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84900000039

第39章 重生新章(3)

我30多岁时到了庐山,刚到山景近处,望着山中迷茫环绕的公路和那似浓似淡的云雾,心头甚是激动,但游览后却甚感失望,尤其对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感慨万千,因为那里的山峰不高也不险,根本就没有什么“无限风光”。倒是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十分动情,这首诗不仅寓意深远,而且真诚朴实,令人叹服。

但真正让我觉得没有白到庐山一趟的收获是,在无意之中发现了董奉在庐山的居所和杏林。董奉,字君异,号拔乾,侯官董乾村(即今长乐市古槐镇龙田村董厝)人。噢,那就是我曾经说过的杏林佳话的杏林,须知,在那千万棵的杏林中,蕴含着多少世人未能得知的感人医学佳话啊。

记得我曾经与友人议论过自己对“建安三神医”的看法,认为流传千古的神医华佗虽然令人敬佩,但其医学功绩不如张仲景,因为张仲景的医学著作《伤寒论》有很高的价值,比起华佗那些流传千古的临床故事有意义多了。虽然传说华佗也有医书,因被曹操迫害,其书被华佗自毁,但我认为其说有失真之疑。因为华佗是一个旷世良医,岂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自毁其书?再说,根据传说的故事看,华佗不仅游走四方,而且临床学科甚广,其有限的条件必然也会影响他的著书立说。友人听了我的分析后,虽有不服的,却多有同意的。但我会接着又说,张仲景虽好,其伟大却不如我们福建的董奉,因为董奉的杏林佳话足以证明他的医术和学问之高深,而且其居所条件也有利于著书立说,但他只有隐居的佳话却没有传世的著作,这说明他看破尘世,既不要金钱,也不要功名,这是何等伟大的情操啊。再说杏林必有奥秘,为何董奉要种杏林呢?据我推理,可能是利用杏子做成膏丹成药,便于医治当时江西那地方的某类疾病,所以董奉才会种杏成林。记得我将这种观点说出后,当场没有一个人有反应,我冷静片刻后才想到他们其实不是不能接受,乃是因为对董奉的杏林佳话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董奉不是人人都熟悉的,多数人只熟悉华佗,张仲景还有不少人知道,董奉的杏林佳话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从那以后,我很少再与人说起董奉了。

由于我经常义务替人治病且疗效甚好,多次被媒体报道,在改革开放政策和科委有关同志的帮助下,我正式从医了,在参加全国发明展览前,科委还为我的治疗方法举行了医学鉴定并通过,获得全国奖后,又多次被电视专题报道。但由于报道中都有夸大、偏颇的现象,我在冷静反思的尴尬中,想起董奉,幡然醒悟,从此多次拒绝了媒体的采访,从那以后,对董奉的敬重也越来越深。说来凑巧,时隔二十多载的今年,我在《福州日报》上看到一篇署名黄阳的文章--《家乡的神医董奉及其他》,读后让我感慨万端。因为从那文章中,我得知了许多有关董奉的事迹。

一是董奉的家乡。在长乐古槐镇龙田村有一座山,原名福山,宋明年间,为纪念董奉,人们将福山更名为董奉山。山边有一座玫瑰山庄,山前有座仿后汉三国时代风格的建筑,即“董奉草堂”。进入大门,绕过影壁,便是“百草园”,还有“一丹两命颂医德,十卷百册哺后学”的石刻。屋前有纯白色的董奉全身塑像,屋内有古铜色的半身像,像的周围有董奉的事迹介绍。

二是董奉的医案。有一丹两命的医案,说的是:行医路遇临盆命危的孕妇,董奉喂以杏丹救活孕妇,不久孕妇平安生下一男婴;有妙手回春的医案,即:在匡庐,董奉用杏丹、杏膏和当地的温泉水治好患热病快死的青年;有虎守杏林的故事:在江西龙虎山采草药时,医治好喉咙被大块骨头卡住的老虎,后来此虎帮董奉看守杏林,还曾追赶一个只用少数谷子换走大量杏子的小人,逼他将多取的杏子送回杏林草仓;有和睦家庭的故事:在庐山金轮峰,董奉医治一位待字闺中却肚子隆起而被人耻笑的女子夏莲,不久,老渔夫将女儿嫁给董奉,后来董奉在鄱阳湖遇另一个老渔夫托孤,收下养女明珠,这来自3个不同家庭的人组成了和睦的家庭,后来董奉回归家乡长乐,他的妻子和养女则一直生活在杏林;还有妙手活燮的记载:董奉用仙丹救治杜燮,后帮助东吴孙权说服杜燮归顺。

