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100000054

第54章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社区博物馆运动

柯苑昕

前言

1967年,第一座以社区居民及其议题为主的社区博物馆——安纳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Anacostia Community Museum)在美国设立。随后,与社区博物馆理念接近的另一股重要潮流——生态博物馆也于20世纪70年代在法国出现。不论是强调地方居民的社区博物馆,还是以整体社区环境为范畴的生态博物馆,均因其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典藏的营运理念,带给博物馆界不小的震撼并产生回响。受这两股思潮影响,社区型或生态型博物馆以各种不同的形态,陆续在世界不同的角落成立,而中国也交错地引进了社区和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位于福州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三坊七巷”),因其多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为中国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至安泰河,总占地面积约40公顷。整个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分成两片区域,西面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面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呈鱼骨状。这种街区布局是中国古代社区形态——里坊制度的重要体现,三坊七巷也因此被视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现有明清建筑159处,其中包括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1处省级文保单位。这些古建筑中,单是涉台文物就多达28处,相关的涉台人物更是数以百计(黄启权,2011),其中不少人如甘国宝、沈葆桢等,更是为台湾的发展和捍卫台湾主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闽台文化交流主力的三坊七巷,同时还是百余位中国近代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严复、林旭、林觉民、林纾、林徽因、冰心、卢隐……他们无论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还是对洋务运动、变法维新乃至辛亥革命以来中国近代的政治、文化、思想、科技和军事的发展进程,都发挥了重要的乃至影响全局的作用。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总结:“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也正是因为他们,三坊七巷成为福州人文荟萃的缩影,被视为最具备试行建设中国第一座社区博物馆的街区。

究竟社区和生态博物馆的理念是什么?人们是如何实践其理念的?社区博物馆运动又给当地博物馆生态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围绕着这几个问题,本文将首先探讨兴起于西方的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及演变,并以英国铁桥峡谷工业遗址博物馆(Ironbridge Gorge Museum)为例,尝试了解社区博物馆理念的实践及影响。其次,在了解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对实践社区博物馆理念的重要性后,本文将侧重介绍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源起以及现状。最后,本文会以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定位为结束,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可能遇到的挑战。

社区博物馆的理念及其实践

回顾相关文献,尽管学者对社区博物馆有着不同的定义与讨论,但强调社区居民的实际参与并解决社区问题一直是社区博物馆秉承的重要理念。Prestwichy认为,广义来说,社区博物馆可以是一间有关社区的博物馆,也可以是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的博物馆(李惠文译,1993)。因此,根据这样的定义,无论是以收藏社区文物为主的博物馆,还是为了保存逐渐消失的当地文化或地方记忆而建立的博物馆,都可以以社区博物馆定位。

与社区博物馆接近的另一股重要潮流——生态博物馆,在理念上与社区博物馆秉持着相似的精神,关心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进一步分析和批判了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认为无论社区博物馆如何强调其与社区的互动,博物馆本身仍是以建筑为界限,与社区分离。Davis(1999)指出生态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的批评为:“有一栋被称为博物馆的建筑,里面驻扎着专家及典藏品;从物质面及哲学角度来看,知识和展览被视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居民及社区可以有限度地接近博物馆,但本质上却是与之分隔的。”生态博物馆试图打破博物馆以建筑为界限的营运核心,将核心博物馆所在之社区及周围环境视为整体,注重原地活态保护。

不论是强调地方居民的社区博物馆还是以整体社区环境为范畴的生态博物馆,均因其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典藏的营运理念,带给博物馆界不小的震撼并产生回响。它们推行至今已有40余年。正如Hudson于1987年在他的《最有影响力的博物馆》(Museums of Influence)一书中预测,在未来的数十年中,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将不是所谓大型的国家级博物馆,而是在经营上能结合地方资源的社区型或生态型的博物馆。他所列举的对未来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则包括位于美国的安纳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以及英国的铁桥峡谷工业遗址博物馆。本文以铁桥博物馆为案例,研究社区博物馆理念的实践及其影响。

