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9500000012

第12章

几个孩子津津有味地喝着茶,陈雷生点上旱烟袋,看着黎远和黎珩说:“你俩从曾家坝过来找玉栋玩的?”两人点头说“嗯”。陈雷生说:“曾家坝几队的?是不是姓曾?”黎远说:“我们是三队的。不姓曾,姓黎。”陈雷生有些吃惊地问:“姓黎?曾家坝只有一家姓黎呀!你爸叫黎跃龙是吧?”陈雷生这一说,几个孩子都惊奇,唧唧喳喳地问:“怪了,三爷你怎么知道的呢?”陈雷生呵呵笑着:“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嘛。我不但知道他爸,我还知道他爷爷呢。”看着惊讶的孩子们,陈雷生继续说:“曾家坝和陈家湾满算就2里地嘛,两个庄子的亲戚又多,相互知道也是有的。我了解他们黎家那也是有路数的,我和他家可是老交情了。”原来,他和黎远的爷爷很早就认识,他还知道,黎远爷爷奶奶在灾后相继离去。说起这些时,他脸色暗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陈玉栋近来最怕别人说起去世一类的话题,每当听到这些时,他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疼痛不止。他想转移话题,就说:“三爷,黎远和黎珩想听你讲故事呢。你知道舟河的来历,一定也知道曾家坝的来历吧?讲讲我们都听听呀!”黎珩立刻响应:“三爷讲吧讲吧!我们都爱听故事,我们专门来听你讲故事的呢。”陈雷生逗他们说:“当真想听?果然想听?”

孩子们都迫切地点头。陈雷生脸上挂着慈爱的笑容,只见他装上一袋烟,点上火,慢悠悠地说:“要想听明白我讲的故事呀,还要从头说起,从哪里说起呢?你们上学学过历史吗?”

孩子们迷茫地摇摇头,就连已经读初一的黎远也没有学过,曾家坝初中没有开历史课。

陈雷生接着说:“就像你们几个,现在都是小孩子,将来长大后,你们现在做的事呀就是你们自己的历史了。一个人有历史,一个国家也有历史。咱们国家的历史从头说起就远了,早到盘古开天地呢。”

陈玉栋忍不住插话,炫耀地对黎远和黎珩说:“盘古开天地呀,三爷讲过了,我都听过了呢。”黎远没说话,黎珩脸上立即露出兴奋的神情:“我也听过这故事,可我还想听三爷讲,不知道和我以前听过的一样不一样呢!”

§§§ 第7节

陈雷生笑着看看黎珩,说:“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很多人都会讲,我今儿个就不讲这段了,咱们从炎黄五帝开始吧。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你们知道有多少年历史吗?”玉梁抢答:“100年!”100年是他能想象到的最久远的年代。陈雷生慈祥地笑笑说:“50个100年,是多少年呀?”黎远和陈玉栋学过乘法,同声说:“5000年!”

“对了,5000年。这上下5000年的历史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完的。咱们就从中间掐一段说。从秦朝开始,后经两汉三国,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大清以后是民国,到1949年建立新中国。这中间又是2000多年的历史。你们不是想听曾家坝的故事吗?那咱们就讲一个大槐树的故事吧!这要从元朝后期说起。”

第一次听历史故事的黎远和黎珩万分崇拜地看着陈雷生,期待着下面的故事。只见陈雷生吧嗒吧嗒有滋有味地抽了几下旱烟袋,讲了起来。

元朝后期,气数已尽,各地英豪纷纷起义,要夺取元朝江山。元朝军队和起义军经常打仗,一打就是几十年。青壮年劳力死的死,伤的伤,没人种地,全国从南到北到处都是荒草胡坡,很多人都没饭吃,没衣穿。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朝。建国初期,很多地方都是荒无人烟,城池空虚,人们为逃避战乱,都跑得不知去向。最严重的就有我们河南,还有山东和河北。

于是,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省因大山阻隔,受战争破坏比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地区,地沃水足,人烟稠密。于是,从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开始到第三个皇帝永乐年间,政府就组织山西南部居民大量移民到河南、河北、北京、山东一带,还有更远的,被迁移到淮河以南。这中间,一共经历了6次大迁移。这6次大迁移,都和洪洞县的大槐树有关系。因为政府有规定,凡是从山西迁民的,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

