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9100000019

第19章 保持和谐,构筑最佳人际(2)

有位心理专家介绍说:做戏有四种情况,需要区别对待。第一种是近期内才出现的,总感觉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踏实,跟谁打交道都没有精力,需要刻意去装,是抑郁的表现;第二种是长期以来都这样,也许是性格原因导致的;第三种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总是害怕与人交往,但是在必须与人交往时,又会逼着自己装样子;第四种是内在孤独感的表现,他们总希望自己能百分之百地被外界接纳,但又总觉得找不到知音,于是只好采取这种自创的解决孤独的方法。人的内心世界总是有些角落深不可知,然而,这些未知心理对我们却是不容忽略的。

心理自助术

做戏是很累的,尤其长期被这种心理左右的人,他们会更加痛苦,不但得不到真正的情感,而且会身心疲惫,内心空虚。若想摆脱这种空虚心理,必须在家庭、亲友、同事中学会体验和满足情感需求。但是,如何去实施呢?心理学家的建议如下:

1.表里如一,上下一致

表里如一,上下一致往往能给人一种独特的坦荡感受。真正的社交高手,对任何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想的和做的也是一致的。只有表里如一,内外融和,才是形式与内容的真包装,才能获得真正的人脉。

2.发自内心,面带微笑

善于做戏之人,尽管有些不在背后使坏,但仍然常常被人称作“笑面虎”,因为他们往往表面一套,暗里一套,虽然有时面带微笑,但是扭头就会变脸。事实证明,在人际交往中,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深入沟通与交往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之笑才能换取人际交往的真正成功。

3.以诚相待,说到做到

“诚”“信”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准则。“言必行,行必果”,如果只是为了做戏而轻易许诺,不能兑现,就会失信于人。所以,诚实不欺、讲信誉、信承诺、真诚相待应是克服做戏心理的关键。

4.自我防卫,得体正确

人们为了生活与工作的便利,常常需要建立一定的人脉,但是在交往中又怕受到伤害,因此就会心生自我保护机制,把真实的自我隐藏在做戏的面具之下,殊不知,这种保护又常常使自己陷入与他人进入心灵沟通、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沼泽之中。因此,交往中我们的自我防卫一定要得当。

与人交往,是在做人,不是在做戏。因此,若想让自己做一个真正成功的社交之人,就必须和做戏心理彻底“分手”。

三、给人空间,不去干涉

干涉他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损伤他人人格、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的行为。

——佚名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人,总是觉得别人这做得不对,那做得不好,习惯关注他人,因此总是忍不住去评价别人,干涉别人,这就相当于生活中的“长舌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人受到了社交中干涉心理的支配。

一般来说,有干涉心理的人往往缺乏正常的心理满足,他们通常通过打听、传播和干预他人私事或隐私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是一种缺乏心理边界的表现,是一种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可以说,干涉心理对人际关系有百害而无一例,它不仅对他人不利,让别人感觉没有安全感,没有一点私人空间,而且还会影响自己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易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小芳都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尽管她非常累,但是她身边的人,不但没有人感谢她,反而都很讨厌她。

因为她操的心太多,管得太多了,甚至别人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也要管。比如,在丈夫做饭时,她要检查菜有没有洗干净,一共洗了多少遍,炒菜的时候油用了多少;她的丈夫要洗衣服,她就要看看用了多少洗衣粉,最后一遍是不是清洗干净了?直到她丈夫实在忍无可忍,说:“既然你什么都担心我做不好,那你来做吧。

”于是就把家务事一推,全都丢给了她。

在公司里,她也常常给同事提建议,虽然是出于好心,却让别人对她很反感,特别是当别人对她的建议表示怀疑时,她就非常恼火。她现在很痛苦,因为在家里丈夫不喜欢她,在公司里同事不喜欢她,她不知道她天天那么努力,那么操心,怎么就落到这个地步呢。

小芳本来是好意,告诉自己的丈夫该怎么做,告诉同事们该做什么,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总是要求别人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虽然作为亲人、朋友或同事可以给对方提出看法和意见,但是否采纳自己的意见则是别人的自由。

凡是都要把握分寸,不要强人所难,否则很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自己也会徒增许多烦恼。

生活中总是会有小芳这类人,他们常常是表现出过度的担心,对自己和别人的要求过于完美,所以总是用条条框框把自己和别人都束缚起来,总希望事情像自己所预料的那样进行,结果也能在自己的预料之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达到心态平稳。

有社交干涉心理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总喜欢指点别人,似乎很自信,其实他们都是信心不足,只有别人听命于他们的命令时,他们才会觉得自己得到了认可,如果别人不接受他们的建议,他们就会非常生气,难以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否定。

