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24

第24章 恋爱篇 此恨绵绵无绝期:民国婚恋(8)

胡适有书癖,江冬秀没有。不过,江冬秀知道,书是胡适的命根子,既然她把胡适当命根子,也就爱屋及乌地爱上了书。抗战时期,江冬秀即便逃难也不惮烦难地始终带着胡适的几十箱书。

胡适的手稿在江冬秀眼中也是命根子一般。在一封家书里,江冬秀写道:“你的东西放在津,有一个箱子是老太爷同你的稿子,全放在一块,书目狠〔很〕长〔详〕细,有三百多张,你要那〔哪〕一部分或者用〔运〕此地来,还〔是〕存放那边,请明白写信来,我好办。”

胡适收到这封信后,就回信让江冬秀请人抄一份书目寄到美国。江冬秀不敢怠慢,忙找人抄了一份书目给胡适。为了使胡适的手稿不受损,江冬秀特意用一只樟木箱子装胡适的东西。

当胡适看到江冬秀寄给他的书目后,又得陇望蜀要江冬秀为他挑出十五箱书寄到美国。也难怪,一个饕餮之徒,光看菜谱当然不过瘾,胡适忍不住点菜了。胡适在信中说:

“这些书,我在医院时,看了书目,挑来挑去,总不能决定。现在费了两个早晨的工夫,挑出这十五个书箱。

北平出来的教书先生,都没有带书。只有我的七十箱书全出来了。这都是你一个人的大功劳。”

在战火纷飞中,胡适的藏书得以保全,江冬秀功不可没。

韦莲司是胡适一生的知己,当胡适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后,她曾致信给江冬秀表示悼念和慰问,部分内容如下:

“亲爱的胡夫人:

多年来,你一直生活在一棵大树的余荫之下;在你年轻的时候,也曾筑巢在枝头。这棵大树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哺育了千千万万饥饿的心灵;而这些果实将被永久地保存下来。

而今,这棵大树倒下了,对你,正是哀痛的时刻,你必感到大空虚。在这个大空虚里即将堆起哀悼者的追思和怀念。……。

我最珍惜的,是对你的友谊的追怀,和对这棵大树的仰慕。”

作为一个妻子,当然不愿意自己的丈夫还有另一个红颜知己,但江冬秀知道,自己粗通文墨只能做丈夫生活的伴侣,无法成为他精神上的密友,所以,丈夫有这样一位知己恐怕也是理所必然情有可原之事。于是,她大度地接纳了这位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她情敌的异国女子。她托儿子给韦莲司写了回信,向对方表示了诚挚的谢意。胡祖望在回信里写道:

“母亲头几天非常哀恸。哭得很伤心。现在已渐渐平息下来,血压也差不多恢复了正常。

我计划3月16日,星期五回到华盛顿。母亲在此将待到下葬以后。此后,她可能来美国短住。

母亲把你送她的银器给了我,我们会永远珍惜这份礼物的。母亲要我代她向你深致谢忱。”

胡适父亲死时,胡适三岁,胡适的母亲虚岁才23岁。一个23岁的小寡妇带着幼子,在一个大家庭里讨生活,全凭一个忍字。

受母亲的影响,胡适的一生也非常推崇忍,晚年更是到处宣扬,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曾作诗《病中得冬秀书》:

“病中得她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喜欢。

我不认得她,她不认得我,我总常念她,这是为什么?

岂不因我们,分定常相亲,由分生情意,所以非路人?

