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5300000004

第4章 拜师学艺,临摹古画(2)

宴会尽欢而散,从此张大千与张学良交上了朋友。后来,张大千用石涛的笔法画了一幅《黄山九龙瀑》赠给张学良,画中还题了一首诗,借景寓意,颂扬张学良的雄才大略。画中采用石涛的技法,以巨松为近景,山岩上的松树由大到小,从近处推向远方,突显了空间的距离感。为了突显山的陡峭和挺拔,张大千运用了侧笔直皴法和斧劈法。

画中群山充塞,巧妙地让云气呼吸,以瀑布为血脉,又在右上方的圆峰处留白,以突出建在峭壁上的双亭。除了花青和赭石的浅绛以外,又在适当的山岩上敷以较薄的石青、石绿,使得全画色调清俊明快,充满美感。在题语中,张大千评论了黄山派各大家的风格:“渐江得其骨,石涛得其情,瞿山得其变,近人昌言黄山画史,遂有黄山派,然皆不出此三家户庭也。”此画已兼得黄山的骨与变,而又不失其情,反映出张大千取得了兼学三家之长的总成就。此画比起这一时期张大千其他的黄山图,是比较严谨之作,因为这是为至友张学良所绘。张大千一生多次向张学良赠画,交情之深,非比寻常。

1935年10月,张大千应杨虎城之邀,赴西安小住。数日后,正准备回北平时,张学良特地拜访他,并向他索画。张大千因急于成行,答应日后补赠。这时,张学良婉言道:“你先画吧,之后我用专机送你回北平。”于是,张大千静下心来精心绘制一幅《华山山水图》。画成后,张大千提着画在炉边烘烤,令其速干,好送给张学良。不料,因画距炉火太近,不慎被烤着了火,连张大千的胡须也烧了。当时,天色已晚,张大千只得秉烛再画,终于画出一幅更壮丽的《华山山水图》。张学良听说后,非常感动。

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张大千常在各地开画展,他完全可以购置田产,住豪门大宅,收入是绰绰有余的。可他家的真实情况,真像一些朋友对他的评论:“富可敌国,穷无立锥之地。”他家的住房全是租借朋友的。他本人也常是囊中羞涩,借了还,还了借,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原来,张大千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买古画了。只要他喜欢的,而且是真迹,他都会不惜重金买下收藏。他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欣赏、临摹古人的作品,提高了自己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对自己的收藏颇为自得,他说自己“一身是债,满架皆宝”。他还说“家有藏宝我不贫”,这宝就是他收藏的古画真迹。

张大千搞收藏与一般收藏家不同,他并不是一味地为收藏而收藏。每收到一幅名画,他都会悉心研究并仔细临摹,从而在古人墨迹中吸收绘画艺术精髓,将古人名画作为自己“借古开今”的工具,以完成“不负古人告后人”的使命,也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并加以发扬。如《江堤晚景》这幅画,他至少临摹过四次,仅这幅画的前景林木部分,他就临摹不下三十次,可见其超人的勤奋,大有“画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

张大千的收藏品达一千件以上,为唐、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画,价值连城。这些藏品每一件都有其不平凡的来历,一向被张大千视为生命,因此“东西南北总相随”。

张大千将古画吃透了,不像有些人那样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因此他才能吐出珠玑来。

1933年1月,国家教育部筹办中国画赴欧洲巡展,筹备会主席是蔡元培,副主席是叶恭绰,筹备会的常委有徐悲鸿、刘海粟、陈树人等。他们征集到可以展现中国绘画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二百余幅,先后在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德国柏林和前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共七个城市展出,一举震动了世界画坛。张大千的一幅国画《金荷》被法国政府购藏,另一幅国画《江南景色》被前苏联政府购藏。

张大千从小随母亲画花,长大后极其擅长画花卉。他画的花卉种类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兰花、水仙、梅花等。而他平时画得最多的是荷花,他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张大千年轻时曾定居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对象。他33岁时住进北平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画荷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张大千画花卉有两个原则:不喜欢的不画,不了解的不画。他说:“画花一定要时常观察花的神情。我一向要求自己画‘池塘的花’,而不是画‘花瓶里的供花’。”

