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54

第54章 学习赵朴老总揽全局开拓创新的卓越品格

赵朴初(1907—2000)是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佛教领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中国文坛的一代宗师。凡是和赵朴初接触过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一身正气,一团和气,一脸慈善气,大家都无比亲切地称他为赵朴老、朴老。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在纪念赵朴老百岁诞辰之际,认真学习、继承和弘扬赵朴老总揽全局、开拓创新的卓越品格,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赵朴老总揽全局、开拓创新的品格,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他关于中国佛教的一系列创新性的论断和理念上,其内涵相当丰富,就我的初步了解,我想以下八项是比较突出的。

(一)关于佛教本质的界说。赵朴老的主要论断有二:一是佛教是无神论,认为中国佛教既不是偶像崇拜,也不是多神论。其根据是佛教教义是缘起论,信奉“诸法缘起性空”的学说,佛教不承认有创世主,也不相信有主宰人类命运的天神。“佛是人,而不是神。”佛是觉者或智者。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早期佛教并没有佛像,一般用佛的脚印图或菩提树作为标记,大乘佛教流行后才开始雕刻塑造佛像,一是为了纪念,二是表示佛教的教义,这和偶像崇拜不是一回事。(详见《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同时,朴老也承认后来佛陀被神化了的事实。

第二个论断是众所周知的,赵朴老机智而深刻地阐扬了宗教是文化的命题。就佛教是文化的命题而论,我认为赵朴老是从三个角度切入的。一是为了否定佛教是封建迷信之说;二是从佛教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立论,并指出佛教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三条途径——学术化、艺术化和社会化;三是在概念上运用广义的大文化概念。这都和毛泽东对宗教、佛教的看法完全一致。毛泽东为了纠正视寺观为封建迷信的片面观点,十分强调寺观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他在1952年10月8日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还明确地指出:“文化包括学校、报纸、电影等,宗教也在内。”我初步体会,从大文化而言,包括信仰文化和非信仰文化两部分,宗教信仰属于大文化范畴,从宗教是文化的一种类型这层意义来说,宗教就是文化,或者说是信仰性文化。宗教是文化这一命题本身就逻辑地蕴涵着信仰是文化中的必要成分。至于小文化的含义,如指文学艺术(文化部主管的事务),则与宗教有别,文化不是宗教,虽然宗教与文学艺术这类文化也有交叉关系。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历史表明,佛教文化大繁荣之时,也是佛教信仰兴盛之际。未来历史也会表明,佛教文化的繁荣,不仅将推动佛教的整体发展,而且也必将带动佛教信仰建设的进步。赵朴老生前十分重视佛教文化建设,如主持开展保护和整理佛教文物的工作,成立中国佛教文化24页图说1992年3月,赵朴老邀请季羡林先生、方立天先生为中国留学斯里兰卡的5位比丘做博士生导师。前排从左至右分别为:方立天先生、赵朴老、季羡林先生、吴立民先生。研究所,出版佛教著作和学术刊物,等等,有力地推动了佛教的弘扬和传播。

(二)关于中国佛教的特点。赵朴老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指出,中国佛教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面性。中国佛教吸纳了印度佛教的全部内容,形成汉语、藏语、巴利语三大语系的佛教。朴老生前和十世班禅大师共同倡导、发起和创立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朴老还一直主张将南传大藏经翻译过来,为中国佛教注入新鲜血液。二是丰富性。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典籍的浩瀚,二为宗派的繁多。三是广延性。中国汉、藏两语系的佛教虽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而发展,但并未成为民族的宗教,反而广泛流传到其他民族和国家。如汉语系佛教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藏语系佛教传入蒙、满各族。近代,这两个语系的佛教又传入欧、美等地。

