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11100000057

第57章 十八星旗高高飘扬(3)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敬立”,这是阅马厂“拜将台”上有关辛亥首义同志会的最后活动见证。1948年,武汉还成立了一个“武昌辛亥首义后裔联励会”的群众组织。其主要成员是:孙刚、孙莒凡、张助武、周政、曹文锡等。确定的共同目的是有机集合后裔,互相砥砺,克勤力俭,勉而好学,追念先烈,继志自强。会址初设在昙华林张助武宅。该会于8月向南京中央各院发出电告:“武昌辛亥首义后裔联励会,将于10月开成立大会,伏乞指导”等语,消息登刊于《大刚报》。当年10月在武昌阅马场湖北省参议会址红楼正式成立。

现一元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后裔联励会档案107卷。有筹委会委员和理监事名册、元始首义名册、后裔情况登记表及照片等。汉阳望江花园的李遵厚数次前往找到当年的会员登记表,油印毛边纸张上写道:“同志李威、李宜煊黄陂王家河李家大湾人,陆军第三中学,八月十九之夕协同各部队出动维护财政各机关旋任团旅师长等职,后裔遵楷、纯、厚、训(女);证明人赵西坪,骑八标,住武昌保安街三七二号;余家文,步三十标;程汝怀签名盖章;”总名册和武昌会员分册都有记载:“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五战区鄂东游击队副总指挥,抗日中战死。”李遵厚介绍,这是解放前夕填写的,后裔需直系亲属,还要三名辛亥老同志作证明人,签名、盖章、再经辛亥首义同志会核认,方才认可。他家兄妹四人,皆登记在列,委托先父老战友赵西坪全权办理。记得当时还发有后裔证明书一张、铜质圆形蓝底白字会员证章一枚。

1949年国共交兵尘埃落定,百废俱兴,大破大立。据了解,到台湾的军政人员中,湖北武汉籍人员五万余人,他们的家属约八万余人留在武汉。湖北曾成立辛亥首义同志会整治委员会,牺牲、赴台、反共的不算,统计健在同志会员3800多人,其中会员证名单上熊秉坤是832号,当时住武昌三烈士街76号。新的人民政府最初并非不理旧账,1950年至1952年,还对30多名辛亥首义伤残人员进行生活补助;1953年全国首次进行革命残废人员等级评定时,首义荣军胡濂溪等25人分别被评为二等和三等革命残废人员,享受国家的抚恤和政治荣誉。

那场起义及后来的阳夏保卫战关联着武汉的千家万户,而城市是由很多人构成的,辛亥首义革命的参与者多因牺牲而湮没无闻,也有的平凡地生存在这座城市并留下后裔。

汉正街多福巷有个炸面窝起家的萧咏山,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个体户中惟一的党员。他的父亲萧鸿升是原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四十二标目兵,新洲汪集人。萧咏山把父亲的传家宝辛亥同志会会员证像交党费一样捐给了辛亥革命博物馆。他文墨不多,但至今犹能断断续续地背诵小时候在学堂里念过的读本,那是民国初期的武汉乡土教材:“张之洞,造长枪,压赛孔明;起铁路,京汉道,通到北京。孙国父,任总理,努造革命。黄兴帅,他生来,胆大得很;龟山头,插红旗,顾住省城。萧耀南,做督军,管两湖三部,做省长,做督军,外找财政厅。陈嘉谟,先行官,起了谋心,正月初,接萧督,去把宴饮。水酒里,下毒药,耀南归阴。王占元,新市场,害了黎民……”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志士的后裔在我们周围着实不少。民间著名地方史研究专家、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刘谦定,还一直保留着黄色绫质的“辛亥首义同志会成立大会会员证”;民国三十五年国庆纪念大会敬赠的黄色绫质“缔造中华”襟章;民国三十六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审查委员会发给的纸质“炮队第八标会员刘裕海居住证”;民国三十七年国庆纪念大会敬赠的红色绫质“缔造中华”襟章;民国三十八年五月签发的“辛亥首义同志会会员证书”和“辛亥首义同志会第三周年纪念章”一枚,该证书和纪念章都是“第727号”。另外,刘谦定还有一枚“首义延寿会证章”。据介绍,其祖父刘裕海是湖北新军炮八标的一名炮手,在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的当晚参加了炮打湖广督署的战斗。他说,武昌首义公园建成后,首义志士佩戴“首义延寿会证章”,进首义公园可以免费,在首义公园内的“共和大舞台”看戏也可以不用买票。1957年刘裕海在武昌去世后,政府民政部门还来人出资帮助料理后事。

至于仍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的台湾,辛亥首义同志会的活动一直在继续。台湾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认为他们的前身是1946年创立于武昌的“辛亥首义同志会”,以“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砥砺后裔及志同道合之志士,继往开来,光我中华”为宗旨。1965年旅台首义同志倡议复会,并改为现名。一说该会在民国五十三年由在台的革命元老湖北人张知本等发起成立,以记录辛亥史实及举办缅怀先烈之活动宗旨,每年都于“双十”国庆前一日举办庆祝活动,以缅怀先烈的爱国家、护民主的伟大功业及至上情操,并出版专刊追念开国先烈。2008年“双十节”前,辛亥武昌首义同志会开会,呼吁国人及革命后裔能多参与会务汇编史实、举办盛大活动,集思广益,发扬辛亥革命开国精神。有革命后裔约百人参与,提出了“反贪腐要自强爱中华护民主”的口号。