海外‘土生子’,生不识故里,终有故乡情,其理亦如此。

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也就自由了。”

有了“情愿不自由”的达观,才有“也就自由了”的释然。

韦莲司一生苦恋胡适,为此终生未嫁,但她不想让胡适为此产生负疚心理,就给胡适写了这样一封信:

“你觉得,要是我结婚,你就能从责任或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不知道我从未要你感觉有任何责任或负担。想到这点,也让我伤心。我没有要和你结婚,也没怪你对结婚所有的一种恐惧。

……。

从你的反应看来,要是我结婚,能减轻你精神上的负担,同时也能给你一些你所缺的自由。甚至于只是想一想,你都能感觉到自由。你的幸福在我讨价还价的时候,会考虑进去的。可是,恐怕我是不会为了讨你的欢心而去跟别人结婚的!!……我无法跟每一个要和我结婚的人结婚!而讽刺的是,我也永远无法和我唯一想结婚的人结婚。”

无法和意中人结婚,又不能忍痛割爱,那只好在忍受煎熬中享受柏拉图之恋了。

对江冬秀来说,胡适异国的行踪飘忽不定,胡适和异国女友的交往她也难知深浅,于是,她只能以满不在乎的言辞掩饰内心的满腹狐疑了。

三个人都能忍。

江冬秀和胡适的婚姻之舟,能数次绕过暗礁,驶过惊涛骇浪,终于抵达功德圆满的彼岸。与以上三个当事人的忍不无关系。

学者周质平所云极是:“回顾胡适与韦莲司五十年的交谊,‘容忍迁就’的又何止是胡适一人,韦莲司和江冬秀所表现出来的体贴和谅解,也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得。”

另外,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历经磨难终成正果,既说明了胡适不愧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代表”,也证明了寻常村姑江冬秀亦有其非同寻常的一面。

唐德刚曾说,江冬秀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三从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后的一位‘福人’?!”我以为,江冬秀的“福”并非来自旁人的赐予而是来自她自己的努力和争取。

韦莲司: “思想上的互相启发是最有价值的友谊”

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结识了韦莲司小姐。在日记里,胡适曾介绍了韦莲司小姐:“女士为大学地质学教授韦莲司之次女,在纽约习美术;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

韦莲司不羁的个性,优雅的谈吐,丰富的思想给胡适留下深刻的印象,两人一见如故,极为投缘,相识后常常聊天、写信,交流心得分享体会激励人生启发心灵。友谊之花历经五十年常开不败。

在给母亲的家书中,胡适夸赞了韦莲司一家:“此间又有韦莲司夫人者,其夫为大学的文学教师,年老告休。夫人待儿甚厚,儿时时往餐其家,亦不知几十次矣。……韦夫人之次女为儿好友…儿在此邦所认识之女友以此君为相得最深。女士思想深沉,心地慈祥,见识高尚,儿得其教益不少。”

胡适留美七年中,韦莲司对他的思想形成有重大的影响。他曾称韦莲司是“可以导自己于正确航向之舵手”。在给韦莲司的信中,胡适说:“也许你不知道,在我们交往之中,我一直是一个受益者。你的谈话总是刺激我认真的思考。‘刺激’(stimulate)这个字不恰当,在此应该说‘启发’(inspire)。我相信思想上的互相启发才是一种最有价值的友谊。”

一次,胡适和韦莲司谈到《老子》,胡适向她转述了老子关于水的名言:“上善莫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韦莲司听后,说:“老子亦是亦非;其知水之莫之能胜,是也;其谓水为至柔,则非也。水之能胜物,在其大力,不在其柔。”

韦莲司与众不同的解释令胡适耳目一新,赞道:“此言甚是。”

胡适曾对韦莲司说:“我国士大夫并不拒绝新思想”:

“达尔文《物种起源》在西方出版后,西方保守势力对其攻击不遗余力,且攻击的时间长达半世纪;而它在中国出版后,风靡全国。二十年来,‘竟存’‘天择’竟然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韦莲司听后,道:“中国士大夫们这种做法并非完全值得肯定。西方人士不轻易人云亦云,任何新思想新说法,都要经过长期争论辩驳才能慢慢为人们接受。东方人士习惯膜拜名人名言,轻易就会为动听的学说所俘虏。西方不轻易接受新思想,未必是短处;东方轻易接受新思想,未必是长处。”

韦莲司的剖析别具只眼,让胡适心悦诚服。对这一问题,他也有了新的认识:“此甚中肯。今之昌言‘物竞天择’者,有几人能真知进化论之科学的根据耶?”

