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100000048

第48章 “新北京”城里的“老北京人”(3)

1957年创作《茶馆》时,北京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已经基本完成1956年1月15日,北京市工、农、商、学、兵等各界群众20多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热烈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联欢大会,标志了北京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初步完成。,包括茶馆在内的众多私营性质的小饭庄、连家铺等,或者被撤销、或者被合并改建为国营茶庄和合作食堂,茶馆数量在逐步减少,功能也日趋单一。老舍显然是抱着一种相当惋惜的态度去追忆大茶馆当年的盛况的,起笔便说“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那么,为何会有这种“思古之幽情”呢?因为当年的大茶馆是一个“重要的地方”,里面有歇腿喝茶、提笼架鸟、无事闲聊的,也有保媒拉纤、商议事情和调解纠纷的。可以看到,老舍笔下的大茶馆融汇了日常生活的多种功能依据衣俊卿先生对于“日常生活”的界定,参见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16页。,包括日常消费活动(如喝茶吃饭)、日常交往活动(如闲聊饶舌)和日常观念活动(如“文化交流”)等。相对于“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等大规模的非日常生活领域”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第14—16页。,茶馆所承载的这种日常生活,虽然有着重复性、凝固性,但它是一种“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是具有自然性和自在性的个体行为,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容易受到外界和公众事件影响;同时,日常生活主体之间由于重复性而生成的一种熟稔关系,也使得这些日常行为变得亲近和舒适,让人心生愉悦,“充满安全感”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第20页。。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等经验主义因素为基本图式,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等自然因素为立根基础”同上,第257页。的,而这些因素都和文化元素相契合。因此,茶馆更是一个凝结了传统文化自在形式的场所。

这些特质,对于50年代以来一直处在政治神经高度紧绷状态的老舍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蛊惑。因为匮乏,所以追念,我们也因此能在《茶馆》的第一幕中看到一个以一种惋惜、甚至是留恋笔调复现的老北京的茶馆景象。那些茶客们或闲聊,或游戏,或买卖交易,或交流信息,言行举止间都透出了一种老北京特有的情致和兴味。比如松二爷、常四爷刚进茶馆后,待茶沏好,他们“向邻近的茶座让了让”,又互相让茶“您喝这个”,精通生意经的王利发更是左右逢源的“礼仪大全”赵园:《北京:城与人》,第147页。,让人心生亲切之感,这些都是出生在首善之区的老北京人讲究礼节的典型表现;在面对着周遭愈来愈多的洋玩意儿的时候,常四爷感慨说:“我老觉乎着咱们的大缎子、川绸,更体面!”——这既是文化守成主义者的表白,也是老北京人讲究礼仪和“体面”的重要证据。及至松二爷和常四爷被吴、宋两位暗探抓走,松二爷还惦记着他的小黄鸟儿,嘱咐王掌柜“看着点我们的鸟笼子”,老北京人生活艺术化的闲逸情调已经毫末毕现。茶馆作为氤氲着老北京人这些礼仪风度的所在,已经成为形塑北京人精神气质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可化出,透过这幕栩栩如生的老《茶馆》,我们也看到作为老北京人的老舍的复苏。

当然这还只是作为日常生活世界的茶馆的一个方面,在第一幕的舞台说明中,我们还看到了“莫谈国事”的纸条,这既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也不妨理解为是老舍的有意为之,将茶馆所代表的日常生活形态和国家大政区隔开来。所以在第一幕中,才会有黄胖子这样的人物,调解纠纷,平息争端,而且他有自己的原则:“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情,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这就暗示出茶馆不仅能给人精神愉悦和文化追忆,它还是民间社会具有内在稳定性和游戏规则的场域,能够达至国家权力无法渗透的边边角角,黄胖子解决了一只家鸽的纠纷就是明证。作为老北京人的老舍,对于茶馆这种自成一体的规则当然了然于胸,但作为一个已经在50年代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历练了几年的体制中人,他更知道这种游离于体制之外的自成一体的危险。所以,似乎是为了要平衡第一幕中茶馆的“放肆”状态,老舍在其后的两幕中明显收起了笔触。

第二幕启,老茶馆的悠游气氛和老北京的精气神儿已经不见了踪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改良后的茶馆,老茶馆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老茶馆所承载的那些日常生活形态也不见了踪影。第二幕一开始,我们就听到茶馆的老伙计李三的抱怨:“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句台词虽然广受称道,认为体现了老舍写活老百姓语言的功力,但如果细究起来,这种对于当时政局动荡更迭和政治改革的颇有见地的抱怨(包括紧随其后李三对于皇帝退位、袁世凯做皇上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评价),会出自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茶馆的老伙计之口,已经泄露出老舍急于将政治讯息透过人物之口表达出来的用心。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我们看到的是在短短一段时间中,难民的央告、乱兵的砸抢、巡警和侦探的敲诈轮番上阵,对茶馆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行侵扰。对于此点,老舍曾给过这样的解释,这些无关紧要的人物“也许只说了三五句话”,“可是又都能帮助反映时代”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老舍剧作全集》,第593页。。人物转换和矛盾凸显的节奏之快,确实能够烘托出整个军阀混战时期兵荒马乱的气氛,但这种将矛盾压缩、集中化地处理,也使得茶馆失去了日常生活世界的应有节奏,一个巨大的政治黑洞吸尽了它本该呈现的个人化的生活情态,呈现出的是压在市井小民身上的重重苦难。

