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8600000025

第25章 评论(1)

散文之思

散文的文体,相对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来说更难界定,或者说更具弹性。古文中文体之多就不用说了,这在现代散文的写作中也颇有延续,比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是变了名称,如序、跋变成前言、后记。但现代散文也催生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文体,主要就是小品、随笔、杂文和报告文学等。小品与随笔,古时即有,多指短小的篇章。现代小品文主张抒写性灵,颇有个性解放之义。随笔不同于古来的笔记体,还接受了外来影响,尤其是英法随笔的参照。杂文,也叫随感录、杂感等,因鲁迅的倡导而形成一种文体。报告文学,也是新兴的体裁。孙犁这样说:“文艺通讯,包括了通讯、速写、特写、访问记、印象记,以至报告文学,这些文学上的短小形式。”报告文学,也就是一种文艺通讯,但更讲究文学手法或表现。

散文不只是一体,而是多体共存。就此而言,散文颇有母体之义。不仅催生出许多子文体,本身仍是一体,一种富有弹性的文体。朱自清在散文集《背影》的序中说:“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散文的发达,正是顺势。而小品散文的体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只精神面目,颇不相同罢了。”这里的散文学与纯文学相对,而为体现文学质素,作者特地标举了抒情散文。“我只觉得体制的分别有时虽然很难确定,但从一般见地说,各体实在有着个别的特性;这种特性有着不同的价值。抒情的散文和纯文学的诗、小说、戏剧相比,便可见出这种分别。我们可以说,前者是自由些,后者是谨严些:诗的字句、音节,小说的描写、结构,戏剧的剪裁与对话,都有种种规律(广义的,不限于古典派的),必须精心结撰,方能有成。散文就不同了,选材与表现,比较可随便些;所谓‘闲话’,在一种意义里,便是它的很好的诠释。它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作者所说的纯散之分,就是着眼于抒情的。从表达来看,散文也有抒情、说理、叙事之分。但由于看重能体现文学质素的抒情,才有后来抒情散文的长足进展。

朱光潜在《情与辞》中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出一种兴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朱光潜在这里将主体的情与理与客体的事与物并举,从而标明了文字的四大功用。但首重文中的情致,显然又是着眼于文学的。不用说,对应于散文写作,其功用也有这样的言情说理叙事状物之分。散文写作的对象,无非是人与事及景与物。这其中人的言行为事,人与事相连。景与物相关,景只是物的聚合。因而概括地说,就是叙事与状物。但若分细一些,则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至于主体方面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仍旧是说理与抒情。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将散文的表现分为六项: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及状物。比起朱光潜的说法来有所引申,或者说更为详细。这其中抒情与说理及表意,仍旧属于主体方面;而叙事与写景及状物属于客体。但若再加上写人,主客体方面都齐全了。至于余光中所说的表意,所表的是某种意趣。散文中的意趣有情趣、理趣、谐趣等。散文之趣,大可视为情与理的延伸或拓展。其中偏于情的是情趣,偏于理的是理趣。但不管情趣还是理趣,都讲求情理相生。若是情理相悖,则成谐趣。谐趣出于幽默,或者说就是幽默的表现。现代散文中,如丰子恺的散文是多有情趣及理趣的。梁实秋的散文则不无谐趣,乃幽默心境的流露。

散文在文体上是多样的。现代散文中常见的体裁就有小品、随笔、杂文、报告文学、书信、日记、游记、传记等。至于散文中又有抒情、说理、叙事之分,则与其视之为文体,不如仍当作表现或表达。散文结合对象来看,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表达上则抒情、说理、叙事又各有侧重。此外,还得了解散文中一些常见的写法,比如小中见大、夹叙夹议、形散神不散等,也有助于明确散文的特点。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2011年3月)

散文之分

关于散文,有种种区分。先说文体之分。现代以来,文学上流行四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及戏剧。这其中不属于诗歌与小说及戏剧而又具有文学质素的,都归入散文。如此散文中就不止一体,而是多体共存。与传统相比,有些文体仍然延续下来,如日记、书信、游记、传记等。有的则有了变化,比如小品与随笔。当然也产生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体,如杂文、报告文学等。

