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5300000003

第3章 拜师学艺,临摹古画(1)

张大千画派的绘画艺术有别于“长安画派”、“海上画派”、“京津画派”等,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区域,是一个延续、开放、包容性极强的中国画中的综合性画派,不管是山水、花鸟、人物等画种,还是工笔、写意、泼墨、泼彩等画法,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是一支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中国画画派。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是怎样形成的呢?他常说是从临摹古画开始的。

张大千自幼随母亲、哥哥学画,奠定了绘画的基础。

张大千22岁时,遵母命和曾正蓉结婚。曾正蓉小张大千两岁,父亲曾星五是四川内江人,开了个绸缎铺,生意还过得去。曾正蓉家里只她一个女儿,父亲很疼她,特地请了私塾先生教她读书识字。因此,曾正蓉能看报、写日记、记账,还看过不少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封神榜》、《红楼梦》等。

完婚之后,张大千决心正式学画,到上海拜在曾熙门下。

曾熙是湘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进士,出任兵部主事,接着又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返湘,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后来,他创办了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即今衡阳师范学院前身。他还兼任衡清师范学堂(今衡南一中前身)监督,即校长。曾熙书法造诣极深,康有为将他与隶书圣手何绍基并列,沈曾植、陈三立、谭延闿、胡光炜、马宗霍等书法名家对他均有很高的评价。晚年,曾熙常挥毫作画,提倡“书画同源”之说。辛亥革命后,他在湖南家乡闲居。后来,受书画家李瑞清之邀,赴上海以卖字画、授门徒为生。曾熙在书画界名声显赫,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誉,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海上四杰”,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1929年全国第一届美展和第四、第五届中日绘画联展,他均有精品展出。他的一幅墨梅被推选参加柏林中国名人画展,刘海粟将它编入《中国名画辑》。曾熙著述甚丰,有《左氏问难》十卷、《春秋大事表》二卷、《历代帝王年表》二卷、《和陶诗》二卷及《书画谈艺录》、《诗集》、《文集》各若干卷。2006年,湖南开展“遴选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活动,曾熙与齐白石、沈从文、田汉、丁玲、章士钊、徐特立、周立波、贺绿汀、翦伯赞获选。

其后,张大千又拜在李瑞清门下。

李瑞清号梅庵,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他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开拓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李瑞清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分发江苏候补道,署江宁提学使,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现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前身)监督,并一度被委任为江宁布政使、学部侍郎,官居二品。李瑞清所定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极为有名。

中国有句名言:“名师出高徒。”这两位名师的风骨和教诲对张大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他绘画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两位恩师都是一代名士,富于收藏,精于鉴赏,张大千得以在恩师处饱览历代国画大师的名作,开始专心致志地临摹这些名作。

张大千极崇拜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将他的画作反复临摹。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山水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是广泛地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并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源泉,进一步完善表现技法。

石涛的作品笔法流畅,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宏阔,或局部特写,变幻无穷。

石涛画风苍劲恣肆、新颖奇异、生意盎然。其花鸟、兰竹不拘成法,自抒胸臆,极富个性。

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石涛作画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在中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涛对后世影响极大,作品历来为藏家所钟爱,历代石涛赝品也经久不绝,但大多画作低劣,易辨真伪。张大千以其洞察一切的过人眼力,深深地迷上了石涛的山水,只要有机会看到原作,便废寝忘食地加以临摹和学习,达到了忘我的程度。他曾花巨资先后购买石涛原迹达五百多幅,是拥有石涛作品最多的画家和收藏家。

张大千刻苦精研石涛作品,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得其精髓,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地,甚至超过了石涛。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在石涛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因而被推为中国画的复兴人物。

张大千才气横溢,并不因此而满足,他进一步汲取唐人之朴厚,宋人之法度,下至元明两朝之笔墨意境,将上下千年融于胸中,再现于笔端。

在两位恩师的指导下,张大千用足了工夫,广撷精华,在25岁时便名扬上海了。

当时,上海文人雅士常举办秋英会,大家在一起赏菊吃蟹,当场挥毫作画,握笔题诗。张大千初次参加秋英会时,既绘画,又吟诗,又题字,令大家刮目相看。

当时,上海画界、收藏界正掀起一股石涛热。

张大千出于爱好,临摹了好多石涛的画。由于临摹得惟妙惟肖,与真品无异,被画商抢购一空。

在临摹和悉心揣摩的过程中,张大千的精神已和石涛融为一体了。他的临摹作品与真迹无异,连当时鉴定石涛作品最权威的大鉴定家如著名画家黄宾虹、陈半丁和大学者罗振玉等人都无法分辨其真伪,多次看走了眼。因此,张大千像一匹黑马一样,迅速在中国画坛上名声大噪,被人叹为“腕中有鬼”。以致他的这些仿石涛的画流传世界,被国外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当做真品收藏,根本无法辨认。

