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3400000003

第3章 善于考察人才(2)

傅玄也说:“知人的难处,最难的是辨别真伪。如果一个人的修养是出自道家。他就会主张自然,崇尚玄妙虚无;如果是出自儒家,就主张礼仪制度。崇尚公平正直;如果是出自纵横家,就主张因事制宜,崇尚变革。诸子百家各有不同的追求,各有不同的长处。分辨他们的不同,这不是我们所说的难处。我们所说的难处是,当一个人静默不动的时候,观察他将如何行动;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观察他言辞的真正含义;在他从政的时候,观察他的政绩;在他赋闲的时候,观察他的学识。这四种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所观察的总会有细微的表现,所以这也还不能算是我们所说的最大困难。我们所说的最大困难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应变无穷;卑鄙下流却自称品德高尚;贪得无厌却自称清正廉洁;残忍狠毒却自称心肠仁慈;胆小怕事却自称十分勇敢;为人奸诈却自称诚实守信;淫荡好色却自称坚贞高洁。他们善于伪装,设法隐藏自己的真面目。这使普通人常常感到迷惑,也使英明的君主深恶痛绝。有德行的人,力求使自己心灵保持纯洁宁静,客观地对待一切,立场坚定不移,这才是正确的观察人的方法。百家九流,都有他们一贯坚持的原则。内心有了正确的观察人的方法,对外立场坚定不移,那些伪君子就无处藏身了。空话容易编造,但只要考察实际上做得如何,就可以立即判断是非真假。”

在现实生活中,傅玄说的这些方法并不一定完全管用,但如果我们细细体会,其中还是有很多道理的。

善用人才的朱元璋

历数中国的开国帝王,能够算上军事家的并不多。这些开国皇帝大多善于使用人才,善于调度将领,而自己并不一定十分善于指挥作战。应该说,明太祖朱元璋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知人善任,自己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他亲自指挥、亲身参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的两场战役,都应该算作是中国军事史上的杰作。

朱元璋像

公元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占领太平城,杀害了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为汉,占据江西、湖广等地域,声势浩大。此后陈友谅派使者约请张士诚出兵,攻打朱元璋的首府应天。张士诚考虑到如果消灭了朱元璋,自己就成了陈友谅的目标,就没有立刻答应。陈友谅得到使者回报,大怒,说:“盐贩子(张士诚曾经贩过私盐)不来,我难道就拿不下应天吗?”于是,陈友谅在江州调集大批舰船,从头到尾,蜿蜒数里,直逼应天,使得应天城震惊。

朱元璋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当时,两者的实力差别是很大的,有些人感到害怕,提议出城投降;还有一些胆怯的人说不如暂时放弃应天,以避开敌人锋芒。朱元璋说:“敌军没有到,仗还没有打,就说投降逃跑,这是扰乱军心。再有这种提议,推出斩首!”

朱元璋命诸将再议。有人说:“陈友谅来势猛烈。正面迎战,恐怕难以抵敌。不如引兵攻打太平,牵制陈友谅,缓解应天危急。”这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朱元璋摇头分析说:“此法不行。陈友谅占据长江上游,水军十倍于我,仓促之间,不可能收复太平。如果不能收复太平,那我们就无家可归了。”又有将领说:“主帅出应天迎战敌人,可保应天无忧。”朱元璋又摇头说:“这也不行。如果我去迎战敌人,陈友谅用偏师与我纠缠,而大军顺流东下,半日就到金陵,我们是陆军,行动较慢,难以回兵相救。况且百里趋战,兵法所忌,这不是对策。”诸将想不出好方法,都望着朱元璋,不知应该怎样才好。

朱元璋倒是十分镇定地说:“诸将稍安勿躁,我自有破敌方法。范常、康公留下听令,大家先回去好好休息。”朱元璋命令范常火速传信给胡大海,让他攻打信州,牵制陈友谅。

朱元璋又对康茂才说:“听说康公与陈友谅从前交情不错,我想让陈友谅速来,你可愿意写诈降书给他?”康茂才遵命,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好诈降书,派自己的老仆人前去送信。陈友谅接到康茂才的信,读后大喜,说:“我如果有了内应,破敌就指日可待了。”然后他问老仆人说:“康公现在何处?”老仆回答说:“守江东木桥。”陈友谅说:“你回去告诉康公,我到江东桥,连声呼喊‘老康’,就倒戈响应,不可误事。”老仆人很快回到应天,报告康茂才。