三是有关董奉的记载。有晋代葛洪所著《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待到杏子成熟后,他就以杏易粮,再把粮食拿来救济贫困百姓和南来北往、缺少盘缠的旅人,一年施舍救济的粮食竟达两万余斛。这便是他被尊称为“杏林始祖”的由来。

有关董奉的记载,除了《神仙传》,还有《真仙通鉴》《集仙传》等著名文献都有董奉成仙得道的记载;宋太宗赵炅皇帝还命令在《太平御览》里记下董奉的事迹;真宗赵恒皇帝赐匾额“大中祥符观”;徽宗赵佶皇帝则追封董奉为“升元真人”供世人景仰。

四是董奉对后世的影响。有明代名医郭东,他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有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有明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据载,今江西九江董氏原行医处仍有杏林。后来人们称赞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往往也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颇令我欣慰的是,在病人愈后送我的无数锦旗和字匾中,也有一书法家亲自书写“杏林春风”一词并制匾赞我。

五是留传董奉的盛誉。有:在福州台江茶亭街河上村有一座“救生堂”,堂里塑有董奉坐像,始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长乐为纪念董奉,建有“福山寺”。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地,很多地方都有祭拜董奉的寺庙,说明董奉的医德和医术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而且,如今庐山山民还常取杏仁与米同煮,谓之“真君粥”来纪念他。

黄阳文章里的这些董奉事迹让我得知,杏子果然是他常用以治病的药材,尤其是杏丹、杏膏之说,足以说明杏子绝不是配方偶用之品。

头痛的病人

一天中午我们诊所来了两位女患者,一位是小姑,一位是嫂子,小姑是腰痛,但主要是为了带嫂子来看病的。那嫂子头痛多年,今年症状加重,已经多处医治无效,小姑认为我处针灸比较好,所以带她嫂子来。小姑接着告诉我说,她嫂子主要是吹风造成的。

我为她嫂子进行号脉和切诊后对她们说,这头痛不是吹风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肝脾不和、肝阴不足,加上颈椎椎间盘突出,以至头部供血不足,二是长期心情不好,经常造成头部血管膨胀所至。她嫂子听后泪水涌流出来,小姑插话说,医生的脉象很厉害,她就是为儿子读书问题焦急所致,但不知要治疗多久能好?我说能治好,但要不再忧郁心烦才行,不然治了也是白治。

在治疗过程中,小姑也不断地劝说嫂子不要再跟孩子生气,但那嫂子听不进,总说怎么能不替孩子担忧呢?我见她对小姑的劝说难以接受,于是就问她们:“有没有听过‘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句话?”那小姑应道:“刚才我一路上还跟她说这句话呢。”我说:“这句话里有一个故事你们知道吗?”她们没有回答,于是我就讲了一个古代状元故事给她们听。

古代有个在外地做官的状元,有一次回乡考察儿子学业,谁知他的儿子由于贪玩,学业早已荒废,听说父亲回来要考察他,就与母亲哭闹。爱子的母亲就与孩子商定,如果回答不了父亲的题目,就偷看母亲的手势。状元回家后,就在大堂出对联考儿子,父亲的第一个上联是“天”,叫儿子对下联,儿子对不出来就偷看父亲身后的母亲手势,只见母亲用手指地,儿子往地下一看,发现有一泡鸡大便,就大声回答说:“天对鸡大便。”父亲一听,气得不轻,但耐着性子又出了第二题“父亲”,儿子还是想不出下联,又看母亲的手势,只见母亲指着自己的胸部,赶紧回答说:“父亲对母亲的乳房。”状元听后急得怒发冲冠,丢下官帽离家出走,去做了和尚。十多年后,这位状元和尚在云游天下时,突然发现新科状元榜上有他儿子的名字,他怀疑自己看错,细看之后,发现新科状元确是他的儿子,他甚感奇怪,于是就还乡考察。到了老家,只见屋前门后都是贺喜的宾客,他儿子看见和尚进屋来,就叫人拿了些钱物给他,谁知和尚都不要,只要求住宿一夜。儿子不同意,说:“我家客人满堂,没有房间了。”和尚说只要在走廊住一夜就行,儿子不肯,正要让人赶和尚,其母亲出来制止,请和尚进屋吃饭,并在走廊搭铺,让和尚住下,又叫人拿了许多钱物放在那里给和尚。第二天清早,儿子来到走廊,发现和尚早已走人,送他的东西一样都没拿,却在壁上题诗一首,诗的后面两句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其故事被人忘了,可这诗句却留传至今。