徐悲鸿赞扬张大千画的荷花前无古人,因此才能在欧洲巡展中脱颖而出。

张大千爱荷、养荷、观荷、画荷。他十分赞赏八大山人画的荷花,说那才真有大荷花的景象,不是几支花叶的拼凑。张大千深得八大山人用笔章法,并常临塘观察、写生,取法自然。八大山人画荷多用湿笔,张大千兼用渴笔。湿笔墨活、浓郁、深厚、凝敛而不滞,渴笔飞白、苍劲、流畅、华滋而不枯。张大千兼工带写,采用淡彩、水墨、泼墨、泼色等方法,能够画出荷花在风、晴、雨、露中的各种姿态。所画荷叶泼墨与渴笔兼用,舒卷自如,层次深厚;荷干亭亭玉立,气势挺拔。张大千的墨荷尤其与众不同,常用草书笔法画荷,行笔奔放,一气呵成。特别是画荷梗时,仿篆书笔法,用圆笔中锋一泻数尺,人称神来之笔。

张大千在颐和园花很长时间观察荷花的千姿百态,研究它的生长规律,又学习八大山人等古代名家的绘画艺术,使他笔下的荷花形态各异,多姿多彩,或正、倚、俯、仰,或静、动、离、合,或大、小、残、雅,赏心悦目,人见人爱。

1936年,徐悲鸿在《中国今日之名画家》一文中曾评价张大千说:“大千潇洒,富于才思,未尝见其怒骂,但嬉笑已成文章,山水能尽南北之变(非反指宗派,乃指造化本身),写莲花尤有会心,倘能舍弃浅绛,便益见本家面目。近作花鸟,多系写生,神韵秀丽,欲与宋人争席。夫能山水、人物、花鸟,俱卓然自立,虽欲不号之曰大家,其可得乎?”

1936年1月,时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和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前往苏州网师园三顾茅庐,力请张大千去中央大学教国画。盛情难却,于是张大千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要坐着讲课,不能站着,站着那种演讲式的讲法他不习惯,他从来不当众讲演的;二是要给他准备一间画室,里面摆张大画桌,还得有一张睡椅,画累了他可以躺下睡觉;三是让同学们到这个画室里上课,边画边讲。

徐悲鸿听后不由哈哈大笑道:“真是奇人怪要求啊!好吧,只要你同意授课,这些条件都答应你。”

张大千前去授课,这种别出心裁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位中国画坛上的传奇人物教课的确与众不同,他学识渊博,不仅教画教得好,就连中国的古典文化如书法、诗文等无所不通,造诣之深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大千告诉学生:“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张大千本人正是这样做的,他不但在家里日夜读书,就是在旅途的车船上也总是手不释卷。他说:“一个成功而伟大的艺术家,自当具有高尚的人格,要有开朗的胸怀及丰富的知识,不能局限于一个范围内。这种修养的养成完全靠多读书才能达成,而且不局限于哪一类的书。古时伟大的艺术家全是重气节之士,人品高了,作品的气质自然也就不同于流俗,所以任何种类的书都要看。”

张大千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加上读书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因此他看过的书都能过目成诵。

张大千认为画不是口头教出来的,光说不行,还要动手示范,这样效果更好。他往往在学生的画上改动几笔后,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张大千说:“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极端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后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再不用功。不进则退,乃是自然趋势,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在我个人的意思,要画画首先要从勾摹古人名迹入手,把线条练习好了;写字也是一样,要先习匀双勾,接着便学习写生。写生首先要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必须要一写再写,写到没有错误为止。”