在洪洞县贾村,有一座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就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每人发一个“凭照、川资”字样的牌子,然后再从这里编队迁送外省。山西省本属富庶之地,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别处开荒作难呀!于是呀,明政府就动起了歪脑筋。

政府发出告示说,凡是不愿迁走的,都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的可在家等候。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像长了翅膀一样,山西北部、中部、南部的人都携家带口,拖儿带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政府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裹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戴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用一根长绳拴起来,像串起的蚂蚱一样。就这样,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手拄木棍,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非常可怜。

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想最后看一眼家乡。他们回头看时,恰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老槐树。只见那槐树苍劲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的老鸹窝高筑枝头,依稀可见。于是,这株老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便牢牢印在所有移民的心中。

从此以后,人们父传子,子传孙,老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了他们的祖根。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这两句话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在。

在迁移途中,移民在官兵押送下,双手被牢牢捆绑,想解大小便时,便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小便。”由于长途跋涉,大、小便次数多,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解手”,彼此便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同义语,这种说法也一直传到现在。

现在人们的小脚趾甲都是两瓣,这也是有说法的。相传当初官兵把百姓们骗到大槐树下后,怕人逃跑,就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作为识记。后来,移民后代的脚小趾甲便成了两瓣的。人们常说的:“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儿。”这句话就是从这里来的。

曾家坝原来的名字叫曾家坝屯,就是因为这里是当年屯田所在地。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开荒种地,叫“民屯”,曾家坝屯的名字由此而来。

政府规定屯田开始3年内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政府编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曾家坝屯土地肥沃,人言道:插根筷子都会发芽。交通也很便利,自然属于政府编额之内,陈家湾看起来也是河土地,但土质却不如曾家坝屯,收成也不赶不上曾家坝屯,就不在编额。

据说当年,几乎都是姓曾的人,还有一家赵姓,一家肖姓留在了曾家坝,因曾姓人多而命名。另外还有一家姓陈的,一共兄弟三人,不愿留在曾家坝,因为曾家坝三年之后就要征税,与其这样不如自己开荒种田,自种自吃,还能永不纳税。兄弟三人合计妥当就开始寻找新去处。极目望去,曾家坝正南方凸凸凹凹地显出一个地方来,但见那里树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最让兄弟三人动心的是那棵大树,鹤立鸡群一般特别显眼,树冠大如巨伞,上方仿佛有青烟缭绕。兄弟三人一看非常兴奋,就挑着担子,拖家带口直奔大树而去。

§§§ 第8节

讲到这里,陈雷生停了下来,几个孩子听得都入了迷,只见他们眼睛亮亮的,好像看到了当时的情景。黎珩最为兴奋,脑子反应最快,她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说:“三爷,三爷,我知道了,陈家兄弟们来的地方就是陈家湾,他们看到的那棵树就是村边大楝树!”

陈雷生呵呵笑起来:“你怎么知道就是那棵树呀?”

黎珩说:“因为那树上面有烟雾,现在还有的,我来的时候都看见了呢。”

陈雷生笑得更开心了,要不是因为脸上的皱纹,他这时和孩子们相差无几:“树木如人,生生死死,世代相传哪!人们常说生死有命,这树木花草也是荣枯有时呀!好比这棵楝树,荣了枯,枯了荣,不改当年模样,因为它的根就扎在了这里,更因为先有它,后来才有的陈家湾呢。”

黎远黎珩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这么好听的故事,不像他们在邻居家听的,那不叫故事,叫“瞎话”,什么白骨精了,什么骨头成山血成河了,云来雾去的,没边没沿。他们不知该怎样表达激动兴奋的心情和对陈雷生的崇拜,沉浸在故事中的他们久久不能平静。

一上午的时光不知不觉中过去了,陈雷生提议说:“孩子们中午都别回家吃饭了,在我这里吃,我这儿今天有好吃的呢。”陈玉栋是经常在这里吃好吃的,比如水煎包子,油条,烧饼,有时还能吃上糖果,点心。只要陈雷生去曾家坝赶集,都会给他买一些好吃的,陈雷生从心眼里喜欢陈玉栋,像对待亲孙子一样宠爱他、重视他。

黎远和黎珩一听该吃中午饭了,才想起到了回家的时候,他们说着就要走人。陈雷生半开玩笑地说:“该吃中午饭了,你们还要走?知道的是你们急着回家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个老鳖一不管你们饭呢。中午都不许说走的话,我给你们做好吃的。昨天在曾家坝赶集时,我买了两个大烧饼,再炒一盘鸡蛋,煎一盘豆腐,煮一锅米饭,还打发不住你们几个?”他说的这些饭菜是过春节时招待客人的最高规格。但黎远和黎珩坚持要走:“我们来时爸妈不知道,怕他们着急呢。”陈雷生笑着说:“你俩还真给我出了难题呀,不让你们回去吧,怕家里挂念,让你们回去吧,你们那书记爸爸也说我礼数不周呀!哪有中午时让客人走的道理?”

