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3000000033

第33章 清楚地糊涂——写给N的信

纪录片完成后,我总撺掇着杨总拍电视剧,而且仔细琢磨了他的喜好。找来的第一个剧本,他就动心了。我当时这一切的心机和努力,几乎都是为了N。因为他曾说过的做导演的理想,我就想给他创造机会。而我,甘当绿叶。

我总觉得自己没有理想,却很羡慕拥有、坚持理想的人。我渴望与相爱的人为共同憧憬的生活而努力。可怜、可笑,这不过是我的自作多情。他所谓的理想只是说说而已,我却傻乎乎地当了真。我和N,开始就是一个错误。我太自以为是。这个过程,看过我写给N的E-mail,写给爷爷和网友的信,也就一切了然了。

[1]

冷血土匪:

挺奇怪的,我竟然不大担心你看信后的反应,以开玩笑的方式,配合认真的态度,也许只有对你才会这样吧,说不清是更轻松,还是更无奈了。

其实大家都是清楚地糊涂着,所谓的放纵和轻狂都是适可而止,在自己的原则下获取最大的快乐。

“我们年轻,但已知道得太多;我们世故,但有人情味;我们散漫,但非常敬业;我们也许肤浅,但绝不虚伪;我们是炮制黄色笑话的高手,但毫无恶意的邪念;我们得意洋洋,但缺乏安全感;我们随时可以出卖自己,也随时准备感动——我们活得无比真实。”

这是有人描述的所谓新人类心态,你以为然否呢?

那天走在路上,我突然想起自己对F说的话:“我因为现实而伤感,你因为浪漫而忧郁,结果殊途同归。可是毕竟你在你的浪漫中收获了短暂的快乐,我也在自己的现实中得到了世俗的幸福。何必要求得太多呢?”星期六,在卫视电影台无意间碰上了那部似曾听说的《征婚启事》。我几乎没有在电视上完整、安静地看完过一部电影,这次却是例外。然后就有点糊涂了,我喜欢的是本原的真实,还是营造出来的真实呢?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只看梗概,会是无味的。我没有从头看,但猜测应是这样的:一个有过一夜情的女孩儿,在痛苦又不甘地打掉那个孩子后,怀着种种复杂的情绪,(不知是在媒体还是街头)张贴了她的征婚启事。从此,她接到各种各样男人的相约,她倾听着最真实的他们,自己看似积极主动却从不曾真正地打开心扉,终于,她感到了愧疚和不安,她觉得自己在窥视别人的隐私。她决定结束这样的生活。却突然接到了一个女人的电话,原来,和他有一夜情的那个男人已经死了,而她每晚打过去的录音电话,都是他的女友在接听。而这个女人同样感到了这种“窥视”的残酷,她也决定结束。尾声似乎就是两个女人的哭泣声。

说不清楚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是什么,或者是因为细腻吧,不仅仅是细节。人物表情、景致、大大小小的道具……无一不是。头儿说我应该去拍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我总是并不确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而且,这里面想表达什么思想,又有什么意义呢?说到意义才搞笑,那天爸爸说要给我弄张《生死抉择》的票,我婉拒了。他挺不满,还差点儿引来家庭战争。我觉得特不值,为一清官,破坏我们家的幸福生活。

你忙吗?冒昧地讲,我是不理解你目前忙的所谓意义的,觉得很乏味无聊,可你一定有你的道理,我想。“忙与盲,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不让别人失望?”头儿说,当思想不从别人处引来时,才是真正的成熟呢。如果是,我还有不短的路要走吧。

追命格格

2000年8月28日

[2]

冷血土匪:

昨天看了《生死抉择》,也许现在还是个能够轻易感动的年纪,所以看后并不像我曾想象的那么反感,但思绪似乎总在游离着。越看到后面,有种感觉就越强烈:我想起小时候和爷爷一起看戏,戏里的老百姓总是很惨,有着这样那样的冤屈,戏里的县官总是残忍贪婪,十恶不赦。起初看时气愤又着急。看过几遍后,就非常从容了。我知道,不久,那个八府巡按就会来的,而且他一定年轻英俊,并会和那个县里最可怜最漂亮的姑娘洞房花烛。如果八府巡按也是个好色又残忍的坏老头儿,那么年轻有为的皇帝就一定会亲自出马。那么,这个县里最可怜最漂亮的姑娘,就会被皇上纳为贵妃。总之,只有那个最“大”的是“好人”。

