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88200000043

第43章 清代前期汉族风俗(16)

哭丧:哭丧是中国民间传统丧葬礼仪的一大特色。在先秦丧礼中,虽然对哭丧的程度和哭声的大小及悲哀的程度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哭丧的内容上却无明文规定。而在清代汉族民间,哭丧不仅在程序上有规定,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其特色。从程序上来说,民间丧仪与儒家丧仪一样,每一仪式都有哭丧的场面,多的可达数次,而尤以出殡时的哭丧最受重视。按民间习俗,出殡时必须有全体后代尤其是男人们的“唱哭”,否则即被视为不孝。此外,哭的音量大小也至关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便在方圆数里内被传为笑柄,其子孙后代要被人们视为不孝。所以有花钱请人代哭者。孝服:清代孝服制度很严格,死者之妻及子女服最重之孝,称为“斩衰”,用最粗的麻布做成,不缝边,服期3年;死者之亲兄弟、未嫁之亲姐妹、死者之夫、死者之孙子女等服次重之孝,称为“齐衰”,用粗麻布做成,缝边,服期1年;死者之堂兄弟、未嫁之堂姐妹、已嫁之亲姐妹、死者之重孙子女等服再次重之孝,称为“大功”或“布衰”,用熟麻布做成,服期9个月;死者之三从兄弟、未嫁之三从姐妹、已嫁之堂姐妹、死者之曾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服又次重之孝,称为“小功”,用较熟麻布做成,服期5个月;死者之四从兄弟、女婿等服最轻之孝,称为“缌麻”,又名“麻衰”,用更细熟麻布或兼用丝麻做成,服期1个月。四从兄弟以外的族人无服,但参加吊唁时,无服族人、朋友等均服“缌麻”。

出殡:又名“发引”,一般在死后七、九、十一日举行的。富人有在“七七”后举行。出殡是丧礼中最隆重热闹的仪式。五鼓开灵,孝子用新箕帚扫棺材后,行辞灵礼,灵柩出堂,孝子执纸幡在前,诸亲友在后,号哭不止。灵柩到门外上小杠、到大街上上大杠,孝子跪摔瓦盆,起杠。送葬队伍有大有小,视死者社会和经济地位而定。穷的以两面锣、富的以边行边演的戏班子开道,后面是和尚、道士、尼姑(富家有多达数百人的)、旗牌执事、吹故手,纸扎的金山银山、童男童女、车轿亭马、神人五兽等等。再后是绮绣装饰的灵柩,孝子披麻戴孝,持哭丧棒扶棺号泣而行,亲友男着白色孝服,女乘白布轿跟随在后,浩浩荡荡,多者达上千人。另有亲友在途中设祭席,灵柩经过时,行“路祭、“船祭”。灵柩抬到墓地,丧家祭奠致哀。富家更诵经、放焰口、同时焚伞焚船焚轿焚冥宅,而后下葬。丧主向抬棺人散“解索钱”,抬棺人解开绳索。亲友围棺绕三圈,每人在棺盖上撒一把土,叫做“盘棺”。再将棺材放入墓穴之内。

题主:题主又称“点主”,指的是最后完成“灵牌”的书写仪式。点主以后,死者才能加入列祖列宗的队伍中去。

圆坟:又称“暖墓”,南方称“复山”。葬后三日,丧主全家需到坟上添土、祭奠。以后三七、五七、七七、六十日,均到墓祭奠。

七七追荐:七七追荐俗称“水陆道场”、“水陆大会”、“水陆会”、“水陆斋仪”等,是民间办丧事时经常举行的一种超度死者亡魂的法会。七七追荐后,死者的木主送入宗祠,丧葬仪式始告一段落。

