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9200000012

第12章 环境、文化与价值

“文化是阳光、食物和水而不是种子”

——马斯洛

行为主义者注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但如走到极端的话,就意味着个人是文化的俘虏,根本无处可逃。马斯洛认为这种观点只适用于人类中的弱者。更多地影响自我实现者的是他们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基本需要的理解,而不是社会的价值。因为后者有时并非真正的价值,个人有可能比他们周围的文化更健康。指导自我实现者的是他们自身的内部呼声,而不是外在环境的要求。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人天生的潜能,会要求一个人越来越完善地向自我实现迈进,要求发挥他的创造性,要求得到尊重,要求得到爱。这一点与大自然的发展蕴含着同样的道理。

一颗松树迫切地要求成长为一棵松树,一只小老虎可以说正在向一只大老虎“推进”;一只鸭蛋只孵出一只小鸭子而不可能是一只小鸡,种瓜得瓜,种瓜不可能得豆,人不是被“浇铸”成一个人,或“塑造”成一个人的。

环境的作用,只是给生物提供一个发展壮大的条件,容许或帮助他使自己的潜能。而这些潜能是人自身的胚胎形成的,正如他有胚胎形式的胳膊和腿一样。创造性、自发性、个性、真诚、关心别人、爱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都是胚胎形式的潜能,属于全体人类成员的,正如他的生理上的胳膊与大腿一样。因此,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实际上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个教师,一种文化不能创造一个人,爱的能力、好奇、哲学化、创造性等,不是灌输到他内部的。要以容许、促进、鼓励、培养、帮助的方法,把以胚胎形式存在的东西,变成真实的实际的东西。同一个母亲或同一种文化,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对待非人的动物——比方说一只猫或狗,不可能把它们制造成人。

但是在生活中,有一种常见一种错误倾向:评价别人心理健康与否,是通过看他是否很好适应现实、适应社会。如果他与周围环境和谐,在与环境的联系作用中是有能力的,适当地,能胜任,则认为他心理健康。而如果他与环境格格不入,或者人际关系不好。或者对手头的工作穷于应付,则认为其心理健康有问题,或者至少不能说是十分健康。

以环境为中心来给健康人下定义,如果隐蔽一点,这种观点可以变化成为积极地顺应现实地变得熟练、胜任。这种观点乍看起来仿佛很有道理,但在仔细的分析之下,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对于心理健康而言,只有心灵之外的健康是不够,心理健康必须把心灵之内的健康也包括在内。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马斯洛认为,人的最深层次的冲动包括创造性、爱、艺术、幽默、娱乐等等高层次的追求,当然也包括一些邪恶的冲动。这些特性是心灵内部的,它们有属于自己的规律和法则,他们主要不是为了适应外部现实或者是为了被它塑造、或者是为了对付它而装备的。

人格仅仅是有某些表面层次分化出来管理这项工作,但这仅仅是表面层次。如果认为整个心灵等同于这些应付环境的工具,就丢掉了我们某些本来不应该丢失的东西,我们会失去自我,沦为环境的附庸。如果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则整个人类都成了标准化产品。同样的兴趣爱好、同样的声音,同样的思想,千篇一律的构思,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之极了。生活中有些常常提到的词汇,诸如适应、顺应、控制等等,全部是环境中心主义名词,并不适合于描述整个心灵,心灵的许多地方与环境是无关的。

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有机体会分化出内部的和环境的两种效能结构。不相干的心理需要,与外在要求不一致的心理特征等等就被推到一边,而不予以注意。各种有关的智能和信息在占统治地位的目标,任务的指引下排列他们自己。这就意味着,重要性按照有助于解决问题,根据其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来进行排序了。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帮助的东西,就变成不重要的了。这就意味着对某些东西必须视而不见,而加以有意无意的排斥。这与人类的天性明显地发生冲突。人类天生的对美的追求,天生的创造性要求在许多时候被迫排在了后面。

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试教育,为了获得某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你必须努力去做大量的应考练习,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命题分析,对考试的分析上,把过多的心智用于反复琢磨某些本不须如此琢磨的东西上。主观的或者是被迫地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兴趣,放弃了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人在此时的认知,并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它,感觉它,而是把它抽象分类为“有用的东西”或者是“没用的东西”,这样的认知是不完全的。

其次,在马斯洛研究自我实现的人过程中,他发现他的研究对象(即已经达到自我实现,获得较完美人性的人)具有超然、独立、自我管理的特点,他们在自身内部寻求指导生活的价值和法则。

他们表面上承认习俗,但在内心则对这些习俗则是漫不经心和不以为然,他们既能接受这些习俗,也能毫不费力地遗弃它们。马斯洛发现,实际上他们全都平静地、幽默地抵制文化的愚蠢和缺陷,用或大或小的努力来改进它们。他们从文化中选择采纳那些他们认为是好的东西,而对文化中的缺陷或者说是坏的东西,他们则予以坚决抵制。

自我实现的人通常显示出令人吃惊的独处的倾向,他们总是与一般人分离,非常喜欢独处。马斯洛的所有研究对象都可以离群索居而不会使自己受到伤害,或者感到不舒适。所有研究对象都明确喜欢与外界隔绝甚至独处,其程度明显比一般人为大。他们可以超然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静,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会引起骚乱的事情的影响。一句话,他们明显地具有“超然独立”于环境的特性。

