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9300000008

第8章 走向文坛: 《涟漪》与《九流》

1934年,郑子瑜和台湾作者石燕、漳州作者施友声三人在漳州成立了涟漪文学社。一年后,即1935年5月1日,《涟漪》文艺月刊创刊号问世了。这是郑子瑜走向文坛的开始。

所谓“涟漪”,语出《诗·魏风·伐檀》中“河水清且涟漪”,意为细小的水波。以“涟漪”来命名文学刊物,寓意是颇为深刻的。当时郑子瑜年方二十,在文坛是一名无名卒,意欲以“涟漪”为中国波澜壮阔的现代文学添砖加瓦,以“涟漪”加入汹涌的文学大潮之中。“涟漪”可谓细且小,但无数“涟漪”便能汇成江海。《涟漪》文艺月刊是郑子瑜苦心经营的一个硕果,虽说有三人合办,郑子瑜其实是挑大梁的中坚分子,他兼主编、杂务,忙于跑印刷所,校对看样,虽然无分文收入,但这是郑子瑜心爱的一份事业,使他觉得人生充实,颇有用武之地,但是,《涟漪》仅出一期便停刊了,原因无非是经费困难所致。

我们看见创刊号中有郑子瑜杂文《说与旁人浑不解》一文,这是现在所见郑子瑜最早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为大众语运动助威的一篇杂文。1934年上海文化界开展语文如何接近民众的讨论,针对官方的“文言复兴”运动,提出了“大众语”口号,主张建设一种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看得下的适合大众需要的新语文。“大众语”口号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继续,对新文学书面语建设以及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起着推动作用。郑子瑜在30年代初一方面关心国内的文学运动,阅读了大量都市的期刊,一方面从新诗人丘絮絮处了解到上海的文学潮流。虽处闽南一隅,但他对文化界的运动和改革潮流是十分了解的。在这篇短文中,他以一种散文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大众语”运动的支持,并由燕子呢喃而联想到大众语的关键问题——文字的表达如何适应民众需要。他反对“说与旁人浑不解”的古奥或朦胧的文字作风,认为故弄玄虚本身便是一种“燕子呢喃”,提倡“文言合一”,以明白易懂为准则。这不但在言论上声援了“大众语”运动,其文风本身便是一篇具有“大众语”风味的作品。那时候陈望道先生主编《太白》半月刊,提倡大众语,陈的文章成为郑子瑜经常阅读的篇章,陈的思想也影响着他。半个世纪后,郑子瑜与陈望道隔海互通信息,探讨中国修辞学史问题,切磋学术,鸿雁传书,其情其谊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

《涟漪》的夭折,并没有使郑子瑜灰心,1937年5月20日,他再度创办《九流》文史月刊。《九流》文史月刊比之《涟漪》文艺月刊在发行范围上更广泛些。改“文艺”为“文史”,这更符合郑子瑜的学术特征和治学方向,这实际上是郑子瑜第一次调整自己的治学角度,走上一条兼治文史的学术道路。所谓“九流”者,意指中国先秦诸学术流派,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北史》中“九流七略,异说相腾”便是形容百家争鸣的繁兴学术局面。郑子瑜将刊名冠以“九流”的用意是兼取各派之长,大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势。但是,郑子瑜本人则否认这种说法,他在《瀛洲旧梦》说,这“九流”并非如《汉书·艺文志》所谓的“九流”,而是指他的一班文友“多是今日中国文坛上最末流的作家,‘九’为数之末,故我们应该是第九流的作家了”。这种戏谑的解释可视作当日郑子瑜一班作者的谦词,其深层的含义也可包括向学术流派进军的勇气。照郑子瑜的初衷,创办一份文史杂志,可以团结一批志同道合者,在学术上可以有所长进。《九流》的编委除郑子瑜,大多是厦门大学的师生,现将主要人物介绍如下:

黄典诚,《九流》语言、人物专栏编委。他是郑子瑜漳州小同乡。1933年考入厦门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系。毕业后曾受聘为厦门大学助教,担任国文和音韵学教学,知识渊博,几乎遍阅校图书馆中语言音韵学书籍,后任厦大博士生导师,著作多种,曾于1990年名列美国出版《世界名人录》。创办《九流》时,他即将在厦大毕业。他与郑子瑜关系较为密切,直到晚年,仍有词作回忆与郑子瑜的交往。郑子瑜的《诗论与诗纪》一书中有《翦春斋诗记》,其中十八则为: “向余主《九流》文史月刊笔政,获黄君典诚、叶君国庆、薛君澄清为编委,以翼编务。岁月荏苒,一别念余载,音问鲜通。丁酉仲秋,忽得典诚自厦门大学寄来《金缕曲》二阙,以词代书,其一云:‘一别念余载。记分明,瀛洲旧梦(子瑜尝著《瀛洲旧梦》一书,记九流诸子浪迹瀛洲故事,亦即其回忆录也),愈增悲慨。鼙鼓不堪蠭螫甚,无已南浮瘴海。回首处,波涛澎湃。万里时牵家国念,恨奸人,竟把中华卖。倡为偶,跪如桧(子瑜尝倡议为汪逆铸造铜像,跪于中山陵前,各电讯社争传其事)。夷氛息去风波在。料深知,兴亡大势,独夫当败。累岁攻书穷万卷,写就鲁翁诗话,只不合受人亏待(以子瑜之才识,闻在星亦颇偃蹇)。倦羽应从天末返,尽平生所学贡当代。共黾勉,诚再拜。’读之令人不胜怃然!盖南渡至今,已十余年,以奔走衣食,殊少读书,自不敢遽尔赋归,以落人后,脱获暇晷,读书十年,庶可补过于万一,而得偿剪烛西窗之愿耳。”叶国庆,负责考据编务。他也是郑子瑜漳州同乡,年纪大于郑子瑜,是厦门大学的首届毕业生。早年曾与在上海、厦门诸地求学的龙溪青年在漳州组织“嘘风学社”,主编《嘘风月刊》。1926年厦大毕业后曾留校任教,旋又转到石码龙溪中学、漳州省立第八初中、厦南女中任教。1930年投考燕京大学,师从顾颉刚、许地山。1932年获硕士学位后返校任教,历任厦大教授、人类博物馆馆长。学识渊博,涉猎文史,建树颇多。1983年回漳州定居。叶国庆与郑子瑜关系较密切。当40年代初郑子瑜在南洋撰成《〈阿Q正传〉郑笺》一书,曾托叶氏介绍出版,因此酿成一段《郑笺》失而复得的文坛趣事。此为后话。