到了第三幕,茶馆俨然成为一个群魔乱舞的政治闹剧的舞台。先是小丁宝和王利发的对话,侧面揭示出国民党四处敛财、没收“逆产”的行径,然后是小刘麻子依靠宪兵司令部沈处长的势力要成立倒卖妇女的“花花联合公司”,接下来则是三皇道要登基当皇上,国民党特务镇压罢课的学生和老师等。这些颇具戏剧化的情节,显然旨在强调40年代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统治的荒谬与腐败。如此似乎还嫌不够,老舍还直接借用剧中人物(周秀花和大傻杨的数来宝)之口,说出“想要活命得上西山”、“好八路,得人心”这般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色彩的台词。这样直白的台词,几乎让《茶馆》再次沦为歌颂新政权的活报剧,而掌柜的王利发在剧终的上吊自尽情节的设计,则让试图寻找艺术突破的《茶馆》最终陷入“颂歌”文本的境地。依照老舍在剧作开始时的人物设计,王利发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非常精明、世故,是一个善于变通的茶馆老板,即便遭遇了茶馆即将被霸占的变故,在没有选择任何“变通”的情形下直接选择了自杀这种过激行为,似乎也显得过于突然,和王利发一向的处世原则颇有差距。老舍的这种处理无非是想借王利发被逼上绝路来控诉旧社会的黑暗,但这种突发性、极端性的事件,实际上只能是再次破坏了茶馆本身的日常生活法则,让老舍心心念念的“茶馆”难回“日常”。

四、结语

可以看到,不论是《龙须沟》直接呈现出的“社会主义茶馆”,还是《茶馆》将其由一个日常生活空间变成时代政治讯息的展示场,以至于两部作品都呈现出一种内在的紧张,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老舍的一种身份焦虑,即作为“老北京人”的老舍和试图成为“社会主义新人”两种身份之间的龃龉与冲撞。一方面,“老北京人”是老舍的人格底色,是老舍“生于斯、长于斯、写于斯”的人生经历涵泳养成的,是和老舍的精神气质、性格秉性密不可分的,更是塑成老舍业已成型的艺术趣味和艺术世界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受到新政府的“礼遇”进入体制内后,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人”的焦虑,又一直纠结于老舍的内心。发表于1951年10月1日《人民日报》上的《新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一文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老舍这种“搞通思想”、希望尽快脱胎换骨的焦虑感:“要搞通思想,非参加政治活动不可;光靠书本是容易发生偏差的……我向来是个文文雅雅的人。不错,我恨恶霸与坏人;可是,假若不是在控诉大会上,我怎肯狂呼‘打!打!’呢?人民的愤怒,激动了我,我变成了大家中的一个。他们的仇恨,也是我的仇恨;我不能,不该‘袖手旁观’。群众的力量,义愤,感染了我,教我不再文雅,羞涩。说真的,文雅值几个钱一斤呢?恨仇敌,爱国家,才是有价值的、崇高的感情!书生的本色变为人民的本色才是好样的书生!”发表在1952年5月21日《人民日报》上的《毛主席给我新的文艺生命》一文中,老舍进一步表态说:在学习了《讲话》之后,“不会教‘老作家’的包袱挡住我的进步”,这样“才能得到文艺的新生命”。在1953年反思创作《春华秋实》的过程中,老舍更直白地表达出对自己没有跟上时代的担心,唯恐被别人说“这个‘老’作家不行啊,不懂政策!”老舍:《我怎么写的〈春华秋实〉剧本》,《老舍剧作全集》,第315页。这些都一再表明老舍对于摆脱“旧我”、成为“新人”的心存焦虑。在新中国成立后异常复杂、瞬息万变的政治气候中,置身体制内的老舍始终保持着一种谨慎态度,刻意去彰显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人”、做政策的传声筒的一面,但“老北京人”的精神印记却时常会浮现出来,尤其是在自己的艺术实践遭遇困境,外界环境一度宽松的时段,“旧我”与“新人”之间的纠葛就会愈加频繁。

茶馆作为一种老北京重要的日常生活空间,承载和涵养了老北京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所以作为老北京人的老舍才会对茶馆情有独钟,但同时,成长于民间社会的茶馆所具有的内在规则,又常常游离于主流政治之外自成一体,这就使得老舍笔下的“茶馆”场景格外复杂。陷入苦闷中的老舍既常常留恋茶馆中那些闲云野鹤、讲究礼仪和气度的老北京人,又对茶馆的自成一体有所担心,所以常常对笔下的茶馆加以“社会主义式”的改造,删去不符合主流规范的部分,凸显“时代特色”。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势必会导致文本的内在断裂和紧张,这也使得老舍陷入到愈加的痛苦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老北京人”的人格底色和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政治要求的复杂纠结,一直贯穿了1949年后老舍的精神历程,是老舍饱受煎熬的重要原因,但另一方面,这种内在心灵的搏斗,也使得他的创作拥有了异常丰富的意义层级。

