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6200000029

第29章 高考:一个时代命运的嬗变(8)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百多年前的现实:在西方式现代学校育才系统还没建立之前,由过度期的渐进式的“科举改革”,忽然变成彻底“废除科举”,这应该是一个极其武断的举动。这个邯郸学步式的盲目举政,只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明系统间,胡乱拆东补西而已。在没有把西方“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前,就过早割断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动脉,这等于中断了社会精英补充社会上层的唯一渠道。

当时占中国90%以上农民们的“状元梦”彻底破碎后,又没有现代学校育才制度及时取代,人们很自然地不再把读书、受教育当成关系到前途命运的大事……

由此而开始的一个中国百年文化大断层拉开序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由于科举制度在1905年的废止,从而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划时代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辛亥革命。

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科举制度的激进改革,起到了与清末新政的改革推行者意愿相悖的“釜底抽薪”的结果。哈佛大学艾尔斯(WilliamAyers)教授,在其著作《中国清代朝廷和教育改革》中说:“一个自唐代以来就延续的制度被轻易地推翻了,它是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改变之一。张之洞帮助和保证了这一举动,但看来他不久就被他所做的这件事,给震呆了。”

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他甚至还认为,中国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台湾学者桑兵所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同样称:1880年代大清的识字率男子为30%~45%,女性为2%~10%,平均识字率在20%左右,这一比例不亚于开始现代化之前的英国和日本。但自世纪末的“大革命”开始后,国民教育状况每况愈下。到了三十年代,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口只有17%,农村地区的识字率不超过5%。梁启超在1915年批评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时说:“二十年来,办现代教育,使得全民不识字!”

由于原有社会凝聚机制的急剧瓦解,社会成员从原有的生存结构中脱离出来,又无法被新的生存结构所吸纳,从而迅速“游离化”。这种“游离化”社会群体,对清末及民国初年的社会转型过程构成巨大的政治参与压力,并进而引发急剧的社会震荡。

在清末新政时期,新式学堂的创办,决非像一举废除科举那样容易。当时的现实是,由于“地方贫困搜刮已穷,以致一县之中延至一二年,不能有一完全之学堂以资教育,官司苟为敷衍,人才坐见消亡。”出现“(书)院(学)堂两无,中西并失”的情况。

这样就出现大批既无法进入新式学堂,又无法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无根人”。民国初年的名记者黄远庸把这些游离分子称之为对社会稳定具有破坏力的“游民阶级”。据统计,到1907年,中国到日本的各类留学生的总数已达7000余人。

辛亥革命不是中国革命的结束,而是中国20世纪一系列革命的开始。慷慨激昂的绅士们,瞬间便被一字不识的泥腿士兵取而代之,书本换成步枪,知识阶层很快被这些没完没了的革命、战争、暴力和流血彻底埋葬。经过一场又一场“走马灯”式的短暂、虚假的“民主共和”、“民选议会”、及“大总统选举”闹剧后,终于验证:美丽言辞和伟大理念远逊色于武力权威。

于是袁世凯坚信“中国唯有皇权可以治理乱世”,于是就向外国借款买枪,过了八十一天“皇帝瘾”。张勋随即也要恢复帝制,可惜身著清军服的“辫子军”打到北京后,待的时间更短。

潘多拉的魔盒更加变幻无常,各地军阀们甚至仅仅为了争地盘而开始混战,全世界都不敢相信地睁大眼睛,瞩视着那个“失控”的中国——混乱中这个古老帝国开始解体,蒙古在俄国的主使下率先脱离中国,掠去五分之一的国土,原来的一大片秋叶,被北极熊拦腰崭断,变成一只可怜的残疾卧牛。西藏、新疆的“独立运动”紧随其后,日本的傀儡东北满洲国差点成真。

在连串的“暴力革命”中,城市政权频繁更迭,农村陷入无政府状态,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大乱。

继1905年中国在社会体制上切断知识分子的基础源泉后,1919年,由儒家自己培养出来的嫡系子孙,又发动了另一场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孔孟之道价值观的自我摧毁,这就是“五四运动”。在“爱国和救亡”的旗帜飘扬下,西方的一个空想色彩的平民主义趁虚而入,填补他们的思想真空。

正如美国政治社会学家S.M.lipset对此一现象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忽然对被夸大的“劳动人民的巨大创造力和道德价值”无限崇拜。于是,在“打倒孔家店”的疯狂怒吼中,“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成为时髦口号。一个民族前途的国民教育,逐渐陷入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在这个充满美妙幻想的历史祭坛上,整个民族付出了惨重的血和泪的代价。

孟子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个简单的科学常识被彻底否定,越愚昧无知越天真美好。这样,在此后四十年的社会动荡中,中国近代社会历史是一场的文明退化,社会劣质化的“屈辱历史”。

中国近代的落后与浩劫,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民智未开。而民智未开的根源又直指教育。

早在百年前的甲午战争惨败后,康有为就跪爬朝廷大声疾呼:“近世日本胜我,决非其将相兵器能胜我也,乃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于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凡七岁学童皆必入学,逃学中坠,加罪父母。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民少则国弱矣!”

