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42

第42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26)

父亲的信如同清醒剂,让她冷静下来。她知道,倘若她真的和秦风结为伴侣,世俗的谴责她不在乎,旁人的讥嘲她能承受,然而,她清楚,一旦自己背弃婚约,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操劳了大半辈子的母亲。当初她瞒着母亲出国留学,已经伤透了母亲的心,现在闹出婚变,那几乎要置母亲于死地了。她可以做个抗婚的女子,但却不想背上不孝母亲的骂名。她拿定了主意,当即给父母拍了封电报:“两说皆属谣言,儿既没蹈海亦未结婚。请释念。儿梅。”

苏雪林终于有惊无险地与人生的一次情感危机擦肩而过。倘若不是深爱母亲,不是担心母亲无法接受她的婚变,也许她就失身于这次情感的漩涡了。

在给友人的信里,苏雪林颇有几分自豪地说:“我战胜了,我到底是战胜自己了!这是我平生第一个光荣的胜仗,值得我自己颂歌称道于无穷的。”

苏雪林的未婚夫张宝龄虽是商人子弟,但他酷爱读书,为人正派,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按理,他和同样耽于读书的苏雪林应是门当户对,惺惺相惜的天作之合。无奈造化弄人,张宝龄长相英俊,但性格偏冷。研习工科的他,非常务实。他在美国读书时,随身携带未婚妻苏雪林的相片,以示有婚约在身,暗示其他女性和自己保持距离,不过,品格上的忠诚,却难掩他性格的缺陷。他严守婚约,但对谈情说爱却不感兴趣,什么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什么山盟海誓倾诉衷肠,他不独不喜欢,甚至很厌恶。而苏雪林读的是文学,感情丰富,一腔柔情遭遇冷若冰霜,两人的婚恋演变成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国内的父母得知苏雪林在法国过得不如意,就致信上海的亲家,建议未来的女婿和苏雪林通信,因为“你们总归要结婚的,通信可以帮助你们互相增进了解,培养感情。”

于是,苏雪林初次收到远在美国的未婚夫寄来的信件和相片,这个相貌英俊的未婚夫第一次吹皱了她心灵的春水。她被爱神俘虏了,拿起笔,在纸上,和远方的恋人说起喁喁的情话。

不久,母亲来信透露,张宝龄已在美国拿到工程学士的学位,可能回国就职。母亲在信中试探性地问她有何打算?言下之意,当然是催她回国成亲。母亲的信让苏雪林愈加坐卧不宁了。她来法国不久,学业刚刚开始,难道为了婚姻放弃好不容易争来的学习良机?如果此刻回去。当初的那些为出洋留学而做的种种努力不就付诸流水了?

突然,她灵机一动,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然家人盼自己回家结婚,那么,在法国不也一样可以成婚吗?若郎君从美国飞来,两人出双入对,同窗共读,既可砥砺学问,又可融洽感情。一个人,形单影只,在异乡苦读,日子寂寞得如同千年古井;有爱人相伴,寂寞的日子会被甜蜜融化。知道未婚夫不谙风情,苏雪林不想羞羞答答吞吞吐吐让对方去猜去悟,她索性大起胆子,用足以让人脸热心跳的火热字眼,向对方直抒胸臆:

“法国的古迹,非常之多,你到此以后,我可以陪伴你畅畅快快的游玩。我们大好的韶华已将逝去,人生贵乎及时行乐,‘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请以《金缕衣》为君诵。”

红袖添香夜读书,多少男人对此梦寐以求,偏偏张宝龄却不屑一顾。他权衡利弊之后,一口回绝未婚妻爱的呼唤,他说自己不喜欢旅行,不谙法语,无意放弃美国的学业来法国重新开始。

虽然张宝龄说的句句在理,但他的冷静与沉稳却大大伤害了一个少女的自尊。

张宝龄的回答无懈可击,苏雪林的懊恼与烦闷又不便向外人诉说,她只能把这一切埋在心里,任其慢慢消化。

此后,给张宝龄写信成了难题。言辞热烈,对方消受不了;口气冷淡,自己又不习惯,于是,只剩下寒暄了,而寒暄,还值得形诸笔墨,值得用航空信让其漂洋过海抵达万里之遥的美国?