3.丧葬重择地选期

在清代的土夫阶层中,丧葬时十分重视“择吉辰”和选择“风水宝地”。这不仅表明对死者的孝敬,更关系到子孙后代运势和家族的兴旺。因此,士绅富贵人家择不到“风水宝地”,宁可不葬。这就出现了先殡后葬、起尸改葬等怪俗,如江西“竟有停棺至数十年之久,一家之中积有数口之多而不葬”的事。欧阳永琦:《请定例禁疏》,《皇清奏仪》卷二十。康熙时即有人指出,亲死不丧属于为子不孝,虽有法律明文禁止,但“世人往往犯之”。徐乾学:《亲丧不葬》,《皇朝经世文编》卷六三。乾隆时更有人提出,停灵过27个月不葬,现任官员斥革,候选官员不准请咨选补,举贡生员不得与试,庶民杖八十。欧阳永琦:《请定例禁疏》,《皇清奏仪》卷二十。然而从上到下,沿以成俗,殊难改变。康熙大学士李光地亡父因吉壤难觅暂时寄埋浅地三十余年,待李光地之母、妻死时,挖出改葬,仍因风水及丧期问题,拖延了三年之久。江西、广东等地,葬后二三年,要起尸验看,尸为红或黄,确定其地为“吉”,原样埋好;尸为白或黑,“不吉”,迁坟另葬,称为“洗筋”、“检筋”。

在士绅阶层的影响下,乡民社会丧葬也多重视选择葬日,讲究墓地风沙。风水又称堪舆,堪代表高处,舆表示低处,表明地势的变化和自然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求得天地和自然万物的和谐,以达到遇凶化吉的目的。对吉地的选定,阴宅风水说有一套繁杂而细致的程序,这个程序大致上有四个步骤:寻觅龙、点穴、观砂、察水,其实就是对墓地周围环境的观察、了解和选择。若不如此,则“不识来龙,岂明吉凶。不会点穴,其家败绝。不会消砂,凶祸如麻。不会纳水,灾来财退”。

清时汉族民间择墓地和葬日与儒家的“卜宅兆葬日”这一程序相似,但在方法和思想上却大相异趣。儒家丧仪选择墓地和葬日是用占卜之法,而民间却是依靠风水先生的罗盘;儒家选择墓地和葬日是为死者着想,而民间却是为活人着想。

(第五节)清代前期汉族岁时风俗

清代汉族岁时习俗基本沿袭了前代的俗制,没有什么变化,而节日习俗却在传承过程中产生了部分演变,其表现为传统节日的内容更加丰富繁盛,许多节日的习俗内容由娱神为主向娱人为主发展,众多的地方性节日逐渐形成,满汉文化的相互渗透。

清季民间传统节日不可胜数,但规模之大,流传之广,内容日趋丰富的当数新年、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人们在这些节日中不断创造了多彩斑澜的文化氛围和吉祥喜庆的气息。

一、新年风俗

汉族的新年习俗发展至清代前期,因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诸多因素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轻松的吉庆氛围。新年一般指正月初一元旦至正月十五元宵,包含元旦、元宵两大节日,前者以迎新祈福为主,后者以张灯娱乐为要,首尾相接,习俗活动时间长达二十余天。

1.大年初一

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江苏苏州要放爆仗,顾禄《清嘉录》曰:“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

正月初一招财神是新年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此俗流行于汉族各地,只是各地表现形式不同(图82)。皖南、苏北、淮北尤盛“挂门钱”之俗。清人姚兴泉描绘了桐城人过年风俗:“桐城好,元旦贺新年,大族中堂悬福字,小家单扇贴春联,处处挂门钱。”姚兴泉:《龙眠杂忆·时令类》。所挂的门钱,是用五色纸剪成铜钱的形状,穿成一串,然后在初一一早挂在房门门楣上,以象征招财进宝。四川地区则流行“扮财神”风俗。正月初一,“乡里无赖以粉墨涂面,执鞭为优伶,立于诞(马)中,主人必给钱乃去。”《新繁县志·风俗》。这些乔装打扮的文武财神,敲锣打鼓去各家贺年,以示送财送宝。江苏苏州则是“天明未起,戒促唤。男子出门,必迎喜神方位而行。女簪松虎、彩胜。男子必曳新衣洁履。相见则举百果相授受,各道吉利语,谓之开口果子”。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并有拜喜神之俗,其为拜祖宗图像,《清嘉录》曰:“比户悬挂祖先画偈,具香蜡、茶果、粉丸、糍糕。肃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戚相贺,或有展拜尊新遗偈者,谓之拜喜神。”