再说纯散之分。朱自清在散文集《背影》的序中说:“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散文的发达,正是顺势。而小品散文的体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只精神面目,颇不相同罢了。”这里的散文学与纯文学相对,而为体现文学质素,作者特地标举了抒情散文。“我只觉得体制的分别有时虽然很难确定,但从一般见地说,各体实在有着个别的特性;这种特性有着不同的价值。抒情的散文和纯文学的诗、小说、戏剧相比,便可见出这种分别。我们可以说,前者是自由些,后者是谨严些:诗的字句、音节,小说的描写、结构,戏剧的剪裁与对话,都有种种规律(广义的,不限于古典派的),必须精心结撰,方能有成。散文就不同了,选材与表现,比较可随便些;所谓‘闲话’,在一种意义里,便是它的很好的诠释。它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作者所说的纯散之分,是着眼于抒情的。从表达来看,散文也有抒情、叙事、说理之分,但抒情却显得格外突出。

所谓的纯,从行文上看多指文中的抒情。或许正是念念不忘散文之纯,才有抒情散文的长足进展,直到形成了杨朔模式。杨朔把散文当成诗来写,就是过于看重抒情。以为只有如此抒情,才是文学意味的散文,即纯散文。至于让小事情攀上大主题,仍旧想由小而大。但不是小中见大,因为那种大往往是人为的强加。其实散文的纯与不纯,并不取决于文中抒情的多少。文章写作,大都有情感的投入。情感作为一条线索在文中有隐有显,但大多情况下仍是隐多于显,即为间接抒情。若以抒情在文中的多少来作为纯与不纯的区分,则是一个不无简单的做法。抒情只是文章构成的一种质素,正如在表达上,抒情也只是方式之一。散文中的抒情与叙事及说理,往往各有侧重,又互为交叉。抒情越多,好似文学的质素越丰富,这也只是大致如此,因为还得顾及限度。若是越过了限度,则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至如滥情煽情之类,更不可取。

散文中,除纯散之分外,又有广狭之分。孙犁在《关于散文》中认为:“随便翻开一部古人的文集,总是分记、序、传、书、墓志等等门类,其实都是散文。”而在《读一篇散文》中又说:“历代大作家的文集,除去韵文,就都是散文。现在只承认一种所谓抒情散文,其余都被看作杂文,不被重视,哪里有那么多情抒呢?于是无情而强抒,散文又一变为长篇抒情诗。”除韵文外,众多文体都是从散文中分化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颇有母体之义。但散文虽可催生出文体来,其本身仍是一体,即一种极富弹性的文体。狭义的散文,即抒情散文,不见得就能代表散文的写作。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说:“散文分狭义与广义二类。狭义的散文指个人抒情志感的小品文,篇幅较短,取材较狭,份量较轻。广义的散文天地宏阔,凡韵文不到之处,都是它的领土,论其题材则又千汇万状,不胜枚举。”散文有着广大的包容,本不必定于一尊。若这样来看待散文,才有更多写作上的可能。至于散文的纯散之别,仍可依据文学的质素,而不是在文体上趋于一律。如果说小说是以文体的纯来表达心灵的丰富,也即是以一来包容多;那散文就是由多归一,即不同的体都可用来表达丰富的心灵。比如应用文中的写作,若一样有较好的表情达意,仍可回到散文中来。

散文之分,还可从言说的方式上看出来。朱光潜在《论小品文》中说道:“我常觉得文章只有三种,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向一个人说话,再其次是向许多人说话。”作者的看法,自是涵盖了整个写作活动而言的。但不妨以散文为代表,因为散文的文体,正是有着最大可能的涵盖。第一人称的写作,凡所观感,都源于一个心灵的独语。比如何其芳的《独语》,其可贵正在于个性意识的觉醒。行文中所要表达的不再是代圣贤或代什么立言,而是一个敏感心灵的独白。文中多用第二人称,在现代散文中也颇风行,那就是有别于独语体的闲话体。其实周作人、林语堂等,都甚为关注这种闲话文风或家常文体。闲话不是散漫的谈话,而是基于心灵的沟通。擅长于闲话的,都是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那是一个虚拟的对象,却可与作者展开交流。闲话风的散文,只不过是心灵向外迈出了一步,从而渴望在现实中有所沟通。若是交流的对象过于宽泛,就转为面对第三者的他了,那显然是多数。而有所言说,往往视说话的场合而定,甚为多样。

