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9700000017

第17章 抵巇①第一(2)

齐湣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率领燕、赵、韩、魏、秦五国合纵攻齐。齐将触子率齐军与五国联军对峙于济水旁边。齐湣王敦促决战,派人面见触子,辱而呵斥道:“你如果不尽力作战,我就灭绝你的族类,掘平你的祖基!”触子为此十分伤心,准备让齐军战败。两军刚一交战,触子就鸣锣收兵,齐军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触子驾一辆车而去,不知去向。接着,齐湣王又派另一位将领达子统帅残兵在齐城门秦周之地迎战五国联军。情势危急但无物犒赏战士,为了激励战士,达子派人向湣王请求赏金。湣王大发其怒说:“你们这些无用的东西,怎能给你们金钱!”结果齐军与燕军一交战就败下阵来,达子战死沙场。乐毅抓住时机,乘胜进军,一举攻下七十余城,齐湣王仓惶逃奔卫国。卫君避舍称臣,但齐湣王仍以大国之君自居,傲慢无理,结果遭到魏国人的驱逐。后又前往邹、鲁等地,邹人和鲁人也拒绝接纳。最后只好奔莒。楚顷襄王派淖齿救齐,淖齿被齐湣王认命为相。可淖齿无心救齐,却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最终齐湣王被淖齿抽筋,命归黄泉。

三、说服秦将白起

战国中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国力增强,积极向外扩展,慢慢合并其他六国。公元前294年,秦向韩进攻,攻取了武始、新城等地。第二年,韩魏联军抗秦,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交战,秦将白起大败魏将犀武,又攻取了赵国的蔺和离石两个地方。战后不久,秦又派白起进攻魏(梁)国。

秦国的强大,引起周天子的不安,一班谋士便纷纷为他献计献策。

有一次,纵横家苏厉对周天子说,秦军之所以连打胜仗,都是因为秦将白起太厉害了。应该派人去说服白起,叫他不要这样做了。怎样才能说服白起呢?苏厉出主意说,应该对白起说以下这番话:

“楚国有个人叫养由基,是一个神射手。射距离百步以外的柳叶,百发百中。围观的数千名观众,都夸他善射。可是,旁边有一个人却说:‘射得不错,假如再受点训练和点拨,那就更好了。’养由基十分生气,扔开弓,握紧剑,说:‘就你?还能教我射箭吗?’那个人不慌不忙地回答说:‘不敢,我不能教你射箭时左手如何伸直、右手如何弯曲等类的技法。可是我想距离柳叶百步去射,能够做到百发百中,已经很了不起了,应当见好就收,及时停止射击。不然的话,一会儿气衰力竭,弓、箭发射不准,这一发没有射中,此前一百发的成绩就全都被埋没了。’同样道理,将军您已经攻破韩国、魏国,打败了魏将犀武,又北取赵国的蔺和离石两个地方,功劳真的不小啊!现在又领兵出塞,借道两周(西周和东周)之间,背对韩国,攻打魏国,这样很危险。假如这一仗打败了,那么以前的功劳就不复存在了。您不如假装有病,不要出兵攻打魏国。”

四、萧望之之死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后徙杜陵。家世以田为业。至萧望之,好学,研究齐地所传《诗经》。又习《论语》、《礼服》等,成为专家,受到京师诸儒的尊重。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诛杀上官杰之后,出入皆列兵自卫。召见吏民时,要先搜身,然后两吏夹持而见。长史丙吉推荐萧望之给霍光,霍光召见萧望之,两吏夹持萧望之而进。而萧望之却受不了这个规定,大闹大嚷,宁愿不见霍光也不愿受人挟持。霍光听见萧望之吵闹,赦吏勿挟持。萧望之到霍光面前说:“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化天下,致于治平,足以使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之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霍光很不高兴,独不提拔萧望之,而任用其他几人,萧望之被派去守宫门,同门对他说:“不肯碌碌,反抱关而守邪?”萧望之说:“各从己志。”

