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500000030

第30章 阴影:刺客史上的谜案(4)

由于案犯张文祥供词闪烁,主审大员奏案含糊,此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结案,于是各种传闻蜂起,使此案更加扑朔迷离。魁玉担纲初审,魁玉的奏折8月28日到京,同治帝览后“实深骇异”。

两江总督竟在督署重地被刺身亡,实在是对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一次冲击。29日,清廷连发四道谕旨:“务将因何行刺缘由及有无主使之人审出,据实奏闻。”

清廷一开始就意识到此案的严重性,现在又怀疑非张文祥一人所为,因此连下谕旨,口气越来越严厉。连审数日,并没用刑。马新贻亲信、参与会审的孙衣言、袁保庆十分不满,要求严刑讯究。张之万不软不硬地说:“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倘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

老奸巨滑的张之万很清楚,这个案子不管怎样审,怎样结,都是两头不落人。审不出主使人,马家不愿意,朝廷更不满意。审出主使人,不是得罪的人更多吗?于是他采取拖延战术,慢慢地审,耐心等待调补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的到来。

12月12日,张之万、魁玉奏道:“凶犯张文祥曾从发捻,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愤恨。适在逃海盗龙启沄等复指使张文祥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泄恨,张文祥被激允许……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

张之万、魁玉的奏结看来还算顺理成章,但最后露出了破绽。人命关天的法律文书,行文时竟用“尚属可信”四字,不知是何用心。

草草结案的复审

上谕除令曾国藩速回江宁外,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携随员赴江宁复审。不仅主审大员撤换,就连司员也全部更换,既显示出朝廷处理此案的决心,也反映出对前审案人员的不满和失望。

曾国藩接到任命之后磨磨蹭蹭,就是不起程,似乎对赴任两江总督毫无兴趣。其实他一直密切关注江宁的事态发展,非常关心那个背后主使审出来没有。

1月2日曾国藩抵达江宁,14日接印视事。从清廷调他任两江总督,到他正式上任,历时3个多月。曾国藩很沉得住气,一直到郑敦谨抵江宁,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未主持过审理案件。只在郑敦谨来到的前一天,他才调阅案卷,记下有关案犯的名字。

这段时间里他在干什么呢?一是接客聊天,二是看《阅微草堂笔记》。如果说这两个多月有关刺马案的活动,那就是他给马新贻作了一副挽联,前往吊唁了一番。

2月18日,郑敦谨抵江宁,隔一天即正式审案。连讯14天,该犯一味狡赖,毫无确供。与郑敦谨并坐正堂的曾国藩,一直默默听着,很少发问,最后对郑敦谨淡淡地说:“将来只好仍照魁、张二公原奏之法奏结。”

此时郑敦谨一切都明白了,难怪自己连审14天,终没有结果,原来他们早已设计好了。他打定主意,审讯不用刑,堂威喊得震天响,那是做给别人看的。

孙衣言、袁保庆可是坐不下去了。孙衣言看着吃得白白胖胖的张文祥,对郑敦谨说:“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郑搬出魁、张的法宝堵孙的口,不过话说得更好听一些。

3月19日,郑、曾联衔上奏,奏结比张之万、魁玉原来的定拟叙述更加详细,取供、采证、行文更加缜密,但基本内容不出前者。所不同的是:

第一,特别强调张文祥“听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

第二,对张文祥量刑更加残酷,除了“按谋反大逆律问拟,拟以凌迟处死”外,又增加了一条“摘心致祭”。

当郑敦谨、曾国藩拟好奏结,要孙衣言、袁保庆签字画押的时候,这二位拿出了杀手锏,拒绝在奏结上“书诺”签字。不过,郑敦谨、曾国藩是何等人物,他们也有应对的办法。他们在奏结中根本不提孙衣言、袁保庆参加会审一事,把朝廷蒙在鼓里。在上奏的同时,把供词抄录分送军机处、刑部存案。郑、曾这一手很厉害,首先存案,造成既定事实。意思很明白,这是最后定案。郑、曾在另外的夹片中使用的措词仍然是:“该犯供词,尚属可信。”朝廷最终也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

3月26日,谕旨下达,肯定了郑、曾的奏结。4月4日,曾国藩奉旨监斩,将张文祥凌迟处死,并摘心致祭。

孙衣言在给马新贻写的神道碑铭中,慷慨激昂,秉笔直书,“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而叛逆遗孽,刺杀我大臣,非律所有,宜以经断,用重典,使天下有所畏惧。而狱已具且结,衣言遂不书诺。呜呼!衣言之所以奋其愚戆为公力争,亦岂独为公一人也哉?”

