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44

第44章 宗教意涵(2)

说》、《皇帝的新心——“超越内在说”再论》等。他们认为“内在”就不可能同时是“超越”的,“超越”不能同时是“内在”的。他们的这种观点主要是针对自熊十力以来的现代新儒家(也包括不承认自己是新儒家的余英时)以“内在超越”来解释传统儒家而言的。这两种观点看起来针锋相对,但总的说来,否认儒学“超越内在”说者不赞成儒学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

以这个立场看,李申因认为儒教是教,所以,似乎是倾向于肯定儒学的“超越性”的。此外,郝大维、安乐哲二位虽不赞成儒学具有“超越性”,但认为儒学具有“宗教性”。这里我们专就“内在超越”或“超越内在”问题谈谈学者们的分歧。

不赞成儒学“内在超越”者,例如冯耀明在《当代新儒家的“超越内在”说》

中认为:“超越”一语在柏拉图哲学中的典型用法“涵有外在(beyond)及分离(separate)的意思”,“超越”即同于“外在”,怎么能以“内在超越”或“超越内在”

来释说儒家思想呢?说“超越内在”即等于说“圆的方”。严格的超越的观念,在西方的思想传统中,是一个深刻而重要的观念,它是在逻辑的、科学的、哲学的和神学的语境中存在的,这样的观念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它与“对中国古典典籍的解释无关”。郝大维、安乐哲认为,即使在今天西方学术界中,这样一种诉诸神学、科学和社会理论中的超越观念也不怎么时行了,已经没落了。如果这样来理解的话,现代新儒家以“内在超越”解说传统儒学思想,要么是将“内在”与“超越”两种根本对立的东西捏拿在一起,形成一个不知所云的东西;要么是将根本不相应的一套术语去说明另外的东西,似乎是以西方的观念体系去解释儒家。

事情果真如此吗?在我们看来,以上观点一方面主要是批评儒家思想中的某些观念,另一方面也同样没有跳出西方学术的基本路数。比如,认为“内在超越”说是把客观的创造实体或超越原则与主观的自觉心灵或自由主体等同起来,认为这种将“宇宙心灵”

与“个体心灵”浑化为一的“心灵”是“皇帝的新心”。其实,这里与其说是在说明“内在超越”根本是莫须有,还不如说是在批评儒家的最基本的观念。因为,将“宇宙心灵”与“个体心灵”浑化为一的心灵不就是“仁者”的“心灵”吗?“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四海为一家,中国为一人”,“心外无物”等等,都有这个意思。说“内在超越”莫须有,不就是说儒者的这些观念是莫须有吗?我们当然不能说儒学中的这些观念就毫无问题,不应加以批评。可更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一些观念究竟何所指,而千百年来的中国知识精英乃至民间百姓为何有这样一些观念?它们仅仅是魂落乡间里巷的孤魂野鬼的奇思妙想吗?还是在这些观念的背后有更深刻更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

汤一介认为,“天道”是超越性的问题,“性命”是内在性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是属于形而上的问题。照中国传统哲学的看法,形而上的问题是“超言绝象”的;“超言绝象”自然不可说,说了别人也听不懂,只能自己去体会,所以孔子提倡“为己之学”,而反对“为人之学”。“天道”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通于人之内在之性,故《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性”同样不仅是内在的而且可以通于“天”之超越之性,故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继孔子之后有孟子,他充分发挥了孔子哲学中关于“内在性”

的思想,并以人之心可以通于超越性之“天”。他说:“尽其心,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人本然所具有的“四端”的充分发挥,则表现为仁、义、礼、智之善性,这样就可以达到对超越性的“天”

的觉醒,而实现内在之人心与超越的天道同一。宋明理学在更深一层次上解释孔子提出的“性与天道”的问题,使儒家哲学所具有的“内在超越”的特征更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理”虽然入手处不同,但所要解决的仍是同一问题。程朱是由“天理”的超越性推向人性的内在性,以证“性即理”;陆王是由人性之内在性推向“天理”之超越性,以证“心即理”。

