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32

第32章 沏茶技艺(1)

一、茶量控制

沏茶要将每种茶不同的风格表现出来,不只是自私地把它泡来喝,有了这样的心情,才有办法与茶为友,很客观地欣赏茶的美。

从小壶茶练起

小壶茶的沏茶方式,是茶道基础课程中常练习的沏茶法。小壶茶法要求层面比较多,地区间、个人间在做法风格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茶量与时间的关系

泡茶时茶叶放置量、浸泡时间与水温是决定茶汤浓度的三大要素,茶量放得多,浸泡时间要短,茶量放得少,浸泡时间要长。这时如果水温高,浸泡时间宜短,水温低,浸泡时间要加长。

茶叶放置量要考虑茶叶的外形与粗细的程度。一般常看的茶叶外形,就泡茶角度言之,可分为下列三类。

特密级:

如剑片状的龙井、煎茶、剑状的龙井、煎茶、针状的工夫红茶、玉露、眉茶,球状的珠茶,碎角状熏花香片等。

次密级:

如揉成球状的乌龙茶、肥大带绒毛的白毫银针、纤细膨松的绿茶等。

膨松级:

如包种茶、白亮乌龙、叶形粗大的碧螺春、瓜片等。

假设第一泡欲浸泡一分钟得出适当浓度茶汤,那特密级只要放1/5壶量即可,次密级要放1/4壶,膨松级放六、七分满。第二道以后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决定增减的时间,以下数项中应考虑的因素:

揉捻成卷曲状的茶,第二道、第三道方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

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二、三道后浓度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重雕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

细碎茶叶可溶物释物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各道的时间应增加得更多。

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故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增加愈多的时间。

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时间。细碎多者参考第四条,紧结程度低者参考第一条,紧结程度高者;慢慢泡,慢慢舒展,时间宜长,并依舒展速度调整之。

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1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的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泡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1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泡茶时,置茶量最好适当,宁愿少也不要太多。一般来说,第二泡过后,茶叶就会膨胀到九成以上。所以,控制置茶量,尽量不要泡到满出来,而需要将壶盖下压的状况。

以乌龙、铁观音、金萱来比较。金萱膨得最凶,铁观音次之。生熟来说,熟茶膨胀的倍数较小。如果泡包种茶,因包种茶成条索状,不管是用什么品种制成,茶叶膨松,要放多量。

一般而言放满壶,而且如果觉得泡出来浓度不够(包种茶冲泡时间因为发酵、烘焙度低,所以前四泡尽量不要超过40秒),置茶量就应增多。方法有二:

置茶时,用小茶棒将茶叶搅松,再置茶,这样茶叶就可以放多一点。

置茶时用手将茶叶稍微捏碎,置放的茶叶就会多一点,虽然比较方便,但是,茶叶捏碎的大小不一定,会影响冲泡出来的滋味!

白毫乌龙的冲泡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类似包种茶的置茶方式,冲茶时,温度要降低,否则容易有涩味。

一种是置茶量少,可以用高温直冲,因为温度高,所以溶解出的种类就会比较多,一般用于优良的白毫乌龙,瓷器盖杯或茶娘,但是滋味比较不那么浓稠。

两种的置茶量差不多相差20到30倍。

绿茶例如龙井,置茶量不应太高,一般用盖杯泡,置茶量从一层到四层。冲泡温度低,一般可用二次降温法:将开水先冲到一个杯子(可以用茶海),在将水冲到盖杯中。

同样是乌龙,同样是包种茶……,但是不同批的茶叶的膨胀度不一样。现在手采茶,采摘茶叶时间比以往提早个几天,所以茶材比较嫩,冲泡完将茶叶放在口中嚼就可以分辨出,膨胀的倍数也比较大。

二、时间控制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能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应该种茶的真面目。所以国际鉴定茶叶的标准杯泡法,浸泡时间多在5~6分钟,希望将茶叶的内质尽量溶出。以便评总成绩。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以“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数泡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于挤在壶内伸展不开,即使舒展率最高的茶类亦如此。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如炒菜放了一大锅,不容易将茶炒好。那什么不干脆放少少的,如鉴定杯的泡法?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在“温度与泡茶的关系”中曾提过,若欲降低茶汤苦味,可降低泡茶用水的温度改善之,若欲减少涩感,可缩短浸泡的时间,或降低水温,但为达到所需浓度,若采取增加用量的途径,那当然会违背上述“浸泡时间”的原则,这属技巧的应用,目的在掩饰茶叶的缺点。

前面曾提过,浸泡的时间最好在一分钟以上,但若遇到揉捻成球状的茶,舒展率非常大,第二、三道浸泡的时间非缩短不可时怎么办?这时由于已经浸泡过,各种成分释出的能力较强,时间缩短一些无妨。

除了浸泡的时间外,停泡间的间隔时间的也很重要,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约浸泡一分钟可以得出适当的浓度,第二道以后要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增减时间,以下是几项考虑的因素:

揉捻成卷曲状的茶,第二、三道才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第四道以后才逐渐增加浸泡的时间。

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后浓度增加已趋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重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得更多。

细碎茶叶可溶物释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各道的时间应增加得更多。

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应增加愈多的时间。

紧压茶的时间控制

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应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浸时间:细碎多者参考上条(D)款;紧压程度低者参考上条(A)款紧压程度高者,茶叶因浸泡才逐渐松散,所以时间宜长,并依舒展速度调整之。

间隔时间的影响

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郎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浓度稳定度

练习时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汤,检测自己一壶茶泡了四道、五道以后,茶汤浓度是否控制得稳定。后面几道茶汤颜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现象,若是同样的汤色滋味反而会显得不足。

低浸泡时间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映该种茶的真面目。二、三道茶以后,茶叶已被泡开,较无此顾虑。

时间与茶量的调节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

用“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冲泡数道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于挤在壶内伸展不开,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那为什么不干脆放少一点呢?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计时法

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可以使用向前读秒的定时器,凭直觉判断容易有误差。但盯着定时器看,好等时间一到赶快把茶倒出,也显得太不可爱了。沏茶还是要用心,时钟只是辅助的工具。

同类推荐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热门推荐
  • 星尘魔法

    星尘魔法

    在现代都市的魔法世界里,一个看似社会底层的一穷人家庭,却有着丰富的家世背景,魔法为何而生,苏罗、苏夏、穆少云及冤家陈峰会怎么样,回归豪门的一家人,对于解封的魔焰,封印还是消灭,穿越平行宇宙另一个地球回事怎么样的,也有一样的魔法世界?等着。写的不好,希望写好。
  • 无限之再世轮回

    无限之再世轮回

    一次又一次的轮回,一个又一个的位面,和怪物斗,和轮回者斗,不断变强……变强……当他以为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他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一个巨大的阴谋……
  • 求道之卿人传

    求道之卿人传

    卿人,是个浪子,也是个情*人。爱他的人,恨他的人,更多。但他自己知道,自己只是个修道者,顶多也就是个浪*荡潇洒的求道者。这是他波澜壮阔,传奇曲折的一生。一个在红尘中成道的修者
  • 光之眼

    光之眼

    “你肯爱,但他不重视你,对于你,他无所谓,你的生死,他冰冷如山……找到了爱的机会,但还是被阻拦,你愿意不顾一切的爱他吗?一切都在你的手中,我光之眼会给你选择的机会。”那一位少女的一声“是”注定了她的命运光环。
  • 灼灼狐泣

    灼灼狐泣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世人眼中神秘莫测的狐为何祸国殃民?一是因狐的妖媚乱人心,二是因狐的一生起伏,飘忽不定,等到你真真正正找到时它已经死了,无法揭开它们为什么会变成人的秘密。诸人的贪念也源于狐的——长生不老。当从不哭泣的狐落泪时就证明它们抛弃了身为狐的无情。传说,只有狐爱上了某个人才会落泪。青叶主君之子清溪、九尾坠狐未然、以卜为的迟府大公子迟歌、还魂换心的芸如初、为情所伤附身凡人的清瞳,以及居于幕后的芸夫人、未央都是被云城这个节点卷进来的人。千万年来狐的传说,终究在此磨灭。他们,或许能逃过一劫。
  • 大鱼吃定小鱼

    大鱼吃定小鱼

    黄小鱼觉得自己一定没看黄历出门,在这异国他乡只是不经意地逛了一下商场,竟然遇到了小偷。遇到小偷也就罢了,自己为了抓住他们,就随手拿起身旁的一方形物向小偷扔去,小偷倒是抓到了,可是扔的这一物竟是个手机,价值5000美元。我的个小心脏啊,而且这个被唤作“少爷”的男生一点也没有要放过她的样子,不够钱赔,竟让她写欠条……因为这张欠条,黄小鱼大学美好的假期泡汤了,而且还进入了一条漫漫还债路。还债找个兼职还成为了这个少爷的“家教老师”,OMG……
  • 逆落星辰

    逆落星辰

    诸天神皇在突破十重天之时被各大神府之主联手镇压,最终无奈转生,落入一名废柴体内,在十几年的努力之下,重回天界,却遭遇魔域来袭,无奈之下,只好重登神王之位,为神域和九天而战!
  • 季末天师

    季末天师

    梦启世界起,梦醒人生终。当有一天,你突然睡去,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经历出生,成长,死亡。你是否还会觉得那只是一个梦,是否只是一个场景。当你醒来,你是否又会觉得这个世界那么真实。梦不是人生,而梦醒却是。这是一篇关于梦的故事,或者说关于一个人的梦。
  • 北京往事

    北京往事

    本书作者用北京人特有的方位感,以时间为横轴,从远古的青铜时代到近现代的革命运动;以空间为纵轴,从中心的紫禁城到郊区的明十三陵,层层铺开,娓娓道来。
  • 司灵盛檀

    司灵盛檀

    生于混沌的司灵,自出生起,就被选为司家村第三十七代——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