(三)关于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1983年,赵朴老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做了《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总结了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即农禅并重、注重学术研究和国际友好交流。朴老首先强调指出,佛教先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佛教徒在农事耕作、造林护林、造桥修路以及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都有优良传统。我想朴老总结的这一传统,对当前佛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是有现实意义的。其次,关于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其学术思想非常丰富,这是佛教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佛教的一大强项和优势,是维系和延续佛教生命的有力支撑。朴老生前重视佛教学术研究,他也关注和尊重学者的佛学研究。有一次我去接受朴老的教诲,他当面对我说,你们学者研究佛教,对弘扬佛教文化是有功德的。朴老肯定了学者对佛教文化的研究,令我十分感动。再次,继承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方面,赵朴老从维护中国周边睦邻友好和国际和平大局出发,以民间外交的形式大力推动国际和平、友好和交往。他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劳心竭力,难行能行,对促进中日友好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名副其实的中日友好的民间大使。朴老还指出中日韩三国佛教友好交流自古到今已形成一条“黄金纽带”,并提出重建“黄金纽带”的构想。他的比喻和建议得到韩国和日本两国佛教界的热烈响应,并决定由三国轮流召开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自1995年在北京召开首次中日韩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10次,为三国人民友好、东亚稳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有益和有力的推动。

(四)关于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赵朴老在1983年还提出要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后来又多次强调要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坚定地走人间佛教的道路。朴老认为:“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前者着重在净化自己的身心,后者着重在利益社会人群。”(《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他还说,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展、无常变化、无尽无休的洪流,一个人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菩萨行就是主张只有利他才能自利,也就是以救度众生为自救。朴老认为佛教的这种无常论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朴老揭示人间佛教的思想内核是自度度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五)关于中国佛教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早在1980年年初,赵朴老就充分地论述了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的问题,提出:一方面党和国家从政策上、法律上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一方面宗教徒则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拥护党的领导,报国家恩,报众生恩,积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朴老反复强调佛教的利益必须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他说,我们的生命好比一滴水,只要我们肯把它放到人民的大海中去,这一滴水是永远不会干涸的。他还在多种场合深入阐发爱国和爱教的关系,认为对佛教徒来说,爱国和爱教是完全统一的。爱国不碍爱教,爱教首先必须爱国。他说,宗教是没有国界的,国家是有界限的,属于自己的国家只有一个,仅有宗教信仰,没有国家,犹如一叶浮萍,没有根基。每个宗教徒首先要有自己的国家,然后才是信仰自己的宗教。不爱自己祖国的人,谈不上热爱自己的宗教。他还说中国宗教界一直是爱国的,爱国主义是宗教界的光荣传统。

(六)关于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赵朴老在赞叹当代中国佛教宝镜重光,法炬复燃,得以复苏和发展的同时,也冷静清醒地看到中国佛教由于长期衰落而存在不少的缺点和局限。他在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中国佛教四十年》报告中提出,佛教要加强五个自身建设,就是信仰、道风、人才、教制、组织五个方面的建设。他强调这五个方面中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这是为了推进中国佛教的发展,倡导要在信仰价值、态度风貌、传灯人才、仪轨制度以及组织方面,大力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地为中国佛教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七)关于中国佛教的人才培养。上述五项建设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建设,因为其他四项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人上来,都要通过涌现有素养的僧才来体现;同时也只有高素质的僧才才能带领广大信徒推进其他四项建设。赵朴老高度重视佛教人才的培养工作,在他的关怀和推动下,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并在“文化大革命”后得以恢复,又设立了栖霞山和灵岩山分院。他主持召开了1986年和1992年两次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在1992年的会上提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朴老强调,培养佛教人才、绍隆佛种是“最重要、最紧迫”的大事,还提出调整教育规划,编写教材,联合学界力量培养研究生等,为中国佛教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八)关于中国佛教的信仰体系格局。1997年赵朴老在《无锡灵山大佛开光大典上的致词》中说,目前神州大地堪称佛像之最的五个方位上也形成了五方佛的格局,这就是北方云冈大佛,中原龙门大佛,西方乐山大佛,南方香港天坛大佛,东方灵山大佛。从修因证果的关系上说,在因行上有四大名山四大菩萨的信仰,在果德上有五方五佛的崇奉。他强调要注意保持四大名山四大菩萨、五方五佛的信仰体系格局,使之成为广大信徒心目中的稳定依托,进而有助于广大信徒信仰感情的落实,有助于整个教团在信仰上形成一种凝聚力。

