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600000037

第37章 人性学说(3)

他进一步讨论了“性”与“情”的关系。韩愈认为,“情”是人性与外物相接触后产生的感受,它也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品级,具体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基本的情绪。上品的“情”对应上品的“性”,此时七情虽动,但其动皆合乎中道;中品的“情”对应中品的“性”,此时七情之动或有过、或有不及,但其动仍然努力合于中道;下品之“情”对应下品之“性”,此时七情发动,多过与不及,且肆情纵欲,不加节制。在韩愈的“情三品”说中,很容易看出《中庸》

“中节”思想的影子。

韩愈以“性、情三品”为核心的人性理论,试图突破孟、荀、扬等思想家的人性理论“举其重而遗弃上下”的局限,努力从孔子和《中庸》中汲取儒家思想的内在资源,以统合儒家的人性思想。韩愈的这一思考直接启发了他的后学李翱。

李翱继续了韩愈关于性情问题的讨论。与韩愈借鉴孔子之说将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不同,李翱更多的是从孟子的思想中寻找人性论的根据。所以,他反对韩愈“性分善恶”的观点,主张“性”只有一种,即:纯善无恶之性。

他说:

桀纣之性犹尧舜之性也。其所以不睹其性者,嗜欲好恶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情有善有不善,而性无不善焉。孟子曰: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所以导引之者然也。人之性皆善,其不善亦犹是也。人的先天本性都是善的,无论是残暴如桀纣,还是圣明如尧舜,他们在本性上并无丝毫不同。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表现出如此大的差距,原因不在于“性”的差别,而在于“情”的迥异。“情”是“性”之动,性情相依,不可缺一。无性,则情没有产生的根基;无情,则性无法得到表现。与“性”的纯善不同,“情”

是有善有不善的。人的行为表现是“性”与“情”交相作用的结果。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都是情发动时的表现。当七情合乎中道时,其“情”

清明,“性”也因没有被遮蔽而朗现其善;当七情混乱、交叠侵扰时,其“情”昏聩,“性”被遮蔽而不得显其善,只能表现出“情”之恶的一面。因此,尽管人在现实中表现出种种不善,但这并不是“性”的罪过。正如一条溪流浑浊,并不是由于水流本身造成的。溪流浑浊的根源在于泥沙泛起,污染了水流;人之邪恶的根源在于放纵情欲,遮蔽了善性,使其性不得睹。

在李翱看来,性是纯善的;在理想的状态下,每一个人依照其本性,都应当发展成为圣人。但最终真正成为圣贤的人少之又少,原因就在于人除了性之外,还有情。情接物而生,有善有不善,或过或不及;一旦陷溺其情,人往往容易迷失心智、湮灭其性。所以,一个人倘若要想实现自我、成为圣贤,就必须恢复其性而节制其情。此即孟子所讲的“求其放心”。

所以,李翱人性论的逻辑是:欲达其善,必先复其性;欲复其性,必先节其情。需要注意的是,李翱的所谓“复性”,仅仅是指要恢复到人性的原本面目,并不是要另外习得一个性,或发展出一个性。所以,李翱的“复性说”不仅迥异于韩愈,甚至也不同于孟子的“推扩其善端”的性善论,而明显受到佛教思想的某些启发。

“复性”的关键落实到“节情”上。李翱并没有提出“灭情”的极端主张。在他看来,既然情是有善有不善的,要想消除不善之情对人性的不良影响,就应该对情尤其是不善之情有所节制。“节情”的目的是要使恶情不作,使善性得以恢复充实。圣人是复性节情的典范,圣人之节情,并不是无情,而是要“寂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复性书》上)。换言之,节制情的关键是有情而无累,这无疑又有玄学的思想痕迹。

“灭情”与“节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要彻底否定和断绝情欲本身,而后者只是要限制情欲的妄动。“无思无虑”当然可以在形式上断绝情欲妄生的土壤,但李翱指出,发自内心的“至诚”才是彻底消除妄情之根源的方法。

董仲舒、韩愈、李翱的人性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唐代儒者对人性的看法。

第四节 宋代理学的心性论

一、张载与二程的心性论

张载把儒家的人性论建构在自己的“气化论”基础上。在张载看来,“气”

为世界的本源,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他说:

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与;阴阳天道,象之成也;刚柔地道,法之效也;仁义人道,性立也,三才两之,莫不有乾坤之道。

在人性问题上,张载沿袭儒学“天人合一”的传统,把人的至善本性归之于“天地之性”。这种“天地之性”是人物共有的本性。但是,张载并不否认现实中的人性有善恶之别,认为“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与不才,气之偏也”(《正蒙·诚明》)。所以张载在肯定“天地之性”的前提下,也讲“气质之性”,把人在才性方面的差异,归之于气禀的差异。张载认为,“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正蒙·诚明》)。人的“气质之性”是可以变化的。人们“为学”的目的,即在于“自求变化气质”,由“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人由“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即能够正确地理解宇宙人生,不为生死寿夭所苦,不为贫贱忧戚所累,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