认识韦莲司后,胡适对于女性的见解“为之大变”:

“吾自识吾友韦女士以来,生平对于女子之见解为之大变,对于男女交际之关系亦为之大变。女子教育,吾向所深信者也。惟昔所注意,乃在为国人造良妻贤母以为家庭教育之预备,今始知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乃在造成一种能自由能独立之女子。国有能自由独立之女子,然后可以增进其国人之道德,高尚其人格。盖女子有一种感化力,善用之可以振衰起懦,可以化民成俗,爱国者不可不知所以保存发扬之,不可不知所以因势利用之。”

此后,“女子教育之最上目的乃在造成一种能自由能独立之女子”的观点贯穿了胡适的一生。

1919年8月,胡适撰文《谈“女子解放与家庭改组”》,呼吁社会能采取办法把女子从家庭琐事中解放出来:“我并不是说解放了的妇女便不该做煮饭炒菜洗衣裳的事。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女子是很配做学者或美术家的,因为社会的组织不完备,她不能不在她的小家庭里做那煮饭洗衣裳的事,这岂不是社会的大损失吗?”

胡适从美国回国后还为一个短命的弱女子李超写了篇传记,在传记的结尾处,胡适说:“我替这一个素不相识的可怜女子作传,竟做了六七千字,要算中国传记里一篇长传。我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功夫做她的传呢?因为她的一生遭遇可以用做无量数中国女子的写照,可以用做中国家庭制度的研究资料,可以用做研究中国女子问题的起点,可以算做中国女权史的一个重要牺牲者。”

胡适写这篇传的最大原因还是想引起国人对女子教育的重视。

陈衡哲是胡适的朋友,她和任鸿隽结婚时,胡适为她写的对联是:无后为大,著书为佳。胡适写这对联是提醒陈衡哲不要过早生小孩,陷入家务活中,而是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著述中。

胡适回国后大力倡导女子要接受教育要有独立的人格。他这样做,自然与韦莲司对他的影响和启发有关。

其实,胡适留学前就意识到女子“自立”的重要性。在《敬告中国的女子》中,胡适写道:

“我们中国的人,从前都把那些女人当作男子的玩物一般,只要她容貌标致,装饰奇异,就是好女子。全不晓得叫那些女子读些有用的书,求些有用的学问。那些女子既不读书,自然不懂什么道理。既没有学问,自然凡事都靠了男人,自己一点也不能自立。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我们中国虽有了四万万人,内中那没用的女人倒居了二万万,那些男人赚来的钱,把去养这些女人,都还不够。我们中国如何不穷到这么地步呢?那些女人,既然没有本事,若是她们还读了些书,能够在家中教训儿女,倒也罢了。不料她们听了一句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放屁话,什么书也不去读。咳!我们中国的女人,真真是一种的废物了。”

显然,那时候,胡适的“妇女观”还很模糊,尚未成形。到了美国,经过多次和韦莲司的交流和探讨并深受启发后,胡适的“妇女观”这才瓜熟蒂落的。

韦莲司曾问胡适:“若吾人所持见解与家人父母所持见解扞格不入,则吾人当容忍迁就以求相安乎?抑将各行其是,虽至于决裂破坏而弗恤乎?”