位于英国什罗普郡(Shropshire)的铁桥,建于1779年,是世界上第一座铸铁大桥。它标志着英国最早工业化国家的地位。然而,20世纪中期,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战后过度使用等诸多因素,英国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局面(CCTV纪录片,2009),铁桥峡谷的生产活动也全面消失。应该如何对待让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工业革命时期和宝贵的工业遗产呢?环绕着这样的社会议题及需求,一套独特的论述与实践——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慢慢浮现成形。起初走了的人们又返回来了,将铁桥以及那里其他的工地遗迹重新修复。1973年,第一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在铁桥峡谷召开。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先提出工业遗产旅游的概念。铁桥峡谷也成为将老旧工厂列为观光工厂的最成功的案例。1986年,铁桥峡谷博物馆作为对工业遗产研究和保护的发源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第一个因工业而闻名的世界遗产。如今,铁桥峡谷已经是一个方圆十多平方公里由10个工业纪念地组成的露天博物馆。每年有近50万的游客来这里重温工业革命的那段历史记忆。铁桥峡谷工业遗址博物馆,虽然没有以社区博物馆这样的字眼来命名,但却是通过保护和利用当地原有的机器设备和生产厂房而建成的。不仅如此,它还摆脱了传统博物馆以建筑为界限的模式,开辟出了一种新的顺应当地的博物馆形态。

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源起及现状

基本上,讨论社区博物馆运动,必须要从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讨论。以英国为例,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转变。Davis回溯英国博物馆的发展史,指出地方博物馆一开始成立时,除了有慈善和建立社区意识的意义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社区的居民。这样的角色到了20世纪初,却有了重大的转变:博物馆越来越以学术单位自居,而与社区居民渐行渐远。这样重学术而轻社区的趋势,经过半世纪的发展,直到20世纪中期以后,博物馆界才开始反省其与社区的关系。英国在1970~1980年间,因社区居民对地方文化及历史的热爱,加上经济发展的推波助澜,地方型的博物馆蓬勃发展。同时,英国的地方博物馆也开始反省博物馆的典藏与展示策略,认为博物馆不应只是收藏及展示伟大的文明遗产或皇宫贵族收藏品的地方,地方居民的生活经验和回忆等这些无形的资产也是同样的可贵。上述的铁桥博物馆的案例,即可视为对博物馆角色、定义与社区关系的一种反省与实践。

虽然与铁桥峡谷的历史时期、背景不同,20世纪末的三坊七巷同样也面临着传统社会中物质文化大量消失、人文环境恶化及社区疏离等种种问题。面对这些社会现象与问题,有来自民间与官方的几股力量,企图改善这样的现状。经过长达几年的讨论与筹划,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于2006年底正式启动。起初,人们并没有社区博物馆的概念,只是想要为日渐消失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如历史建筑、工艺、曲艺等,找个展示的平台。环绕着这样的社区议题与需要,衣锦坊水榭戏台、南后街叶氏民居、南后街蓝建枢故居等小型展馆纷纷成立并成为地方戏剧演艺、非物质文化展示、社区文物展出等活动的场所。已建的展馆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存地方传统文化的作用。除此之外,部分民生问题,如缺乏公共卫生设备、休闲娱乐场所等,也得到了改善。最为重要的是,建设过程推动了居民社区意识的形成,为三坊七巷的社区博物馆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一开始人们并没有设立社区博物馆的意识,可是这些应社区及地方要求而成立的小型展馆,根据广义的社区博物馆理念,均可因其强调所在社区的文化和以社区居民为主的理念而定位为社区博物馆。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业已现雏形。

如今,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的目标已从一开始纯粹的保护和传承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转变成为把整个三坊七巷社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包括安泰河、乌石山历史风貌区、朱紫坊建筑群、于山)建设成为一个博物馆。《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规划及近期实施方案》于2010年9月正式出台。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也于2011年1月正式立项。在一期规划中,除中心展馆外,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将由37个专题馆和24个展示点组成。专题馆和展示点虽侧重点不同,但都是为了反映三坊七巷社区文化和福州文化的精髓,是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题馆主要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成,建筑本身具有典型的明清风格。将这些古院落作为专题馆不仅可以将经典的建筑艺术展示给世人,而且利用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题材来装饰古民居,使专题馆独具地方特色。专题馆主要分为名人故居、纪念馆、艺术馆、民俗馆、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小型传统博物馆等几类,通过多样化的专题馆来展示三坊七巷名人事迹、福州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三坊七巷独特的明清建筑。如,位于衣锦坊4号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水榭戏台,现为福州地方戏剧演艺场,定期举办闽剧、伬唱、评话、十番等民俗戏曲表演,是游客休闲娱乐以及传承民间戏剧的重要平台;文儒坊17号尤氏民居现为福船文化博览苑,再现了福船的制作工艺过程及福州造船工业的演变和繁荣,是继承和弘扬以福船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海洋文明的重要展示点。24个展示点侧重展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有饮食、寺庙、宗祠、药铺、琴棋书画等几类。其中有许多与福州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老商铺,如百年老店永和鱼丸、同利肉燕等等,三坊七巷居民求神拜佛之地,如天后宫、老佛殿。这样的规划还原了曾经的社区居民生活场景,不仅保护了将要逝去的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也更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活态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林矗,2011)。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已不再是以建筑为界限的一座或几座博物馆了,而是由博物馆群组成的包括三坊七巷及其周边风貌区在内的整体。西方的博物馆理念在这里变成了一种思维模式而并非准则在遵守。

