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100000011

第11章 让“伤口”开出美丽的花(6)

把布鞋送给总统

那一年,我随一个商贸团去南非,带了一批手工布鞋,老总让我借此打开南非这个新兴的市场。

然而一到南非,我很快就发现由于气候干燥,当地的普通百姓一般都不穿鞋。

我尝试着与几家进口商取得联系,但他们对中国布鞋的兴趣都不大,他们一致认定中国布鞋在南非没有市场。

几天下来,贸易团的成员都各有所获,唯独我一份订单都没有签到。那天在宾馆里看到曼德拉总统的新闻,我心里一动:我是不是可以送两双布鞋给总统,也许他可以帮我打开南非市场。我的这个想法让贸易团的其他成员大吃一惊,都说我这是在痴人说梦——曼德拉是何等人物,怎会收我的布鞋?但我不管这些,选了两双总统穿的尺码的布鞋,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总统府。非洲人对中国朋友都很热情,我一到总统府,警卫就很热情地接待了我。我被允许留下布鞋和信,我在信中说自己来自中国,送两双中国布鞋给总统,一是表达自己对总统的敬意,二是希望总统能穿着它去中国旅行。

其实,连我自己都怀疑布鞋和信是否真能交到曼德拉总统的手中。然而就在第三天,曼德拉总统的秘书竟然找到宾馆,交给我一封有曼德拉总统亲笔签名的感谢信,感 谢我送给他两双舒适的中国布鞋,他很喜欢。

听说总统喜欢我的中国布鞋,南非的一家进口商很爽快地和我签了一份合同,数量不大,就一千双,根本无利润可言。

但回国后不久,我竟然被总裁委以重任,派往美国的办事处。这可是个让人眼红的职位,而我到公司工作还不到两年,许多人对此很不理解。总裁当时是这样回答那些心存不满的人的:既然他能把布鞋卖给曼德拉总统,那他也可以把布鞋卖给美国总统。

这是我的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他现在是那家贸易公司驻美国的首席代表。前些日子他从美国回来,对其年纪轻轻就身居要职,我很是好奇,请他谈谈成功的经验,他淡淡地一笑,只是说了这个他刚参加工作时的故事。

朋友的故事让我明白:把布鞋送给总统,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一个人的成功也许会有许多的偶然性,但一个充满自信勇于尝试的人,他的成功是迟早的。因为成功总是青睐有勇气的人。

给芝麻加上糖

香港是一个十分发达的商业社会,许多人都想赚大钱,但是,能够实现这个富豪梦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丁老头就是其中之一。虽说他不算是非常有钱的超级富豪,但也身价丰厚。

可无论财富有多少,也战胜不了衰老。幸好,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顺利地从美国一所著名的工商大学毕业,即将接管他所开创的这家公司。如何将自己毕生的经验传授给儿子呢?丁老头陷入了沉思。

几天后,丁老头带着儿子离开了公司豪华的办公楼,来到一条破旧的街道。望着儿子迷惑不解的神情,丁老头说道:“你想知道我这几十年来做生意的秘诀吗?”儿子的眼里立即露出一道亮光,他聚精会神地倾听起来。丁老头指着街道旁的一间狭小店铺说道:“这是我开办的第一家商店,从这里渐渐发展成今天这家大企业。”

看看狭小的门面,儿子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这也难怪,谁会相信,一间如此之小的店面,竟能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公司。

“你知道一斤芝麻卖多少钱?”丁老头开始问道。儿子笑着答道:“在香港谁都知道,一斤芝麻卖7块钱啊。”“那一斤黄糖呢?”“嗯,最多也只卖3块钱。”“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值多少钱呢?”“这还不简单,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正好等于10块钱。”

儿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可他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为什么父亲会用这么简单的数学题来考自己呢?但丁老头却摇摇头说道:“不对。”这一结论让儿子目瞪口呆:难道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自己都会算错?

丁老头接着说道:“如果你做芝麻糖来卖,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就可以卖出20块钱。其实做生意的秘诀就在于此,你只要将不同的东西,按照人们的需要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到这时,儿子才恍然大悟,也才知道爸爸的公司之所以能从一间小店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其实都遵循着这样一个简单却又有效的道理。

其实成功的秘密也大都如此。说起来似乎非常容易,只不过往往需要人们持之以恒,付出辛劳的汗水,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一个英语单词造就一个富翁

1958年,香港人刘文汉前往美国进行商务考察。一天,他在克里夫兰市一家小餐馆用午餐,听到邻近餐桌上有两位美国人在谈生意经,便留心听。两位美国人在讨论什么新行业在美国可以赚钱,其中一人说了句:“Wigs!”

