠联璧合!

那一脉蜿蜒二三十公里的大山,它腹内那11.7亿吨磷矿和1.2吨钡、钼、镍等金属矿全都涌动了!

曾记得,1931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湘鄂边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独立团奋起抗敌,就在这饱含磷矿的鼓锣山,担任阻击任务的三营十二连,仅剩下32人,他们宁死不屈,打完最后一发子弹,全部跳下悬崖壮烈牺牲!“狼牙山五壮士”尚有姓名可考,这32壮士至今仍然不能尽知其名,然而,他们的英灵却含笑在鼓锣山下。就在当年反“围剿”的地方。一座以生产硫酸、磷肥、黄磷为主的化工厂拔地而起!机器隆隆,演奏着时代的交响……

在中营区麻水,有块神圣的土地。她的名字叫“军长田”。

红三军军部和中央湘鄂西分局设在麻水时,红军和当地老乡只能靠吞食野菜野果相濡以沫,而中央“左”倾路线的执行者却自顾清杀“改组派”。贺龙军长彻夜难眠,心如刀绞!他走出军营,走上田野,亲手改装犁耙,与民同耕,把忧虑和希望深深埋入泥土……自此,“军长田”便家喻户晓。

今天,正是这块“军长田”,促使中营人民加快步伐向贫困告别。

包谷地膜覆盖,不知为这高寒山区添多少韵味!从1987年起。全区实现人平1亩地膜包谷,单产比以往翻了几翻!靠吞食野菜果度日的时代终于结束。

自然,高山人民在这崭新的时代,不仅仅求得一个“肚儿圆”也在商品经济上大做文章。

虽是高山却也有水草丰茂的坦坦平原,他们瞄准了畜牧业。一个海拔1600米以上的高原乡,就建成新型草场1万余亩!铜铃悠悠,牛羊哞咩,这芸芸众生不知给“鹤峰屋脊”带来多少乐趣!多少回味!据统计,1988年同1978年相比,中营区牧业总产值增长18倍以上!

在五里区的五里镇,至今还重点保护着一条“文物街”。一幢幢错落相接的木屋,虽然显得陈旧古老,然而每一个时代都赋予它特有的颜色。

这里,不仅是当年中共湘鄂边特委和联县政府所在地,也是报捷之地。1930年底,贺龙率领红军在这里打了一场围歼战,使3000之敌全部瓦解。1947年,张才千、李仁林的部队,又在五里的左阁寺打了一场攻坚战。击溃国民党一个省保安大队!那火红的颜色,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时,土(家)苗山寨的“老乡”只能用一两匹“叶子烟”犒劳自己的亲人。如今,全区已成为县里的重点白肋烟、烤烟基地。一到烟叶晾制时节,那条老街便变成了“黄金街”。就连“联县政府”的左墙右壁上,也编织着金色的图案!打开区里的年报表,几个数据构成了一个强有力地显示!仅烟叶一项,全区收入由1978年的50万元上升到1988年的800万元,增长16倍!

在太平区,有块铁打的营盘,叫割耳台。当年,贺龙军长的胞姐——湘鄂边游击大队领袖贺英及廖汉生等革命先辈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一方面与反动武装开展殊死地搏斗,一方面为贺龙领导的红军提供大批抢械人马和粮食,一代巾帼,威震湘鄂边!由于叛徒告密,贺英在战乱中被围困于洞长湾,为掩护队伍突围,同胞妹贺五姐一起流尽最后一滴血!

如果说,革命先辈当年在太平浴血是为了赢得一个真正的“太平”,那么,如今的太平区可令先辈们欣慰了。就拿割耳台所在地周家坪村来说,已成新兴的香菇之乡,在昔日的穷乡僻壤上,一朵朵致富之“花”竞相开放,1988年仅香菇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达450元!

……

是的,鹤峰变了,10年改革,使她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实在!

然而,山外人何曾知道,在这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自然灾害频繁的崇山峻岭中,哪怕是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公路建设,在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史诗上,突出地写下了“牺牲”二字,雕岩,乃猿猱欲渡愁攀缘的绝壁险道,堪称景中一绝。殊不知。打通这3公里壁道,就耗资42万元,有13人葬身崖谷!对面的屏山,是当年红军后方医院所在地,此山四围崖峭壁,那时仅有一线铁索桥沟通上下,凭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保护了革命火种。后来医院转移,敌人进行了惨绝寰地大烧杀,烧毁房屋78栋,杀害群众14人!现今,正是屏山人民,用殊死拼搏的精神,在铁索桥处建成了一座高125米的公路桥!

虽然,全县到现在才修通公路900余公里,无奈象雕岩这样的天险远不止一处两处,象屏山这样的公路桥远不止七座八座!山里人抛洒的血汗是无法估量的!