汤一介指出,我们是否应该在发展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的同时,也引进或建立一套以“外在超越”为基础的哲学理论呢?对人类社会说,人们除了应要求以其内在精神来提升自己而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同时也应承认有一种外在的超越力量可以帮助或推动人们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这不仅因为以“外在超越”为特征的西方哲学和宗教曾对人类文明作出过积极的贡献,而且这种哲学和宗教对建立较为合理的政治、法律制度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哲学能充分吸收并融合以“外在超越”为特征的哲学和宗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使中国哲学能在一更高的层次上自我完善,也许它会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如果东西哲学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构成包含着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中国哲学和以“外在超越”

为特征的西方哲学,那么东西哲学不但可以以多种形式相会合,而且将使人类的哲学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刘述先认为,宗教信仰向往“太和”(ComprehensiveHarmony)的境界。

有人认为,在自然世界之中,老虎杀羊,这就否证(falsify)了自然中有太和的说法。这种驳斥是犯了典型的范畴错置的谬误,它背后隐含了一种单向度的思考,以为通过经验推概的标准就可以判断宗教信仰的真假。试问哪一个信仰宗教的人不知道经验层面老虎杀羊的事实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于“太和”的向往与信仰。由此可见,“太和”的理念并非建立在经验推概之上,也不会因为它不符合经验观察到的事象而失效。事实上没有人会否认世间充斥着众多彼此矛盾冲突的现象,而这恰恰是人类追求宗教信仰背后的一个深刻的动机。故此基督教寄望于他世的天国;佛陀看到众生之相残而发心追求解脱之道;孔孟的儒家思想乃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据乱世”,所以公羊家才要格外显出对于“升平世”,乃至“太平世”的向往。也恰因为儒家不甘心把泥足深陷于“内在”之中,才会努力去追求“超越”的信息与理想。

刘述先指出,儒家式的内在超越形态的确有其严重的局限性,而令超越的信息不容易透显出来。但这并不表示,基督教式的外在超越型没有严重的问题。基督教的上帝表面上可以保持其纯粹的超越性,其实不然。因为上帝要与人以及世界发生关联,就不能不进入内在的领域而受到这方面条件的局限。

既然上帝往往要通过启示给予人类指引,而被挑选来传达上帝信息的先知又是内在于此世的人,他们也必须用人的语言才能传达超越的信息,那就不能保持纯粹的超越性了。如果肯定超越的信仰就必须否定内在的准则,否定人在自己的生命之内可以体现神圣的光辉,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点?这样看来,外在超越说乃不能不陷入两难的境地之中:如果要维持超越的绝对性,就不能不否定内在标准的自主性,如果超越内在于人性与世界之中,则外在超越已变质而为内在超越,有许多事情要依靠人自己的判断而不能仰仗不可知的超越,则外在超越说并没有它所声称的胜过内在超越说的优势。事实上,外在超越说与内在超越说并不是可以一刀切开来的两种学说,这由检验西方神学发展的线索便可以明白。

在这个问题上,李申《中国儒教史》一书用了近一百五十万言来申说辨析。

如果抽去传统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组织及制度,仅仅从学理上来分析这些观念,当然是很不够的。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国家组织就像儒教的肉体,而儒教就是君主制国家的灵魂”。而要辨明这一断语所可能引起的误会,就要说明这些观念究竟何所指。因此,我们需要说明现代新儒家对“超越”的特殊理解。

关于“超越”一语,按我们经常见到的这一术语的使用情况,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超越即超验,不可经验之意。康德认为,超出一切可能经验之上、不为人的认识能力所能及的便是超越的,如上帝。第二,指人可超然于生存环境的主观精神力量或意志力,这种意义上的超越是非常泛化的,相当于超过、高于、超然等等。然而,在第一层含义中,主要是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超越”的,可它透显出的另一层意思是神性。在康德的哲学中,认识论与伦理学恰恰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认识论是不关心神性的,它关心的是客观原则,所以必须有“自在之物”存在。只有在伦理学中,上帝的存在才是必然的。这些,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种《西方哲学史》教科书中知晓。

但现当代新儒家与传统儒家在基本品格上是一致的,他们更为关心的不是认识论,而是价值论、本体论问题。这样,“超越”一词也不是在认识论上讲的,而是从他们的本体论-境界论上去讲的。因而,所谓的“超越性”指的是神性、宗教性。儒家所追求的境界,“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其至也,虽圣人也有所不能焉”(《中庸》),从这个意义上讲,终极的境界也有难以经验的地方。本体-境界为何具有神性呢?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提到儒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最基本的观念——“天人合一”。