孙衣言的文章一出,震惊朝野,舆论大哗,就连慈禧太后也知道其中大有隐情。但总不能为了一个死人去动摇大清江山啊。斯人已作古,让他去吧,无非加恩赐恤,以慰忠魂。

“刺马”的背后真相

时人传言,张文祥刺杀马新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文祥为友复仇。果真如此,孙衣言、袁保庆作为马新贻的亲信,自始至终都参加了审讯,那么,魁玉、张之万、给他设计了一个“海盗挟仇报复”的结案,不是更体面吗?何以苦苦追求,以得确供呢?

再说,马新贻的四弟马新祐自幼跟随左右,直到马新贻被刺身亡,马新贻的事情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如果马新贻因渔色负友而遭刺杀,已经给他一个体面结局,马新祐为此应该感恩不尽,为什么一直悲呼终觉疑案之莫明,希望时人和后人给以研讨呢?其实郑敦谨心里很明白,他只能以苦笑对之。未等圣旨下达,更没等张文祥正法,他愤然离开了江宁。曾国藩和司道各员送他到江边,他板着面孔,头也不回地扬帆而去。

所有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左右着这一切。有人说是慈禧太后。不,慈禧太后没有理由杀一个既无兵权,又不属于任何派系的马新贻。正是她,同治七年召见马新贻,密旨马新贻调查湘军攻陷天京后太平天国金银财宝的去向。

太平天国经营10年,各种粮饷自不必说,天王府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其他王府、将军府也有不少收藏。曾国荃攻陷天京,纵湘军抢掠数天;为了掩盖罪证,又放了一把火,大火烧了几天几夜不熄。湘军均饱私囊,大车小辆向湖南老家运送财物,几年中,湘军子弟抢购土地遍及湘鄂。朝野议论纷纷,恭亲王颇有微词,慈禧太后心中不快。尤其令朝廷坐卧不安的是,十几年来湘军的实力迅速膨胀。

太平天国失败后,人们传言曾国藩有野心,其实他的部下早就怂恿他谋取帝位。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清廷不得不倚重湘军,但是,如今太平军被“荡平”了,慈禧能允许曾国藩在江南坐大吗?于是她把曾国藩调离江宁,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迅速裁撤湘军。

江宁是湘军攻下来的,两江一直被湘军视为私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数年,岂能轻易让给马新贻。马新贻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军队,孑然一身来到江宁,如入龙潭虎穴。马新贻被刺,朝廷心中明白,为了不至于激起兵变,动摇清王朝的统治,赶紧调曾国藩回莅江宁坐镇。从此,两江总督宝座长期掌握在湘系手中,其他人不敢问津。太平天国失败后,湘军的劣根性充分暴露出来,他们比土匪还要凶残,明目张胆地肆虐抢掠。左宗棠直言不讳地批评湘军,他认为这都是胡林翼为了一时对付太平天国,招募巨盗所致。曾国藩对湘军的为非作歹也很清楚,他说:“余设立水师,不能为长江除害,乃反为长江生害。”

清末施行裁勇改兵制度以后,几万湘军士卒被裁撤,其中不乏将领。这些人并不回乡务农,而是到处游荡掳掠。有些人参加了哥老会,有些人本来就是哥老会成员。湘军裁撤扩大了黑势力,散兵游勇又与黑势力结合,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马新贻在惩治散兵游勇时非常严厉,尤其是他任命以剽悍著称的袁保庆为营务处总管,抓到为害百姓、有非法行为的散兵游勇即就地正法。散兵游勇和黑势力对他恨之入骨。

张文祥刺杀马新贻,在警卫森严的督署重地一击而中。马新贻被刺后,立即有“刺马案”戏文上演,而且正值乡试,安徽学政殷兆镛出试题,竟然寓其讥讽,乔松年也来凑热闹,写了一首歪诗作证,湘军将领给张文祥立碑等等。那个曾给孙衣言透过口风的颜士璋颇有心计,他写了一本《南行日记》,记述了赴宁的全部过程。据他的曾孙颜牧皋说,日记中写道:“刺马案与湘军有关。”“刺马案背后有大人物主使。”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刺马案是一件有计划、有组织的政治谋杀事件。从案件的实施,到舆论的有力配合,以及对审案的精心策划和对结案的精明设计,都说明它出自高人之手。