鹤峰人民世世代代在黑暗中摸索,他们需要光明!40年来全县已建成水电站40余座,总装机容量9千千瓦,虽然微不足道,然而这有限的光明,却是用山里人的心血点燃的!就拿正在新建的全国第三大高水头电站——桃花电站来说,其一级站水头落差就有692米,引水隧洞长4032米;硬是要打通一匹大山!这,该要付出多么大的牺牲!而装机容量呢,仅1.2万千瓦,抵不上葛洲坝一个零头!

……

毋庸讳言,鹤峰也曾以“老、少、边、山、穷”为由,掩饰过自己的落后和窘迫,但那毕竟是过去!改革,不仅使苏醒的人们创造了现在,更使他们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敬爱的“贺老总”,您可以含笑九泉了!

1989年

啊,军长田

军绿色的吉普,自鹤峰县城出发,披着夏日的晨雾,开往那片令人神往的土地。

麻水,虽然海拔1400多米,然而一切都是那么令人陶醉。突兀而起的山峰彼此呼应着,山峰之间,铺展着大大小小的平原,被土家人的吊脚楼、小溪、茂林修篁镶成许多精妙的图案……置身此地,我的脑海里波动着诗的韵律。

早些年,我第一次到这里时,同一位鹤发银须的老人搭上了。听说我是来采访的,他便捋着银须,笑展寿眉,娓娓道起了“当年”。他指着红三军军部旧址前的一块平畴说:“当年,我亲眼看到贺龙军长在这里耕田,亲眼看到,还不止一次呢!他见我们使用的犁只能耕三四寸深,就亲自动手改装犁脚,这一改,就能耕四五寸深了。后来,家家仿效,他改的犁就在这一方定型了。他不仅打反动派,还为我们办了几多好事,大家想念他,就把这块田叫‘军长田’。”我的心一下子被震动了!后来才知道,“军长田”已载入史册。诗人们有的把它比作诗篇,有的把她比作史页,有的把她比作明镜,有的把她比作基石……

不知不觉,我们已扑入麻水的怀抱。我忽然记起了那位老人,想请他给省城来的客人讲一讲他的“当年”。可惜,山民们说他业已作古。一位区干部明白我的意图后,说:“现在熟悉军长田的不分男女老幼了。就连鄂西军分区的同志去年来在这儿办点,就口不离“军长田”!

提到分区的同志,山民们热闹地拉开了话匣,历数他们如何苦其心智、谋划脱贫致富之路;如何劳其筋骨、用汗水播撒金色的希望……山民们尤为激动:“去年8月,我们这里遭了冰雹大灾,军分区人人捐助,只几天就送来145件衣服!”“今年4月,又遭水灾雹灾,一下子又送来现金1172元!听说,那是33位官兵捐助的......”

我的脑海翻动了!历史和现实竟融合得这么紧,这么贴切!是啊,”军长田“留给苏区人民的这方宝贵财富,抛洒着先烈的鲜血和鱼水深情,她需要赞美,需要呵护,更期望一代又一代革命接班人在这里扎千年万年爱民之根、结红色“长生不老”之果啊!

“军长田”,我赞美你永远的风采、永恒的价值!

1987年

翻山白

最初看到那片翻山白,是七八年前的一个夏天。

那时,我是县委的一名宣传干事,经常揣着一个本子一支笔,到处寻觅着可以颂扬的风采。高原,现今的一个乡,大概也算鄂西的屋脊吧,海拔1600余米,不知费了好大的劲儿,我来到这里。原以为高峰林立,悬崖重重,想不到竟是高山平原!不过这些平原有很多的山包坐落其中,就像些大大小小的包子馒头不规则的摆在甑隔上。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山包上的奇特景观:明明刚才一片翠绿,怎的风儿一吹,全变成了一片银白?风儿过后,立时又魔术般的恢复了一片浓绿。当地人说,这是一种阔叶树,名叫翻山白,叶片儿全都是面绿底白,风儿吹拂时,叶片全翻了过来,便是白茫茫一片了。当我翻过一个山包,但见前面一片空白,除了萋萋芳草,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沉寂!翻过去,再翻过去,除了山包上的翻山白,坦坦平洋全是一个样子!我不禁顿生奇怪,这么好的草场,应是牛羊的伊甸园呀,怎么不见她们的影子呢?