那时,北方最有名的画家兼收藏家陈半丁,对名画鉴赏有一言九鼎之威,收藏之富也傲视群雄。

1925年冬,画家陈半丁声称新近收集到一册石涛画页,堪称绝妙精品,为此特地设宴邀请艺林名家到家中欣赏,以资庆贺。席间,陈半丁将装裱精致的石涛册页放在案上,扉页上有日本著名鉴定家内藤虎所题“金陵胜景”四字。正当众人赏玩之后啧啧称奇时,张大千趋步上前,略瞥一眼说:“这个画册是我三年前画的!不是石涛真迹。”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陈半丁一脸不悦,诘问道:“大千此言,有何凭证?”张大千不慌不忙,如数家珍般将册页内容、题跋和印章一一说出,大家翻开册页比照,果然所言不虚。陈半丁尴尬至极,宴会也不欢而散。

张大千的《临石涛山水图》,长198厘米,高101厘米,见1990年中国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的《张大千书画集》第七集。

此图临于1934年,画中一条小溪蜿蜒流向远方,下方坡岸平坦,岸旁满是蒿草、短枝。沿岸有一条小径,一渔夫头戴斗笠,肩扛鱼竿,缓步而行。前面有一座小木桥连接两岸,岸旁乱石堆叠,密树成林。再往前则渺渺茫茫,一望无际。此画纵横涂抹,笔意奔放,墨韵清润,既富于文人画之品位,又不失大家气概,是典型的石涛风格。图上有张大千的题词:“足迹不经千万里,眼中难尽世间奇。笔锋到处无回顾,天地为师老更痴。大涤子本,大千居士临之。”

张大千的《临石涛山水人物四屏》,分别为《煮茶图》、《临石涛画意》、《饮茶图》、《写唐人诗句》。

此画一气呵成,画中树木藤枝线条硬朗,又不失韧性,山岩险峻,岩石、地坡用峭劲的小斧劈皴和折带皴画出。画中人物更是体现出张大千在人物画方面临摹古人之功力,无论高士、书童,衣纹均挺拔流畅,同时又流露出清脱秀逸的情致。

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张大千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书画界已极有名声。他所仿作的石涛画已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与真迹无异的境地,常使当时上海、北平等地的许多自称为“目中有神”的著名鉴赏家相继上当,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当时,坐镇华北的少帅张学良耗费巨资,从各处搜罗了一些石涛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张大千的仿作。后来,听社会上盛传所谓的石涛真迹其实大半出自一个青年画家之手时,张学良不禁为自己大上其当而感到震惊。于是,他很想结识一下这位能把假画造得天衣无缝,使海内外大名鼎鼎的鉴赏家也难辨真伪的高手。

不久,张大千随二哥进京。张学良听说后,便柬邀张大千吃便饭。当时,一些好友都提醒张大千说这恐怕是鸿门宴,要小心张学良和他算账。张大千认真考虑后,还是赴宴了。不过,他临出门时,再三嘱咐家人,如果逾时不归,就要托人打听,请人关照了。

席上有不少北平书画界的名流,张学良对张大千颇有礼贤下士之风,于是张大千便逐渐消除了有关鸿门宴的顾虑。张学良谈笑风生,根本不问假画的事,这才令张大千放下心来。不过,张学良还是点了张大千一下,他曾拍着张大千的肩头向其他客人介绍说:“这位便是仿石涛画的专家,大名鼎鼎的张大千。在我的收藏品中,有好多是他的仿作。”

同类推荐
  • 电视摄像艺术

    电视摄像艺术

    本书对电视摄像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电视摄像从入门到提高再到电视艺术创作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散论

    海派书画艺术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重在对其作历史性的挖掘梳理与整体性的研究推进,第一次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三代海派书画名家的经济形态作了具体的量化分析,考证其市场运作与商业推介;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三代海派书画家的从艺方式进行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考察,对海派书画领袖及名家亦作了独到而具体的研究,探幽抉微,新意迭出。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广播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剧本乃一剧之本。本书论述了有关广播影视剧创作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内篇、外篇。内篇从激发创作想象力角度探讨剧本创作;外篇通过具体的剧本范例完成实战操作,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写作现场。本书不仅适用于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事广播影视剧和专题片创作的人员,同时对广大的影视艺术爱好者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热门推荐
  •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游戏

