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300000006

第6章 观今鉴古(1)

在现实中每遇到复杂难解的问题,往往从历史经验中寻求先例或佐证,以史为鉴也成为人们行止的标杆和思想的捷径。

《观今鉴古》以医者的眼光纵横古今色彩斑斓的人与事,用生动的所见所闻说古今人物,作道德文章,彰显行止大义,画龙点睛地道出思考,心有灵犀一点通。

田汉/在国歌中永生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词作者;

他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的组织者和奠基人;戏曲改革运动的先驱;

他集戏剧活动家、戏剧家、教育家、作家、诗人于一身;

他一生创作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关汉卿》代表田汉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一生坎坷磨难,两次被捕入狱,最终含冤惨死秦城;四任妻子,乱世婚恋乱世情;人与歌词同命运,两度扭曲与沉浮……

他的名字如雷贯耳、誉满天下,他就是从长沙田园走出的汉子--田汉!

2013年11月10日,一个秋风瑟缩的日子,笔者一人驱车前往长沙果园镇凭吊田汉故居。故居亦如秋日清冷,少见游人,大门敞开,并未上锁。屋前屋后茂盛的狗尾巴草,随风摇曳,自顾欢愉。隔壁姓刘的邻居说:“田汉故居的门,一年四季开着,没有人管,晚上也不关门,里面没有什么宝贝。”

故居坐落在田汉村大屋组,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分前后两进,共有大小房间18间。小青瓦屋面,土砖木结构。堂屋正中央是田汉半身铜像,左右两边陈列室内,展出了田汉各个时期的照片和话剧《关汉卿》等手迹资料。

据考证,房屋始建于清嘉庆年,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南方民居建筑。1898年3月12日,田汉出生于此。直至10多岁,才离开故居前往省城求学。

12岁那年,田汉在舅舅资助下读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1917年东渡日本,初习海军,改学教育。1919年他的处女剧作《凡娥琳与蔷薇》,发表在《少年中国》上,从此,命运与戏剧结缘。

1935年,日本强占东三省后,田汉创作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影片的主题歌。田汉写完影片故事后,就被国民党关进了苏州监狱。被捕前,他将这首歌词仓促地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托人从监狱带出来,由夏衍交给聂耳谱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5月初,聂耳将完稿的歌曲辗转交付给《风云儿女》摄制组。后被灌制成唱片,很快由上海传遍了中华大地,激励着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和抗日志士奔赴战场英勇杀敌,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奋勇向前的号角,高亢激昂的战歌。

离故居不远,有一座李公庙。庙是为纪念南宋年间医术高明、悬壶济世的李公空凡而建的。当地老人说,田汉私塾发蒙就在庙里。庙旁的戏台有一副对联,给田汉留下深深印记:“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鬼神”。

如今走过了800余个春夏秋冬的李公庙,依旧是乡间人们祈福消灾的心灵归宿;而深受这一方水土恩泽的田汉,则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写出了全民族最悲壮的诗篇,他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在国歌咏唱声中永生。

造纸术/太监的惊世发明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如初露的晨曦,照耀着人类前行的方向。纸和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英名注定闪耀世界文明的星空。

文明的传承是要载体的。纸,无疑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文明的传播举步维艰:中国人在甲骨、贝壳、石头、陶器、青铜器上刻字,竹简、木简和绸布写字,苏美尔人、埃及人和印度人在泥板上写字;印度人把字写在贝叶上。欧洲和中东人使用羊皮纸和牛皮纸,成本极高,写一本《圣经》就要300只羊献出生命。

周朝时,古人开始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来记事,称为简札,写好后将竹简用皮绳,或丝绳编连起成一册(策)。战国时,有一位读书人叫惠施,毎次外出,都要带上5车常用的简书,“学富五车”的成语由此而来。

历史的责任义无反顾地落在耒阳人(桂阳郡)蔡伦身上。东汉元兴元年,身为宦官(宫廷仆人,皇帝的奴才)的蔡伦担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汉和帝十分赏识蔡伦的才干,窦太后去世时,他下令由蔡伦监制所有金、银、铜、铁陪葬品。蔡伦时常来到生产第一线,虚心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并大胆创新改进,由他监制的陪葬品堪称精品,后世工匠争相仿效。