以上八项是赵朴老围绕中国佛教的建设和发展这一中心展开的,其范围论及中国佛教的本质、历史、道路和前途等一系列佛教基本问题,是一个互相联系、交叉的统一整体,构成了当代中国佛教建设与发展的思想理念框架,不仅在文化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对中国佛教来说也具有持久的指导意义。

赵朴老生前在遗嘱中表达生死观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这充分展现了他富有禅味的心灵境界。赵朴老的崇高精神境界,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

[原载《中国宗教》,2007(11)]

同类推荐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中庸全鉴

    中庸全鉴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帝少,你好

    帝少,你好

    空有一颗陪你到老的心却忘了问你愿不愿意我向来五分钟的热度唯你在我心上反复
  • 元武噬神

    元武噬神

    天元大陆,元武纵横,万族林立,强者为尊。少年萧逸天赋诡异,虽能吸纳无穷元力,却无法释放攻击,成为被人唾弃的废物。机缘巧合下,萧逸获得一部神秘宝典,最终打破自身束缚,走上了一条至尊强者的道路。
  • 万古浊仙

    万古浊仙

    天资过人,却命运多桀。命犯灾星,却奇遇连连。一个天才坎坷的崛起过程.
  • 纪元天劫

    纪元天劫

    一款新生的游戏,制作商因为一些缘故,大量的吸引玩家进入。而主人公也在其中,引动无数人追捧的游戏,被国家看中其中的潜力。一系列的国与国的暗中争夺,最终会落在谁的手里。而主人公帅小伙又是怎么因一款游戏而踏入吃人的修真世界的……
  • 唐钰的异界生活

    唐钰的异界生活

    一个召唤师的世界,一位穿越而来的科学家助理,一部两个世界结合的人工智能,究竟能组合出一个怎样的存在,我们拭目以待。绝对精彩,不精彩管换。
  • 网游之吃货逆袭记

    网游之吃货逆袭记

    四个吃货的网游逆袭之路——为了吃,触发了隐藏任务,为了吃,领悟了特殊技能。手艺傍身成土豪,吃吃喝喝打BOSS,哎呦,又打出神器啦?
  • 贺新郎

    贺新郎

    她稀里糊涂的,跟他有了一夜。之后他不愿负责,丢下一笔补偿金就一走了之……谁知再次见面,她一跃成为他的长嫂。面对他哥春风得意,花式宠妻,霍毅东怒火中烧。他哥说:“你嫌她家世贫贱而不娶,那么我娶了就是。”开始放弃的是他,最后后悔的也是他。听闻她怀孕,他将她逼到墙角,质问:“你肚子里的,是谁的孩子?”“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启系统伴你成神

    天启系统伴你成神

    美女校花沐雪:“别忘了我们的约定!”林依依道:“收我做徒弟吧?”徐子卿一脸坏笑:“我不收徒弟只收老婆”!“好啊!那就收我做老婆!”小萝莉灵儿撒娇道:主人!快来陪我玩啊!对此徐子卿一脸无奈,没办法自从那他晚上被人揍了之后就莫名其妙的得到了系统天启。总是给我颁发一些泡妞的任务!唉,从此走向了猎艳的不归路。
  • 鸳鸳欲泪:火狐篇

    鸳鸳欲泪:火狐篇

    她是修行万年的火狐,贪吃又贪睡,婆婆为了让她有所改变,命她去人间锻炼,却让呆萌的火狐痴迷人间红尘,为爱人付出生命。
  • 我本风仙

    我本风仙

    我本一代风仙之帝论修为,论道行,论法术,放眼天下,无一敌手!但我却终究还是敌不过天道…一生都不能去爱我所爱之人,一生都不能去做我想做之事…只因我是天之子,就应该被这无形的天之牢笼,一条条规则所束缚吗?不!我本风仙,风本自由!我要寻找真正的大自由道,以我的大自由道,解开天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