依据这样一种思想,高高在上的天道与人的“良知”、“本心”是相通不隔的,如果天道、天具有神性,那么,说人之“良知”、“本心”也因此获得神性,应是能够成立的。但是,天具有神性吗?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后面还要专门论述。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为何在儒家看来,“宇宙心灵”和“个体心灵”可以浑化为一,原来,所谓“天”,是形上义理之天,并不是指的外在于人的自在之物,而“天”也是一个本体论-价值论的概念,其认识论意味是十分淡薄的。而如果从认识论角度来看“尽心、知性、知天”,又把天看成外在的客观存在,便显得难以理解,像“心外无物”这样的说法就只能是疯话了。

因此,超越性与宗教性虽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但是在现当代新儒家的心目中,两者是相通的。因为,超越的“天”完全没有认识论意味,而只是价值之源。

如果超越性被理解为神性、宗教性,而天人又是相通不隔的,那么,以“内在超越”来解释传统儒家的思想便不是不可理解了。余英时亦对“内在超越”

说持肯定态度。他认为,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的价值系统不同,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个性特征是“内在超越”。“内在超越”的特征就是认为超越的价值源头与根据在内而不在外,这就是所谓“为仁由己”,“依自不依他”。不过,尽管超越的价值之源在内而不在外,但作为价值之源的心灵却又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正是由于这种相通(或云“合一”、“相感”等),使个体的“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之类的功夫成为必要,这就是道德修养功夫上的“内转”。也就是因为这种相通,使在“内转”基础上的“外推”(推己及人、推恩)成为可能。“内转”与“外推”统一起来,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也就是“内在超越”。这是以自我为中心而展开的一往一复的循环圈。如果要进一步追问为何天人相通合一,就只能回答说,这是儒家乃至传统中国人根本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所以,现当代新儒家认为,“内在”与“超越”并不是直接对立的。“超越”

(神性)可以同时是“内在”的,换句话说,超越的价值理想追求,可以通过人的修身增德而在充满人间烟火的红尘中实现;相反,对六合之外的事,“圣人存而不论”。这样一种超越,的确与西学中的超越有所不同。它不需要也很难得到认识论意义上的、实证主义方式的“证实”,而需要的是儒者的身体力行,自己体悟、体证,自证自信。对于内在与超越的关系,刘述先将之比作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有限(内在)与无限(超越)有着一种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通过现代的特殊的条件去表现无穷不可测的天道。这样,当我们赋予理一分殊以一全新的解释,就可以找到一条接通传统与现代的道路。”这样,“超越”与“内在”的统一性不仅不是儒学理论上的缺失,反而是它接通现代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了。

同类推荐
  • 劝勉录

    劝勉录

    本书以尖锐深刻的字眼批评希腊诸神和民众文化的堕落、无耻与淫乱,以清晰、雄辩的论证,呼吁和劝勉人们在最世俗的生活中保持一颗超然的心,响应更高、更神圣的道德标准,要心存智慧和希望,对自然要有所敬畏,不要沉迷于不正确的道德观念中。
  •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普林斯顿大学最受欢迎的思维课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思维决定成败。思维控制着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人的视野和成就。正确的思维方式,让你事半功倍,青云直上;错误的思维方式,让你茫无头绪,劳而无功。然而正确的思维方式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提高。本书概括总结了12种思维方式、精选了54道思维名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你如何正确地思考和选择,让你在一筹莫展中找到突破,在乱七八糟中理出头绪,在山穷水尽时峰回路转,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激发你的大脑潜能,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

    一部视角独特的阳明心学入门读物,继《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后又一明史随笔佳作。本书选取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时刻:身陷诏狱、龙场悟道、赣南剿匪、智擒宁王、狙击皇帝、天泉证道,通过对当时复杂局势的深入解读,以及王阳明心路历程的细腻剖析,阐述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和发展历程。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热门推荐
  • 清黛浮生

    清黛浮生

    黄泉路上,若水河边,彼岸花妖娆,孟婆发丝三千,一双枯骨手,一口大劐,冒出丝丝烟气。白衣女子,喝下苦汤,前尘往事,已无关联,待梦醒,翩翩少年,她必寻回。
  • 爱风计划