霍光去世后,萧望之见霍家权势极盛,有衰败之兆,便上书陈灾异之变。后霍家被灭,萧望之开始受到重用。汉宣帝见萧望之精明持重,议论有余,材任宰相,想试一下萧望之的为政能力,便委任萧望之为左冯翊。萧望之为左冯翊三年,受到人们的称赞,宣帝延他为大鸿胪,向朝廷之建议屡被采纳。后萧望之因非难耿寿昌建长平仓,又和丞相丙吉争执,宣帝不悦,左迁萧望之为太子太傅,以《论语》、《礼服》教授皇太子。

汉宣帝病重时,选大臣之可属以后事者,召外家亲属侍中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府周堪至禁中,拜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萧望之为前将军光禄勋,周堪为光禄大夫,皆受遗诏辅政,领尚书事。汉宣帝去世后,汉元帝即位,萧望之和周堪做过元帝的老师,因而颇受尊重,数次被汉元帝设宴召见,言治乱,陈王事。萧望之又推荐刘氏宗室刘更生(刘向)和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四人同心谋议,规划朝政,汉元帝对他们也比较信任。

当初,汉宣帝在世时,不太注重儒术,而多用法律之士,中书宦官开始参予政事。中书令宦弘恭、石显久典枢机,明习文法,也和车骑将军史高相为表里,论议朝政常持故法而不从萧望之等人。弘恭和石显二人不能持正公平,多挑起事端。萧望之以为,中书为国家政治之根本,应选用贤明的人来充任。自汉武帝游宴后庭,为图省力而开始任用宦官,但此非汉家旧制,又违背不近刑余之人的古训。因此,萧望之向元帝建议中书官应选士人充任。而此举正和史高、弘恭,石显之辈相抵触。当时,汉元帝刚即位不久,谦让而重改作,讨论了很久而不能确定下来,刘更生反而被他们排挤出去任宗正之职。

萧望之和周堪是当时很有威望的学者,数次向汉元帝推荐名儒茂材以充任谏官。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郑朋暗中想依附萧望之,向汉元帝上书告发车骑将军史高派遣门客在郡国地方图谋奸利,以及许家和史家子弟的各种罪过。元帝接到郑朋的奏折后,拿给周堪看,周堪请元帝让郑朋待诏金马门。郑朋又上奏赞扬萧望之说:“将军体周、召之德,秉公绰之质,有卞、庄之威,至乎耳顺之年(六十岁),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诚为士人之高致。窟穴黎庶(平民)莫不欢喜,都说国家委任将军诚得其人也。”萧望之接待了郑朋。郑朋几次在朝堂称述萧望之,而攻击本骑将军史高,谈许氏和史氏的过失。

后来,郑朋行为倾邪阴险,萧望之便和他断绝了来往。郑朋和大司农史李宫俱待诏,周堪只推荐了李宫为黄门郎。郑朋因此心怀怨恨,转而投靠许、史两家,将以前的事情都推到别人身上,说:“这都是周堪和刘更生他们教我的。我是关东人,怎么知道这些事情?”侍中许章向汉元帝引见了郑朋。郑朋出宫后,扬言说:“我见了皇帝陛下,谈了前将军的五个小过失,一个大罪。中书令在旁边,知道我是怎么讲的。”萧望之听说后,去问弘恭和石显。弘恭和石显怕萧望之自己向汉元帝?倾诉,而使这件事由他人处理,便挟制郑朋和待诏华龙。华龙在宣帝时也是待诏,品行不端,升不上去。想投靠周堪等,不被接纳,这时便和郑朋相勾结,弘恭和石显命他二人向汉元帝告萧望之等人准备斥退车骑将军史高和许、史二家,趁萧望之放假回家休息,让二人入宫上奏。汉元帝将此事交给弘恭处理,萧望之回答说:“外戚之在位者多奢侈淫靡,这样做是为匡正国家,非为个人。”弘恭、石显便告“萧望之、周堪、刘更生等结为朋党,互相称举,数次诽镑大臣,诋毁间离陛下的亲戚,欲以专擅权势,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尉。”当时,汉元帝刚刚即位,不知道“谒者召致廷尉”的意思就是下狱,便同意了。后来,元帝要召见周堪和萧望之,左右回答说已关进了监狱,元帝一听大惊,说:“不是讲光廷尉查问一下吗?”召责弘恭和石显,二人皆叩头道歉。元帝下令让二人出狱视事。弘恭和石显去找史高,让史高对汉元帝说:“皇上刚刚即位,未以德化闻于天下,而先验师傅。既然已经将九卿下狱,那就应当审问清楚。元帝便下诏说:“前将军萧望之傅朕八年,没有其它罪过,今事已久远,志忘难明。其赦萧望之罪,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以及周堪、刘更生等,皆免为庶人。”而郑朋却当上了黄门郎。