张大千《仿石涛山水图》:纵133.5厘米,横65厘米,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此画右边远景坡石平缓,孤峰略突起;左边群峰并立,悬崖峭壁,错落有致,林木葱郁,一股瀑布从崖顶倾泻而下,直落深渊。近景林舍在望,树木掩映,林后小径有两位高士一前一后仰观瀑布。构图雄伟新颖,意境幽远。用笔流畅洒脱,山石用披麻皴,有山崖石质感。两个高士虽是点景人物,由于作者笔墨功夫深厚,只草草几笔,人物就栩栩如生。设色清丽淡雅,使画面显得格外活泼生动。正如作者题诗所云:“门外烟波远,平生浩渺心。”表明作者返璞归真的心情。张大千的仿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令人叹为观止。

同类推荐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一生要知道的欧洲艺术名作

    往今来,优秀执著的人类在追逐艺术的过程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艺术作品,同时也创建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和流派。每一种艺术风格从最初的背离传统到最终的凝聚思想,每一种艺术流派从它的源起、兴盛到没落、衰败全都经历了无数岁月的积淀,最终才一步步地走出了自己的锦绣天地,从而推动了一代代卓越的艺术的大师的诞生。浪沙淘尽,当我们伫立在这些旷世作品的身旁、我们除了赞叹外,有的就是暗自窃喜和虔诚的感恩,为了拥有这些作品而感谢上苍。
热门推荐
  • 独衣堂

    独衣堂

    我欲天下贼人灭,灭?笑话,天下贼人怎会不抓自灭?而我就是解决你们贼人的工具,万古山洞一枝梅。
  • 拜见,主公

    拜见,主公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层血浪!未来世界,科幻战铠,繁衍三国无双!玄机大帝,至高神座,撕裂无尽虚空!“朕于生与死之门,赐汝缔结之约!”“高呼吧!朕之子民!”“拜见,主公!”
  • 失守的城堡(下)

    失守的城堡(下)

    本书为散文、诗歌和摄影集,是一部描写西海固人文历史的画卷,作者以西海固大地上众多遗留的城堡为对象,以散文形式进行描述,以诗歌进行抒怀,以摄影作品进行展示。是一部图文并茂,具有历史阅读和审美价值的图书。
  • 爱的五种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

    爱情需要学习,婚姻需要练习。情感教练赵永久提出:爱一个人需要具备爱的能力,但它包含了五种具体的能力,它们是——情绪管理、述情、共情、允许、影响。这五种能力也是情商的具体体现。本书结合真实案例详述爱的五种能力,帮助你重新认识爱,修复爱,拥有爱,传播爱。
  •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所学校是一部历史,沉积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
  • 超级古宝系统

    超级古宝系统

    别人眼中只有收藏纪念价值的古董珍玩,珠宝藏品,在叶宏手中,可以发挥出特殊用途。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神龙摹本)》效果:时光穿梭五分钟。叶宏(尴尬):五分钟只够打飞机,鸡肋。画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效果:下一胎必定生男。叶宏(冒汗):节操呢?生男生女一样好。(叶宏:我只想安安静静种田赚钱,拒绝修仙,拒绝外星人,不喜勿入。)
  • 烟雨无香

    烟雨无香

    初见时她说:我的名字叫李烟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烟雨。他没说话。离开时,他说:你不是……不是说……会好好守护我吗……一直,一直好像都是我在诉说自己的爱……如果下一世再相遇,你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地爱我……以后……就让我……好好地讨厌你吧……她没说话。最后,她说:寻,我向你保证……下一世……当我们当我们再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先说…我爱你……可他,再也不能说话了。她是他此生所遇到的第一束月光,可月光再亮,注定冰凉。
  • 那个她,那些年,那些回忆

    那个她,那些年,那些回忆

    高中那几年,她用尽办法接近他,可她从未给过正眼给她,一心只想着萱,后来读上大学后,一切.......
  • 今生也赖你

    今生也赖你

    不期而遇的风雨或会将所有的情愫掠去,但抹不掉你我的思念。漂浮的情感之帆渴望拥抱彼岸上的风景旖旎,也期待着依靠宁静的港湾。
  • 如何创办婚庆公司

    如何创办婚庆公司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