朱元璋得到康茂才禀报,连夜将江东木桥改建成石桥,上书“江东桥”三个大字,说:“陈友谅已入我套中。”

第二天,朱元璋升帐,对诸将说:“陈友谅不日就到,诸公听令!”分派常遇春率领五翼军埋伏在石灰山,徐达率军埋伏在南门外,张德胜带领舰船水军出龙江关。朱元璋扎营卢龙山,亲自指挥。

不久,陈友谅果然连舟来到大胜港,见岸上有重兵把守,就向江东桥驶去。距桥不远,望见“江东桥”三字,但并不是木桥,而是石头砌成。陈友谅产生了怀疑,来到桥边,连声呼喊“老康”,无人回应,就知道中计,急忙下令退向龙湾,派万人登岸,安营扎寨,朱元璋诸将在卢龙山看到陈友谅正安营扎寨,说这是夺寨的好时机,就想下山。朱元璋说:“天将下雨,你们安心吃饭,等会儿乘雨进击。”诸将见烈日当头,听说有雨,都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突然刮起了大风,黑云滚滚而来,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朱元璋一声号令,众将士人人奋勇,杀下山去,与登岸敌人战在一起。雨停后,朱元璋又摇旗擂鼓,常遇春、徐达立即从伏龙山、南门外杀到,三路人马,汇合到一处,将陈友谅登岸人马,全部追杀到江中。

陈友谅驾船接应,救援落水士兵。此时,张德胜也率领水军杀到,陈友谅急忙整治舰船迎战,不料正逢落潮时分,陈友谅的船只许多是大船,潮水一退,大船全部搁浅。陈友谅见失败已经成了定局,无计可施,就换乘小船逃走。朱元璋水陆夹击,歼敌俘虏敌兵无数,缴获战船上百艘。

之后,朱元璋乘势收复了太平,攻占了安庆,胡大海也攻下了信州。陈友谅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江州。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与张士诚为邻,当时张士诚自称吴王,建都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但他将政事委托给弟弟张士信,自己很少过问。

张士信不是个有雄心大志的人。他贪财好色,重用王敬夫、叶德新、蔡彦夫三个儒生,而这三个人都善于逢迎拍马,谗上压下,蒙蔽真相,为非作歹。朱元璋听到这个情况后,说:“我没有一件事不经心,有时还被人欺骗,张九四(张士诚的字)整年不出门过问政事,哪有不失败的呢?”于是召集诸将商议讨伐张士诚。

右丞相李善长认为张士诚还不够腐败,应该再等一等,条件再成熟一些才可以进攻。徐达说:“张氏骄横,暴殄天物,奢侈无度。这正是上天让他灭亡之时。他所任用的人都不难对付,而王、蔡、叶三个参军都是迂腐书生,不知大计。臣依靠主上威德,宣告其罪状,率军讨伐,三吴可计日而定。”

朱元璋大喜。说:“你的看法正合我意。这件事一定能成功!”

公元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8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军队讨伐张士诚。出发前,朱元璋告谕出征将士说:“攻破敌城之日,不要任意杀人抢掠,不要毁坏房舍,不要挖掘坟墓。我听说张士诚的母亲埋葬在平江城外,不要侵犯毁坏她的坟墓。”

临行以前。他又专门召见徐达、常遇春,问道:“你们这次行动,打算首先向哪里进兵?”常遇春毫不犹豫地说:“驱赶猛枭要捣毁它的老窝,赶走老鼠要熏烧它的洞穴,这次行动应当直捣平江,其余诸郡可以不劳而下。”朱元璋不同意他的意见,说:“你想错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张士诚由盐贩起家,与张天骐、潘原明等人如同手足。张士诚处境危险,张天骐等人害怕同归于尽,一定会合力去援助他。如今若不先分割其势力,就骤然进攻平江,如果张天骐从湖州出兵,潘原明从杭州出兵,援兵从四方会合,我们是难以取得胜利的。依我来看,不如先进攻湖州,使他们疲于奔命。等到剪除了张士诚的羽翼,然后再去进攻孤立的平江,平江城一定会被我们攻破。”