自我实现的人倾听自己心灵深处的声音,根据自己内心深处的需要来做出决定,参与行动。他们积极、负责有主见,自我决定,自我管理,而不是像一个棋子那样完全由别人所左右。

与此相反,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不再自己的头脑作决定,而是让推销员、广告商、父母、杂志、电视、报纸等等来替他们作决定。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整天谈论什么,还自诩为“紧跟时代潮流”。这实际上是病态、软弱的表现,这些人是任由别人指挥的小卒子,而不是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他们不过是被环境文化随意塑造与揉搓的一团陶土,他们无法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可以说,这样的人对自己宝贵的生命并不负责任。

最后,马斯洛告诉我们:“在面对环境与文化的影响时,请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适应的装置,不要忘记自主的自我和纯粹的心灵,毕竟“自我”才是最高价值。”

同类推荐
  •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通过300个具体案例,生动地教会你如何做营销。
  • 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儒家经典与中国式管理

    本书选取中国儒家16部经典,按重要程度一一展示每一部典籍的来龙去脉、成书背景、重要观点、名言警句及其对当代企业管理特别有借鉴意义的精华所在,力求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学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谋略与管理技巧。
  •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在肯定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革成果的同时,认为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然后分别从货币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分析了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
  • 品牌七宗最

    品牌七宗最

    本书围绕目前中小企业塑造品牌时出现的虚假宣传、广告没有效果、品牌核心价值不清楚、品牌定位模糊以及品牌如何管理、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等问题展开,讲述了企业在做品牌时应该重点考虑的七个要素。本书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从案例中探讨如何做品牌,用案例来佐证理论,以帮助本土企业减少塑造品牌的误区,为品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工具。
  •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出奇制胜:淘宝推广手记

    本书针对很多中小卖家的问题展开讨论,从最基础入门,介绍如何推广等。在讲解推广方式之余,又投入了大量的文笔来探讨如何掌握好自己的生意,而不是随波逐流。做到真正让读者学会营销而不是简单地介绍某一个推广工具。同时在变化中有所收获而不至于被淘汰。本书针对淘宝网,适合所有初级卖家、网络创业者以及在网络店铺运营生意中遇到瓶颈并想要有所突破的中级卖家。
热门推荐
  • 腹黑狂妃:冷帝,轻轻宠

    腹黑狂妃:冷帝,轻轻宠

    她,25世纪的金牌杀手,精明能干,腹黑狂妄,却被他伤的心碎;她,异世大陆林府的废物五小姐,懦弱无用,受人欺辱。当她穿越成她,一朝逆袭,俯视天下。神阶丹药很稀有?她平时都当糖豆啃的。神兽很难得?一群神兽都求她契约。你家老祖很厉害?不好意思,刚被她打趴下。不过谁能告诉她,这条呆萌的小虫子真的是一条霸气的神龙吗?还有那只没长毛的野鸡是凤凰?不,不,不,这都不重要,关建是这妖孽又是从哪里蹦出来的?某女:你干嘛!!某男:上床(爬床)睡觉。某女:这是我的床!!!某男:哦,是吗?你整个人都是我的。某女在风中凌乱……(作者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
  • 替代品

    替代品

    明知段衍把她当替身,她还是作死的在段衍的金丝笼中呆了三年。沈湛大悟,段衍是渣男,而她是傻子。
  • 春来拂晓

    春来拂晓

    老李,是不是悲伤的故事看多了,自己也就悲伤了。后来,我喝过很多种酒;行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却从未再遇见一个像你这般的人儿。承诺是感情世界里,最漫长的谎言。我们躲得了世人的眼光,却输给了时间。不然,如今我们怎会天各一方。
  • 顶级合约

    顶级合约

    陆景行和李可第一次签约,李可提出了三项要求:1.请4点起床晨读。2.不要拍照。3.按时付钱。第三次签约,陆景行提出了三项要求:1.本合约使用期为终身,不许撕毁。2.陆景行拥有最终解释权。3.李可可以有除1以外的否决权。
  • 游界戏玩

    游界戏玩

    游戏玩家鹏烈飞,穿梭异界,开始了游戏生活。
  • 丁香林里的秘密

    丁香林里的秘密

    《丁香林里的秘密》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包括《丁香林里的秘密》《402小江湖纪事》《流浪的日子》等21篇作品。这些作品以校园、家庭、社会为故事背景,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孩子们精彩纷呈的生活:调皮少年为逃避考试躲在丁香林里商量对策由此引发的啼笑皆非的搞笑故事;父母离婚后在老师帮助下,终于看到风雨后那束灿烂彩虹的温情故事;面临家庭突然变故,与父母同心协力走出黑暗的亲情故事;少不经事的少男少女误入歧途后悔过自新,迎来崭新生活的励志故事;还有少男少女间一点点微妙的感情故事。
  • 快穿之非同儿戏

    快穿之非同儿戏

    康熙朝的阿哥们集体穿越成公主格格,无cp,虽然没有虐到脑残们,但是看四爷气得跳脚娱乐一把的效果还是有的!
  •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伊索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余温摄氏度:直到你说爱我

    余温摄氏度:直到你说爱我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就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夏日余温,独自浪迹海边,却不想意外的救了以为帅哥,帅的产绝人寰的温墨空,拥有血红色眼眸的他,有着令人发指的身份和能力,他在余子惜身边陪她一起做任务,保护她,有什么目的,他想做什么......
  • 荒芜城

    荒芜城

    一宿贪欢躲过杀身之祸。二十余载身陷血雨泥泽。三生有幸破镜落地重圆。四鬼绕梁地府阎王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