听我说完这故事,她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于是,我又接着说了一位澳门朋友的故事,因为几年前,我那朋友也因读大学的孩子爱玩电脑气得头痛,经常在长途电话中与我诉说,但在前几天,这朋友又请我在电话中为其开方治病时,我顺便关心地问他孩子的工作问题。想不到他开心地告诉我,他孩子挣大钱啦,因为他孩子精通网络,一方面通过网络信息挣钱,一方面又通过网络招生教学挣钱。听我说完上述故事,那患者开心地说:“头已经不痛了。”

病人都走后,我有点精疲力竭,好在私人诊所,自己可以提早下班。妻子做完消毒,正准备关门时,刚从学校回来的小女儿,突然调皮地用手搓她妈妈肋骨,妻子惊叫一声用手抚摸肋部,我一急,头也痛了起来。

因为我不仅气孩子不懂事,也气妻子小题大做,所以在关闭诊所后,在回家的路上,我还不停地对妻女唠叨着。谁知在骑车过金山大桥时,妻子又突然大叫:“不能睡觉,抓住爸爸的衣服。”我听了不敢再说什么,担心孩子闪失,只好一边骑车一边用手扶着孩子。妻子看见,在后面又说:“孩子,你讲一个故事给我们听吧。”此话还真有效,过了几秒钟,女儿开口说起了一个故事:

有两只青蛙在河边喝水,一只公牛把一只小青蛙踩死了,另一只小青蛙回家找妈妈,青蛙妈妈问那只小青蛙:“怎么只有你呢?还有一只小青蛙呢?”那只小青蛙说:“它被一只公牛踩死了。”青蛙妈妈把自己的肚子鼓大起来问小青蛙:“那公牛有这么大吗?”小青蛙说:“比这大多了。”青蛙妈妈将自己再鼓大了问小青蛙:“有这么大吗?”小青蛙说:“比这还大得多呢。”青蛙妈妈听后,再使劲鼓大肚子,但还没等到再问小青蛙就把肚子胀破,死了。

听女儿说完这青蛙的故事,我的心结也打开了,于是我开心地对孩子说:“你今天讲的故事可以得100分。”是的,平时叫她讲故事,她总要拿书看着讲,叫她不要看书讲,她却讲不来,可今天在车子后面差点打瞌睡,妻子叫她讲,她没有看书竟讲得这么通顺,而且这故事似乎也有启示作用,于是我就问女儿:“你知道不知道这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她一时说不出来,于是我开玩笑地说:“这故事是在告诉我们,有个不懂事的青蛙妈妈,因为孩子的事情乱撑自己,结果撑破了自己的肚皮。”

这话我是说给妻子听的,但刚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今天那位患者,因孩子读书的小事急得头痛,不也像青蛙妈妈那样自撑肚皮吗?刚才自己被孩子和妻子气得头痛,不也是在自撑肚皮吗?作为普通妇女不明白个中奥秘是正常的,可一个小时前还在巧解患者心结的父亲,竟也被自己妻女的小事气得头痛,难道不像那撑破肚皮的青蛙妈妈吗?

读者朋友看到这里也许心里会笑:“池医生,你刚才给病人治头痛,怎么自己也头痛了呢?”是呀,刚才还在劝人莫头痛,怎么自己也头痛了呢?其实用医学的眼光看,在现实中,人人都是病人,所有给病人治病的医生,其实自己也是病人。这话信不信由读者,但这是事实。

高深说

搬家多年了,这两天因有事,又走在白马北路的东河侧。偶然发现,不仅河沿旺盛的草木造成河中的水流困难,而且脚下的河岸也变高了许多,往下看,原先很浅的河床,现在变得很深。

记得二十多年前,河水很流畅,但河是很浅的,一点都不高深,每年端午节,还有很多人围在河边看划龙舟。现在河床变得很高深,可水流却已不通畅。

为什么白马河会变高深了呢?细心一看,是脚下的河岸变高了,往下看河,大有居高临下之势。河岸为何会变高了这么多呢?哦,白马路最近又重修了一次。记得每修一次,路面就垫高一次,已经修了多次,所以变得高深莫测。

我们单位所谓的老房子(其实才盖了二十多年),正面临着要拆掉重建所引起的风风雨雨。其实二十多年前,该房子也曾是文艺界颇洋气的新房子,可现在不仅楼房破旧,其地盘也变得低矮,因为福州近几十年搞建筑和修路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垫高!所以其房屋是后来者居上。