徐达、常遇春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就按照朱元璋的想法安排军事行动,带领军队率先进攻湖州城。

湖州守将李伯升及张天祺得到战报,分兵三路迎战徐达。徐达得到了情报,经过谋划,除了分兵三路应对外,又暗中派遣一支军队绕到敌人后面,阻断了敌人回湖州城的道路。后来,敌人战败,向城中溃逃,正好被徐达设置的伏兵截住。敌人回城无路,只得回头再战徐达。徐达四路大军合围,将出城作战的敌兵全部消灭,俘虏了二百多名将官,然后包围了湖州城。

张士诚得到湖州被包围的消息,立即派遣他的儿子五太子和得力战将吕珍等率领六万人马来救援湖州,在城东设立五座大营。针对这种情况,徐达派常遇春在姑嫂桥筑起十座营垒,守住通往湖州城的关口。吕珍等不敢冒然进攻,常遇春也不主动出击,但已经在暗中派兵切断了吕珍运送粮饷的通道。

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押送粮草来到乌镇,常遇春乘夜偷袭成功,潘元绍狼狈逃走。不久,张士诚的大将徐志坚率领水兵袭击姑嫂桥,反而中了常遇春的埋伏,徐志坚被活捉。张士诚见事态危急,亲自带领精兵来救援吕珍。徐达在皂林截住张士诚,将他杀得大败而逃。徐达乘胜追击,又攻破了敌人的一些水陆营寨。五太子、吕珍已经看不到什么出路,只好缴械投降。常遇春报告给徐达,徐达命令吕珍等人到湖州城下劝说李伯升、张天骐投降。李伯升、张天骐见大势已去,只剩下投降这条活路,于是打开城门,迎接徐达。不久,朱元璋的大将李文忠也攻下了杭州,守将潘原明也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得到湖州和杭州,又发出了进攻张士诚的命令。

是年十一月,徐达接到命令,带领大军从太湖出发,来攻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城。徐达见平江城防牢固,又有张士诚的勇胜军把守,短时间难以攻破,就将敌城紧紧包围起来。他派常遇春驻扎虎丘,郭兴驻扎娄门,华云龙驻扎西门,康茂才驻扎北门,耿炳文驻扎敌城东北,仇成军驻扎敌城西南,何文辉驻扎城西北。徐达自己屯兵葑门指挥全军。在敌城四周筑起一道首尾相连的围墙,昼夜攻城。又架起数座木质塔楼,俯瞰敌城,并根据报告随时调整进攻计划。敌人用飞石炮还击,于是徐达制成一种木屋,士兵躲在木屋中既可以躲避飞石的袭击,又不妨碍攻击敌城。不久,徐达又想出了攻击敌人更好的办法。他命令军队筑起高出敌人城墙三成的台子,台上设置弓弩火筒和巨型大炮。巨炮所击之处,所有东西都被击成碎片,敌人非常恐慌。

张士诚见困守城池,持续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决定突围。他派徐义、潘元绍率领精锐部队勇胜军潜出西门,绕道至虎丘,偷袭常遇春,却被常遇春手下大将王弼杀得大败。张士诚赶来救援他们,结果被常遇春逼退到沙盆潭。张士诚被自己的乱军挤得连人带马掉到潭水中,快要淹死时,勇胜军中的“十条龙”赶到,急忙下水相救,把张士诚打捞上岸,部下把他抬回城中。李伯升派说客劝说张士诚投降,张士诚考虑了一个晚上,不肯投降。第二天又率兵从胥门突围,还是以失败告终。

过了三天,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在城楼上督战,忽然飞来一颗炮弹击碎了他的脑袋。张士信死后,城中一片慌乱。于是,徐达下令攻城。敌城即将攻破时,徐达又告诫全军将士说:“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不久,徐达率领的部队首先攻破了葑门,紧接着常遇春也攻破了阊门,随后各路人马爬上城墙,平江城终于被攻破。最后只剩下张士诚率领着仓促收集起来的二三万残兵,在万寿东街与徐达进行巷战。很快,徐达就瓦解了敌人,张士诚仓皇逃回内城府第,身边只剩下几个亲兵。