当西汉史学家班固获罪下狱致死、其妹班昭续写《汉书》时,蔡伦目睹了臣子们向皇上呈献一卷卷沉重而且不便阅读的竹简奏折,他发誓要造出一种轻便实用的新型纸。体内蕴藏的发明家素质的蔡伦受此激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在洛阳城郊试用树皮、麻头、旧布、破渔网等材料,采用捣、锉、煮、抄等方法,经长期探索实践,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用植物纤维制造的书写用纸。他因此封为龙亭侯,由他发明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蔡侯纸问世后,因原料取材方便,物美价廉,很快受到世人的青睐,并传播开来。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洛阳,纸张的需求量供不应求。西晋文学家左思花10年工夫写成《三都赋》,文字优美,洛阳人争着买纸抄写,洛阳纸商乘机抬高纸价,牟取暴利,便有了“洛阳纸贵”的典故。

蔡伦造纸术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文明的记载和传播变得轻而易举,平民百姓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书法和绘画艺术也随之诞生,成为中华文化的奇葩。科学发明无国界。不久,造纸术波惠四方,先后传到朝鲜、日本、阿拉伯、叙利亚、埃及、摩洛哥、西班牙和欧洲……当一纸风行传遍五洲时,蔡伦的名字也声震环球。

誉为“人类文明推手”的蔡伦,对推动人类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世人尊敬和纪念。《大英百科全书》说:“造纸可以追溯到公元105年,由一个中国官员蔡伦……用渔网、破布、旧麻创造了能够实用的第一张纸。”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称:“中国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传到欧洲,发挥了令人震惊的作用,可与美国把人送上月球的探索相提并论。”麦克哈特着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7位,远在人们熟知的哥伦布、爱因斯坦、达尔文之前。

历史的烟云湮没了当初蔡伦造纸的痕迹,但耒阳蔡伦纪念园仍留下蔡子池、造纸作坊、蔡候祠、蔡伦古井、蔡伦墓等无言的历史见证,供人们凭吊。

蔡伦的人生经历艰难曲折。小时候,他害怕乡村阉鸡。命运捉弄人,15岁,他被选进美女如云的皇宫当太监,也被阉了。他聪颖好学,为人机敏,做事执着,先后服侍过汉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和安帝5位皇帝,受到恩宠和重用。蔡伦被擢升为职位较高的中常侍、尚方令,并被封侯。后来,蔡伦遭人诬陷,身心受辱,沐浴饮药自尽。

如今,世界已进入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时代,无纸化办公成为现实。每每端坐办公桌前,享受穿越时空、快捷方便的现代化办公艺术时,我总忘不了文明史上的百转千回。在这个打字代替写字的年月,我们所感受到只不过是一种技术上的优越,但我依然怀念纸上行云流水般书写文字的年代,点横竖撇捺,一笔一划,字里行间,起承转合,几多诗意同韵味。

而当我面对电脑阅读电子“书”时,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书”的感觉和意境。或许,相对于怀旧的我,更留恋那淡淡的挥之不去的书香。只有那实实在在的白纸黑字在我眼前晃动时,我才感到异样的亲切,达到忘我的境界。我想,不管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书籍,永远不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这是因为,那一纸墨香,会飘过时代的困惑,抵达未来。

海外沉船捞出千古传奇

公元1999年10月。考古人员在浩瀚的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打捞出一艘名叫“黑石号”沉船。文物专家在清点沉船上的器物时,共发掘67000件中国瓷器,其中58000件就是长沙铜官窑的彩瓷。谁也没有想到,重见天日的沉船承载竟是大唐流光溢彩的千古传奇。

一条沉船一次出口数万件瓷器,震惊世界,令人叹为观止,长沙人高兴得做梦还在笑。

海水浸渍的这些瓷器,流光不改其卓尔风姿。褐绿彩绘大胆地运用,丰盈了装饰性,尤其是彩瓷带彩堆贴胡人舞乐图、狮形图、彩绘椰林等吸取了西亚、波斯的艺术风格。正是这些造型和装饰极力迎合销往国消费者的爱好和需求,产品远销日本、朝鲜、印尼、西亚、欧洲和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异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应是铜官窑掘得海外第一桶金的秘诀。