张宝龄一心攻读学位,未婚妻信笺上语气的变化他丝毫不曾察觉。他想的是尽快拿到学位,回国谋职。而大洋这边的苏雪林因为对未婚夫的失望而心灰意懒,不再对婚姻报任何热情。

可不久,张宝龄的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再次搅乱了苏雪林渐趋宁静的心。张宝龄在信里说他病了,言语不免感伤而颓唐。同处异国他乡,苏雪林深知异国游子患病后内心的凄凉和无助,女人到底心软,得知恋人病了,对恋人的恼怒和不满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几缕关爱和一腔柔情。苏雪林连着写了几封信,寄去自己的抚慰和叮铃。而病中的张宝龄,信中的词句也变得温婉柔和起来。他告诉苏雪林,自己已经拿到学位,思乡之情烟雾一般弥漫在心间,他说打算病愈就回国谋职。

这封信一下拨动了苏雪林暗哑多日的心弦,她知道,未婚夫一旦回国,自己的父母也会催自己回国完婚,那自己的学业就半途而废了。除非让未婚夫来法国完婚,自己的学业才不致中断,她想,上次张宝龄不愿来是因为没拿到文凭,这次文凭到手,他会不愿来此地和未婚妻游山玩水,共度良宵吗?

苏雪林这封信写得恳切而直白,她坦承了自己的苦衷,一旦回国完婚就中断了学业,真挚邀请对方来法国和自己共度留学时光,因为一个人读书毕竟孤独而寂寞,有人相伴,尤其是有爱人相伴,再寂寞的日子也是甜的;另外,她还体贴地说,如果对方不愿来此攻读博士,那么游玩几月,放松一下心灵,陶冶一下情操也是有诸多益处的。

然而,这一次,她再次领教了张宝龄的冷若冰霜。

未婚夫的回信如期而至。张宝龄在信中说,我早就和你说过,我不喜欢旅行,至于结婚,我也并不如你说的那样着急,你担心不能完成学业,就在法国多念几年书,我回国等你就是。

如果说,张宝龄第一次拒绝,挫伤了一个少女的傲气;那么这一次回绝,则伤透了一个未婚妻的心。

毕竟是知识女性,脸面要紧,即使一腔怒火,也不想气急败坏影响淑女形象,但一口恶气堵在胸口,犹如一口浓痰卡在喉间,不吐不快。于是,在撕坏了六七张信纸之后,苏雪林终于写出一封不卑不亢,绵里藏针的信:

“你的行动,有你的自由,你不愿来欧,我也不便干涉,不过从此我们不要再通信吧,老实说,我同你通信实不感一毫趣味。”

苏雪林担心的事到底发生了。虽然张宝龄不急着结婚,但苏雪林的父母却想尽快看到女儿成亲。当风闻张宝龄即将回国后,父母当即写信要苏雪林回国成亲。

余怒未消的苏雪林乘机向父母大吐苦水,她把委屈、懊恼、愤懑一股脑塞入字里行间,寄给父母。在信中,她历数未婚夫的阴冷和偏执,希望父母允许自己退婚。

苏雪林的父亲原本很疼爱这个勤勉而聪颖的女儿,事事依她,处处宠她,可他毕竟是个传统的读书人,认为女儿悔婚,有辱家门。接信后,一反常态,大为震怒。回信中,父亲痛斥了苏雪林,且警告女儿:若不听从父母安排,将采取强制措施。愤怒让父亲失去了理智,他在信里还说出这样有伤感情的话:“即使你死于车轮之下,也要把你的尸骨放入夫家的陵墓,你生不作夫家的人,死也要让你成为夫家的鬼。”

也许是被父母娇宠惯了,也许是生性桀骜不训,父亲的雷霆之怒,根本没吓倒苏雪林,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她在信中,“大逆不道”骂父亲为“老顽固”,道:“你要做旧礼教的奴隶,我却不能为你牺牲,婚姻自由,天经地义,我就要实习家庭革命,看你拿什么亲权来压制我?”

女儿远在法国,父亲接信后,虽暴跳如雷,但鞭长莫及,也只能徒唤奈何。

可是,不久,苏雪林接到母亲的信。父亲的信充满训斥和怒火,母亲的信却全是哀求和泪水。母亲自己病魔缠身,恐不久于人世,恳求女儿能和未婚夫和好如初,否则当母亲的会抱憾终身,死不瞑目的。

看到父亲的狠言恶语,苏雪林岿然不动;听到母亲的凄言苦语,苏雪林则溃不成军。

接到母亲的信后,她涕泗横流,喃喃自语:“我终不能因为一己的幸福,而害了母亲;我终不能因为一己的幸福,而害了母亲。”她终于违心地和张宝龄结为秦晋之好。

张宝龄不算合格的丈夫,却堪为称职的女婿。苏雪林张宝龄结婚时,苏母已身染沉疴,卧床不起。这个留洋归来的女婿,在岳母床头一坐半天,嘘寒问暖,软语宽慰。就连苏雪林也承认,张宝龄的一片孝心,让病中的母亲深感欣慰。

平心而论,苏雪林张宝龄均为人中翘楚。她吟诗作词,文采出众;他勤勉好学,聪明过人。然而,两个优秀的人,却组成一个糟糕的家庭。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