还有人是想寻求内心的平衡,对别人总是有控制的欲望,希望别人都像自己想的那样去做,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

心理自助术

总是干涉他人的生活习惯对自己的社交非常不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善自己的这种不良倾向。

1.尊重他人,克制自己

首先要培养“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当你想对被人的事情指手画脚时要努力克制自己的冲动,要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对事情的处理方法,即使你觉得别人做得不对,也要先听取别人的想法,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意见。别人是否采纳你的意见是别人的自由,不要强人所难。

2.减少控制,以求安全

有社交干涉心理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就要制造一些框架和规则,希望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像机器一样运转,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安全感。此外,这些人还有着强烈的控制别人的欲望,他们在不安全感的影响下,通常会产生焦虑不安,如果这种焦虑不安找不到合适的宣泄方式,那么只有通过控制别人来稍微缓解一下。

因此,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自信、乐观、尊重他人,才能真正地淡化干涉心理。

3.平心静气,换位思考

假如别人不听取你的意见,你也不要发怒;假如你开始关注别人的私生活时,可以试着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容易理解别人,减少干涉心理了。

4.“正当防卫”,不伤他人

有人说,评判他人其实是一种自卫行为,他们害怕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怕把自己当做评判的对象,评判他人亦是在保护自己,防止他人去发现真相,指点自己。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殊不知,这种正当防卫,不但自己得不到安全,反而伤害了他人。所以,社交中,自我防卫一定要得当。

5.丰富生活,减少好奇

干涉心理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他们空余时间太多,心理无法得到正常满足,所以,寻求正常的心理满足则是消除干涉心理的有效方法。当人们的生活比较丰富时,有了目标和追求时,自然就没有闲心去关注他人生活、他人消息的兴趣了。所以,可以通过培养一些兴趣和爱好来填充自己的空闲时间。

为了别人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适当地给别人一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是合情合理的,并且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但是,过度地干涉别人的事情,关注别人的秘密,就会给别人带来烦恼和痛苦。因此,我们对任何事情不要过度关心,不要老是认为别人做得都不好,要学会尊重别人的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四、以诚相待,杜绝利用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王通

有人曾将交朋友的标准定为两点:有用和有趣。或者是具有其中之一,或者两者兼具。但是有些人往往将“有用”列为交友的重要准则,为了发展自己他们只结交一些对己有用的“朋友”,“利字当头”、“有用则交,无用则断”;有时为了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用他人的机会,他们又会费尽心机地向人展示自己的“可利用价值”,以此建立“良好”的人脉,增加接触有用之人的可能性。

在上面的那些人看来,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他们还相信“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因此,他们只结交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交往中会采取手段使他人为自己服务,等到利用价值消失或者目的达到后,又会不择手段地把曾经给过自己帮助的人一脚踢开,这就是社交过程中的利用心理。

从性质上来说,利用心理相当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过桥抽板”等词语的寓意,它通常让人觉得别人只是工具,是阶梯,不利用就是浪费资源,就是不够聪明。然而,怀有利用心理的人却忽略了一点:尽管利用他人会给自己带来利益,但是这些利益是用损害自我的人格、以失去真正的朋友换来的。总之,这种人际交往中的占便宜心理,是内心不道德、不仗义的另类表现。

几年前,大学毕业的陆恩加入了找工作的队伍。他学的是平面设计,在当时这种人才是急需的,所以,他定的条件很高,但用人单位却嫌他没有工作经验,因此,毕业几个月后还是没找到工作。

突然,陆恩想到了一个没有读大学的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就与人合伙经营了一个不大的设计公司,并且许诺,如果陆恩找不到工作可以找他。此时陆恩想去同学的公司先积累经验,然后再?一时间,他为自己的聪明兴奋不已。

工作后的陆恩,非常卖力,同学对他也非常照顾。两年内,陆恩的能力大有增长,由于空余时间比较多,也为了更快地发展自己,他还去了一个比较大的公司做兼职,慢慢地,车、房、存款都有了?

一个小小的失误,使同学的公司受到一个大大的打击,同学没想到的是,陆恩在这个时候要去办自己的公司。走时,他给同学承诺,如果有什么困难他肯定会帮忙的。和他一起走的还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技术人员,对于他的做法,同学没有说什么,只怪自己没有能力留住他们。

说来也巧,朋友的公司还真的遇到了麻烦,并且是陆恩最擅长的一个课题。朋友找他来帮忙,他却找各种理由搪塞。其实,在朋友说明情况后,他就有了想法:把这个项目拿下。陆恩说到做到。其实,他的客户大多都是原来同学公司的合作伙伴。

在陆恩的公司刚起步不久,设计行业的竞争趋势日渐严峻,很多小公司都面临破产,当然陆恩的公司也在劫难逃:车房都做了抵押,存款变成了欠款?他后悔自己办公司,有时自我解嘲说,这是上天对他的报应。