(原载于《阅读与鉴赏》(学术版)2011年2月)

散文的弹性说之我见

散文的弹性在于多有包容。不妨从学生写的作文说起,即以记叙为主的是记叙文,以说明为主的是说明文,以议论为主的是议论文。此种文体设定着眼于表达方式的训练,便于写作的起步。但随着能力的提高,就会感觉到表达的束缚及文体的局限。比如苏轼的《石钟山记》,开头和结尾都以议论为主,中间则插入一段实地考察的记叙,这似乎是混淆了议论文和记叙文。若从各自的文体要求出发,议论文中应当少一些记叙,记叙文中不可多有议论,但苏轼的文章中却是二者并重。夹叙夹议,正是古文中常见的写法。作文的文体区分原本就是相对的,突破作文体裁的束缚,目的当然是为了有所提升。而所谓提升,无非是朝着应用写作及文学创作两个方向发展。就衔接上说,散文应当是首选。一篇散文的写作,或记叙,或说明,或抒情,或议论,各种表达方式都可交相为用。

世事纷纭,互有关联,但凡事自有一个观念作为主导。从作文来看,最主要的观念就是能够发挥题意。但题意不只是给予的,也是自己的思虑所得,因而题目与心灵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本于心灵的传导,记叙、说明、议论,都是一些展开的方式。它们既可交叉,又各有侧重。且就作文的角度来看,何为记叙文,何为议论文,并不完全取决于表达方式,即记叙与议论在文中各占的比例有多少,更应当着眼于文章的内涵,从整体上来加以认定。即以记叙物事为主的是记叙文,以表达见解为主的则是议论文。但在散文中,这种区分就不是那么重要,至多只是表明各有侧重。由于散文中所写的多是印象、细节或场景,因而更需要各种方式及技巧的综合运用。时下的作文要求中,有放宽文体与淡化文体之说。放宽文体是为了多有选择,淡化文体是为了少受束缚。很显然,二者都是有感于作文体裁的限制,才作出相应的调整。放宽的前提是对各文体写作多有熟练,进而找到擅长。但文体写作都各有规范,又何从淡化。或许这就只有在散文中才于理可通,因为散文的文体在理解上既可放宽又可淡化。

按照文学上流行的四分法,凡是不属于诗歌、小说、戏剧的都归于散文。理论上散文也是一体,但对应于实际则不然,明显的是多体共存。散文中包括了许多子文体,但本身仍是一体,如此散文就具有母体之义。学生作文若纳入散文中,也可算是一体。但就这一体而言,写法上仍可有所侧重,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至于表述上也可称为记叙散文、说明散文或议论散文,但只是表明各有特点,并不能视为文体的标志。如果说约定俗成地看待文体,往往对文体的内部规律注意不够,那么注重表达方式则过于看重它的传导了,甚而只不过是某一方面的。散文写作,从对象上看,无外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与之相应的,则是引发创作主体的情理趣。写散文,就是以主体的情理趣来融化客体的人事景物。因之,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与抒情说理表趣都包容于散文之中。各种成分的搭配,既可多元组合,又可有所偏向。

同类推荐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无线的昨天与今天,各时代领军人物,从周梁淑怡到今日之陈志云;无线四十年剧集盘点;隐藏各处的轶事,等读者挖掘。
  • 蟾溪流韵

    蟾溪流韵

    连德仁先生的《蟾溪流韵》即将付印,嘱我写序,诚惶诚恐。对诗词,我并不精通,但确是个爱好者。我始终认为,好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喷涌而出的。其鲜活的灵魂是无法隐藏的。读完连先生的诗集,酣畅淋漓,更加深了我这一认知。
  • 聊将锦瑟记流年

