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9000000006

第6章 百家争鸣中的大“家”(3)

《商君书》侧重记载了法家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少赏、排斥儒术等言论。《商君书》说:“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度俗而为之法”。既反对复古,又反对安于现状,主张积极地向前看,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商君书》提出的政治目标,是谋求国家的“治”、“富”、“强”、“王”。“王”就是完成统一,建立统一的王朝。达到这个最高政治目标的办法,一是加强法治,主张奖励告发“奸邪盗贼”,对轻罪用重刑,从而加强法治的效果,“王者刑用于将过(过错将要发生的时候),则大邪不生;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二是讲究耕战政策。商鞅把是否推行耕战提到决定国家兴亡和君主安危的高度,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

(2)《韩非子》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所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子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以此为理论前提,韩非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认为“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主张“以法为本”,要依法行事,做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认为,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为此,要铲除“五蠹”: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即韩非子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韩非子》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比如《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蕴含着深隽的哲理,耐人寻味,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五)兵家

1.兵家概述

兵家是先秦、汉初主要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兵家”一词最早见于《孙子兵法·始计篇》:“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军事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在中国军事哲学思想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春秋战国间,由于兼并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产生了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军事家。许多军事家总结了战争的经验,并从事于军事理论的研究,著成论兵法的书,这在文化上也是一种重要的贡献。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长期以来作为古代军事名著,在军事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兵家将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国际关系等各种客观因素作为决定胜负的条件,并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决策的整体,同时注重战争的主观指导,特别是计谋的使用,总结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兵贵胜、不贵久”、“兵贵其和,和则一心”、“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密察敌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等作战思想和作战规律。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汉以前兵家著作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将兵家著作分为四类:兵权谋类——侧重于军事思想、战略策略;兵形势类——专论用兵之形势;兵阴阳类——以阴阳五行论兵,且杂以鬼神助战之说;兵技巧类——以兵器和技巧为主要内容。兵家的鼻祖是孙武,兵家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兵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兵书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其中以孙武的《孙子兵法》影响最大,是兵家学说的重要著作。

2.兵家代表人物

(1)孙武

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经伍子胥的推荐,得见吴王。据有关资料记载,为考察孙子的统兵能力,吴王挑选了100多名宫女由孙子操练。这就是人们所传说的孙子“吴宫教战斩美姬”的故事。吴宫操练之后,吴王任命孙子为上将军,封为军师。从此,孙子与伍子胥共同辅佐吴王,安邦治国,发展军力。公元前506年冬,吴国以孙子、伍子胥为将,出兵伐楚。孙子采取“迂回奔袭、出奇制胜”的战法,溯淮河西上,从淮河平原越过大别山,长驱深入楚境千里,直奔汉水,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重创楚军。接着孙子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楚国元气大伤,渐渐走向衰落,而吴国的声威则大振,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所著《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2)孙膑

孙膑,齐国阿-人,孙武的后裔,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相传他少年时与庞涓同师于高人鬼谷子。后来庞涓在魏国当了将军,因忌妒孙膑才能,将他骗到魏国,借故处以膑刑(去膝盖骨),并加以软禁。孙膑后来在齐国使臣帮助下秘密回到齐国,由于齐将田忌的推荐,被齐威王任为军师。他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强国之一。孙膑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效法。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理论,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提出了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根据不同地形,创造有利的进攻形势,重视对城邑的进攻和对阵法的运用。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3.兵家代表著作

(1)《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共十三篇,约六千字,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中国史上最早的一部经典性的军事学著作,与《战争论》(克劳塞维茨)、《五轮书》(宫本武藏)并称为世界三大兵书。

《孙子兵法》中把“令民与上同意”的“道”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要使民众与君上的意愿一致,能够为君上出生入死;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地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强调“致人而不致于人”,即要依靠主观努力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从而利用有利态势,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主张“我专而敌分”,即要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的敌人,“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还提出作战方式因敌情而变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谓之神”,强调了战略战术上的“奇正相生”和灵活运用。《孙子兵法》寓意精邃、论理精微,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为孙膑所作,古称《齐孙子》,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兵家学派的又一力作。《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但自《隋书·经籍志》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概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传。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这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

《孙膑兵法》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大量战争实践,从基本理论到战术原则,都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在战争观、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诸方面都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和原则,特别强调“内得民心,外知敌情”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把“道”看作战争客观规律,强调必须遵循战争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去指导战争;提出了以寡胜众、以弱胜强的战法,主张以进攻为主的战略;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提出对部队实施严格的政治教育、队列训练、行军训练、阵法训练、战法训练,成为先秦时期最完整系统的军队教育训练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这些都受到中外学者的赞赏和重视。

