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2100000010

第10章 让“伤口”开出美丽的花(5)

不知道它为什么这样做。央视的早间新闻说,专家也无法断定这条鱼为什么会来到格陵兰岛。这真是一个问题。我说的不是那条鱼,我想知道除了鱼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进行令人不可思议的穿越。

也许真的太少。哺乳类动物的奔跑速度赛过了鱼,但从来没有发现过南极洲企鹅会跑到北极,它们只会生长在既定的环境里,与世隔绝,也不希望被外界打扰。人可以借助交通工具来到某地,但那只是惊鸿一瞥,浮光掠影一番后,又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空间。还有更多的人,留恋自己的家园,即使是穷山恶水,也会把自己的血肉熔铸在那贫瘠的土地上。

科学家破译了人类的遗传基因,黄色人种的起源地应该是在非洲,科学家列举了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存在的基因相同数字。科学家说,在很久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曾经从非洲大陆上出发,经历了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到了亚洲大陆。他们在这个大陆上繁衍,然后就再没有走出大陆一步。当美洲发生疯狂移民的时候,亚洲大陆还在沉睡。

到底是谁羁绊了我们的脚步?

二十多年前的一个黄昏,一架飞机低空掠过一个偏僻的山坳,一个孩子在想“长大以后我要飞向远方,很远很远的地方”。二十年后,孩子有了飞翔的资本,但是他舍不得故土,舍不得亲情,舍不得爱情,舍不得安逸的环境。

那个孩子就是现在的我。我被故土围住,也被故土所伤。

现在我想起了那条鱼,那条穿越了1万多公里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鱼,心中就升起敬重。

与黑暗世界的抗争

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孤独岁月的弱女子。在她一岁零七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产生的高烧,将她与外界隔开,使她失去了视力和声音。她仿佛置身在黑暗的牢笼中无法摆脱。这场大病使海伦失明、失聪,成为一个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残疾人,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因为听不见,她想讲话变得很困难。由于聋盲儿童没有获取正确信息的途径,心灵之窗被禁锢,造成她性格乖戾,脾气暴躁。万幸的是海伦并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

七岁那一年,安妮·莎利文老师来到她的身边,莎利文到海伦家担任家庭教师的那一天,就送给她一个玩具娃娃,并用手指在海伦的小手上慢慢地、反复地拼写“d-o-l-l”(玩具娃娃)这个单词。海伦立即对这种游戏产生了浓厚兴趣。她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从此开始懂得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名字,开始知道自己的名字叫“Helen Keller”(海伦·凯勒)。安妮悉心地教授海伦,特别是她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海伦变得温和了,而且很快学会了用盲文朗读和写作,靠用手接触说话人的嘴唇去感受振动,她又学会了触唇意识。这种方法被称做泰德马,是一种很少有人掌握的技能。她也学会了讲话,这对失聪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此后,海伦陆续学习并掌握了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聋、盲却能掌握五门语言,海伦的成功被称为“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成就”。

海伦的一生致力于残障人事业。在她的努力下,美国残障人福利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原先百家杂阵的点字得到了统一;第一个盲人图书馆建立起来了;政府拨款出版点字书籍。

二战结束后,海伦立即前往欧洲,旨在调查战后盲人生活状况,特别是在战争中变成残疾人的军人。她呼吁各国政府应立即对这些人开展救济。

从1945年到1955年,海伦穿梭于世界各地,访问过欧洲各国、南非共和国、土耳其、叙利亚、印度、巴基斯坦、日本等国。1955年,当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在讲台上卖力地为争取残障人士的利益而呼喊时,听者莫不为之感动。正是在海伦坚持不懈的推动下,各国纷纷建立起残障人士的福利机构。

海伦的意志品质以及对残障人士福利事业的热情,赢得了世人的敬佩。1959年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对她予以表彰。海伦以其顽强毅力、仁爱之心和卓越成就,铸造了辉煌人生。

巴尔扎克和创作劳动

李卜克内西在纪念马克思的一篇文章中对于劳动和天才的关系有过一段极精彩的话,他说:“没有非常的精力和非常的工作能力便不可能成为天才。”被恩格斯尊敬地称为“巴尔扎克老人”的,便是这样一位天才。他留给后代的《人间喜剧》是由96部作品,近两千个人物组成的宏伟大厦。巴尔扎克几乎不停地写了15年,每年得写上六七部作品。