二程认为天理、性命、心物具有同一性。《二程遗书》十八云:“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命、理、性、心虽随其所寓而名称不同,但其实为一。性即是道,性即是理,心性天然涵道理,物以一理贯通。

“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二程遗书》卷二上)二程通过对天命之谓性的肯定,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能,这良知良能是本心的先验明觉和思的先天赋予。程颢说:“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二程遗书》卷二上)程颐则说:“知者吾之所固有。”(《二程遗书》二十五)良知良能降自天命,不出于人之私意。天命无亲,仁德周遍,所以万物皆有良知良能。

良知良能“自家元足”,但在接物的过程中,容易为物欲蒙蔽,所以必须存天理、涤除人欲,使人在物中顿见本心天理。这里就产生了德性之知与习性之知两个不同的致知路向。程颢更强调德性之知,认为致知实际上是洞察到“万物皆有生意”,都是仁心的发用,天理的流行,心与物浑然同体,在根本上原无分别。

程颐除继承程颢的观点外,更强调下学上达,在为学致曲的过程中以“思”来认识物理,然后回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路向上,这是知性的了解与本心顿悟的统一。

正是认识到心有良知良能的天赋之性,所以二程认为人不可能在致静的工夫中泯除心思智虑,他们批判了佛道两家“欲得如槁木死灰”的虚静工夫论,认为:“盖人活也,又安得为槁木死灰?既活,则须有动作,须有思虑。必欲为槁木死灰,除是死也。”(《二程遗书》卷二上)

二、朱熹的心性论

“性”这一概念有多重含义,朱熹认为“性”一是指天命之性、本然之性,是人物得之于天命而禀受在己之“德”,因为天地之理相通,所以也称为理性;其二是指气质之性,气质之性相对于天命之性,并非别有一性,不过是从气质之禀受而言,指理气一体浑成而在人物之性。天命之性从本然上言,从理上说;气质之性兼理气而言,是从形下的角度上说。

同类推荐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菜根谭

    菜根谭

    本书为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每篇文章都有:原文、译文、相关链接。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热门推荐
  • 校园之最强插班生

    校园之最强插班生

    匪气少年终于踏足青春校园,迎接他的,是一个绚丽缤纷的花花世界。一次次的扮猪吃虎,惊掉你们的下巴;一次次的以弱胜强,灭了你们的气焰;一次次的危难出手,俘获一众芳心;一次次的巅峰鏖战,点燃一腔热血。
  • 痛仰年华

    痛仰年华

    真心实意的生活,纵使世界再喧嚣,也能在不断追寻的际遇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最真实、最纯粹的那个自己……顾冬晨:资深单身,始终相信最好的爱就在不远处。苏娜:记者之花,娇美可人,温柔又有血性。冷焱:高岭之花,高贵冷艳,毒蛇犀利,喜欢一个名叫小薇的女孩。陈寒:生于圣诞,对爱坚持,一直追寻父母式的爱情。简随心:一个美人,却美成了风雨。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 爱情公寓之陈天杰

    爱情公寓之陈天杰

    一幢并不奢华的公寓,两间普普通通的套房,住着八个不同背景,不同身份,不同理想的青年男女.就在这里,每天都发生着看似平常却又乐趣十足的幽默故事.时而搞笑,时而离奇...大哥们!大姐们!请多多收藏,多多推荐!本人是学生我会在星期5、星期6和星期7发平均每天6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阐述了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的详细过程,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以及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等等,告知读者导致二战爆发的种种因素和不为人知的战争秘史,使读者了解战争发动的大致状况,以便对二战的爆发有了全面认识和详尽掌握,以此增加战争历史知识,进一步掌握历史的真相!
  • 华阳陶隐居集

    华阳陶隐居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死中郎将

    不死中郎将

    被大人物邀请去开奇墓,没想到竟牵扯出了这么多的往事,父母的被杀,神秘的红眼怪物,发丘门被灭门的原因,而这些竟只是因为一块红色的小石头,而这块石头竟又扯出了自己的身世,一个被屠杀的神秘古族……
  • TFboys之王俊凯的欢喜冤家

    TFboys之王俊凯的欢喜冤家

    因为一次小小的意外,宋佳玲的初吻被王俊凯夺走了,从那以后,他们便成了一对欢喜冤家。但是因为长时间的相处,他们之间慢慢产生了暧昧之情……
  • 诛天剑魔

    诛天剑魔

    身处乱世,妖魔横行若想立命,唯有修行!少年柳尘偶得断剑一柄却是无意得到剑魔传承从此,开启一段浩荡传奇任尔万千仙妖,唯我诛天剑魔!
  • 查理九世之死神归来

    查理九世之死神归来

    鬼节,大家提心吊胆,生怕死神来到他们家,可是,死神杀了一家人,就……不见了……千年后,死神再度归来……
  • 四叶草物语:一定要幸福

    四叶草物语:一定要幸福

    “听说能找到四叶草的人就能找到幸福。”“四叶草的每片叶子都代表不同的意义——第一片是健康,第二片是财富,第三片是幸运,第四片是……幸福。”“它不是谁都可以找到的,它只会出现在有缘人面前……”“你以后一定会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