陈玉栋暗自吃惊:“书记爸爸?他们爸爸是书记?三爷都说了,自然没错。”他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脸上仿佛结了一层厚厚的霜。他所知道的当官的就是陈万运和徐宽堂,他们和他不属于一类人,他们把自己打扮成好人,而他,生来就因为地主成分而被排在坏人之列。在他心目中,像陈万运和徐宽堂这样的人,当了小官就不知道自己姓什名谁,天天就知道开批斗会整人,可见这些当官的没几个好东西。他心里像塞了一团棉花,又闷气又反感又懊恼,十分后悔自己不该和他们有联系,不该带他们到三爷这里,当初就该不理他们才对。他像一个被吹足了气的气球,长久的忍耐超出了他能承受的极限。他此时只想立即离开这里,只有离开才能远离“书记”二字给他带来的不安和恐惧,才能让他感到舒坦。想到这里,他噌的站了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陈玉栋越来越远的背影,黎远和黎珩好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陈雷生摇了摇头,叹气说:“你俩可千万别生他的气呀,他爷爷奶奶刚走没几天,他想起就心里不好受,这会子肯定是想爷爷奶奶了,找地方哭呢。”黎远和黎珩信以为真,充满同情地点了点头。他们和陈玉栋的第二次相遇就这样结束了,结束在陈玉栋愤然而去的背影中。

听完关于曾家坝历史的故事,黎远和黎珩回去后,总觉得此时的曾家坝已经不是原来的曾家坝。街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让他们产生联想,明朝的砖瓦草木是这样的吗?那时的曾家坝是什么样的?三爷说他讲的这些故事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原来书上还有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呀。从此以后,黎远和黎珩开始了真正的阅读,或买书,或借书,两人轮番看,看完还要议论一番,有时还会争论一番。有时他们会把书带到课堂上偷偷看。他们偷偷看过的书中,历史类的书最多,像《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的等,此外还有一些新书像《红岩》、《暴风骤雨》等。

曾家坝的学校是远乡近村最正规的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每个年级2个班,每班有六七十人。任课老师是从全公社最有学问的人中选出来的,教学水平自然是全乡最高的。校园和校舍都修得像模像样。初中和小学在一个校园里,坐北朝南。一条垂直于曾家坝主街道的南北大路把高中校园和初中小学校园东西分开。洪水前,因小学和初中校园建校早,房舍略旧。清一色的青砖青瓦教室,玻璃小窗,单扇小门,从南到北一字排开,每排六间房,可容纳两个班的学生。校园中间一条泥土小路把教室对称地分在东西两边。学校大门朝南,进门后依次是学前班到小学5年级,最后两排是两年制初中,另有一排是教师住室兼办公室。最北面是大操场,东边归小学生使用,西面归初中生使用。操场是砸土而成的,土色白而磁亮,坑洼不平但还算是平整。操场北面是田野,不同季节的农作物无声无息地成长着,收获着。

同类推荐
  • 老板农场

    老板农场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农场主熊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做董事长的员工不是好员工。有的人能说,却不能做;有的人能做,却不能说:有的人虽然能写,却不能做,不能说;而人才就是能做能说能写!你行吗?来老板农场看看吧。
  • 富太太

    富太太

    世界上没人拒绝财富的招手,也没人能拒绝爱的诱惑。沙面岛绿树缠绕,环境优雅,袒露着南国和异国风情。西欧古典建筑风格的维多利亚酒店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岛上。
  •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远征军(下)

    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越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
  • 雪峰山决战

    雪峰山决战

    1945年春,中日两国数十万军队在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绵延七百余里的雪峰山,展开了大规模会战的最后一战。本书生动地刻画了抗日武装山民的保家卫国之情,真实描述了山民抗日心理,而中日高级将领的对决,战局变幻莫测的转换,终至最后的胜利,精彩绝伦。
  • 挑着的家