今年盛夏,我又来到高原。原指望拍几张翻山白的照片,作为山区奇景展现在报刊上,以增加一点山外人对高寒山区的向往。爬上一个制高点,果见风儿一吹,那银浪一个山包接一个山包滚滚而去,我兴致勃勃地连连按下快门,把若干美景定格在胶卷上。突然,我惊奇地发现,那山包间的平原也运动着一片片白色。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大大小小的羊群。我心里一亮:啊,这不也是春风吹拂的“翻山白”么!我碰到一位叫曾质如的农民,他满脸堆笑,侃侃谈起这里的兴衰。他说,往日他养一头母猪卖几窝猪仔还得挨批,这茫茫草场谁也不敢放手养畜,宁可都去吃救济,也不愿给自己栽个“资本主义的尾巴”。近几年,随着私字慢慢解冻,牛儿猪儿羊儿全都发展起来了,他家去年养羊近200只,收入近6千元,今年养羊养猪养牛200多只,加上粮食和药材,全年收入不下1万元!他越讲越起劲,我被陶醉非常了……

望着那遍布山包的翻山白,我想到了很多很多。翻山白哟,如果说昔日你是一穷二白的象征,那么如今你常常抖露绰约风姿,是同羊群媲美,还是更加激情的与羊为伍,共同点染时代的画幅?

我的照片,最终以固定和运动的“翻山白”为报刊点缀了历史的亮点!

1987年

救兵粮

深秋,大自然赋予我们山里的,是那撩人眼目的红颜。桦木、栗木、乌桕、枫香,构成了红色的世界。这红色,由一星一点到漫山遍野,由浅淡而至火红一片。只要留意,你就会发现,这漫山遍野的火红中,最突出、最鲜靓的,竟是救兵粮。

救兵粮,正名火棘,山里人称木瓜籽、火把果。春季开着白色的小花,许多小花结成一簇一簇,连成一片,就像一朵朵坠落在山间有着厚重感的白云。花期一过,便结出一串串绿色的果实。这果实由绿变红,要经过好几个月,要经过风雨雷电、酷暑烈日、虫害病害等生存环境的考验才能靓丽。

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我就听说木瓜籽能吃。大概白露刚过,我们一伙顽童就上山尝鲜。可是伙伴们都倒了胃口,那看起来十分迷人的红珍珠,竟是又酸又涩。老半天嘴里还像含了颗麻药一般。而且,有几个抢站先机的伙伴还被那树上披挂的棘刺扎得鲜血直流。妈妈告诉我们,这东西要经霜以后才能吃,贪吃也不是时候,扎得活该!后来,我们都有了经验,每到霜降以后,就成群结队上山采集。其实,也是为了好玩。尽管经了霜打,那迷人的红果仍然有淡淡的酸涩。我们采集后,做出许多“菜”来摆筵席。装爹的装爹,装妈的装妈,俨然苦乐共担共享的一家子。嬉戏一阵子后,大家都觉得该回家了,于是各折一枝带回家去插在踏坝外。没过多久,许多家的踏坝外都是一排火红了。就这样,我们对木瓜子产生了特别深的感情。

我们都慢慢长到10多岁了,采木瓜子的爱好也渐渐淡然。一到深秋,便结伴到更远的深山去捡板栗。那乐趣是无法形容的!可是,60年代末,妈妈不准我无獐打野了,要我仍然去采木瓜籽,而且采得越多越好。我不敢问为什么,因为妈妈那消瘦的脸上愁云百结。我硬着头皮,采了许多许多。我注视着妈妈,看她派什么用场。只见她把半篓红颜倒入簸箕,眯着眼睛,用两个手指将蒂把和渣草全都掐掉,然后用清水淘净,接着用石磨碾细,和包谷粉拌匀,实实落落蒸了一大甑。啊,我终于明白了,妈妈与我们在山上摆筵席的嬉戏不同,她是当真用木瓜子做饭哩!开饭时,我很是高兴,抢先满满地盛了一碗,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呵!可是,吃了几口,就咽不下去了,那味道就跟未成熟的木瓜籽一样。我悄悄地放下碗筷。妈妈眨巴着干涩的眼睛望着我,只是叹气。

为了变变口味,妈妈又用木瓜籽做粑粑。那粑粑越来越红。我知道,那是因为掺和的包谷粉太少的缘故。后来,差不多全是木瓜籽,那酸涩味自是也越来越浓了。我常常只吃个半饱就放下碗筷,宁愿用萝卜再填个半饱。

同类推荐
  • 水样年华

    水样年华

    《水样年华》是2005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浩,讲述了快乐是自己给予的,每个人都有快乐的理由和自由,这里所需要的不仅是智慧、环境,更需要方式、方法中的技巧与资本。本书收集的文章,语言像散文诗,内容充满时代感,且都富含生活内涵和底蕴,并富有诗情画意,是青少年课外阅读的心灵鸡汤,也是当今图书市场上少有的另类读物。
  • 杀手正传