结论

社区博物馆的概念兴起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尽管相关的讨论与辩论从未停止,但可以肯定的是,社区博物馆的理论是伴随着其实践而推展开来的。在不同的社会脉络之下,不同的实践方式必将影响其理念的发展,蕴(派)生出不同的内涵(陈佳利,2004)。和铁桥峡谷单一的工业遗产文化不同,三坊七巷的文化是多元性的。多元的文化内涵表示三坊七巷有着更为丰富和多层次的社区资源,可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社区博物馆的定位困难:想要面面俱到,看似滴水不漏,却实为不痛不痒、缺乏重点;如果只挑选部分代表文化和文物,被排除在之外的文物及其所代表的族群文化,却又容易被边缘化或矮化。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论证,目前,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中心展馆),作为整个社区的一个缩影以及社区议题集中展示的重要空间,内设四大主题:里坊制度寻根、明清建筑探微、闽都名人追忆、非遗文化传承,其中“闽都名人”是该馆的重点。除此之外,还设有专题馆:龙山刘氏、郁达夫、春晖堂,老街坊交流区,临展区和信息中心。中心展馆的这一侧重点可以看出三坊七巷大社区博物馆下一阶段以打造“近代名人聚居地”为主的发展趋势。Hubert(1985)认为生态博物馆独特的地方在于它与时代潮流同步、忽视传统博物馆的时空固定不变的永恒性展陈内容。三坊七巷以士人文化为社区主要展示内容,虽然是以史迹、回忆为主,有违“打破时空固定”的理念,却是符合当前的社区议题的。福建,是海西建设发展的主力:2009年5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3月又批复同意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梳理闽台两地地缘、文缘、血缘、商缘、法缘的关系更能激发居民的热情、凝聚社区的向心力,从而推动两岸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活态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三坊七巷的社区议题也必然随之改变。如何透过博物馆运动来挑战和解决社区问题,将会是整个社区共同关心内容;也唯有透过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及规划,社区博物馆的运作才可能成功,才能发展出一套适合三坊七巷的独特的论述与实践。

参考书目

[1]李惠文译:《来自社区民众的力量》,《博物馆学季刊》7(2),第31~35页。

[2]陈佳利:《社区博物馆运动:全球化的观点》,《博物馆学季刊》18(4),第43~57。

[3]黄启权:《从三坊七巷涉台文物看榕台关系》,共5页(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文史研究部汇整资料,未正式出版)。

[4]林矗:《“以人为本、活态保护”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探索之路》,《中国文化遗产》2011年05期,第74~83页。

[5]《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规划及近期实施方案》,2010年9月,共67页,由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参与编制。

[6]Davis,P.(1999),Ecomuseums:A Sense of Place,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7]Hubert,F.(1985),Ecomuseums in France:contradictions and distortions,Museum International,Vol 37 Issue 4,p.186—190

[8]Hudson,K.(1987),Museums of Influ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CCTV纪录片:英国铁桥工业遗址博物馆(2009),创建:2009.5.20。

同类推荐
  • 秦时烽火之我是嬴政

    秦时烽火之我是嬴政

    综合作者的构思、历史、秦时明月、一些小说于一体,故事荒诞不经,还请见谅。“当我睁开眼的那一刻,天地为之变色”我来到了这个时代,我成为了那个人。却发现这个世界没有那么简单。这里是真正的文化与武侠相交融。我是嬴政,我要让天下颤抖。
  • 柴周闲臣

    柴周闲臣

    后汉乾佑三年(公元950年),距离大宋建国还有十年。这一年南唐周娥皇还在荡秋千,这一年后蜀花蕊夫人还没伺候孟昶;这一年符皇后夫家刚刚不姓李,这一年杨继业、潘仁美们还没出道;这一年镔铁大辽正在动荡,这一年西夏的祖宗虚以委蛇着中原朝堂。同样是这一年,邺都城里正在上演风云际会。郭威、柴荣、赵匡胤三条巨龙同会与此,虽然都是潜龙在渊,连想都不敢想自己未来的终极地位。但正所谓云龙风虎,三龙同游之地想不风云雷动、大能云集也难。还是这一年,秦越来了,百年后留下一句名言——谁说乱世只是武人的舞台?PS:乱世有风险,穿越需谨慎。职业选择更重要,这是保命发财之根本。且看文武不成的秦越如何大隐于朝,逢缘于世,捭阖天下,成就盛世大闲贤臣美谈。
  • 万殊劫