小时候并不知道“格式”这个概念,只是会在当时的电视剧唱起歌的时候,很肯定地说,这集又完了。响起音乐,是当时电视剧结束的固定格式。总之,我想到最多的就是“样板戏”,前阵儿看到一篇文章,叫做《日剧的样板生活》。细计较之下,我知道自己并不真正讨厌样板戏,就好像很多人并不是真的那么仇视主流文化和生活。

你说你变得商业化许多,这是必然的。工作无论怎么单调乏味,它对人总能起点改良甚至改革作用。你做艺术总监时,我对你最深的感受就是“从容”,做什么事情都是;后来是协调业务总监,副总经理。这当然不像你说的那样,换的只是名称。伍次友的话我印象挺深的,他说“心热的时候信孔孟,心凉的时候就信老庄了”。我不知道你的心态有没有什么变化,我18岁的时候总是坚持“以不变应万变”,但现在我不那么坚定了,却也说不出个一二三。于是不说了。

追命格格

2000年9月7日

[3]

冰牛奶:

我昨天在杂志上看到了一组文章,叫做《七十年代生人亮出自己的旗》。怎么说呢,我以前是不认同什么“代”的概念,我的意识中,只有年龄带来的变化,似乎任何时候人们都是年少轻狂,愤怒青年,然后通达世故,冷漠有礼,这么着一路走来。可不知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我还会时不时想起中学课本《陈毅市长》里的一句话,好像是什么外面不发生社会变化,实验室里又怎么能发生化学变化呢。这句话在当时的我听来,已经是非常深刻了。这可能用爸爸的话说,就叫做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政治吧。虽然到现在我还是坚持着共性中的个性这样的观念,但我的确不能否认“代”留下的痕迹。

你现在的状态,我真不知是野心勃勃还是平和从容了。你曾说,时间是自己的,现在还这么认为吗?我还想知道你理解的“信庄子”是什么意思,你会认真地说给我听吗,还是依然把我当小孩子看呢?说清楚,我觉得这对我们都是最好的。说得酸一点,只有两情相悦才是真正的美好和世俗的幸福。我可不追求什么绝望或痛苦之爱。说你的心里话就最好了。

秋天了,如果你是杯热牛奶就好啦。

追命格格

2000年9月19日

[4]真是非常的狼狈,抒了半天情,机子死了,于是因为冰冷的机器而生就的没有表情的词语,也安安静静地灰飞烟灭了。

我只能沮丧地让自己相信,这叫做好事多磨。“希望”总是很好的理由。

提起日剧,你只有两个字——童话。我不想争辩什么,也从不否认它的套路和流水线制作。但我就是那么甘心地沉溺在那些细碎的、你简明总结为细节的东西里。日剧《相爱月明时》中千太郎送给里中一家的蜡笔画常常浮现在眼前,3个笑眯眯地小孩儿样的大人,每幅上面还都有他们各自的口头禅。很明显,这又是一部倡导简单生活的片子,这对于现代都市人只会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我现在更加清晰地明白你曾很简单地作过的表白,你说你从不会在意别人的感受,即使你知道;你说你是自私的,你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昨晚闲看杂志时,无意中看到一篇写热播法国的电视剧的时评。故事主角是6个同居混住的男女。文章的点题总结是:而立之年,他们却向相反的方向逃跑。这与我和某些人呈现的“后儿童时代”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呢?

坚持是一种情怀,在特定的年龄和心境。过了这个时候,各自行路,散漫成各自路上的风景。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习惯于将事物分为喜欢的和适合的两种,而一个电台的形象广告就是:适合才是好选择。现在想来,有着一种绵里藏针刺着手指尖的感觉。虽然你说只有变才是定数,我却因为曾是做文字的,乱糟糟的格言警句在脑子里横七竖八,东倒西歪。也有一点好处,且不论是不是纸上谈兵,总能为我的感性冲动抹一笔理性的光辉。

你说顺其自然吧,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此中真味,或者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今天的雾很大,29楼上一位爷爷级的同事说,我们都成仙了。我说,太好看了,什么也看不见。同事们喷茶而笑。不是风雨过后就会有彩虹,但浓雾后的阳光总是很灿烂。希望今年的冬天不要太冷。