    爱风计划

    做选择真的很重要,不只是重要,在面临生死的情况下要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甚至很难,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什么又是错误的选择呢?相信谁也说不出来,就算是你已经做出了选择看到了结果,可你凭什么认为当初的选择就是错误的或正确的呢?或许结果会更好呢?如果有机会让你回到过去重新选择一次,那所有的一切还会和现在一样吗?“我要回去,我想改变一切,即使付出任何的代价。”韩风一脸坚毅的看着龙依伊,下一刻却又充满了愧疚:“对不起,老婆。”龙依伊伤心的问道:“是吗,即使以后再也不能回来了,再也见不到我了,也可以吗?”韩风沉默了……眼泪顺着龙依伊美丽的脸庞缓缓的落了下来……
  • 恶魔住隔壁,甜心太好奇

    恶魔住隔壁,甜心太好奇

    回国第一天调戏了恶魔?苏叶叶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作死了!关键是这个恶魔怎么还对自己一往情深的样子??“苏爷爷,我腿疼……”“苏爷爷,我想和你一起去看电影。”“苏爷爷,我……”苏叶叶忍无可忍:“你这个死傲娇!谁要当你爷爷!”蓝北陌把她拥进怀里,轻声呢喃:“不愿意做我爷爷,那就当我老婆好了……”【傲娇鬼X幼稚鬼】【男追女】【小短篇】
  • 仙河之主

    仙河之主

    修行世界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大道昌荣。那些来历莫测的伟大存在坚信,自己是新时代的主角,征途是星辰仙河、寰宇大海。然而,一个长睡方醒的少年不同意——仙河汤汤,我才是主宰。---《仙河之主》书友群:377429258
  • 无相冥神

    无相冥神

    天才与废物,只在捏花一笑之间。他本有天纵体质,却被一颗魔心毁得一塌糊涂。他重新站起来,凭借着自己实力,不断改造体质。使他拥有了最强的天灭霸体,神秘强大的冰封神瞳。天才、妖孽、天纵奇才,绝世老者,通通一拳轰下!论肉身,他,傲视天下。论仙术,他,唯我独尊!
  • 寻仙红尘炼心

    寻仙红尘炼心

    吾等之辈,皆以神魔为笑话······当今世界,天地之间,浩气长存。以无极门,雷音寺,神鹰教为三大领袖,统治神州。修道之人,皆以长生为目的。与天博弈······
  • 洛园

    洛园

    洛园,介于天堂与地狱之间,被光与暗的囚笼围困。这里拥有天堂般的光明欢乐,也拥有地狱般的黑暗痛苦。洛园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一位来自洛园的少年,立志走出这里。因为,洛园不是乐园。少年坚信,洛园并非终点。
  •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刚正不阿(中华美德)

    刚正不阿就是刚强方正,不逢迎,不偏袒。刚正不阿是为官者面对强权时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刚正不阿》作为《中华美德》系列丛书之一,为我们精心挑选的就是此类故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可以让读者很好的在书的海洋中徜徉,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 总裁霸宠克制点

    总裁霸宠克制点

    见办公室里坐着一个拥有王者气息的男人,苏小然来到桌前,硬着头皮把自己的资料交了过去。男人抬头用深邃的眸子看了她一眼,缓缓说道:“你通过了。你是第一个不怕死的敢过来直接交资料。很好,我的人就要这样厚脸皮。”苏小然一脸黑线:什么叫不怕死,我脸皮厚吗!!!
  • 穿越之极品宠妻

    穿越之极品宠妻

    她一个黑道女主竟然为了爱而穿越到古代,但是这一场穿越是一个阴谋,就因为她是半人鱼,她不甘心,看她怎样在江湖上崛起,看她是怎样的淡然处世……他,天傲国的第一高手,第一美男遇到她却甘愿照顾她,不离不弃,战场风云,她带来了一个孩子,他苦笑,原来她失踪到战场去了,还有了孽种,他要听解释。她说:“孩子,叫他爹!”他愣了,然后笑得春风荡漾的,摄人心魂,温柔的说道:“孩子,你娘叫什么?你哪来的?”孩子想了想说:“我娘是皇后,我爹是皇帝!”这回,两个人都愣了,皇帝和皇后?!那是什么东东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