一代辛亥同志,成为这座城市及市民永久的荣光与怀念,也成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的联系纽带。据了解,武汉的辛亥首义同志会文革结束后开始恢复,于90年代末一度中止活动。

附录

城市文化的守护者刘谦定

武昌首义乃至辛亥革命是无数睁着眼睛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完成的,对于包括首义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依然需要有人睁大眼睛守望,并作物质和精神上的维护和传承。刘谦定这个名字与武汉城市文化保护同在,他是一个符号或一面旗帜。一个普通的人,他的眼界和胸怀可以只有家庭、单位或街道。刘谦定却是一个胸怀整座城市的人,而且包含着古往今来的城市,代表着城市的文化良知和品格。

2002年2月,《长江日报》发表一篇《请勿再留遗憾》的文章,提出“辛亥革命首义之地的武汉应当建立辛亥革命博物馆”建言,受到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的关注和批示。这是刘谦定第一次在大众媒体发出他的智者之声。他认为,武汉不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品位,还是在寻求海内外的共识方面,都处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轴心位置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都是彪炳史册、功莫大焉的历史辉煌。它是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事件,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基点,应该值得后人记忆、研究和借鉴,并发扬光大它合理的文化精神。武昌起义的内容将支撑起“中国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大梁,其历史和现实意义非同一般。所以,“中国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兴建地点,武昌应最有希望得到批准。面对广州等城市也表现出兴建“中国辛亥革命博物馆”的积极性,刘谦定强调,虽然武汉成为“中国辛亥革命博物馆”名副其实、顺理成章,但如果我们不重视,不付诸行动,就会失去优势,愧对首义志士先贤。而该博物馆作为再现历史的一个特殊载体,最终花落谁家,势必要通过对各个城市历史的考察掂量。千万不要等到别的城市建起了,武汉却因重复建设而得不到批准再望而兴叹、空留遗憾。

这一建言如洪钟大吕,最终促成辛亥革命博物馆在武汉正式落户。时隔数年,“中国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设已经在武昌开始,2011年落成开馆时,当我们徜徉在首义广场,既不要忘记彭刘杨,也不要忘记刘谦定,他们都是这座城市的草根英雄。

刘谦定的城市情结之形成可谓与生俱来,首义文化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这位“武昌通”具有浓厚的家乡情怀,土生土长的他熟悉武昌老城的每一条街巷,并了解许多老房子的前世今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武昌通所在的粮道街率先擂响了旧城改造的战鼓……看到那些装满故事和文化符号的老民居纷纷倒下,他忽然感到剜割之痛。这种痛在他心里越积越多……”(《白沙洲芦家》)

确实,自从1994年原中苏友好宫爆破之后,武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拆毁的了。痛定思痛,文化的良知开始在城市觉醒。孤独的刘谦定像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诃德,在强权和世俗面前屡战屡败。在他和“汉网”人文诸友的眼皮底下,白沙洲卢家及大量清末民初的江夏民居拆毁了、与首义志士进攻湖广督署息息相关的保安街拆毁了、德国兴登堡和叶挺将军曾居住过的武昌鄂园拆毁了、硕果仅存的汉口交通路文化一条街也拆毁了……在刘谦定痛心疾首的记忆中,武汉有上百处优秀历史建筑被拆毁,于是他含泪写下《城市拆毁备忘录》,这不是一本“变天账”,而是为了留存记忆,以供后人评说。

当然,刘谦定也有成功之笔,位于老武昌城东北角的昙华林历史街区,留下了大量清代和民初的江夏民居及欧式风格的历史建筑,记录着大批历史人物生活的足迹,与武昌首义有关的许多故事在这里发生。如:吴禄贞的花园山聚会;梁耀汉的群学社;熊十力的黄冈军学社;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刘公指导制作九角十八星旗的诞生地;张纯一作词、余日章谱曲的首义军歌也在这里诞生。这里还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的诞生之地。

2003年石瑛故居突然遭到拆毁,引起了刘谦定的警觉,他立即出面制止,并将收集到的史料与统计数据,形成了关于昙华林的完整资料,开始致力于推介宣传昙华林历史街区的行动。他不断请朋友和媒体到昙华林看老房子,也义务担当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导游。最终,昙华林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各方关注,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脱颖而出。如今,昙华林50多栋老建筑已实施保护,其中新挂牌保护的15栋,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整旧如旧,使其成为了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张闪亮的名片。

2009年6月,刘谦定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这是武汉的荣幸。刘谦定被誉为著名的“武汉民俗学家”,他白发苍苍,身体欠佳,但对文化遗产保护仍壮心不已。刘谦定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民间文保人士。”他有信心要让首义之城更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为当代人所知晓,并能得到相应的重视与保护。