“Wigs”这个词在英文里是“假发”的意思。听到这个词,刘文汉不禁转头向两位美国人望去。他看到那位说话的美国人从皮包里拿出一缕黑色假发,给同伴看。两位美国人丝毫没有注意到刘文汉,仍然继续着他们的话题。刘文汉却没有再听进去多少,他被“Wigs”这个词吸引住了。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英语单词,按理说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然而,刘文汉却敏锐地意识到:这个单词,就是他正在苦苦寻求的巨大商机;以这个单词为题,他可以做一篇招财进宝的大文章。

原来,刘文汉联想到:当时,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像一股巨大的洪流,猛烈地冲击着美国社会。在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出现了以长发为标志的一代“毛发”青年,这使戴假发在美国几成时尚。刘文汉看出美国人对假发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一个广阔无垠的市场前景展现在他眼前!

刘文汉很快结束了考察,回到香港。他又在香港展开调查,了解到在香港制造假发成本低廉,最贵的不过100多港元一顶,而假发成品的售价却高达每顶500港元!他喜出望外,很快作出决策,以自己的全部积蓄,在香港开办工厂,制造和销售各种假发。此后,他克服了种种困难,请来技艺精湛的工匠,改进了生产设备,制造出了香港第一个用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新型假发。由于刘文汉的假发款式新、质地好,成千上万的订单很快如雪片般从世界各地飞来。他的财富急剧增长,并带动了整个香港假发制造业的发展。在上个世纪60年代,香港的假发出口总值每年成倍增长,超过电子产品的出口总值。到1970年,假发制造业的产值已高达10亿港元,在香港制成品输出中列第四位。刘文汉本人也一度当选为香港假发制造行业协会的主席。“Wigs”这个单词给他带来的财富,使他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便能够前往澳大利亚,买下距悉尼仅十几公里的一个葡萄园和一家酿酒厂。这个酿酒厂后来成为澳大利亚第八大葡萄酒厂,刘文汉成为海外唯一一个拥有自己的葡萄酿酒厂的华人。

就这样,刘文汉从餐桌上偶尔听到的一个单词,让他发现了使自己事业成功的机会。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乏成功的机会,缺乏的只是察觉机会的智慧!所以,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应该更加懂得观察,懂得思考,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成功的蛛丝马迹,然后大胆地抓住机会,创造辉煌的人生。

在平凡中超越

有一种胜利的到来行如闪电,快似流星。尽管短暂,却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

他英俊洒脱、张而不狂;他青春年少,踌躇满志……当21岁的“追风少年”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跑道上以飞翔的速度风一般掠过终点时,他用自己的飞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一切皆有可能”。

21岁的刘翔何以完成如此壮举?当一切喧哗归于平静,才真正感觉到英雄原来如此相似:

态度决定收获!连续征战,刘翔一年一个台阶,上演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三级跳”:在短短的时间内,刘翔就把自己从一个对跨栏知之甚少的懵懂少年打造成了一个备受世人瞩目的世界田径新星!

1999年,16岁的刘翔正式成为孙海平的弟子。那时的刘翔全身的运动神经像是被激活了一般,仅仅练了110米栏不到三个月,就参加了全国田径大奖赛,并以14秒19的成绩取得了第三名,让国内田径界为之一震。同时,刘翔也完成了他运动生涯的第一个小小的“三级跳”——当时连三级运动员都还不是的刘翔直接越过二级、一级,达到运动健将级别。

接下来的三年征战中,刘翔再次上演了漂亮的“三级跳”:2000年世界青年锦标赛第四名;2001年全运会、东亚运动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冠军;2002年瑞士洛桑国际田径一级大奖赛,他以13秒12的成绩打破了由美国人保持了24四年之久的13秒23的世界青年纪录。

刘翔以频频改写历史的方式完成了他运动生涯中的第三个“三级跳”:2003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60米栏获第三,结束了中国男选手在该项目中18年未夺牌的历史;紧接着2004年世界室内田径大奖赛,刘翔又分别以7秒46和7秒43的成绩,两次打破60米栏亚洲室内纪录并夺得亚军;此后,在2004年日本大阪田径大奖赛上,刘翔首次与美国名将阿兰·约翰逊同场竞技并夺得冠军,以13秒06的成绩再次刷新110米栏的亚洲纪录。

在“人种论”和“皮肤论”大行其道的世界田坛,刘翔作为一个黄皮肤的“异类”,从受人轻视到赢得尊重,经历了一个战斗的过程。战斗无疑是残酷的,但有时候,唯有战斗才能超越平凡的人生。