清代前期过年,仍沿袭旧俗,百官要入朝向皇帝朝贺,平民百姓则家家走亲拜友,互贺新年,恭喜发财。《宛平县志》曰:“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入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拜年。比户放爆竹,彻昼夜。”《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元旦》曰:“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趋朝,贺元旦也。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清嘉录》曰:“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只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鲜衣炫路,飞轿生风,静巷幽坊,动成闹市。薄暮至人家者,谓之拜夜节。初十日外,谓之拜灯节。故俗有有心拜节,寒食未迟之谑。琳宫梵宇,亦交相贺岁。或粘红纸袋于门以接贴,署曰接福,或曰代僮”。

清代拜年,主人若不能当面致拜,则往往请仆人互送“拜年贴”,俗称“飞帖”。《清嘉录》曰:“有遣仆投红单刺至戚若友家者,多不亲往;答拜者,亦如之。谓之飞帖。”褚人获《坚瓠集》曰:“拜年帖,国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元旦饮食,浙江杭州是“吃莲子及糖年糕,例不煮粥,除夕煮饭,盛新箩中,置桔子、年糕于上,是日蒸而食之,谓之吃隔年饭也”。北京则要“献椒盘、斟柏酒,饮蒸糕,呷粉羹”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天津是“长幼依次拜年,同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义”《津门纪略》。

元旦日,民间尚有许多的禁忌,江南地区,《清嘉录》曰:“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粪,讳啜粥及汤茶淘饭”。俗以为元旦啜粥及以汤茶淘饭,则将来出门必遇雨。北方则“元旦至初五日不以生米为炊,谓之忌破五”《津门纪略》。

元旦日,不分南北,有祭祀祖先的习俗。天津,《津门纪略》曰:“元旦昧爽,长幼皆盛衣冠,设供品敬神祭祖先”;北京,《帝京岁时纪胜》曰:“士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苏州,《清嘉录》曰:“携糖、茶、果盒展墓,谓之上年坟”。

是日晚间,江南地区民间睡皆极早,名曰赶鸡宿,大约以除夕少睡之故。杭州有敲更鼓者,平时皆自二更敲起,唯元旦夜则敲一更,因一更时早已六街人静了。

2.初二到十二

在北方,据《津门纪略》记载,天津要“初二日敬财神”。北京则自初二日起逛庙,《清稗类钞》载曰:“京师各庙,辄有集市,百货充盈,游人纷沓,俗谓之逛庙。逛庙有定期,京师广宁门外财神庙,庙貌巍焕,报赛最盛。每岁正月初二日倾城往祀,商贾妓女尤伙。庙祝更神其说,谓借神前纸锭怀归,俟得财当十倍以酬神,故皆趋之若鹜也。”苏州则初二日起“诸从林各建岁醮,士女游玩琳宫梵宇,或烧香答愿。自此翩翩徵逐,无论远近,随意所之。城中玄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人争买芒神春牛图。观内无市鬻之舍,支布幕为卢,晨休暮散,所鬻多糖果、小吃、琐碎玩具,间及什物而已,而橄榄尤为聚处。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

在南方,商家则多于破五日烧纸敬神,名曰烧五纸,俗谓此日为五路财神日,所祀者财神也。亦曰烧青龙纸,以其招牌曰青龙也。亦曰做好日。自此各店齐开矣。这日夜里,商家要买寸金糖供祖先,取日进寸金之意。

初六日,北方官宦之家新嫁女子于此日回娘家作客。北京的厂甸庙会开业,谓之开厂甸。每年夏历正月初六至十六日这段时间内,地摊一个接着一个,卖珍宝、书画、古董、碑帖、南纸的,卖各种饮食、玩具、首饰、花卉的,还有演曲艺、耍杂技的等等,都借众人逛庙拜神之际,借“集贸”发财。而众人也在逛庙会时买上几件可心的东西,图个新年吉利、财运享通。