    万殊劫

    本是巨商富贾之子,享尽荣华富贵,却突遭幕后黑手陷害。复仇之路,牵出身世谜团,管你何人,犯我者,虽远必诛!
  • 明末三国传

    明末三国传

    一群高中生穿越去了明末,有的投靠了李自成,有的投靠了满清,还有的则苦苦维持着大明,他们的到来,改变了明末的格局,这就是明末三国列传
  • 倚马傲山河

    倚马傲山河

    这本书写的是秦长安凭借过人的军事天赋征服天下的故事。没有火器,纯粹的冷兵器。权谋之术写的很少,甚至没有,展现更多的是战争的波谲云诡。依据秦长安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呈现的战斗,也是由开始的几十几百人的战斗,逐渐延展到纷繁复杂的大型战争场面。来吧,一战到底……
热门推荐
  • 腹黑邪王:独宠逆天小娇妻

    腹黑邪王:独宠逆天小娇妻

    她,21世纪金牌杀手,被曾经所深爱的男人和自己的亲妹妹陷害,被刺身亡,一朝穿越,成为天竺大陆人人唾弃的废柴与丑女,在家中,虽集万千宠爱为一身,却发誓努力修炼。丑女?瞪大你们的狗眼看清楚,这是美女!废柴?可她却用一支玉笛将所有人踩在脚下。他,堂堂冥王殿下,皇家六皇子,嗜血狂魔,对待所有人都无情无义,唯独对她,柔情似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只要她要,倾尽一切,夺来给她,哪怕是这天下!在他眼里,她便是全部的光芒。【古言新手。不喜勿喷】
  • 太后嫁到再为后
  • 风云大陆之风起云涌

    风云大陆之风起云涌

    风云大陆是世上最大的大陆之一,却不是最强的大陆之一。就因为这个强字诞生了无数的强者的传奇故事,也是因为太多了,所以只能是之一故事。
  • 快穿:时空操纵者

    快穿:时空操纵者

    作为一个逗比校花,她只想拐个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当个米虫不料,目标还未实现,这一切就成了浮云!她!被拐去维护时空秩序了!这也就罢了,这个死死缠着自己的男人是谁!男人邪魅狂娟一笑“默默,你是我的”作者新坑,男女一对一。
  • 全职高手之后来渐渐失去了

    全职高手之后来渐渐失去了

    所有人都认为,王杰希没了方士谦,喻文州没了黄少天,最后他们会在一起,不过只是同病相怜。你有多久没见过他们了?好像,已经有很久了。最后,你们终于流失在了岁月里,下落不明。后来,也许会有人送四十元一支的玫瑰,四千元一块的手表,四十万元一件的大衣,四百万元一枚的戒指。但是少天你一定不知道,我心里名为感情的种子,却是你从送我四块钱一碗的馄饨开始发芽的。
  • 魔仙噬魂

    魔仙噬魂

    宗门被灭,废物少年被传送到大陆第一凶地,以神宝开启逆天资质,从此天上地下,任其逍遥!诛仇敌,灭妖邪,战仙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若天阻我,灭了它又如何?”
  • 三事忠告

    三事忠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圣行

    万圣行

    他是圣地之主的传人,却永远无法凝聚道元。他是弱小的人类生灵,却是天生的雷电掌控者。他来到忘尘的第一天便失去了一生挚爱,却得到了浓于血水的兄弟。他有两个师傅,一个是亲人,一个是仇人。他是苏名,他是一个人类,在各族强大生灵的环视下他背负着沉重的血仇在前行….
  • 背后灵男友

    背后灵男友

    午夜看片,看出来一个背后灵大帅哥?他好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样子?专属,忠犬,而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爬得了床?如此酷炫掉渣天的多功能帅哥,还不快点来到我的碗里来!唔……好想跟他长相厮守。可他终究只是灵不是人,该怎么办……
  • 玄衣风飞

    玄衣风飞

    只要你对武侠感兴趣,不是仙侠!不是修真!不是国术!不是浪子异侠!他只是玄衣风飞,一本也许不会让你失望的全新武侠!起点也有纯武侠!即便是带点玄幻的武侠,也绝不是如今的网络武侠!我是羽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