胡适经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

他说,东方人往往容忍迁就(胡适将其命名为“为人的容忍”):“推此意也,则父母所信仰,子女虽不以为然,而有时或不忍拂爱之者之意,则容忍迁就,甘心为爱我者屈可也。父母老矣,一旦遽失其所信仰,如失其所依归,其痛苦何可胜算?人至暮年,不易改其见解,不如吾辈少年人之可以新信仰易旧信仰也。其容忍也,出于体恤爱我者之心理,故曰‘为人的容忍’。”

而西方人,则各行其是,他们只认真理,不屈服他人。胡适认为,西方的“不容忍”是有其进步意义的:“盖人类进化,全赖个人之自荩。思想之进化,则有独立思想之功也。政治之进化,则维新革命者之功也。若人人为他人之故而自遏其思想言行之独立自由,则人类万无进化之日矣。”

在给韦莲司的信里,胡适将自己的看法梳理得更为清晰、准确:

“亲爱的的韦莲司小姐:

昨天上午,我们谈到‘容忍’这个题目,我只说了东方人的看法,……。

东方人的看法也许可以‘利他的容忍’(altruistic toleration)来说明,那就是,容忍是对他所爱的人或爱他的人一种体贴或尊重。要是我们在突然之间摧毁对我们来说已经死亡,而对他们来说却极为重要的神圣事物,这对他们是个大痛苦。在观念上,我们年轻并富有创造的能力,但是他们已经过了人生之中成形的时期,所以他们已无法接受我们新偶像来取代他们的旧偶像。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本着自己的自由意志,容忍他们的信仰和观念。……这不是懦弱,也不是伪善,而是利他的,是爱。……。

西方的看法,据我说知,大抵是这样的:我们对自己有责任,而这种责任高乎一切,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我们必须独立思考,并不容任何事物阻碍个性和人格的发展。我们有幸能在新的阐释中见到持真理的人,必须坚持我们所见到的真理。我们决不妥协,为了理想和真理,我们绝不妥协。……。

西方的观点也绝不是自我中心的(egoistic),每一个个人应该有最大的自由来发展自己的能力,这对全社会的幸福是最有利的。只有每个个人坚持紧守他所相信的真和善而不满足于‘事物现存的秩序’,人类的进步才有可能。换句话说:我们的进步归功于激进和反叛者。……。

同类推荐
  •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名家雅谈:文化名家读史录

    本书精挑细选了30多位现当代知名作家的谈史散文,包括《漫谈皇帝》、《黄帝不死》、《挥手之间》、《天津香港的相通命运》、《匹夫董卓》、《读布哈林遗嘱》等文章。
  • 我读.3

    我读.3

    《我读3》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吸?,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在场主义散文丛书)

    《变形词》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准确而有力的语言,记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往日的一个生活片段,或者不经意的一瞬,今天读来都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逝去了,就永远失去了。
  • 恰同学芳华

    恰同学芳华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分为回忆篇、心灵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2003年的鲁院、摇曳在风中的铜铃、鲁院——我一生的梦、生日、鲁院日记选、鲁二期的“第一课”、我的两个同学师傅、非常爱情等。
热门推荐
  • 国民男神:绯闻萌妻太撩人

    国民男神:绯闻萌妻太撩人

    她是音乐奇才,可一朝被人抄袭了曲谱,还被推向死亡,她以为她会这样带着仇恨死去。结果老天爷可怜她,给了她重生的机会,重生就重生,可能不能告诉她为什么男神会找上她?他也是音乐界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她让他有种莫名的吸引力,渐渐让他心动。她想不到有朝一日国民男神会柔光似水地对她说:“小白兔,还债!”“还什么债,男神我不欠钱!”“还情债。”
  • 谪仙公子世无双

    谪仙公子世无双

    谪仙公子都不知道?那么你就out了!谪仙公子啊,也叫无双公子,清冷如玉,容颜绝丽!乃是五大公子之首,技能值爆表,妖云公子要和他比毒?呵呵哒,人家公子毒不死你!蓝玉公子要和他比医?不说了,结局一样样啊!可是……为什么公子是女人!你说!江湖上是芳心碎了一大片啊!
  • 灵神宝宝从天降