巴尔扎克的生活就是一篇连续不断地工作的故事,他自己说过“我从来没有一口气只工作二三个小时的”。他每天写作12小时以上。巴尔扎克需要不受人打扰的大块时间,因此他的工作日是从晚上1点开始的,他使用一张朴素的长方形小桌,桌上只有大叠的白纸和一束削好的鹅毛笔。右手边摆着一本摊开的记事册,用来记下后面的章节可能用到的构想和情节,巴尔扎克写作时不需要任何资料,它们已经融会在他脑子里了。

巴尔扎克工作起来就没有头,直到写得手指痉挛了才稍事休息,然后又写下去。他说他自己:“已经把生命投入这个坩埚里,像炼金术士投进的金子。”在工作五六个小时后,巴尔扎克就像干最重的体力活的粗工一样筋疲力尽了,然而这还不是结束,他要借助于又浓又黑的咖啡,把生命机器重新发动起来。他年复一年地把咖啡煮得愈来愈浓,好使他的神经赶得上那种有增无减的紧张劳动。他有一次在谈到他的某本书时曾说:是用“成了河的咖啡”才算完成了它。到早上8点,巴尔扎克才用顿早餐,洗个澡,这时送信人从各处印刷所送来头天打好的校样。

巴尔扎克的校样和别人的不同,是用特大的纸张印刷的,好让他在上面进行大规模的修改。9点他开始改校样。每篇小说巴尔扎克都带着不满意的心情改到三四遍以上,有一部分作品曾经改过15次。他的头两遍校样总是大段地增删,甚至完全重写。校样上常留着大块增删的痕迹,每张校样上能够写字的地方,包括背面都写满了。巴尔扎克把每篇小说的每一次校样都装订成册送给朋友,如果一本小说出版时是二百页,那么校样有时会将近两千页。

要想象巴尔扎克每天的工作量,让我们读读他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说到的他自己的写作情景:“要知道我的勇气有多大,听我告诉您:《路吉艾利家族的秘密》是我一夜工夫写成的……《老姑娘》是三个夜晚写成的,《该死的孩子》是在我身心痛苦的9个钟头之内写成的,我花了三天工夫,写成了《幻灭》开头的一百页。”

巴尔扎克的格言是:“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巴尔扎克自己的创作劳动就是这句格言最形象的阐释。

上帝的孩子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在这里举行。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典礼一步步地接近高潮。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在《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一位漂亮的年轻女演员,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手中接过奥斯卡金像。

手捧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可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在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学院,感谢全体剧组同事。

原来,玛莉·马特琳是一个聋哑人。在她出生18个月时,一次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但这位聋哑女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八岁时加入州儿童剧院,九岁时就登台表演,她还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聋哑角色。她利用这些演出机会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舞台剧《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可是为了物色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大费周折,她用了半年的时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但都没有找到中意的。最后,她在舞台剧《上帝的孩子》中发现了饰演次要角色的玛莉·马特琳的高超演技,决定立即起用她担任女主角。结果,玛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成功地揭示了主人公自卑而又不屈、消沉而又奋争的复杂内心世界,表演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最终成为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以来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也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

玛莉·马特琳写道:“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是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孩子,都会受到上帝的宠爱,不管我们的身体条件如何,只要有一颗健全的心,全力以赴,锲而不舍,都会得到命运的垂青,成为生活的主角,赢得辉煌的未来。

人生的圆圈

大约10年前,我在一家电话推销公司作为业务员进行培训。

主管为了激励我们,有一次在培训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

主管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

然后,他问大家:“谁能告诉我,这图意味着什么?”一阵沉默后,一位学员回答:“世界?”主管说:“基本正确。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面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人们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或争端。”

“现在,谁能告诉我,当你跨出这个圈子后,会发生什么?”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还是那位积极的学员打破沉默:“会害怕。”另一位认为:“会出错。”接着又是一阵沉默。这时主管微笑着说:“当你犯错误了,其结果是什么呢?”最初回答问题的那个学员大声答道:“我会从中学到东西。”

“正是,你会从错误中学到东西。”主管于是转向黑板,画了一个箭头,把圆圈当中的人指向圈外。他继续说道,“当你离开舒服区以后,你就把自己抛到了一个你感到不自在的世界里。结果是,你学到你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你增加了自己的见识,所以你进步了。”他再次转向黑板,在原来那个圈子之外画了个更大的圆,有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等。