文革时期,为了达到某种理想,创新制度,废除了高考,采取推荐上大学的办法;然而,即使在那个相对正直清廉的时代,也仍然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不正之风和对于公正的扭曲。1976年“四人帮”被捕和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标志着文革结束的重大事件。

人们甚至认为,1977年恢复高考,无异于重新恢复了中国人对于公平的信心。

今天的高考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科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科举制创始之初,以“平等竞争、择优取仕”著称,后来科举与八股文紧紧拴在一起,成为顽古不化的僵尸。高考同样如斯,想当初这种“平等”的考试制复始,多少人兴奋不已,多少人热泪盈眶,可时值今日,更多的是指责甚至谩骂。这几年人们关于高考“罪过”的罗列,可谓罄竹难书,有如百年前的科举。

根据2001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连年下滑:国民素质从1998年的的第24位下降到第29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下降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下降至第31位。

没有人怀疑“高考是目前中国最公平的制度之一”,在这个制度日益成熟并逐步走向完善的今天,如果我们再像一百年前的晚清政府一样一夜之间废除了这个全国大考,结果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讨论高考的得失短长确有必要多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同时,我们自己的历史教训也是值得反思的。

美国高考最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就在于SAT那样的能力测试,我们目前高考最需要改进之处也只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八股文那样简洁而有可操作性的稳定的形式,使考生的道德水平和逻辑水平能够全面展示的科学的现代考试制度。

我们高兴地看到,2004年的高考试卷种类最多。除上海、北京外,新增九个省市自主命题,加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的试卷,七百二十三万考生将使用十五套试卷参加高考,是历年高考试卷种类最多的一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高兴地称“这是我国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中国这个急功近利、把政绩和指标当成追求目标的社会,素质教育自然地被理解成为了与竞技体育、速成人才一样的产品。素质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应当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难怪梅纽因曾经告诫中国音乐界:你们“最大”的危险,就是想要像培养体育明星一样很快培养出音乐大师来。

这不仅仅是告诫中国音乐界,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最清楚。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玄荒仙王

    玄荒仙王

    他是海羽族唯一崛起的希望,被噬骨族、其他人追杀。他十七岁去觉醒属性,可却觉醒“失败”被认为废物。在最危险的时候,他的属性出来了。脑海里的五种属性合体,变成了无系属性。有人告诉他,无系属性很强大,是上古的属性之一,但是升级较慢。自己认为,有希望就好。他不死,海羽族不灭。他还未满二十却能力逆天,仇家满天飞。刀锋入骨不得不战,背水争雄不战则亡!
  • tfboys之爱过就好

    tfboys之爱过就好

    当全世界首富的三位千金,遇上了当红明星tfboys,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宠婚之警妻别太狠

    宠婚之警妻别太狠

    正版灰姑娘从未被超越。但是,这又是听谁说的,谁特么在当她是童话?!现实中,她警校毕业,自力更生,有手段。而且她二十岁就生子,用一个孩子换到了她的家庭无法给予她的东西。因为规定,她不去过问孩子的父亲是谁,她和一个陌生男人生下的孩子,他们两个却相互不知道谁是谁。时间长了,她也好奇,问她的宝贝,谁想宝贝才六岁已经学会碾压她的智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王者归来之韩娱

    王者归来之韩娱

    佳人何处有?把妍问青天,不知天上初英,如何过秀雅,我欲挖人草地,又恐被素居,金宝何其多,旻宇难入眠,值此天赐良机,祝君早日恩珠美。本书宗旨:不求超越经典,但求回味无穷。圆梦之作,不喜勿入。
  • 老残游记续集

    老残游记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暴力公主等人爱

    暴力公主等人爱

    她有着雪白的皮肤,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红润的嘴唇。当他第一眼见她,便知道她就是自己想一生守护的人......暴力公主和妖孽王子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小剧场)顾依雪:“喂,冷辰轩啊,快快,给我买份薯条去,快点,否则晚上不给你福利。”冷辰轩:“是,老婆大人。”......
  • 升仙秘录

    升仙秘录

    天高云淡。白城位于苍梧之南,因城中多白皮树木,故名白城。城虽不大,但临城的丸山不知何时起,灵韵忽来,引得众多散修聚集,最终由其中元婴修士不啻道人集众人之力,劈山开派,因地之名得丸山派。丸山派传承至今已迂数千年,期间虽不乏元婴乃至化神,然近数百年来,丸山灵气逐渐稀薄,乃至元婴修士都几不得见。
  • 魔法莉丝的幻游

    魔法莉丝的幻游

    当魔法世界里世界崩塌,末世来临,出生在维尔铎世家的魔力为o的废物小姐莉丝受够束缚的生活,躲进树洞逃跑,世界的钟点正在一步步敲响,魔法之钟铸金的指针不停转动,当遇到兔子塔卡,莫司猫摩西多,疯帽子,书莱虫克莱尔,奇幻之旅慢慢被开启,流传的爱丽丝的传说,是否被实现?爱丽丝,兔子,柴郡猫,智慧虫,一切为什么都与童话如此吻合?当她们步步踏入精心谋划的迷局,小丑的游戏拉开帷幕,又是谁精心策划了这场盛宴?当一切浮出水面,背叛,落寞,绝望蔓延,他们是否还能笑靥如初?
  • 英雄联盟之最强无敌穿越

    英雄联盟之最强无敌穿越

    这里是哪?这是英雄联盟带着无所妹子创天涯!!!
  • 辛运

    辛运

    成仙难,难成仙,仙路就如梦幻,成仙梦,梦成仙,成仙就在眼前……一代代武者为了成仙,前仆后继,不断探索,难道都是一场空?辛运,苍穹下的幸运儿,踏上了一条不凡路,历经磨难,惊动寰宇,傲立群巅,霸绝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