同类推荐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刘诗白文集(第十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实启动有效需求 促进经济健康复苏;价值理论与现代多样类型的商品结构;如何启动有效需求;大力调整结构 重振东郊雄风等。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7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一生要会运用的成语寓言故事

    本书精选中外经典成语、寓言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来阐发人生的哲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负大道

    负大道

    轮回瞳、万花瞳、掌仙瞳,万古三大天赋神瞳神秘莫测的力量!上道学府、北陵学府、平南学府,东洲三大学府原来是万古之初道宗的分支!神秘的幽冥,竟然只是残组织的外围成员,推动万古战争的居然只是八个不甘寂寞的少年!残组织最高领导者居然是不恭家的不恭右情,推动万古的暴乱原因只是为了引出不恭逆天的仇恨,逼出万花瞳的终极奥义!杀人如麻的不恭右情竟是一个可爱的大哥,身死道消,只为成全一直欲杀他而后快的弟弟!苏泽说“生男孩,我跟儿子一起保护你,生女孩,我就保护你们两个!”可惜,还是太弱,在强者为尊的万古大陆,这只是一个完美的幻想!
  • 灵异故事:百夜

    灵异故事:百夜

    一场诡异的“百夜”游戏,四个经历奇特的女孩,一座充满灵异的宿舍楼,一百个鬼故事后,等待她们的将是什么?她朝桌子下面瞥了一眼,立刻倒抽了一口冷气,只觉得一阵寒冷渗透了骨髓,然后随后血脉流过她的全身:她们长长的裙子下面,居然没有脚!
  • 末世之我是召唤兽

    末世之我是召唤兽

    修真界的修士云帆苦修三百年,修到渡劫期,怎奈在天劫中迷失自我,渡劫失败,在天劫中化为飞灰。茫茫宇宙,一颗生命星球迎来末日,自身灾变,外星生命入侵,一位普通的女大学生李晓梦,在绝境之下以自己的生命为献祭进行召唤。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相隔不知多少位面的云帆一丝残魂响应了召唤,跨越天劫与无数位面来到李晓梦的身边,从此成为李晓梦的召唤兽,开始了他们的末世生涯。
  • 千金归来:邪少独宠少奶奶

    千金归来:邪少独宠少奶奶

    前世,遇人不淑,误以为继母对自己百般疼爱,继妹谦让,可怎料一切都是他们的阴谋诡计罢了,惨死大海,再次醒来竟发现意外重生了!且看这一世如何虐继母,坑渣妹,打渣男!
  • 情若花海:十年之约

    情若花海:十年之约

    这是TFboys与一个女孩的爱情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嘿嘿,螃蟹苏苏第一文,写的不好多包涵哈!
  • 洛书云龙志

    洛书云龙志

    七百九十年前,一个叼着劣质红塔山穿着人字拖的大叔不小心在这片大陆一座大山中丢失了几张幼儿识字读物,于是这片大陆的魄士崛起了。当大陆仅剩的几个魄士杀上众神之宫。众神陨落的时候,他们后悔了:“早知道应该在流浪古堡买几个主角光环的。”
  • Apocalypse

    Apocalypse

    傲慢(Pride),妒忌(Envy),暴怒(Wrath),懒惰(Sloth),贪婪(Greed),饕餮(Gluttony),淫欲(Lust)——从古代天主教流传下来的七原罪,它们是罪恶的代名词,它们的背后是七位恶魔。数千年前,他们从襁褓中挣脱而出,在世间肆虐,七位贤者挺身而出,他们拼尽全力终于将恶魔们封印,但他们知道,再过七百年,恶魔们将再度破壳而出,他们将使命与能力封存在血脉之中,当恶魔们苏醒时,他们的血脉会产生共鸣,也许是在一次意外中,也许是不经意间,也许是在情绪波动时,他们的后代会觉醒,并将恶魔们再度封印,这份力量与使命将永远流传下去,他们称自己为Apocalypse——天启。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网游之混沌时代

    网游之混沌时代

    一名屌丝宅男凌风,意外开启了家传之宝——神秘的龙形玉佩,并且在游戏之中获得了无敌的幸运值。并且幸运值还能够随着角色的等级,不断的升级哦!且看凌风拥有了幸运值之后,如何开启一段传奇而又多彩的人生。并且本书还包含有策略、国战、竞技、修真等等元素,因此,本书绝对算得上是网游历史上的一个大杂烩!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投上你们手中宝贵的一票吧!本人将不胜感激。而正在更新之中的《超级大中华》,也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