刘翔夺冠是“奇迹”,奇迹背后源于两次“刺激”。

第一次“刺激”是爷爷给的。刘翔七八岁时在少年体校,由于天性顽皮,经常受到同校孩子的欺负,于是爸妈决定放弃少年体校。但刘翔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奶奶对刘翔性格的影响是最大的。爷爷70岁那年,突然想学骑自行车,而且也学会了。刘翔就想:爷爷70岁都能学会自行车,自己为什么要放弃体育呢?现在回忆起来,刘翔还在感叹:如果没有爷爷的“刺激”,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了。

第二次“刺激”是一次比赛。2000年1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室内田径大奖赛,六名选手进入60米栏的决赛,刘翔站在第五跑道,其中有三个美国选手,他旁边的第六道就是一名美国选手。发令枪响了,没想到第六道的那个美国选手在跨第二个栏的时候就摔倒了,刘翔则是第三个冲过终点。但这样的兴奋仅仅保持了2秒钟,裁判和大屏幕同时宣布:第五道中国选手没有成绩。怎么会这样呢?原来裁判误判,将那个摔倒的美国选手当成刘翔了。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项目上跑出好成绩的。这件事对刘翔的刺激非常大,当时他就说:“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这些人看,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可以在短跑上有作为的。”田径场上的刘翔,不仅在与世界的偏见作战,更是在与自己作战。2004年,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刘翔终于让世界震惊了。

同类推荐
  • 苏轼集

    苏轼集

    本书共选录苏诗一百一十一首,词五十首,文三十篇。所选作品依据底本,诗文以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为主,词以邹同庆、王宗堂著《苏轼词编年校注》为主。诗、词、文三部分,每篇均注明苏轼创作时间、时任职务及所在地。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唐诗 宋词 元曲:元曲

    唐诗 宋词 元曲:元曲

    中国历代诗歌经典唐诗·宋词·元曲元曲卷收录了许多名家的元曲作品,十分精彩。
热门推荐
  • 甘肃金融年鉴

    甘肃金融年鉴

    本书是以年为期,记载甘肃金融事业发展里程的大型历史性、资料性工具书。自员怨怨猿年以来,它逐年系统汇辑各种经济、金融信息数据和史实资料,真实客观地反映甘肃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情况和变化,供广大经济界、金融界人士查阅、交流、借鉴,为深化金融改革和推动金融事业发展服务。
  • 风渡蝶恋花

    风渡蝶恋花

    云芊璃、蓝雪仪是蝶恋花学校的校花,因为被刚转学过来的慕辰、黎若逸、南宫宁三人抢了风头,心中不满便前去花园散步,在花园里与慕辰、黎若逸、南宫宁三人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
  • 六年的友情

    六年的友情

    夏沫学、冉颖与黄冰娜有什么样的感情呢?你们不知道,我也不知道,自己看吧
  • 三公主之还好有你

    三公主之还好有你

    她,是一座雪山。她,毒舌火山。她,调皮吃货他,是一座冰山。他,暖男一枚。他,花花公子他,是冷酷的男神。他,是温柔的王子。他,是爱搞怪的少爷。他们,哪对才是命中注定的呢?敬请期待吧!
  • 道化真瞳

    道化真瞳

    其实,强者比平凡人不同的地方只在于他们有一颗为了守护而变强的心。没有心的强悍是暴力,没有心的强大是残忍,没有心的拔剑是杀戮,而没有心的正义只能是无稽之谈!这是个追逐力量与守护内心的少年的故事。一路走来,血流遍地,是否还能保持那份心灵的完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原来青春不负我

    原来青春不负我

    每个人都有青春,都有过不解,都有过爱恋,都有过叛逆,都有过嫉妒,都有过羡慕,都有过不知名的怒点,都有过懦弱,这是一个关于14岁的她的故事
  • 古剑奇谭之重生

    古剑奇谭之重生

    “师尊,他,他。”“他怎么了?”师尊疑问道。“他长得好像屠苏。”“屠苏。”师尊惊疑着。与百里屠苏的面容一模一样的人,他的身份又是什么呢?又会给三界带来怎样的灾难?
  • 自动升级

    自动升级

    《自动升级》小说是科幻、爱情、剧情、青春类型故事,讲述了男主角热爱科技创意作品研发,同时是一名热血青年,在一次反抢劫反盗窃志愿者工作中,救助了女主角,后来再次偶遇并发展成爱情,并讲述了男主角从想象到研发众多富有创意、好玩、实用的科技创意产品过程的故事。许多创意产品将可能是未来社会发展中会出现的科技产品,将极大吸引广大科技爱好迷们。
  • 路过的是风景,走过的是青春

    路过的是风景,走过的是青春

    这是一个没有对错的青春故事,有高中生活的点滴,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有同学之间的互生情愫,有暗恋的苦涩,有......最后,以为那是黑夜过后的黎明,确是另一个黑夜前的最后一抹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