马新贻被刺身亡,又有身后之玷,人们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桃色绯闻,而且又有为友复仇,义薄云天的侠义故事,迎合人们猎奇的心理,适应玩家的口味。若马新贻不死,也是百口莫辩。史家亦是望而却步,因为谁也不愿意去为一个渔色负友的小人辩白……

跋这本书从创意到落笔编写,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其间有“9·11”事件,有亚辛遇刺,有哈里里遇刺,有“3·19”闹剧,更有无数“人弹袭击”的惨烈消息,从地球的各个地方传来。

在这个新世纪之初,像笔者这样每天在街头讨生活的熙熙攘攘的市民,就在清冷的阁楼书架中间,平静度日好了,我们为什么要思考一个关于刺客的遥远话题?

在我们的这个世界,在这个时代,我们仍然喜欢看烟火、看功夫片、看战争、看灾害、看正在发生的苦难,我们有时激动,有时焦急,有时悲从中来。我们仍处于一个信仰英雄主义的时代。虽然调侃正义与英雄的搞笑电影有时大行其道,但到关键时刻,我们会抛却史莱克和豆子先生,而投向蜘蛛侠,信赖终结者。

但事物永远是相对存在的,有善就会有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有英雄就会有刺客,这是一个客观存在。只要存在政治和权术,存在不平等的阶级划分,就会有上层内争的血透垂帘,有平民豪客的一怒拔剑,战争是整体政治的流血极端形式,刺杀是个人政治的极端终结。所以古来士人好言兵法韬略,坊间多传侠客故事。

所以,看这鱼肠剑的掣出,这荆轲顾笑舞阳,这流亡政客书房的残阳,这萨拉热窝的桥头怪客,这深渊,这厚幕,这乱岗,这无名的髑髅,这泛起涟漪的血池,这哈姆莱特的自嘲,这殿上搏斗的苍鹰,这高耸的杀手之山,这忍者的影中之会,这旋舞的血滴子,这炫目的孔雀翎,这骑士的承诺,这参孙的叵测情人,这浸透毒液的子弹,这无名的灯火,这迷失者的不归远途,这伤挽和招魂歌诀,这杀手的不期而至,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平淡的生活中,我们渴盼乐忧彻悲的体会,或寄托于一幅绚烂错综的后现代画作,或寄托于朋友一个邪性的话题,或一本奇幻的小书,孩子嚷要去逛动物园,年轻情侣相携去看《金刚》,是人之常情。

我不吸烟,无法想象看烟云缭绕于架上群书间的情绪,只会在阁楼的斜窗间看月色云影,把那天色认做自己的云母屏风。但在书案如冰的夜里,能有多少人在独坐看书,乃至以《汉书》下酒,至少仰望星穹,而有所思?

所以,本书不是为有好勇斗狠的人编写的,不是为“增益其所不能”而作的,更不是为有野心的另类人士而作。这本速朽的书,只是为那些与书为伴的人,在寂寞的时候有种下酒物而已。

自甘犬儒的隐士,生怕来访的国王挡住自己身上和煦的阳光;皇宫金门外的乞丐,乐得坐看权贵的生死争斗潮起潮落;以花花草草自娱的平凡读书人,也可在于外物已持不动之心的时候,看关于刺客的激烈文字,而悠然自乐一会儿。

于兰亭苑某宅阁楼上

参考书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年。

[2]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5年。

[3]《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4](美)戴尔·卡耐基 著,叶维明 译《亚伯拉罕·林肯传》,哈尔滨出版社,2002年。

[5]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鲁迅全集》)。

[6]鲁迅《朝花夕拾·女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鲁迅全集》)。

[7]罗贯中《三国演义》(毛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8]陈寿《三国志》,岳麓书社,1990年。

[9]梁羽生《江湖三女侠》,花城出版社,1983年。

[10]杜光庭《虬髯客传》(《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11]刘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2]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

[13](伊朗)志费尼 著,何高济 译《世界征服者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4]《圣经·士师记》,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版。

同类推荐
  • 千古英雄浪淘沙

    千古英雄浪淘沙

    地震之后,人们的本能是求生,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失败,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地震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太平盛世,用尽了所有的极乐力量,将盛世推向了最高点。
  • 项羽的心灵之路