    挑着的家

    本书是小小说作品集,内容有《乡村图谱》、《变色画卷》、《心香一瓣》、《多味地带》、《市井物语》、《校园履痕》六大部分组成。
热门推荐
  • 与君两相欢:情系三帝

    与君两相欢:情系三帝

    程蓉儿,一个爱上自己的哥哥却不幸穿越到大栖国的现代女孩儿。身世离奇的她,在那个三国鼎立纷争不断的乱世,却混的如鱼得水。身为郡主的她,却以银面神医的身份悬壶济世,以玉面芙蓉的身份浪迹江湖。心静如水的她,早已看破红尘,却屡屡坠入情网......此文有轻松搞笑的情节,具体包括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惨烈的宫斗,无情的战争,所谓的江湖~~女主不小白男主很腹黑不喜者误入……
  • 我的无双之路

    我的无双之路

    这是一部没有杀人夺宝,没有无脑反派的玄幻文。有的只是一个漫长的完整故事和一段曲折的成长历程。或许你一章都看不下去,但也有可能你会喜欢上他们。最后,这依然是一部爽文。
  • 十刃诸君

    十刃诸君

    都泽大地被魔王统治,传说只有十把宝剑的拥有者联手才能推翻魔王的统治。故事由一个平民家的孩子奥拉展开,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承了一把宝剑,传说中这把宝剑是寻找另外九把宝剑的关键。他也陷入了善恶双方争夺的处境之中。在巫师蓝染大人的主导下,他踏上了寻找其他九把宝剑的旅途。
  • 缘:清冷国师

    缘:清冷国师

    君陌殇本是西楚的皇子,为皇后所出,身份尊贵,出生之时天地异象。他拥有超于常人的能力,却注定此生无心无情,倘若动情则后果不堪设想。自小被送出皇宫,再次归来却是作为东秦的国师。轩暻表面是东秦最不受宠的皇子,实际上却是他父皇最想保护的人。一次有目的的施恩,换来了君陌殇的真心以待,从此,逐步统一整片大陆。君陌殇为了报恩,成了东秦的国师,一步一步助轩暻登上皇位,运筹帷幄替他征战天下。不曾想,自己的真心换来了三尺白陵、一杯鹤顶红。既然是他的心愿,自己便替他实现,只要是他所想。
  • 身体里有座金鳌岛

    身体里有座金鳌岛

    这是一个身怀金鳌岛的年轻人的修仙之旅。柳稷:“什么?你说开天辟地的是盘今大神?你确定不是盘古?”元芳:“盘古是谁?盘今大神的弟弟吗?”柳稷:“你说这里仙界有三十六位玉帝?不是在开玩笑吧?”元芳:“三十六重天,每一重天都有一位玉帝统治,自然就有三十六位玉帝了。”柳稷:“怎么可能,没有六道轮回,没有女娲大神,我们人族是怎么来的?”······求推荐!求收藏!
  • 倚剑传

    倚剑传

    上古年间,无名异族显世间。人族动乱,黑暗年间,世间无法。天道近乎崩碎,人族帝者全灭,一切的真相被埋葬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三十万年后,世间再无仙者。十三岁少年墨纪,被逼上修仙之路。无名小派却有至宝。一只无形的手掌仿佛在推动一切……
  • 喜欢你没道理(完结)

    喜欢你没道理(完结)

    情窦初开的少女偷偷爱上一个性格奇怪的男生,眼看着他交往着一个又一个女朋友,迟迟不能开口表白。在无法自拔的暗恋中,她要如何越过诸多障碍,将自己的爱情修成成果呢?
  • 诀:圣王

    诀:圣王

    在大陆上,风云涌起,郑家一名来历不明的少年,正在不断崛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使恶魔:潘多拉

    天使恶魔:潘多拉

    前生前世,兮夜鬼爱夜无熠,夜无熠爱婧蝶樱,却无人爱兮夜鬼。她身心伤痕累累,丢了心,失了魂。今生今世,她明白了,与其和一个她爱的而不爱她的人在一起,不如和一个爱她的而她不爱的人在一起。她的心,早已了无踪影。化身天使,其实恶魔,爱恨纠缠不过梦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