2000年10月18日

[5]马上要过年了。有一年就是年前,奶奶走了,那个年过得好清冷,好可怕。窗外烂漫烟花,窗内却是孤灯冷火。莫名其妙的一番感慨,并不想抒发或强调什么,只是这种感觉想说给你听,拿起电话,就不知怎么说了。

记得上次我与你提过的周导,和他所建议的三个剧本吧。其中一个故事,在头儿讲给我听的时候,觉得像是因无聊或找乐,一对夫妻间的游戏。男的成熟英俊,位及局长。女的是个小媳妇,天真美丽,受人撺掇,于是开始跟踪局长。男的看到,觉得好玩儿,两个人就开始了一场“逐鹿中街”的游戏。后来,局长有没有私情已不重要,这种追逐的过程才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听头儿讲完,我觉得似乎可以看到那种跳跃的画面,狡黠的眼神儿,尴尬、兴奋、紧跟慢追……以影像来表现,会是很淋漓尽致的吧。

却不想看到小说,远不是这么回事。王安忆的小说,带着上海人固有的琐碎、细腻和浓重的小市民气。两人之间有的几乎全是精明的算计,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物也如张爱玲笔下那样,既不可爱也不可恨,无味无聊的芸芸众生。而周导的关注点与王是相近的,他想传达的是表面轻松下很残酷很黑色的东西。除了我们感受到的“人们常常会在做事时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的和动机”,他更想表达的是:两个既不可恨也不可爱的人,两个在婚姻这层关系包裹下没有爱情的人,互相调整,互相扭曲的过程,他们已不能从正常状态下找到愉快,只有从非正常中去找。

在这三个故事中,我觉得最不敢往深处想的,却是从前最有兴趣的《逐鹿中街》。有句歌词唱“反正最后每段关系都是孤独”。

当时有个朋友说,“关系”,是最好、最确切的词。也许每个人都是有某种情结的。比如周导。他与其说关注人性或悖论,不如说他感兴趣的,就是人生命中非常无奈与卑微的一面。我也知道,似乎只有对人性恶的一面深刻挖掘,才能升华达到某种高度,比如余华和王安忆。可我还是不喜欢。虽然,我喜欢的感觉被你总结为成人的童话,但我甘心在里面清楚地糊涂着。我真的很讨厌那种感觉,好像所有人都披着各种光鲜衣袍,扯下袍子,里面都不过是一根根龌龊、猥琐的“棍子”。我总是比较害怕这样的“文字”。我19岁的时候(自认为比较有纪念意义,十字开头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嘛)在电台和M一起做了期节目,叫做“我们的故事”。结束时我说了这么一段话:“看清楚现实,也许并不太难,但我宁愿保留一点想象的模糊和期盼中的希望。最动人的景致,几处会是一览无余的呢?”说这些,不晓得你会不会又笑我幼稚,我只是听周导对《老海》的意见觉得总是与你怪像的,心里真的觉得挺害怕的,不晓得你的冷血是不是体现于此呢?

“今天早上,妈妈终于接受我的建议,买了家门口新开张的品牌豆浆。本来我觉得挺好,这种豆浆是现做的,用了进口的机器,比一般豆浆浓郁香甜。虽然贵一倍,却值得。我在刷牙,妈妈絮絮地说着:唉,今天从那个老头儿身边走过,他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我,以前我是他的‘大户’,人家一般只买一勺,我通常要买两三勺呢。”

我有点发呆,突然觉得很难过。豆浆味道淡一点,水多一点,又能怎样呢?妈妈说的那个画面,就那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一点不夸张,我觉得心疼。那么自然地,我想起爷爷还在的时候,一次他去修自行车,老板是父子二人。老人年龄已经很大了,却依然辛劳着,爷爷毫不犹豫地把车子交给了老人。可是,一次,两次,三次……车子一次次推来推去,却始终没有解决问题。爷爷又一次去的时候,依然笑呵呵的,却不巧撞上了老人的儿子,于是儿子很不留情面地教训起老子。看着老人忍辱委屈的眼睛,爷爷已经不在乎车子是不是能修好了,他就是要让老人修,这已不是修车子了,爷爷是要给老人信心和尊严。

我心里真是觉得内疚,那个未曾谋面的老人的目光似乎始终在我眼前浮现,我挺冲动地对妈妈说,还是买老头儿的吧,差能差到哪儿去呢。妈妈看着我,说了一句当时听来颇滑稽的话:市场不相信眼泪。

故事说完了,也许你觉得风马牛不相及,我就这个样子,挺没逻辑,又很情绪化。其实,我这样的廉价同情,又能怎样呢?