张士诚的妻子刘氏在平江城被攻破时,让乳母抱着两个幼儿逃走后,就将张士诚的群妾、侍女驱赶到齐云楼上,放火烧毁了齐云楼。刘氏自己也上吊死了。当天傍晚,张士诚也关上房门上吊,被他的部将救了下来,当了徐达的俘虏了。徐达数次派李伯升、潘元绍等人劝说张士诚归顺朱元璋。张士诚总是两眼紧闭,不吐一个字。于是徐达派部下用旧盾牌将张士诚抬到船上,送往应天去见朱元璋。张士诚从上船开始,就拒绝进食。到应天后,他乘人不备,还是上吊死了。朱元璋嘉奖徐达等有功将士,赦免投降归顺的将领。三个月后,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是为明朝。

从这两大战役的过程来看,朱元璋确实比他的两个对手都高出了一筹,应该说他有军事家的才干。在应战陈友谅时,他的处境实际上是十分危险的,在当时,不论采取守还是逃或是硬干的策略都只能导致失败的结果。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他所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有点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前四次反“围剿”的军事策略,既不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也不是逃跑,而是把敌人放进来,在运动中寻找战机,相机消灭敌人。可以说。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前四次反“围剿”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军事策略。也是朱元璋当时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军事策略。

至于对待张士诚,那已经是胜券在握的事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朱元璋仍然对他非常重视,亲自制定了首先剪除其羽翼,使之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然后再消灭之的方法。这也是十分符合当时的具体情况的。

成功者总有成功的理由,而失败者也总有失败的原因。在历史的尘埃落定之后,我们再来审视当时的情景,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清晰。我们当然没有闲情逸致来做事后诸葛亮,我们尽可以从中拿走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怎样考察人才

如何考察和选拔人才历来是个难题。西汉陆贾在他写的《新语》中说:“善于应变的人对什么样的诡诈都有办法应付;通达事理的人对任何怪异的事都不会感到惊慌;善于分辨言辞的人不会被花言巧语所迷惑;崇尚道义的人不会为利诱所打动。所以君子虽然希望使自己见多识广,但是他在选择上却很谨慎;虽然希望自己学问渊博,但却要求自己行为敦厚质朴。眼睛不会为耀眼的颜色所迷惑,耳朵不会为甜言蜜语所扰乱。即使把整个齐国、鲁国的财富给他,也不能动摇他的志向;即使让他像乔松一样长寿,也不能改变他高尚的品行。这样他才能坚持他的道义,保持他的节操,实现他的事业,建立他的功绩。观察他们的道德、事业,就可以知道他们与愚蠢人的区别所在。”

《人物志》中说:“天生聪明的人,在小时候就都有所表现。所以说,文才来源于辞藻丰富。辩才始于口齿伶俐;仁爱出于慈善怜恤。好施生于大方,谨慎生于畏惧,廉洁起自不拿别人的东西。”壮年人,要看他是否廉洁实干,大公无私;老年人,要看他是否思虑慎重,各方面都衰退了,身体精力都不济了,是否还要拼命挣扎;父子之间,看他们是否慈爱、孝顺;兄弟之间,看他们是否和睦友善;邻里之间,看他们是否讲信义;君臣之间,看君主是否仁爱,大臣是否忠诚。姜太公说:“给他权力但不变心的才是忠。”这种识别人的方法叫“观诚”。

同类推荐
  • 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主宰人生。人的性格渗透于行为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甚至人的健康都受到性格的巨大影响。性格左右着人的思维,影响着人的行为甚至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性格本身没有好坏,关键看你如何运用它,倘若你能很好地利用性格中的优势,性格就能为你服务;否则,性格就会阻碍你成功。本书不仅让读者认识到性格的重要性,而且详细阐释了如何发挥性格优势,摒弃性格弱点,从而创造辉煌的人生。
  • 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总有一个忠告受益终身

    本书将前人宝贵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感悟,通过精美的事例和恰到好处的评点,在工作、生活、成功、交际等方面提出了极其宝贵的人生忠告。
  • 自爱是你遮挡风雨的伞