陆恩就是一个拥有利用心理的典型代表,他不但利用他人,而且利用完以后还过河拆桥,像陆恩这样的人,是我们现实交往中最不愿意交往的人。因此,他们也就得不到真正的朋友,建立不好良好的人脉。

自己有困难、需要帮助时,一些人总是很容易的想到某些人,或许只是为了从他们那里得到几句鼓励的话,或许是一些钱财等物质供应,但是一旦他们“飞黄腾达”却“六亲不认”,甚至恶语相向。这样的人,是在用自己的道德甚至是人格来做赌注,可以想象,他们的后果会是怎样的惨败。如果说人际交往中“过河拆桥”之后还有故事,那么,只会是拆桥人被圈在四周是河的一小块空地上。

心理自助术

同类推荐
  • 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

    生命五要素:吃喝拉撒睡

    本书告诉了大家呵护好吃、喝、拉、撒、睡——生命五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识别生命五要素的异常表现及当出现异常时的相应对策。
  • 轻松减肥生活宜忌

    轻松减肥生活宜忌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包括减肥瘦身理论、饮食、运动、心理、起居、药物、按摩、针灸等减肥方法。
  • 健康评估

    健康评估

    本书包括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诊断与护理病历书写等内容。从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等层面对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阐述,突出了护理特色。该教材力求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具有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 聪明,食物中来

    聪明,食物中来

    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智慧和才能的源泉,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在我国古代,人们将“修身”与“养心”相提并论,这说明了养生和养脑的重要性。
  • 阳痿的药膳疗法

    阳痿的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阳痿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功效的同时,重点突出了专家提示,十分清楚地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本书,普通读者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也会从中受以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某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于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轩染

    轩染

    他们的相遇,轩染了时光,时间会改变很多,未来如何谁又知道呢?
  • 长空问道

    长空问道

    七岁成孤,独困山洞近两载;废材一个,偶得紫珠改资质;身负血仇,自残历练修真路;打破束缚,向天问道终成仙。这是一部崭新的玄幻世界,至尊宝因为动情导致金刚圈越收越紧,不得不放开替自己挡了牛魔王一击的紫霞仙子,从此成为一段佳话,紫霞仙子却并没有因此神魂俱灭,何去何从,请看《长空问道》,向你讲述不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修行,不一样的爱恨情仇,期待你我一起与主角揭开那层层迷雾............
  • 镰锋

    镰锋

    武道之极无非是踏破九天,昔日乞丐遇良师,来看主角如何傲视群雄,立于武道之巅.............
  • 属于你的我的时光

    属于你的我的时光

    年少的他们以为可以永远在一起,他说:“爱上一个人,只需要3秒:第一秒,遇见她;第二秒,认识她;第三秒,爱上她。”她说:“正好,我也是。”爱情,就是你和我的故事
  • 冷血公主的复仇恋爱史

    冷血公主的复仇恋爱史

    16年前你们杀死了我的家人,16年后我要让你们千倍奉还
  • tfboys在滑冰场的邂逅

    tfboys在滑冰场的邂逅

    tfboys三人和三个女孩在滑冰场的一次偶遇,经过很多次的误会,最终还是结了婚。。。。。。(本文章纯属虚构)
  • 腹黑王爷:别跑,我赖定你了!

    腹黑王爷:别跑,我赖定你了!

    她,组织中最顶级的杀手,竟然被派去抓野兽?困得不行打了个哈欠,结果跨越时空穿越异界?灵魂附身将军府三小姐,被两个姐姐使用巫蛊之术控制身体掉落悬崖?嗬……她的运气还真“好”啊。没事,“她”已不是“她”,是时候翻云覆雨,扭转乾坤了。然而命苦啊,到底从什么时候,悬崖底下救她的冷面美男变成了腹黑王爷了?
  • 天狼传奇

    天狼传奇

    这是一个狼的世界,这里是弱肉强食的大陆。一段迷离的身世,令曾经帮助过他的部落惨遭横祸。为了报仇,为了寻找真相,他毅然踏上一条未知路。且看,主角是如何成就传奇般的存在。
  • 无间道之贼喊捉贼

    无间道之贼喊捉贼

    警察抓小偷,天经地义。贼喊捉贼,天荒夜谭。一群鸡鸣狗盗之辈、神婆妓女之流...又如何演绎一部荒诞不经的贼喊捉贼故事,陈铺酸甜苦辣咸的各自人生。
  • 东京食尸鬼

    东京食尸鬼

    在人山人海的深处,也存在着非人类的因素,那就是——“喰种”本作者第一次写,有不好的地方请读者点评本作品是以东京喰种漫画结尾继续想象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