几个月后,汉元帝又下诏:“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萧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术,此功劳非小。其赐萧望之关内侯,食邑六百户,坐次将军。”汉元帝正想倚重萧望之,任萧望之为丞相,正赶上萧望之的儿子萧极上书讼父亲无罪,事下有司,复奏“萧望之教子上书,称引《诗经》,失大臣之体,不敬,请逮捕。”弘恭和石显知道萧望之平素志节高尚,不肯受任何屈辱,便对汉元帝说:“萧望之为将军辅政,想排斥许、史二家,专擅朝政。幸得不被治罪,又赐以爵位,与闻政事,不悔过服罪,则圣朝天以施恩厚。”汉元帝说:“萧太傅平素十分刚强,怎么肯让狱吏去审问他?”石显便哄骗汉元帝说:“人命至重,萧望之只是犯了言语之罪,不会有什么事。”汉元帝便同意了。石显等见诡计得逞,立即将诏令交给谒者去敕令萧望之接旨,一面令太常赶快调发执金吾所属军队包围萧望之的家。使者至,召萧望之,萧望之想自杀,夫人拦住了他,以为此非天子之意。萧望之问门生朱云,朱云是个节烈之士,劝萧望之自杀。于是,萧望之仰天长叹,说:“我曾经备位将相,年过六十,老而入狱,苟求活命,那样不是太没有一点骨气了吗?”之后便喝药自杀了。汉元帝知道后大惊,说:“我本来就知道他不肯就牢狱。你们果然杀了我的师傅!”元帝当时正在吃饭,气得连饭也吃不下,哭了起来。之后又召石显等人问情况。石显见奸意已逞,又摸透了元帝的脾气,只是免冠而谢。汉元帝虽然为师傅的死而悲伤,却不知道将罪魁祸首石显等人治罪,实在可悲。

五、周武王积累德行

周武王建立周朝、做了天子以后,四方各国都来朝拜他。那时距离周朝很远的地方有个小国叫西戎。西戎国派使臣来庆贺武王,并送给他一条大狗。这狗有四尺多高,是西戎的土产,武王非常高兴地收下了。这时候武王身边的太保召公对他说:

同类推荐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 儒家的智慧

    儒家的智慧

    本书将揭开神秘的心理世界面纱,运用心理学知识,结合大量实例,对关系人一生的爱情、婚姻、家庭、职业、人际关系等给予深刻剖析。
热门推荐
  • 诛天界

    诛天界

    茫茫诛天,逆武修神!重生而来,带着神秘圣碑,修复资质,踏撼天之路……神泣之地、仙陨之所,九霄之外,踏破莽荒…………(新书开始,一切从头,每天保底两更,希望支持!谢谢)
  • 魔族弃子