苏雪林天性浪漫,她渴望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吟诗词,赏美景,谱一支同心曲;张宝龄忠厚踏实,他期盼找一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工女红,理家务,筑一个安乐窝。理想的偏差,带来无法消除的隔膜和误解。

一段时间,张宝龄身体不适,苏雪林煎汤熬药,用心伺候,可张宝龄却不领情,动辄大发脾气。苏雪林说,他是想故意激怒妻子,让妻子主动提出离婚,他既可以不支付赡养费,也可以金蝉脱壳,顺利逃离婚姻的围城——这当然是她的猜测,真假难定。

两人冲突的另一个原因是苏雪林常贴补娘家。在苏雪林看来,用自己的薪水贴补娘家,何错之有?只怪张宝龄生性吝啬,心胸狭窄才容不下自己对娘家的关心;而张宝龄则认为,你苏雪林既嫁为人妇,就不该吃里扒外,身在曹营心在汉。站在自己的角度,两人都有理,而两人又不愿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于是,龃龉不断,争执不休,最终导致两人聚少离多,结婚三十六年,同居不足四年。

换了旁人,既然婚后的家庭冷若冰窟,为何不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人都是知识分子,脸面要紧。张宝龄不想背上“休妻”的污名;而苏雪林也觉得离婚是人生的污点,于是,两人宁可品尝婚姻苦涩的内核,也要保留婚姻光鲜的外表。

好在两人的事业心都很强,婚姻的不幸未能影响两人事业的发展。相反,性的压抑带来了事业的“升华”。苏雪林勤奋著书,终成名闻遐迩的大作家;张宝龄用心钻研,成为各大工厂竟相迎聘的业务精英。

晚年,回首往事,苏雪林的言辞不再激烈,对丈夫张宝龄,也不再嫉恨,而是多了理解和宽容,她感慨:“他(张宝龄)只是同我无缘,因他所要求是个三从四德、竭忠尽智、服侍他如王太子一般的女性。可怜我虽会弄弄笔头,家事半点不会。我虽敬仰我母亲的德行和才干,母亲的德行并未遗传给我,才干更没有。我至今还不能入厨煎荷包蛋、做一碗青菜豆腐汤。洗衣只能洗手巾和袜子,又何能做他半妻子、半女仆的伴侣!况我偏向母家,协助姐嫂,更令他嫉妒得像心头有火燃烧,一刻也不能容忍。夫妇感情之坏,以此为根源。”

步入人生暮年,对自己婚姻的缺陷,苏雪林也能坦然面对了,她说:“实际上,我是个人,是个普通女性,青年时代也颇向往爱情生活,屡受打击,对爱情倒尽胃口,从此再也不想谈这两个字,把爱情升华为文学创作及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倒也是意外的收获。我想我今日在文学和学术界薄有成就,正要感谢这不幸的婚姻。假如我婚姻美满,丈夫爱怜,又生育有一窝儿女,我必安于家庭生活,做个贤母良妻,再也不想到社会上去奋斗,则我哪能有今日的成就?《灯前诗草》有我民国十四年自法国将返国时所做《集龚》诗,其中有‘梅痕竹影商量遍,至竟虫鱼了一生。’及‘百事都从缺陷好,只容心里贮秾春’诸句,那时我已知自己身世是个缺陷的身世,但这缺陷也未尝不美。”

有几分无奈有几分自嘲,但更多的却是真诚的剖白。毕竟,任何人的成功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不过,如果煊赫的成就建筑在破碎的婚姻之上,那么,这样的成就虽让人敬仰,也不免令人唏嘘。

苏青:谋生之外也谋爱

苏青创办《天地》月刊,向张爱玲约稿时有“叨在同性”的话,一下逗乐了张爱玲。也许正因为“叨在同性”,张爱玲似乎比男性更了解苏青。

张爱玲把杨贵妃和苏青进行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杨贵妃的热闹,我想是像一种陶瓷的汤壶,温润如玉的,在脚头,里面的水渐渐冷去的时候,令人感到温柔的惆怅。苏青却是个红泥小火炉,有它自己独立的火,看得见红焰焰的光,听得见哗栗剥落的爆炸,可是比较难伺候,添煤添柴,烟气呛人。我又想起胡金人的一幅画,画着个老女仆,伸手向火。惨淡的隆冬的色调,灰褐,紫褐。她弯腰坐着,庞大的人把小小的火炉四面八方包围起来,围裙底下,她身上各处都发出凄凄的冷气,就像要把火炉吹灭了。由此我想到苏青。整个的社会到苏青那里去取暖,拥上前来,扑出一阵阵的冷风——真是寒冷的天气呀,从来,从来没这么冷过!”