(六)名家

1.名家概述

名家是先秦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派,战国时称“刑名家”或“辩者”,西汉始称“名家”。作为一个思想流派而言的“名家”,它的思想与现代的汉语所说的“名家”是不同的。这个“名”不是出名的意思,而主要是指事物的名称、概念。名家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善于辩论,善于语言分析而著称于世,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颇有贡献。

名家思想最早萌芽于春秋时期,名家创始人邓析首倡“刑名之论”,操“两可之说”,开名辩一代风气。名家兴盛于战国中期,以惠施和公孙龙为代表,他们以擅长概念分析而驰名天下。作为一个学派,名家并没有共同的主张,仅限于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各说差异很大。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前者以惠施为代表,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后者以公孙龙为代表,认为一块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故而“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

《汉书·艺文志》中说:“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其所长也。及譥者为之,则苟钩析乱而已。”事实上,名家应多出于辩者。名家代表人物是:邓析子、尹文子、公孙龙、成公生、惠子、黄公、毛公等,《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家《邓析》二篇,《尹文子》一篇,《公孙龙子》十四篇,《成公生》五篇,《惠子》一篇,《黄公》四篇,《毛公》九篇。唯《公孙龙子》尚存残本,其他亡佚或伪作。

历来学者对名家多有讥讽之词,荀子曾以儒者的口吻苛责名家的理辩谓:“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庄子则说名家“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以概念本身的分析及思维结构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名家,活跃当时,曾先后与墨、儒、道、阴阳诸学派展开论辩,使百家争鸣更具有思辩意义,但对后世的影响远不及其他诸家。随着秦朝的统一,百家争鸣的局面结束了,名家学派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销声匿迹。

2.邓析及其思想

邓析(公元前545年—公元前501年),河南新郑人,郑国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学”倡始人。与子产同时,名家学派的先驱人物。汉刘向在《邓析书录》说他:“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吕氏春秋·审应览·离谓》中对他介绍说:“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绔。民之献衣,褚绔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

邓析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思想,其思想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礼义”。邓析反对“刑书”,私造“竹刑”,邓析“务难”子产之政,故意与子产的政策主张对着干,他不满子产所铸刑书,私自编了一部适应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写在竹简上,叫做“竹刑”,从而挑起了郑国的“刑名之辩”。传说,他聚众讲学,私家传授法律,“学讼者,不可胜数”,致使“郑国大乱,民口欢哗。”

《吕氏春秋·离渭》对邓析“两可之说”做了记载:“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对于赎尸交易的双方——富人和得尸者,邓析的回答都是“安之”(不必着急),同样是“急”,富人与得尸者理由不同;同样是“不急”,富人与得尸者原因各异。这说明邓析已经看到了事物的相对性和矛盾性,区分了事物的实际矛盾和思维矛盾。

3.惠施及其思想

惠施(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10年),宋人,战国后期人,政治家、辩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又曰:“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惠施为战国时代名辩思潮中的思想巨子,与公孙龙共同将名辩学说推向顶峰。

惠施在魏惠王时为相15年,主张联合齐、楚,曾促成魏、齐二君“徐州相王”,即互相尊对方为王,开战国时代诸侯称王的局面。魏惠王对惠施十分尊宠,甚至想传以王位,他坚决拒绝。惠施主张“偃兵”、“去尊”等学说,倡“合纵”政策对付秦国。后来失宠离开魏国,前往楚国。楚畏秦,不见用,惠施被送往宋国。从此他得以与庄子交游,二人成为观点不同、经常辩难但却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庄子认为惠施“弱于德,强于物”,“散于万物而不厌”,“逐万物而不返”,即不像儒、墨那样重视政治、伦礼、道德,而是重点研究“物之理”。

惠施的“历物十事”即多穷“物之理”,见之于《庄子·天下》篇:“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的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因素。如“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粒子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

4.公孙龙及其思想

同类推荐
  • 窑变之郎红与祭红的故事

    窑变之郎红与祭红的故事

    人生如瓷,瓷如人生!窑变,它是失败中的奇迹,祭红这种人生信仰绝对要避免!窑变,不要过于追求,就如郎红。顺其自然便好!
  •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

    曾一度骄横一世,令世界战怵的奥斯曼帝国,随着斗转星移早已烟消云散,但是通过重温奥斯曼帝国的历史和人物、制度和文化,去触摸历史风云中许多显为人知的细枝末节,可以使我们在奥斯曼帝国庞杂的陈迹中披沙拣金,钩沉发微,对曾经导致他的兴起和衰落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原因,作出有益的探索,得出历史智慧的启示。
  • 三国之逐鹿中华

    三国之逐鹿中华

    三国乱世,谁主沉浮?狂热的三国发烧友乔明爬山途中以外穿越,孑然一身的开始艰难的三国旅程。没地盘没兵马没人才?乔明仗着对历史熟悉的先知先觉,抢地盘,收名将,纳美女,发展经济,整顿军制,和雄主名将捉对厮杀,让那个东汉末年的更加的激情澎湃波澜壮阔......
  • 风云再起之北齐传