    自爱是你遮挡风雨的伞

    本书内含“珍爱自己是一种温暖”、“品位自爱的感动”、“放飞心情”、“世界因我而美丽”、“发现智慧的心”等八个专题,阐明不管生活如何忙碌,也不要忘了抽时间来温暖自己,关爱自己。
  •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理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汇集了众多北大教授和著名学子的思想精华以及他们非凡的成功经历,总结出了最适合现代人的人生哲学,让你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热门推荐
  • 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本书从实用心理学的视角,在对农民生活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写成。首先,提炼出了中老年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众多行为问题,并以条目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力争简洁明了地体现问题;其次,又针对行为问题进行了心理原因分析,从行为表现直接揭示其内部的心理原因。全书分为中年篇和老年篇,中年篇包括12个主题,老年篇包括10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讲。
  • 传说之遗忘之城

    传说之遗忘之城

    无鬼怪而离奇,无案件而悬疑。无超能而激斗,无盗墓而灵异。伏笔处处凡碎语,暗线重重归乱局。算无遗策机锋尽,传说只为一盘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热流

    热流

    在这一片灵兽与人类相辅相成的天地间,一个身上有着秘密,带着一只灵力稀少的高阶灵兽,却流浪四方的少年将会开启怎么样的一段旅程,寻找父亲,为从小将自己养大的灵兽们报仇,少年又将怎么驰骋天地?原本懦弱的小奴隶如何变的如此强大却又让人如此害怕,至亲被锁在了挚爱里,如何抉择?身上的灵珠怎样的危险?为何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终于闯过一关又一关,从无知小孩到一位英雄,怎么长大?
  • 好孕临门

    好孕临门

    2009年最温暖最爆笑的怀孕小说。 经过七八年的丁克婚姻,李享在丈夫出国工作的前夕,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知道,如果不生下这个孩子,以后她可能会没有勇气再要一个孩子了。 身边和她一样的丁克朋友们、远在国外的丈夫,都殷切地盼望着她能生下这个宝贝来。 无奈中,心怀胆怯惶恐地,李享接受了怀孕的事实。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事情:对小孩子一直心存恐惧,可不得不做一段时间的临时“妈妈”;挺着走样的身材,去面对曾经的仰慕者;男同事看她的眼神,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 寻魔道

    寻魔道

    被抛弃的孤儿,一心修魔,斩神立天地不容之地,逆天而为。
  • 神鸾

    神鸾

    资质平平却悟性超群的墨珩,因为仇恨走进那冰狱神原之后,凌驾天下修行圣地之地—神鸾宫;在那不可知之地他会获得什么?修行之法、药理丹方、通天阵图…这一切构筑修行者的世界,力量、权力、金钱…在这一切的驱使之下,修行者成为帝国的武器。又有谁还记得修行的初衷,又有谁记得敬畏……
  • 夜帝绝恋

    夜帝绝恋

    百伦大陆灵异突现金瞳银发风起云涌天下大乱
  • 爱情来临别想跑

    爱情来临别想跑

    一个在农村里生活着的苗竽,偶然间碰到了来这里“微服私访”世界有名的大boss,不巧,是没有丢了性命,成天在那么大一个公司里“享受着”无数的折磨,成天面对这么一个美男上司,想想也是谁都把持不住的啊!!!
  • 顾析辰,因为遇见你

    顾析辰,因为遇见你

    我叫宿雅。说普通不普通,说不普通却还是有些普通。我不是乖乖女,抽烟喝酒打架我样样俱全。但顾析辰如果不喜欢,我什么都改,我爱他,很爱很爱。
  • 落予前尘

    落予前尘

    生生世世的纠缠,一朝重逢,她与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纠葛?“她是我这辈子最想留住的人。”“岁月漫长,我注定要一直追逐她。”“姐姐,我的存在只是为了护你安好。”“心既然已给了,便收不回来了。”“如果注定要爱上她,当初何必...”....“或许这便是宿命吧,我欠你们的太多了,此生,我愿用一切换你们安好。待此间事了,便归隐吧。当初欠下的债,终究是要还的。”情之一字,该如何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