说苏青是“红泥小火炉”,很独到也很精准。在另一篇文章里,张爱玲说苏青,谋生之外也谋爱,也是一针到骨的洞见。

苏青离婚后,在那样一个乱世,一个孤身女子,想活下去,不能不与各色男人周旋。而男人们出于各种动机,也围着这个“红泥小火炉”,取暖。不过,苏青不仅聪明出众,也精明过人。她从那些来“取暖”的男人身上也索取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毋庸讳言,短短几年,在沦陷区上海,苏青身边走马灯般更换着恋人,除了恋情,她还从这些身份各异的男人那里汲取一些养料,让自己名利双收。

同类推荐
  • 拒绝隐喻

    拒绝隐喻

    棕皮手记·1982~1989.当代最需要的是“大乘”诗人。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不仅仅只征服年轻的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不朽之作是没有“代沟”的。从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宋词三百首)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一日的春光

    一日的春光

    冰心,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本书收录了冰心在不同时期写作的散文名篇,作品写人、状物、抒情、怀旧等体裁宽泛,文字隽永。
  •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

    纪实作品《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与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同呼吸、心相印的崇高风范,践行群众路线、与群众亲如一家的优良作风,以及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视群众为亲人的赤子情怀。
热门推荐
  • 纯汉

    纯汉

    当曹昂身披箭创,从淯水河中爬上岸时,便注定了未来的可变。且跟随着曹昂的视角,让我们来还原一段波澜壮阔,勾描一幅石破天惊,体验一回世间疾苦,轻叹一声士林风流。这是一个纯于己、纯于君,亦或纯于天下的抉择。
  • 离婚了,你可还爱我

    离婚了,你可还爱我

    一句你许我天荒,我陪你地老,异国寻夫却因意外结识现任丈夫。五年后,前夫意外的出现,打乱了他们正常生活,前夫发小状告自己重婚,家庭纷争的纠葛,让充满责任感的她准备放弃现有的婚姻陪伴前夫,女儿的一句:你离婚了,还爱我嘛?让她醍醐灌顶,这何尝不是她儿时的心声呢?幼年父母离婚就一直默默地追问:离婚了,还爱我嘛?她该何去何从
  • 我和上仙那些事

    我和上仙那些事

    那是一个上古的时代。那时的她依偎在他的身旁,看着云卷云舒,看着风云变,看着四季轮回。那时的她是多么的天真灿烂,只要有什么烦心的事都向他说,只要有什么不顺心的事都向他诉说着。也许是上天见不得他们安宁快乐罢,也许是上天跟他们开一个玩笑罢。突然来了一个上仙抱走了磐石,从此就剩紫莲花孤零零的呆在原地。
  • 东方之幻想图书馆

    东方之幻想图书馆

    有一天,名叫影树的少年在一座图书馆里邂逅了一名少女,从那天开始,他就被卷入了不可思议的事件里面......
  • 末世花之影

    末世花之影

    这世间不存在什么对与错,有的只是那些为所欲为的强者和你们这些,什么都改变不了的弱者。
  • 谋神传说

    谋神传说

    我欲逆天可否,那就诛魔成神。我欲诛神可否,那就唯我独尊。
  • 六界之万古神尊

    六界之万古神尊

    那一年桃花树下的相遇,注定永生永世纠缠不清。他是至高无上的神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她,只是青丘国不谙世事修炼一千年的紫色小狐狸。为了他,她放弃了永恒的生命,进入轮回,更是将一颗琉璃心献给了他。传说,将自己心爱的人的名字写在三生石上,那下一世就会遇到他,而我怎么都想不到我该写谁的名字呢?
  • 给心灵洒点阳光

    给心灵洒点阳光

    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 悍妃倾城绝代

    悍妃倾城绝代

    前世女警,今世为妃,真实身份却是千年妖皇,上古邪剑附体,血莲盛开于肩……嫡姐做作,她装疯卖傻,打得她满地找牙;侧妃暗藏祸心,她四两拨千斤,见招拆招……她甘于平静,却偏偏多生事端,阴谋阳谋不断,小人太猖狂,她拍案而起,查冤案,戏皇子,斗佞臣,惩小人……一代悍妃倾城绝代,却偏偏与妖魔为伍,引来追兵无数。——玄天崖上,血流成河,他笑得猖狂,血眸狰狞,“看到了吗?你不再是妖,而我依旧是魔,嗜血成性的魔。”她莞尔,将手中的红线绑成死结,“那又怎样,千年前我独自赴死,留你一人孤寂千年,这一次,上穷碧落下黄泉,瑶儿定不负你。”
  • 莫不暖冬

    莫不暖冬

    这是一个中二青年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呆萌萝莉进化成毒舌高智商女的过程。顾莫笙和唐暖在一起后,有一天,顾莫笙抱着唐暖,问她“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唐暖正在准备明天上课用的课件,头也不回的回到“我什么时候喜欢你了,你个又老又丑的大叔配得上我。”本文又名<残废的作者君如何把高智商毒舌写成脑残贱萌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