初七日谓之人日,民间以此日阴睛雨雪,占一年中疾疫之有无,以睛为佳。天津妇女,此日不事针线,谓之“针七”。

北京等地则“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于更初设香楮,陈汤点,燃而祭之。”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燃灯祭星之俗在清末谓之日“祭顺星”。苏州等地则在初八夜看参星卜一年中之水旱。《清嘉录》曰:“八日昏时看参星,占岁中之水旱。”谚曰:“参星参在月背上,鲁鱼跳在镬盖上;参星参在月口里,种田种在石臼里。”《昆新合志》曰:“初八夜,参星在月西北角上,则主大稔。”南方民间又以是日参星之隐见,卜上元日睛雨。谚云“上八不见参星,月半不见华灯。”

3.元宵成灯节

初九日,为玉皇上帝诞日,南方苏州玄妙观有“斋天”之俗,《清嘉录》曰:“九日为玉皇诞辰,玄妙观道侣设道场于弥罗宝阁,名曰斋天,酬愿者骈集。”《昆新合志》曰:“初九日为天诞,清真观道侣架阁于庭,设醮祀玉帝,俗名斋天,观者如堵。”北方则有在天诞日禁屠道观设醮之俗,《帝京岁时纪胜》曰:“初九日为天诞,禁屠宰。大高玄殿建皇坛,各道观设醮,拜朝天忏,锡福解厄。”江南地区又谓此日为蚕日,农家以占蚕事。

初十日,相传为地日,《清嘉录》曰:“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睛,占终岁之灾祥。”蔡云《吴歈》曰:“七日为人八日谷,谁祈人寿谷丰登;惯间九日朝天去,香市穹窿第一层。”

正月十三日,民间为上灯节,杭州“以糯米粉搓成小团,煮以供祖先,名曰上灯圆儿。”苏州等地,《清嘉录》曰:“悬点灶灯于厨下,凡五夜,至十八夜止,乡农以糯谷入焦釜,老幼各占一粒,曰爆孛娄;谓卜流年之休咎。”

十四日,江南官府致祭刘猛将军之辰。“游人骈集于吉祥庵。庵中燃铜烛二,大如椽,半月始灭,俗呼大蜡烛。相传神能驱蝗,天旱祷雨辄应,为福献亩,故乡人酬答尤为心素。前后数日,各乡村民击牲献醴,抬像游街,以赛猛将之神,谓之待猛将。穹窿山一带,农人舁猛将,奔走如飞,倾跌为乐,不为慢亵,名曰赶猛将”。

十五日,名曰元宵节,南北各地均有上灯之俗。元宵上灯明季已约定俗成,至清季,更创盛大之风。元宵夜上灯之俗,其隆重与繁盛,遍及全国。

在北京,元宵节张灯之俗,据康熙《宛平县志》记载:“始正月八日,至十三日而盛,十七而罢,张灯之地,以正阳桥西廊坊为最,巷有五圣祠,康熙癸卯,里人燃灯祀神,来拜观者如堵,因广衍为阖巷之灯,巷隘而冲,不容并轨,车旋辔马,仕商往来经之者,十率八九。向夕灯悬,远近游观,不下万人。施放烟火,鼓吹弦索,走桥,击唱秧鼓,妆耍大面具,舞龙灯诸戏,亦趁喧杂,蚁聚蜂屯,纷沓尤甚。巷多楼居,灯影上下参差,辉璨如昼。灯之类,流珠、料丝、画纱、五色明角、麦秸、通草、百花、鸟兽、虫鱼、水墨及走马鳌山等,巧变殆尽。”(图83)又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十四至十六日,朝

图83元宵龙灯服三天,广贺上元佳节。是以冠盖蹁跹,绣衣络绎。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悬灯胜处,则正阳门之东月城下、打磨厂、西河沿、廊房巷、大栅栏为最。至百戏之雅驯者,莫如南十番。其余装演大头和尚,扮稻秧歌,九曲黄河灯,打十不闲,盘杠子,跑竹马,击太平神鼓,车中弦管,木架诙谐,细米结作鳌山,烟炮攒成殿阁,冰水浇灯,簇火烧判者,又不可胜计也。然五夜笙歌,六街骄马,香车锦辔,争看士女游春,玉佩金貂,不禁王孙换酒。和风缓步,明月当头,真可谓帝京景物也。”