    三国杀传奇之卡牌游戏

    非常无聊的你是否想去创作,或者去剽窃一个有意思的游戏然后去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在这场游戏中为之奋斗的场景呢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故事这本书就是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或许是不一样意义的三国杀传奇,但它诠释的会是让许多人为之慨叹的传奇一个充满了少年色彩的故事如果有时间,就来读读吧PS:本想参加征文,但无奈上一个作品发错了,没参加,只能换一个名字重新发一次了
  • 浴火凤凰:谁主后宫

    浴火凤凰:谁主后宫

    樊云微,乃吴贵人宫中贴身宫女,只因吴贵人淡薄名利,与世无争,谁料被堂姐联合贵妃娘娘合计杀害,樊云微誓要为主子报仇,为了报仇不得已进宫,只因大咧咧的性格,获得皇帝无限宠爱
  • 超时空微信

    超时空微信

    别人微信附近的人是美女,李大成微信附近的人是慈禧、李莲英、和珅等等一些历史大人物......这可把李大成忙坏了,今天给慈禧祝寿,明天恭喜李莲英升官,后天吧伟哥卖给和珅,要不要随份子钱呢?郑板桥、唐伯虎,苏东坡、王羲之,谁的字画不是价值连城?三国的枭雄英豪,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李大成:请把我的话费充满,我要将现代的东西发到古代去,当然,也要把古代的东西带到现代来..
  • 轮回陌

    轮回陌

    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然而,回归真的是不存在的吗?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回归,被事先斩断了吗?是谁跨越了轮回,来寻找那曾经,又是谁,斩断过往,只为无尽的离殇?天地悠悠,葬神墓于地下;众生凄凄,赴黄泉以求生。
  • 截罗记

    截罗记

    本书讲述了几个主角破解悬疑案件、对付妖魔鬼怪以及拯救世界的故事,虽然这是一部魔神小说,但实际上是一部现实生活的写照,很多题材都源自现实生活。从文化背景上看,本书是一部东西结合的作品,既有东方的鬼怪,也有西方的妖魔。从类型上看,本书是灵异、悬疑、仙侠、奇幻、探险、游戏的综合体。另外,本书中有很多美女和帅哥,因此适合所有的读者群阅读。
  • 带着商城在异界

    带着商城在异界

    这是一个奇迹老司机横穿异界的故事.................................
  • 无敌剑道

    无敌剑道

    不可一世的暴力魔女他敢强吻,高不可攀的天之骄女他敢虏获!修炼资质平庸的秦飞遭强者重伤,大难不死后福至,得传奇剑魂,自此修炼路上再无阻碍,更是奇遇不断,众多极品美女投怀来!逆转而行,是神,还是魔,只在一念之间。剑破九霄云外脚踏诸魔神宗……
  • 穿越囧事:十两皇后

    穿越囧事:十两皇后

    <腾讯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没什么好说的,一个倒霉的女人穿越后的事情,很囧,很无奈,结局是温暖的!言情+小白+武侠+阴谋,总之乱七八糟的事情,多的数不清……
  • 魅仙惊华

    魅仙惊华

    五大修仙世家之一的赫连家,怀璧其罪,一朝之间,满门修士尽被屠戮。举族之中,只余一十岁废柴女童逃出生天。师傅因此谓琼紫曰:“世间修士,俱都功利毒辣之辈!”琼紫点头,“师傅所言甚是!”扭头看身边某冷峻依旧、酷霸不减的男人,嘴角微抽,这只更是其中翘楚。********************************已有百万完结文《重生妖魅横行》,坑品有保证,欢迎新老读者点击、阅读、收藏、订阅~
  • 魔兽之腾龙异世

    魔兽之腾龙异世

    这···是一个充满血腥的异世大陆,拥有着无数神秘的种族···也是一个充满梦幻色彩和奇遇境界的梦幻仙境···在异世,杨昊如何面对这充满血腥的世界,如何面对这一世的亲情,友情的背叛?只有强···更强·····面对背后无数的黑暗,无数的血和泪水的杨昊····如何坦然处之?为了站到世界的最高峰,为了活着,在不成疯魔不成活的世间,且看杨昊如何面对······如何使其上天入地,为其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