62.“北沈南朱”话收藏

辛亥百年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三大盛典之一。2009年年初的一天,武汉市市长阮成发莅临汉网与各位网友进行网上交流,在回答网友提出有关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的提问时,透露武汉市政府作出一系列安排,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各项筹备,大量开工城市基础建设,迎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典。2010年5月,武汉市通过媒体公布消息,决定面向全球征集辛亥革命文物,以充实即将新建的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辛亥革命博物馆馆藏。新馆2011年落成后,首个展览将是《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史陈列》。文物征集的种类包括广泛,无所不有。征集方式较为灵活,除接受个人、团体捐赠这一主渠道外,还可向文物收藏单位或收藏家有偿借展。

民间收藏家朱汉昌闻风而动,正在整理藏品,将在明年推出他的“双旗”系列,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展出。

同类推荐
  • 后明风云

    后明风云

    崇祯十七年以前为明,永历十六年以前为南明,以后都是后明了,这算是一部小清新的穿越文吧,如果心黑手狠也算是小清新的话。朱宏三语录: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 盛唐延篇

    盛唐延篇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盛唐,提笔延篇。
  •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历史故事中的生存游戏

    本书通过剖析近代欧洲宫廷政治和江湖骗术,探讨中国古代历史权势与名利争斗,阐明只有深谙人性丛林的进退规则,洞悉他人的心灵弱点,才能够进退自如,将胜券牢牢握于掌中。
  • 溯源历史

    溯源历史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古代社会,让你从头回顾中国历史,让你了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的走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彻底结束。
  • 当时间在推进

    当时间在推进

    你有没有想过秦始皇陵打开的那一刻,你是否知道当年发生的一切,当时光在慢慢流淌,历史的尘埃也越来越厚重。江晨,一个对历史充满幻想的大学生怀着他的想象和佐证,一步一步地走向真相。
热门推荐
  • 老公,请离开我

    老公,请离开我

    高傲自满的青纯美少女执念钩上了十全十分美酷毙男给语,一路走来,情事多多,笑料自然少不了。静坐窗前观雨语,醇香咖啡醉心扉,美丽温馨的爱情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下细尝,才是最有味道的。
  • 御狐神妃不好惹之神君算你狠

    御狐神妃不好惹之神君算你狠

    一朝雇佣兵王---夜汐,狗血穿越。原本厌倦了雇佣兵生涯如此束缚,终于可以好好自由一下了,怎想越来越多的责任轰然压在她的肩上,看来一场血战是避免不了了。但是,她却遇到了他,这个寻了她几千年的男人。但怎奈她脑中竟一丝关于他的记忆都没有,这就很尴尬了:……卧槽!这货是谁?!某君:汐儿真无良,连本座也不认得(可怜兮兮)。啊?你谁啊,等等!不要!把你的手拿开!某君:才不呢,既然汐儿假装不认得本座,那就要受到一点小惩罚。某君邪笑。放开我!放开我!可恶,解我腰带做甚?!某君:当然是……
  • 弃妇有情天

    弃妇有情天

    清雅一出嫁就沦为了弃妇,弃妇就弃妇吧!反正清雅对这位未来的丈夫也不感冒,她不奢求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愿自己能安安静静的度完自己的这一世。可事情为何偏离她预想的轨道呢?貌似这位便宜夫君对她竟然……
  • 天羽神诀

    天羽神诀

    小镇少年武天下,身怀绝世血脉,一路碾压各路天才,武天下,踏苍穹,万界独尊。
  • 至尊逆天四小姐

    至尊逆天四小姐

    他是帝国的天才,神秘高冷的二殿下。她是云府的耻辱,人尽皆知的废材四小姐。但他偏偏缠上了她······二人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 墨日有梦

    墨日有梦

    抓一把风,轻抚指尖的忧伤仰起头,拭去眼角的泪光宽广的天空,无处安放深思过才记清风的方向微笑过才懂得火的颜色自由与放纵,孤独与冷漠——你和我
  • 萌神逆袭之途

    萌神逆袭之途

    ——扑倒过程中被反扑倒的故事——萌神不怕远征难,千亲万苦熬过来。咒术灵力样样通,女配嘲讽加刁难。惩治小三有妙法,看谁还敢靠过来!千算万算终天算,不料已上条贼船。十里开外红妆现,红衣披身夫君来。
  • 霸道男人

    霸道男人

    一个挣扎在温饱线的私生女,一个权倾泉城的集团总裁原是两条平行线画成两条相交线还是拧成两股麻绳?
  • 王俊凯之爱过,在过

    王俊凯之爱过,在过

    “你又干嘛啊!”“追你啊。”“追我干嘛!”“爱你啊!”“……”“沐,我要爱你一辈子,不分开!”
  • 修真之掠夺

    修真之掠夺

    何为修仙?和修者夺法宝,和天地夺气运,和大道夺天机......所谓修真,就是一场盛大的掠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