而在早在铜官窑时期,唐代的瓷器生产已形成“一青二白”两大窑系:南方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方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当时出口瓷器也以此为主。“安史之乱”后,铜官窑另辟蹊径,凭彩瓷迅速崛起,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与越窑、邢窑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同时,开启了中国陶瓷色彩斑斓的时代。

铜官窑虽然晚于邢、越二窑,因其紧靠湘江,北近洞庭湖滨,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为其产品大量外运提供了优越条件,以致后来居上。

铜官窑出土的瓷器极富艺术个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美观,样式新颖多变。有壶、瓶、杯、盘、碗、碟、砚、坛、薰炉、脉枕等70余种,还有许多人物、动物、鱼类等造型玩具,其中一些设有三眼吹孔,可以作口哨,能吹出简单的音节。众多的动物造型富有变化,几乎没有一件雷同,表情传神,栩栩如生。

这些好玩的瓷器,如今在遗址博物馆都可见到。而这些产品无一不带着草根的风格,定位于民窑,应是不错的选择。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长沙窑里飘歌谣》说的是窑瓷上题诗的民歌风格,雅俗共赏:有教人处事的,如“客来莫直入,直入主人嗔;打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让人明理的,如“悬钓之鱼,悔不忍饥”;还有一些像“万里人南去,三秋鹰北飞,不知何岁日,得共汝同归”;“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这些情意绵绵让人心动的诗,在那些“官窑”里,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作为中国彩瓷发源地,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窑场衰落于五代之际,宋以后为历史所尘封,兴盛了200余年。然而地处湘楚荒蛮之地的铜官,如此规模宏大且出口量极大的一座窑场,并没有吸引史学家的目光,以至于史书上没有铜官窑浓墨重彩的一笔,实在是一个谜。

幸有文人墨客赋予了铜官的生命力。唐代湘籍诗人李群玉在《石渚》诗中就记录了铜官窑鼎盛时期的壮观场面:“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火湘浦口,烟触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公元769年的春天,湘江一阵大风,把漂泊的大诗人杜甫逼近了铜官,杜公放眼江面,眺望远山焰焰的窑火,《铜官渚守风》便从湘江河底喷薄而出:“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铜官繁荣的红红火火,与饥饿落魄的杜甫相比,诗人心中的疾苦藏在诗歌里,铜官,因此融入诗人的情怀。

两位诗人提到的“石渚”,指的是望城丁字镇石渚湖附近。二十四史中的《晋书》、《魏书》等都有提到。安史之乱后,从北方迁来的窑工大量聚集于此,与当地居民共同烧造陶瓷,称之为石渚窑。印尼“黑石号”上打捞出的铜官窑瓷碟上就有自书“石渚孟子”为证。

风霜,以历史之名侵蚀了每根柱子;雨雪,以时光之义敲碎了每块砖瓦;无情的岁月摧毁了古镇的繁华,苍老的古窑崩塌成了遗址。这片曾经火热的土地,早已冷却,渐为世人遗忘。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才为考古学家所重新发现。

今天,古镇尚存烧窑遗址46处,走进修缮一新的谭家坡1号龙窑,步步走入铜官窑的历史深处,可零距离观看实物展品;伫立窑址区,面对废墟厚厚的历史文化堆积层,大唐的时光踏脚可寻,陶瓷碎片依稀可见,星星点点的历史碎片,映照着那些往昔岁月,无言诉说古镇铜官的繁华旧梦。

据史载,铜官古为楚国铸钱地。三国时,关羽与周瑜共铸铜棺于此,定吴蜀界线,以誓互不侵犯。铜棺之名始于此时,人们讳言“棺”,改为“铜官”。虽有“铜”名,却无铜矿,有的只是适宜制陶烧瓷的泥土。历史随缘,因地制宜,陶瓷最终成为了铜官的属性与宿命。

汉寿城边野草春

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今常德)司马,谪居常德10余载。其间,抑郁的刘司马寄情山水,泛舟踏春,探幽寻古,与友人诗文答贺,藉此排遣寂寥伤怀的愁绪。