在天津,据《津门纪略》载曰:“十五日,市里通衢张灯结彩,燃放花炮。诸寺观作天官会。儿童执各色飞禽走兽,花灯锣鼓,游行街市,尤形热闹。”同书又载:“津地俗沿奢华,元旦至元宵,城厢内外擎灯出售者官如繁星。十色五光,镂金错采。居家铺户,自十三日起至十七日止,张灯五日。银花火树,如游不夜之城;锣鼓喧天,共庆升平之乐。沿途除路灯外,又张挂壁灯,人物写生,竟有出自名手者。并有骚人,编悬灯谜,倩人摹射以遣雅兴。游人如入山阴道中,目不暇给。或品画工,或猜文虎,到处流连,诚乐事也。”

同类推荐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热门推荐
  • 莫回首不归路

    莫回首不归路

    如果可以重来,莫茴绝不踏入首城一步。如果可以重来,莫茴会默默接受命运的一切。可是为什么偏偏是莫茴,为什么不肯放过,你们什么时候会玩腻?我会配合,放我早日离开,绝不会在纠缠不清。可是,还有回头路吗?新文来袭,挺黑暗的,我要穷尽我所有的黑暗YY来写这篇文章,不能接受的请勿进了。因为我也觉得挺那啥的,我只管写绝不回头看,能写多少写多少,可能随时结文。不要问我问什么,这是一篇任性文
  • 豪门盛宠:一吻定情

    豪门盛宠:一吻定情

    为给母亲筹集医药费,她不得不接受后妈的威逼,成为他的代孕妻。他有深爱之人,却因为深爱之人无法生育,不得不出此下策,保住两人的爱情和婚姻。她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可以花钱买下的商品,可以供他随时驱策的卑微奴婢。为尽完成任务,那一晚,大雨磅礴,她,第一次在做出这么卑贱的事情,换上酒店服务员的服装,进入他的房间……在她离开之时,他却发现,她带走了他的心……于是,霸道总裁带上宝宝,开始了艰难的追妻之路……
  •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福妻憨夫

    福妻憨夫

    勤劳姑娘梁静萱好不容易医大博士毕业,眼看着就苦尽甘来了,她容易吗她!为什么才“咯噔”一下,连个水漂的都没有,她就来到了这不知名的年代。穿越就穿越吧,可是为什么她还是一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好歹她做过,有经验,可是为什么让她摊上这么一个男人。天啊,她可不可以换一个人当她的救命恩人?不可以?哼,好在她有随身宝山,一样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 红鸾仙

    红鸾仙

    “瑞草唯承天上露,红鸾不受世间尘”世间情爱,不过过眼烟云,怎比的上得道为仙,寿与天齐!“你...可曾悔悟?”“不悔!”红鸾星耀,情之所至,不知岁月...
  •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枕边囚爱:高冷首席请放手

    她心中的完美婚姻被好闺蜜的一张照片彻底破坏。完美婚姻之下包裹着的是复仇的火焰。“你妈害死了秦颂的爸,你知道吗!秦颂娶你单纯是为了报复!”灯光下,男人俊美的双眸冷冽如冰,薄唇轻启:“你就是死,也要是我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鹿晗霸宠冷妃

    鹿晗霸宠冷妃

    她刁蛮任性。却有时也会温柔她冷血无情却见到他乱了阵脚她从千金到杀手身份无人知晓做个全新的自己,从现在开始
  • 梳妆

    梳妆

    浮生若梦,世事沧桑,多少年后,沧海桑田人间变换,只为那一句:可得长生!
  • 那些年,北京东路的日子

    那些年,北京东路的日子

    我们独自浪在中国外国不同地点,瞥见白色校服还会以为是我认识的谁。顾萍凡哥乌龟大师,方丈我想告诉你我爱你。。。。
  • 修真大主宰

    修真大主宰

    他的修真之路明明可以顺畅无阻,但他却选择从基础开始,为了查清真相,他要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