    灵神宝宝从天降

    为了给病危的爸爸筹钱治病,她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命运殊途,欠债,房子被烧,被人追杀,让她越发的坚强活下去。一次偶然的机遇,让她怀孕,从而救了她们一家人。她的命运每一次轮回转世投胎,十八岁本是如花的年纪,可她每一次轮回却是必须凋残以维护世间太平,宇宙平衡做代价
  • 最爱最恨都是你

    最爱最恨都是你

    [花雨授权]“儿子”毕竟是她跟大哥所生,就算他心中有什么奇怪念头,也不可以忽略她是“大嫂”的事实,他凭什么来抢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但是,她不是恨透了他吗,为什么自己的心跳却越来越失去平衡?
  • 镜中的世界

    镜中的世界

    当一个君主成为了一面镜子,落入到了现代。他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想知道不一样的世界的吗?请来到这里。
  • 腹黑总裁:旧日时光殇不再

    腹黑总裁:旧日时光殇不再

    “Shit!”沈瑜靠着石头坐了下来恼火的大骂一声后迅速从自己背包里拿出血清给自己注射。沈瑜没来得及多想听着脚步声离自己越来越近,感觉到危险,“嗖”一声躲在了一棵枝干比较粗的大树上。看着下面走过来的人,是自己再熟悉不过的队员,韩锐。韩锐温润如玉,暖橙色的短发好像是刚刚洗过似的,浅蓝色的眼眸宛若繁华薄澈的午夜星空般优雅温顺,仿佛要让你深深迷恋。便吹了一声口哨:“韩锐大帅哥,是来找我的吗?”韩锐笑而不语的往发出声音的地方看去。如今的沈瑜已经十五岁了,一双漆黑清澈的大眼睛,柔软饱满的红唇,娇俏玲珑的小瑶鼻秀秀气气地生在她那美丽清纯、文静典雅的...
  • 后宫雾霭太深

    后宫雾霭太深

    她是三千佳丽中最普通的一个,却在宫中成为最强者。几年前宋琳以丞相之女嫁给了楚皇。当时楚王登基不久,在朝中势力不足,在众朝臣的成日劝说下,万般无奈地纳宋琳为贵妃。可谁也没有料想到,宋丞相在出使邻国的路途中死于匪徒的手中。自然,宋琳的地位也岌岌可危。就在宋丞相买入黄土后,宋琳便被贬为宫女,在辛者库行劳五年。五年后,宋琳已经褪去从前的傲娇,真正成为了一个卑微的人。
  • 旷世龙吟

    旷世龙吟

    大元仙人开修道一脉,留下两支弟子——神州正道、蛮荒妖族,两大势力千百年争斗不休。主人公心扬身为正道裘家子弟,却自小受尽欺凌。后来家族蒙难,心扬独自一人,身负家仇大恨,在两界纵横、成长、寻找、迷失……如果有来生,不要再相遇。你不知道我,我不记得你;你有你的快乐,我有我的逍遥,就让我们,相忘在淼淼地江湖里……
  • 岁晏一仙

    岁晏一仙

    简介这个东西不好写啊——写的正经了看客不喜欢,写的不正经了又偏离主题,紧凑主题吧,又漏了坑;凑合写几个字吧——身后有背景,但这背景却需要自己一步步去揭开;身后有背影,可悲的是这背影看起来如此弱小。“山上人”道修,流光飞剑;“山下人”创造,机甲科研;“山中人”隐世,千锤百炼;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有关飞升、科技、武学的故事;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恩怨情仇的冒险故事。首卷:《诸妖覆城》进行中,旧稿新改,没有太多想说的。
  • 网游之幻想何必装低调

    网游之幻想何必装低调

    建帮?当一个人有实力与一个帮派对抗的时候建帮有何用?良知?在这充斥着虚伪与利益的社会良知有何用?承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承诺那玩意就是狗屁。是人都会被命运那不知廉耻的东西玩弄几次,只是结果不同。本书不是为了复仇才进入游戏的,开始的情节只是铺垫,游戏只是主角休闲和赚钱找乐子的方式。其次,郁闷情节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