“如果你老是在自己的舒服区里头打转,你就永远无法扩大自己的视野,永远无法学到新的东西。只有当你跨出舒服区以后,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圆圈变大,你才能挑战自己的心灵,使之变得更加坚强,最终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同类推荐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话: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最强武体

    最强武体

    少年资质极差,受尽欺辱。在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况下,偶然间获得了第二种力量。从此,强者的道路向他敞开。
  • 做事的手段全集

    做事的手段全集

    本书围绕种种做事的手段展开,通过对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业发展的精辟分析,从中探索出实用的、有效的做事手段。
  • 雕虫诗话

    雕虫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婚

    阴阳婚

    暖楹好奇的注视着一旁的人,道“你为什么每次都知道我喜欢的是什么?”她眼眸里倒映的那人微微的一笑,修长的手指轻抚在梓盈的眼角处,他说“我默默的注视了它十几年,它每说的一句话,我都看得懂。”(求收藏,推荐。)
  • 终极三国孙尚香的彼岸花

    终极三国孙尚香的彼岸花

    宇宙中有两种人,别误会,我说的不是男人跟女人,我说的是有特殊能力的异能行者跟没有特殊能力的普通人,我们称之为麻瓜。而在某个象限中,这里有十二个平行时空,在金时空,异能行者的的能力高低叫战力指数,铁时空叫异能指数,银时空叫武力指数,铜时空叫毁灭指数。故事就是发生在银时空,我们的女主角某天醒来突然变成银时空的孙尚香。
  • 小魔女的丝路历险(完结)

    小魔女的丝路历险(完结)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普通女孩萌羽馨收到一封特殊的录取通知书,当到达学校开始一切就向着未知的方向发展,在学校她会邂逅谁呢?为什么又会穿越时空去到丝绸之路上,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得神秘古国是怎样的?在那里会发生怎样的故事?那个看似对一切事物都冷漠相对的宇,为何对羽馨如此的情有独钟?匈奴的王为何也拼劲全力想与羽馨成婚?宇可以容忍羽馨嫁给别人吗?为何明明相爱的人,却要相互伤害?当一切都解释清楚之时,等待他们的结局又将是什么?
  • 末世之我的历程

    末世之我的历程

    世界末日,对我来说根本就不是事。那不一直是我所期待的么?
  • 苇穗般飘摇

    苇穗般飘摇

    我忽然记起了多年前做过的一个梦,梦里的我天真又单纯,却又总显出深深的孤寂,那份孤寂,比之写这个故事的这段时间里所体会到的,要更加强烈些;那这故事,就献给那时那个孤寂的我吧;至少有这故事与他做个伴,在那段充满了孤寂的时空里;可惜这陪伴,那时的他却是无从知晓的;但我要感谢那个梦里的我,如果有人可以隔着时空对话,请帮我告诉那个过去的自己,“谢谢你”。
  • 变态请注意

    变态请注意

    当她抱怨,“你脾气太差了。”他的回答,“我不打算太完美。”她心想,您何止是不完美啊——没人情味的孤僻自恋狂,毒舌挑嘴的强迫症患者,像我这样阳光健康的心理医师收容你,简直成了“残联收容员”。他是个犯罪心理专家,冷静犀利的双眸专注着变态杀人狂们,以变态的思维逻辑去跟他们打交道,搞得他真心有点不正常。看官试想,这样的表白正常吗?当她懊恼地说,“今天我碰到一件倒霉事哎。”他凉飕飕地表白,“很不幸,小姐,你还有另外一件倒霉事。今天起你是我的了,不管你愿不愿意。”被他带进黑暗的犯罪世界后,她感觉自己也有点不正常了,有时候她想,我要变成变态杀人犯,这样,你就会一天24小时专心想我一个人了。
  • 尸祸乱明

    尸祸乱明

    读者老爷们,大事不好了!!!!大明朝突然遭到丧尸袭击,一年之间江南半壁山河皆尽覆没。身为穿越者的猪脚王争,现在什么缺,缺点击、缺推荐、缺收藏、缺月票……汉家的血脉与江山能否延续,全看各位读者老爷们的支持。天佑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