一个春日的早晨,他独自来到城外不远的村庄,探寻古城“汉寿”遗址。行走在阡陌田垄,拨打荒草的露珠,沿着古城的残垣断壁,且行且驻。他抚摸着城墙,感受过往风啸马嘶的烟尘岁月,怀念老友,感叹人生无常,仕途多舛。奈何,古城消逝,一切都湮埋在了时间的深处,唯余一声轻叹!《汉寿城春望》写出了他的落寞和惆怅:

同类推荐
  • 都门四记

    都门四记

    本书系于氏散见于民国各种报刊的随笔小品的首次结集。这些随笔文章多谈历史典故、民俗习尚、绘画艺术、名人轶事,即周作人所谓“市井小品”,道人所不知、所欲知,文笔绝妙,可读性又极强,实为不可多得之文苑精品。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暑假闯荡江湖

    暑假闯荡江湖

    本系列儿童小说主要围绕某市星光小学学生王豆展开。王豆眼小人胖,十分贪玩,有超强幻想力。
  • 文明的远歌

    文明的远歌

    书中的古迹和地点,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一般读者从来都没有留意和思考的。这就使作品和普通读者能够沟通,激起人们的阅读欲望和心理关照。2009年、2010年 《文明的远歌》中有两篇文章连续两年被湖北、江西高考作文赏析选中,是当今中国最“古香古色”和“原汁原味”的“纯正美文”。多位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文化教育官员联合推荐。
  •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朋友:贾平凹写人散文选

    本书分亲人篇和朋友篇两部分,收录了作者《喝酒》、《我不是个好儿子》、《相思》、《荒野地》、《哭三毛》等作品。
热门推荐
  • 遇见未来——再爱你一次

    遇见未来——再爱你一次

    呃呃,为什么一醒过来,就是在医院啊,还有就是婷婷咋看见我像看见敌人一样啊!天哪!天哪!天哪!婷婷对我咋不一样呢,我要抓狂啦!!本文属温馨,偶尔有点虐,但是会幸福的哦!!偶是新人啦,请多多关照,谢谢!
  • 我和校花是冤家

    我和校花是冤家

    十岁那年,孙铖认识了一位比他大两岁的小姑娘,不久,小姑娘的姐姐和孙铖的父亲结婚,应小姑娘的强烈要求,孙铖不得不叫她“小姨”
  • 迷路就找指南树

    迷路就找指南树

    这部童话集精选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儿童 文学学科带头人杨福久创作的科普童话,其中以童话故 事为主,附有童话戏剧、系列童话和童话连环画脚本,充 分体现了其童话创作的创新性、拓展性和多样化、艺术 化。作品鲜活,主题廷出,构思新颖,语言流畅。多数 作品融故事、趣味与现代知识、哲理于一体,使童话趋 于戏剧化、寓言化、散文化,因而适合阅读传诵,适合 排练表演,适合绘画插图,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科普童话 专集。
  • 我的世界方块之旅

    我的世界方块之旅

    作者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见谅
  • 爱似深深

    爱似深深

    赵深深是一个从小县城来的,具有顽强打不死的小强精神!阎琛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帅气总裁!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人,心却慢慢在靠近。他们能不能抛开世俗的眼光?他们能不能共同抵达幸福的彼岸?他们要有多勇敢才能将幸福紧握手中?
  • 傲娇女友:校草已无语

    傲娇女友:校草已无语

    “其实,我有男友了,只是……”千冷月一脸忧愁的看着沐之曦说道。“没关系,我会让你心甘情愿爱上我的,冷月”沐之曦一本正经地看着千冷月,腹黑的笑了,我的小月儿,我会让你喜欢现在的我的。
  • 转了又转

    转了又转

    知道了开头,你猜到结尾了吗?打开你的脑洞,预测一下结尾吧!本书有多个小故事组成,内容全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佛说越难经

    佛说越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七卷)

    在中华文明灿烂的长卷中,唐诗、宋词、元曲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唐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珍宝,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中华文明最闪亮的明珠;宋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另一朵奇花。
  • The Danish History

    The Danish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