同类推荐
  • 花痴日记

    花痴日记

    本书是刘墉在一个冬天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透过自然的风花雪月,反讽人间的爱恨情仇。纽约多年不遇的酷寒,使莱克瑟丝湖一夜冻透成黑冰,湖面上粉雪流浪,而刘墉的湖畔家中,因着一百二十盆花草而充满生机。暗香扑鼻的蜡梅、自恋的水仙、挂满屋檐的冰笋、湖面上的雪泥鸿爪……在这个寻常也特别的天地里,季节的界限开始消弭,无论年纪,无论贫富,肃杀的冬日里也掩藏着喜悦,一花一草,一个小小世界。跟随刘墉先生的导引,跟随他的文字、绘画与摄影,跟随他思绪的漂移融合,一个冬天里的春天,毕现出平凡中的美好。你会发现,有时,角度微移,我们都会成为他一样的生活艺术家。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读书、读人、读文化

    读书、读人、读文化

    标题的这句话出自我们的温总理于2009年2月28日在线与网友交流答问中:“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提倡读书,大概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愿望。道理很简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持续进步,离不开知识的涵养,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提高国民的文化技术素养,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热门推荐
  • 独家宠妻

    独家宠妻

    大学毕业的她,租住在一个小房子中,只为了能在这个城市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可是处处碰壁之后,连生活都能困难,房东的逼租,差一点让她睡大街,一个迟来的工作解救了她,可是她苦难的日子也开始了,她成为孤独的总裁的秘书,没有自己的时间,整天围着他转,可是外面孤独的他却有着一颗炙热的心,他爱上了她,一个傻傻的女孩。
  • 同居公寓

    同居公寓

    如果没有了矛盾和瓶颈,爱情就是一种摆设,就是一潭死水罢了。同居就是一个把爱情大而化小的过程,唯有最漫长的坚持,才能带给我们最永久的幸福。
  • 新编三国演义

    新编三国演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相与争锋,遂并于强秦。乃至秦被灭,楚汉相争,并于天下,终让与汉。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义举沛县,入主关中,灭不世霸王项羽,鸿门宴致项羽四面楚歌,终天下归于一统。自此有光武中兴,及至汉献帝,天下遂为三分。名曰三国。然为祸者乃为桓灵二帝,朝纲不正,奸臣当道,天下权势,集于宦臣,舞权弄势,忠臣不复于朝廷。及至桓帝崩,灵帝当权。固天下已难为政,天时地利不为岁用,旱灾,水灾,蝗灾延至各州。民声怨道,外戚窦氏禁足窦太后,残戮太学生等千余人,乃为第二次党锢之患、汉灵帝沉湎于酒色中,日日歌舞升平,美酒佳人,醉心于俗世,不问朝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死后的事

    我死后的事

    我死后才知道,我的兄弟抢了我的女人。我一下子迷茫了,发生的在我身上到底算是什么事情……
  • 相牛经

    相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根斗者

    九根斗者

    一个少年,从地球穿越到异界大陆,成为修练者。
  • 恶魔的专属:腹黑校草吻上瘾

    恶魔的专属:腹黑校草吻上瘾

    她,本是千金大小姐可后来却惨遭不幸变成平民。他,A市最强大的企业家的继承人,有权有势,只有他不想做的事,没有他做不到的事。在一次舞会后遇到她始终无法把她忘掉,几年后却又在同一所大学中读书,她居然不认识他?“你干什么,那可是我的初吻”“不就是初吻吗,还给你”呆萌小阔爱会败在恶魔的手中吗?
  • 逝去的青春我们无力挽回

    逝去的青春我们无力挽回

    青春很迷茫,作为成功者却要背负一切,在青春记忆里所犯的错我们无力挽回。利益,爱情,友情,亲情,背叛融入了她的青春。
  • 穿越之锦绣无双

    穿越之锦绣无双

    一次旅行让顾锦绣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成了宰相府最不受宠的四小姐,为了生存她和丫鬟一起卖起了香包,却也因此而让侯府的小侯爷景原注意到了她,并向皇上求旨赐婚与他俩。大婚时,揭开盖头的那一刻,她才知道,原来她早已经见过他,他的温柔体贴,他的善良细心无一不牵动着她的心。终于她把心交付,却得知他竟然换有奇毒,为了救他,她苦寻神医,究竟能否治好他的毒,她不知道,她只知道,上穷碧落下黄泉,她都只爱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