    聊将锦瑟记流年

    在《聊将锦瑟记流年》中,安意如以她那一贯细腻优美的文笔,通过对于黄仲则诗歌和人生经历的精辟评析,并将其与秦汉以来最优秀的诗人、最经典的诗词作对比,真实重现诗歌圣子不世出的才华、悲惋曲折的一生。
  •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诗说红楼十二钗》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梦中人,笑言频,春夏秋冬酒力轻、何必枉悲伤——《乐中悲》、傲世也因同气味——《供菊》、秋光荏苒休辜负——《对菊》、珍重暗香休踏碎——《菊影》等内容。
  • 风筝不断线

    风筝不断线

    本书作为一套经典读者散文选本,共收入200余位作者500余篇优秀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热恋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等多维多味的爱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的爱心,给人以爱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热门推荐
  • 奇葩护花恶少

    奇葩护花恶少

    清纯小校花;“晚上回来吃饭吗?”“吃什么?”“你想要的都给你!”御姐女老师;“晚上来我宿舍,我帮你补补!”火辣女杀手俏脸通红的被人摁在床上;“你.....你要干什么!警告你别过来啊!”冰山总裁;“来我办公室!”...........
  • 幽幽星辰天

    幽幽星辰天

    因祖训而弃的少女,十六年后的回归。大闹三大家族,狂虐圣月学院,横扫地下鬼城。我狂我傲,拐美男,养神犬,开公司,逛古墓,打坏人,闯基地,看天才少女,闹翻天
  • 笙夏如画

    笙夏如画

    十年前她离开他不辞而别十年后他站在她的面前宛若陌路人这十年他拼命的找她却看见她跟别的男生牵手........
  • 重生之血脉吞噬

    重生之血脉吞噬

    一位宅男重生了,重生到一只血脉等级最差的云雀身上,怎么办?却突然获得《吞噬》秘术,可以吞噬其他生物的精血来提升自己的力量和天赋!
  • 裂变传

    裂变传

    诡异的空间,另一个世界。儿时的记忆究竟是潜意识在作怪还是真实存在。探索,寻找,打破常规的观念。未来的迷雾一点一点揭开面纱,它所展现出来的狰狞绝无仅有。在迷茫中前行,一切皆有可能——《裂变传》
  • 出尘行

    出尘行

    这是一个少年提刀,斩破人在江湖,斩破身不由己,一刀出尘的故事。末了把刀轻放,问一句,我有快哉风,谁请浩然酒?
  • 星辰决之浩天

    星辰决之浩天

    浩天,天生废材,被打得半死后,得奇遇,遇武神虚影,得逆天功法,称霸天武
  • 将门嫡女:纨绔神医

    将门嫡女:纨绔神医

    华夏神医潇玥,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异世的华月大陆上。在华月大陆上,有一个臭名远扬的废物,慕容将军府的嫡女,慕容潇玥。她无才无德,实力全无,却空有一张清灵空秀而又绝美的容貌。当华夏神医潇玥的灵魂占据了慕容潇玥的身体,开始展现属于她的风华,打渣女,契兽宠,练神丹,藐皇权,逆天威,嚣张狂傲,一世轻狂,闯出一片天下,主宰者这个世界。突然有一天,半路杀出个邪尊大人,问:娘子这是作甚?答:让你断子绝孙!
  • 争渡,争渡

    争渡,争渡

    茫茫天地,芸芸众生,蝼蚁云集,终其一世,寂寂无闻,生何平等。俊杰辈出,川流不息,壮志凌云,争渡彼岸,千不足一,豪情气短。屌丝逆袭,干事惜身,安于温水,罕有进取,或跃九五,步步惊心。商战职场,洞微知著,力克力行,寥如晨星,独上高楼,西风瘦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富豪贱民,愚为天命,众生平等,天高地阔。唯有专注,方能独步,风云际会,龙争虎斗,蝼蚁草根,岂能认命。征战杀伐,皆为利来,争渡争渡,同登彼岸,苍茫大地,我主沉浮。
  • 圣境至尊

    圣境至尊

    他是一个天生的废物,一个实实在在的废物。每天遭受无数的冷眼与嘲讽,可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前进的脚步,因为他相信,老天爷是永不会辜负一直努力的人的。“我是要成为圣帝的男人!”山巅之上,他放声高呼,昭示着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的心。(新书武修等级:炼体、聚气、凝丹、紫府、地元、天元、界元、战王、战神、战帝、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