    魔族弃子

    千年前,魔族首领焱带领百万魔军侵入人界,生灵涂炭,魔军到达之处,寸草不生。人界十宗,七阁,三门百万人组成讨伐联盟,抵抗着魔族的入侵。讨伐联盟与魔族对抗了一年之余,魔族接连败退,讨伐联盟乘机打压,最后魔族只剩焱与残军数千,讨伐联盟剩余几万人,焱过于强悍,一人可低数百,毕竟联盟人数众多,焱被诛。魔族第二代首领霜继承焱龙遗志,一统人界,人界面临着第二场浩劫,霜带着少部分魔族幼子,潜入人界,找寻人界刚出生的孩子,替换成魔族幼子,在魔族幼子记忆力留下一道魔印,让其成年之时便可知道自己的使命,带给人界浩劫。在这一批幼子,有一个不一样的小孩,他的皮肤呈雪白的,头上只犄角,而且不完整,只有一半,被视为灾难。
  • 十四界之破晓之明

    十四界之破晓之明

    当陆明出现在这个大陆上之时,神碑上就出现了第一个名字。隐藏在层层的强者等级中的,不仅仅是力量还有无尽的掌控
  • 魔鬼恋人2

    魔鬼恋人2

    小森唯是个很普通的高二女生,除了稍微有些神通力(霊感)以外。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而转入了有着许多不详传言的岭帝学院。唯本来是打算寄居在教会关系的亲戚家的,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却发现那里只有一个被传闻是“鬼屋”的古老的洋房。结果唯不得不和居住在洋房里面的六个帅气的兄弟同居。然而他们的性格都非常恶劣,更要命的是他们的真实身份居然是吸血鬼。抱着不安和恐惧,唯的新学期开始了。她已经,无处可逃了。
  • 浮屠修罗

    浮屠修罗

    魔涧鬼狱,神都沧澜!一个是埋骨永生之前的鲜血与亡魂造就的神都临界;一个是横亘在轮回与永生之间的死亡深渊。游离鬼狱、沧澜之外的重黎大陆,永生是填不平的欲望沟壑,力量是生存的唯一法则。埋藏着永生之秘与超神力量的神都沧澜,便是这重黎大陆永无休止的腥风血雨之源。
  • 妃之所以妖娆

    妃之所以妖娆

    她,绯妖娆,16岁便稳坐黑帮第一把交椅,却因为一个离奇的夜晚来到了一个架空的世界,成为了一位君王的“冷妃”,一朝受宠,权倾朝野,宫中盛宠三年不倒,尔虞我诈,步步为营,却又在极尽风光之时消失于高墙之中,离宫之后她又将情归何处?他,是冷血无情的帝王,原以为终生无爱,却因为一次皇家盛宴钟情与她,三年之后突然失去了她的消息,他又将何去何从?他,亦是高高在上骄傲不可一世的一国之君,却愿为她放下身段,倾其所有,万千宠爱,但是她依旧选择了离开……等待他们的究竟是怎样的结局?
  • 不朽之时殇之曲

    不朽之时殇之曲

    待你回归之日,便是你我不朽之时!不朽之时第一部-殇之曲
  • 病娇老公:夫人,快到我怀里来

    病娇老公:夫人,快到我怀里来

    三年前,因一场误会,他远赴他国,而她却在岁月里磨练了性子三年后,他归来,她早已不是原来的她,而他却爱她依旧她当他如陌路,他却百般心思的“勾引”她且看病娇老公如何扑倒高冷夫人
  • 健康健美长寿学

    健康健美长寿学

    本书分“生命探微”、“健康导航”、“和谐无价”三篇,内容包括:生命科学概论、健康长寿新理念、掌纹与健康、水与健康、饮食和谐与健康等。
  • 重生之神医太子妃

    重生之神医太子妃

    他一朝登基,坐上那个华丽的位置。却在转身之后,联合白莲花表妹给她灌下红花。烈火之中,她发誓:若能够重来,必让害她之人,不得好死!再次睁眼,回到十岁,一切重来。她打压渣男,整治渣妹,重生涅槃。一手银针使的出神入化,即可杀人也可救人!一朝崛起,风云四起,身边桃花一朵一朵。却被某太子一朵一朵的掐掉……不知什么时候,自己已经被他列入专属物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