    杀手正传

    在本书中,作家刘墉用他特有的生花妙笔,写出了一只螳螂的一生。一只螳螂的一生,与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不同?有爱有憎?有生有死?有伤有悲?……却原来,世间种种,与一只螳螂的一生异少同多:一样“无喜无悲”,一样“有喜有悲”,一样“大喜大悲”……在本书中,一只螳螂的“生活日记”贯穿起它的一生。借由这只螳螂的爱恨故事,作家刘墉巧妙衍射出你和我的故事,我和你的悲喜……是往日情仇,是爱恨交织,是无奈的狡诈,是被动的抵抗;是杀戮、挣扎,是纠结、犹疑,也是心事万千,往复沉浮。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 生命的年轮

    生命的年轮

    张钧编著的《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散文集。精选了作者多年创作的散文六十余篇,描写了作者的生活、学习、工作、家人、朋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反映了作者对家人、朋友深沉的爱,对孩子寄予厚望,对生活和工作的执著。《生命的年轮——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里的散文意象纷呈异彩,想象出奇,展现了他内心一个很广阔的心灵世界,作者的造意功能开拓了他散文广阔无垠的思维空间。
热门推荐
  • 超级直播系统

    超级直播系统

    “宿主请去东海桃花岛游览。”“宿主请给西山母粽子退婚。”“宿主请扯关羽三根美髯。”“宿主请到蛮荒打退野人。”自从有了抢风头系统,本主播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逃跑的速度也快了,一口气三千米不费劲。嗯,正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与系统斗其傻无比。
  • 蔷薇少年与神秘的魔影少女

    蔷薇少年与神秘的魔影少女

    一抹黑红飘渺,一刹魔音笛响,一点殷红笼罩,这在天空中的一幕,引起了一位少年的注意,少年随着光点望向天际,在少年的目光中,他注意到了在黑红的天际间,若隐若现的闪现着一位少年的形态,尽管只是若隐若现的形态,也足以在这位少年的脑海和意识中留下了永远难以移除的地位、空间。下一瞬间,若隐若现的少女形态已逐渐消失了,仅仅留下了那一片在黑夜中闪现着的星星点点。究竟天空中出现的若隐若现的少女,是虚是实,是真是假?那位若隐若现的少女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会突然出现,然后又突然消失?少年与少女的邂逅又将会是怎样的呢,将如何发展?神秘的少女与迷茫的少年又能否获得月老的亲睐,为他们连上一根永不间断的红线呢?
  • 帝天极战

    帝天极战

    天龙之躯,万雷天明。踏碎虚空,断裂苍穹。一己之力,并非无敌。驰骋六界,团结一心。魔尊寂灭,帝天破灭。
  • 秋之祭典

    秋之祭典

    当现实太过残酷,就想逃避!也许沉迷于虚幻可以忘却一时的烦恼,但总归会回到现实!人生百年,能有多少的记忆值得珍藏?努力过,奋斗过,挣扎过,开心过,痛苦过……不管精彩与平凡,不管风光与惨淡,记忆里的东西就是人生!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吉安读水

    吉安读水

    江西的南部,有一条美丽的水叫章水,有一条精致的水叫贡水,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吉安。吉安是水带来的城市,古人依水而居,富足的水才会有富足的都市。秀丽而富足的吉安,一千年前就使大文豪苏轼不得不发出“此地风光半苏州”的慨叹。
  • 亲爱的,再抱紧一点

    亲爱的,再抱紧一点

    《亲》要讲一个最烟火的爱情故事给你听,不再重口窥私。
  • 因为他叫王俊凯

    因为他叫王俊凯

    长睫毛上映着清晨的冷光,你仿若囚禁在高塔之上的吸血鬼骑士。黑色的衬衫暗含着花香,整齐的裁剪里藏着不羁的格调,你黑衬衫特辑,魅力十足的黑暗王子。微风轻拂你精致的脸庞,多喜欢看你嘴角上扬。命运之所以强大,在于它可以站立在终点看你为它沿途设下的偶遇惊艳。
  • 笑醉苍生

    笑醉苍生

    吴筱醺,本是混迹红尘的现代混混,一次机缘之下得绝世功法以及修正历史的使命,怎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筱醺依旧保持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因此造成了各种闹剧,最终历史得到奇葩般修正,完成使命的筱醺与美人笑醉与红尘之中。
  • 盛世宠婚:惹火小甜妻

    盛世宠婚:惹火小甜妻

    叶楚楚怎么都想不到,她会招惹上那样一只坏透了的恶魔。被迫签订不公平的女佣契约,可是恶魔却对她宠溺至极,视若明珠。“少东家,少夫人打人了!”恶魔轻轻抬眼:“把那人按住,让她打个够。”“少东家,少夫人买了一栋公寓!”恶魔轻勾唇角:“派人把周边房产全买下来。”“少东家,少夫人坐船跑了!”姜明远一拍桌:“派一百艘快艇给我追!记住,不要伤她分毫!”叶楚楚不明白,这只恶魔怎么对她这么死缠不放?“我到底哪里招你喜欢了?”恶魔附身,轻吻她指尖:“因为,你是我独一无二的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