    项羽的心灵之路

    有人说这个天下本来该是我的,是我自己亲手埋葬了;也有人说,我从来就不配拥有这个天下,葬送只是天命所归。有人说我的生命里只有虞姬乌骓和沙场,没有江山与万民;也有人说我大仁大义,心中装有大楚将士,即使濒临绝境,也不会丢下最后的二十六位江东勇士。有人说我幼时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之”透漏了我的狼子野心;也有人说我幼时的那句“彼可取而代之”证明我从小的大无畏精神。有人说我凶狠毒辣,残暴不仁,屠城杀降焚咸阳;也有人说我胸无城府,单纯善良,觅战刘邦为庶民。身前身后,理解误解,勇士屠夫,功臣罪人,我从不辩解,也不需要辩解,因为我叫项羽,项羽做的一切从来不需要理由。
  •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大宋帝国之帝国争霸

    万里江山锦绣,铮铮铁骨男儿。英雄何处能觅,泊船万里东吴。燕舞榭莺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凄凄斜阳草树,寻常粉墙巷陌。金戈铁马驰骋,气吞万里如虎。四个现代人身怀绝世大杀器,机缘巧合穿越至北宋,从开始置身事外到完全融入这个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又匪夷所思的故事。为了保家卫国抵抗外敌,好男儿沙场点兵,关山万里突进,掀起腥风血雨,复我汉唐雄风。
  • 带刀首辅

    带刀首辅

    穿越大明嘉靖年间,成为江湖一流刀客。原本只想随波逐流,却意外卷入锦衣卫、东厂与朝堂纷争之中。从此步入仕途杀恶吏、斩贪官、战倭寇、闯辽东……凭借手中战刀,胸怀韬略,平步青云,成就一段带刀首辅的传奇。
  • 话说大清朝

    话说大清朝

    用小说的笔法,完整的叙述大清朝的历史。让读者尽情享受历史的味道
热门推荐
  • 光暗争锋

    光暗争锋

    璀璨星空下,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闪烁的星辰,却总是忽视弥漫在四周,永不消逝的黑暗。自宇宙大爆炸以来的百亿年的历史中,一颗又一颗恒星熄灭,光的阵线节节败退,黑暗的势力愈发庞大!这是一部以星空为战场,众生为棋子,暗圣子和光圣子争锋命运的故事!
  • 电白集

    电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消失的航班

    消失的航班

    漆黑的夜里,一架满载乘客的飞机,在近万米的高空中,被雷电击中分崩瓦解..
  • 九苍血染九天落

    九苍血染九天落

    一片又一片古界交错,一个又一个域界易主,在无上星海之中,九苍族坐落在一片星海之中……
  • 十宗罪之人性

    十宗罪之人性

    本书以农村灵异事件为背景,以主人公张小凡的懦弱为主线,多方位诠释了人性的卑微
  • 致最好的你

    致最好的你

    年轻时的他们何尝不是年轻气盛?年轻时的她们何尝不是爱不明白?而他们&她们不是不爱,而是那个对的人还没有出现,。对的人出现了你的一言一语你的一行一动还不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对的人出现了你还不是乖乖束手就擒他还不是手到擒来
  • 三国入侵都市

    三国入侵都市

    都市英雄对抗变态三国群雄,受难英雄王的逆天崛起之路。这是一座总是被入侵的英雄都市,经历了武侠次元、仙侠次元、奇幻次元、科幻次元、玄幻次元、游戏次元,六大文明体系的入侵后,两千年的和平让七大文明相互融合形成新的都市。当英雄落寞毫无用武之地,新的入侵来临,一个属于英雄王的时代来了!我的英雄,该是你踏上舞台的时刻了。英雄变身!在属于你的世界里肆意昂扬吧!Ps.这是一部将血液燃烧殆尽的英雄史诗!
  • 在我当杀手的那些年

    在我当杀手的那些年

    系统在手,穿越我有。当欧阳雪儿被拽进什么男主大大是我的系统中,懵了。要她跟有光环的女主抢男人(?○Д○)?还有这一个个的白莲花、绿茶婊、渣男是什么鬼,为了一次重生的机会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Σ(?д?;)
  • 容我半世离殇

    容我半世离殇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她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凤求凰。
  • 拉巴斯爱情故事

    拉巴斯爱情故事

    在卡洛斯以为苦苦追求的人即将和自己尘埃落定的时候,吴玉的前男友出现,至此他发现情敌还不止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