    风云再起之北齐传

    很不错的架空历史小说哦!他,一代军事天才,破庙偶遇贤王,一起畅谈天下势。入军营,抵挡住了北齐的突袭。但是随着而来的宫廷政变让他变成了一个废人。幸而得佳人相救,但是流落与他国,最终被北齐秦王的诚心所打动,他决定助北齐一统天下,也要为自己报仇!
  • 超级日不落帝国

    超级日不落帝国

    什么这个世界已经有了日不落帝国?啥,西班牙才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都可以做成日不落帝国,华夏为什么不可以,李宝看着地图,轻轻的摇了摇头,既然我来了,大英帝国就没有出生的必要啦!
热门推荐
  • 无双冰帝

    无双冰帝

    任务目标:监视\回收第三律者宿体(必要时可击杀)目标资料:雷电芽衣,16岁,千羽学园一年生,MassiveElectric社社长千金……执行人:凯文·卡斯兰娜任务已放弃放弃原因:查无此人!
  • 穿越之极品水灵仙

    穿越之极品水灵仙

    一个现代警花从来没想过穿越修仙这种事,但谁知一次意外巧遇居然鬼使神差的穿越到了古代。这也就罢了,最可笑的是,一来就要被逼嫁人。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吧,又碰上了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子。这老头死缠烂打硬要收她为徒,她是走也不是,逃也不是,最后给活生生的坑到了昆仑山学仙。不过,学仙是那么容易的吗?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奇葩事件,真是让她哭笑不得。。。。。。
  • 陀罗尼集经

    陀罗尼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纷飞的的碎片

    纷飞的的碎片

    桌子上有两个杯子,第一次碎了一个,第二次又碎了一个,碎片散落在桌子上,寂静的黑夜包围着四周,包围着碎片,包围着杯子。周更
  • 托勒斯年代记

    托勒斯年代记

    从仙侠世界穿越异界的吕光,能否再次站在云端,俯览众生;人类与异种,魔法与剑,信仰和独立,这一切是否就必须是永久对立?
  • 网游之剑箭双王

    网游之剑箭双王

    一手持剑一手持弓,射落日,斩妖魔。剑弓在手,天下我有
  • TFBOYS之熟悉的脸庞

    TFBOYS之熟悉的脸庞

    第一次相遇的尴尬,从不认识到熟悉,经历了的重重困难!本来分开了,但命运却让他们再次相遇!再次相遇的他们还能变回从前吗?还是真的变了呢?离别之时只见一封信,信上写道:再见了源源,小凯,千千。不,或许是永别了吧···················
  • 异世奇缘:随于安然

    异世奇缘:随于安然

    不同的两个时空,相同的两个人,彼此间有着不同的遭遇。她,安然,高龄产妇生下的残疾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世人眼中的可怜虫,却是父母的心头宝。她,随意,本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女,却不识良人,痴心爱恋成了笑话,最后惨遭庶姐毒手,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到头来什么都不是。一个张扬乖张、一个恬然委婉。某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死了,她也死了。莫名重生,一个身体,两个不同的自己。种种离奇事件背后到底究竟隐藏了些什么?各种纠缠争夺,爱恨情仇,让她慌了。随意消失,镜湖惊现古树,更是让她傻了。古树下封印下的神秘女孩究竟是谁?和她到底有什么牵连?我心本安然,奈何却成殇.......
  • 邪神的呼唤

    邪神的呼唤

    每天夜里,慕容轩重复着同样一个梦境:在无尽宇宙虚空中央的宫殿里,一个巨大黑暗混沌的不定形肉块长满触须,疯狂的敲打一面无形的巨鼓,四周伴随着同样蠕动着的生物,吹着令人作呕,单调音色的长笛,疯狂嚎叫着,发出刺耳难明的几个音节"达鲁...哈伐鲁...鲁...阿...托斯...达鲁..."当繁星就位时,封印的邪神们将再一次给宇宙各个次元带来灾难,原暗的苏醒,神祗的回归,神战时代拉开序幕!他-----慕容轩,一个普通人将有着怎样的传奇?!一切尽在《邪神的呼唤》。
  • 妖王二三事

    妖王二三事

    混沌者,洪荒四凶之其一。状若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是识歌舞,实名帝江也。史有载,帝江浑敦无面目,取道妖术,擅采童孩精华,幻而为人,貌妖媛。——伪《山海经·西山经》割肉为足,断骨为翼,丑丑的大肉虫子也想要变得萌萌的。3D动漫《大圣归来》的同人小说,脑洞之作。我只是默默地萌着,为了我爱的混沌大王写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