要过圣诞了,你通常会怎么过呢?今年我想你陪我一起过,好不好?我想在街上和人流一起闹,去教堂白吃据说很难吃的圣餐,去看午夜场……是不是又会被你笑幼稚呢?会不会特不愿意做这些事呢!总之,我想和你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节日总是因为人的心情才变得有意义。

还有,我会送份礼物给你,考虑到你总自称老头儿,又没有老到要很结实的拐棍的时候,礼物还挺伤脑筋的,不是那种很浪漫的,却应该挺适合你的。我也要你送礼物给我,我要看看你的眼光如何、对我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你享受生活的方式,不会只有MAYA,MAN’S TALK,烤肉和酒精吧。

与电脑为伴,别忘了时常舒筋活体哦。

追命格格

2000年12月14日

同类推荐
  •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为了游玩,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杨广为显示国威三次攻打高丽,征调全国二百多万军队,结果以惨败而告终。最后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卫队逼宫,杨广被迫自尽。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牛顿 法拉第(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的读物。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王牌御使:第一王牌

    王牌御使:第一王牌

    那些年的御使们,一起走过的青春。爽文,更新快,放心追~
  • 剑刃神话

    剑刃神话

    所谓“命运”,是神明专为人类而制造的最大骗局。他本是一个平凡的少年,却在诞生的那一刻,就被这个世界拿来当作牺牲品。他本性善良,却被人以“怪胎”,“杂种”,“畸形”相称。他被世人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邪恶,最肮脏的一种人,却依然不懈为人类而奋战。人们说他的身上散发着死亡与厄运的腐臭气息。可是他的剑刃,最终却成为了这名为“中都剑界”的世界,唯一的希望!
  •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修身养性(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
  • 妖网

    妖网

    生于人世间,宛如存于夏日浩淼的星空,彼此间素生牵绊,或亲情、或友情、或爱情,汇聚成“星”,交织成“网”。如同传说般,若每个人都是天上的一颗星,“牵绊”便如大网牵引并保护着每个闪耀的生灵在这水墨无光的世界,避免于迷途,远离于沉沦。而生存并潜行于这水墨之间,另一种被称之为“妖”的生物,觊觎着每一颗牵连的星光,对他们而言,满口吞下这闪耀着光芒的果实,便能享受那穿透灵魂且渗透于心脾的美味。于是他们潜伏在每一颗星的身旁,在不被察觉的前提下,细细地剪断那一根根牵连着的缠“网”。当最后一根牵绊被剪断之时,等待着失去最后一丝牵连“果实”的,将是早已张开的血盆大口。
  • 最后一个摸骨天师

    最后一个摸骨天师

    眼盲心明三根指,一摸便知荣与枯。骨骼为命,皮肉为运,命乃天定,运或可转,先知其命,方能转其运也。
  • 妮神录

    妮神录

    新书《银河代言人》已签约,作者正在玩命的更新中,欢迎过来观看和点评。
  • 太阳的后裔——回不去

    太阳的后裔——回不去

    想要回来的拼命地想回到你身边但你没回来你没回来啊……柳时镇xi是你……没错吧?……对不起你不是他对不起我回不去
  •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车夏请记住我叫安黎年

    这是一个不明媚的故事,从开始到结束谁都不知道自己在演绎什么,却都身在其中各释其职。我要从何说起才能给大家一个唯美的不带任何矫柔做作的开头?现在我是个自述者,自述我这场暧昧不清的人生。
  • 恶魔天使之堕天使的爱

    恶魔天使之堕天使的爱

    她,是不应该的存在,是错误的结合——半人半天使。生在天堂,长在地狱,活在人界。她是人类,也是天使,亦是恶魔。双手染满鲜血,残缺的羽翼,无法飞翔。天界不要她,地界收养她,人界害怕她。当她遇上了他,是人类?是天使?还是恶魔?
  • 天之翼

    天之翼

    云上大陆九座漂浮在天际的浮空城背负着天翼的统治世间万年的天族受压迫即将反抗的百族生为天族的列昂在这样一个时代活着更好的活着让我所在乎的人更好的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