此外尚有张沦波编辑史地、欧阳飞云负责编辑民俗、薛澄清负责编辑译文、王芹役编辑书评、戴逸冰编辑文艺等。

郑子瑜是《九流》的主编,也包揽其他杂务。由于《九流》社设在厦门大学,他曾在厦门大学小住一段时间,以负责编务工作。据郑子瑜称,抗日战争前中国杂志发行量最小者便是《九流》,印了一千本,其中三百本给了张静庐主事的上海杂志公司,六百本给了漳州、厦门的一些书店代售,九流社自己留下一百本备用。[16]当时《九流》的编务工作在厦门、漳州,由上海图书杂志公司发行,并与《逸经》文史半月刊交换广告。但是,也因为经费问题,出了两三期便无法维持下去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九流》第一期,内容十分丰富,其中郑子瑜《天仙访郁记》一文颇具史料价值(待下文分析),另外尚有老舍的《春夜》也十分难得。

同类推荐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为了游玩,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杨广为显示国威三次攻打高丽,征调全国二百多万军队,结果以惨败而告终。最后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卫队逼宫,杨广被迫自尽。
  • 忍辱膑足:孙膑

    忍辱膑足:孙膑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位身残志坚、独步千古的著名军事家。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子孙,因受奸人所害,膝盖骨被剔掉,造成了终身残废,所以被人们称为孙膑。后来孙膑逃回齐国担任齐国的军师。在齐、魏争雄的过程中,他指挥齐军取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大捷,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忍辱膑足:孙膑》展现了孙膑在军事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经历残酷刑罚,曲折坚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亡者录

    亡者录

    冷冻大脑复活再生技术发明后,刘协因患有胃癌,选择取出大脑进行冷冻,等待复活,五十年后,当他醒来,发现世间一切,均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将如何让在陌生的世界中随浪沉浮......
  • 封神榜再封神

    封神榜再封神

    无字天书封神榜再现,太阳系重开仙道。各界,各系虫洞大开。人,妖,鬼,尸,神各显神通,拉帮结派立山头。狼烟起。擦亮已经生锈的兵戈,鲜血洗尽神器的灰尘,重温他们曾经的辉煌。找回失去的十方神器,保卫家园。来战吧。封神之路。
  • 亦仙亦妖

    亦仙亦妖

    华夏大地,千年孕育着浩大的天地灵气,一次机遇,一次偶然,人类学会了运用天地的灵气,从而达到超脱三界,跳出五行,与天地同寿,自然一体的境界,这被后世称为“成仙”。进而涌现了大批的修真人士。华夏北部以天苍派、潇湘阁、渡魂寺、玉心宫四大派镇守。南部为魔王谷、聚金楼、仙灵堂、百花山四大派为首的魔宗领域。他是一个穿越而来和谐社会的少年,一心想回到现实,却无奈道路渺茫,爱、恨、情、愁,是无奈,是不甘,还是愤怒?他能否回到现实社会?且看《亦仙亦妖》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 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大理江山

    大理江山

    故事讲述南宋时期南疆大理国灭亡以后,大理公子为求复国行走江湖的爱恨情仇。
  • 大契丹萧太后

    大契丹萧太后

    在我国北方曾雄踞着几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曾成了华夏民族的强大对手,一度威胁着中原民族的安全,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都从中国消失了。其中就有立国近两百年的契丹人。宋与辽是一对结怨颇深的冤家。宋曾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辽也展开了一场深入宋朝腹地的进攻,双方都斗得筋疲力尽。生灵涂炭,城破家毁。最后,一人力排众议,主张议和。两国人民享受了百年的太平生活。这人就是契丹太后——萧绰。她生活的那段历史,充满了战争和杀戮,在波诡云谲中她凭藉自己的智慧和将帅的赤诚辅佐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奠定了全辽鼎盛的局面。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止阿房

    止阿房

    他是凤凰星君,傲视天下,却因为爱上了一个女子而被贬入了凡间。这一世的他是十岁的大司马,不尽荣耀,然而十二岁那年国破家亡,与姐姐一起入了宫,成为了娈童。十年屈辱,造就了他坚毅,桀骜的性格,十年后问鼎王座,最后却又惨死。白衣似雪,剑指长安,短短二十余年,荣辱与共,最后不过史书上的寥寥几笔,此刻又还有谁记得他呢?他这一生终究还是因为他爱上了那个女子而已。凤凰凤凰止阿房,何不高飞还故乡,无故在此取灭亡。
  • 镜花月圆

    镜花月圆

    车祸使她这个唐门千金穿越至古代,经历了一场帝王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不管她是祸乱朝纲的妖妃,还是乱世之中天之娇女,都圆了她与他几生几世的情缘。
  • DNF之异世界之恋

    DNF之异世界之恋

    对赛利亚八年爱恋的啊南,在穿越后遇到真正的她会发生什么事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