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4200000006

第6章 春节:盛大祭典与庆典的结合(2)

放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爆竹就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象征。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代替庭燎成为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像春节!

打年糕,做饺子。年糕和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现代北方吃年糕习俗比较少,南方依然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五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的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祭祖。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春节祭祖是一年里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

祭神。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天明早饭前,人们面对神像祭祀天地全神。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炷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提前获得精神支持,是有重要意义的。

朝正、团拜与拜年。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做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朝正之礼可以强化上下尊卑的关系。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在朝正活动中,恐怕不仅仅是大臣贺天子、下级贺上级,大概也包含了大臣们之间互相贺年的活动,即所谓“团拜”。“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机关也从事团拜。《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阳历以来,城内每逢年节,县署知会各机关人员及士绅,届时于指定地点行团拜礼,较之诣门互拜,颇称简便。”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团拜有利于增强和改善同事之间的联系。

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民间流行的拜年活动是一对一的拜年。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现代简化为向长辈鞠躬),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以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活动,学界一般视为中国贺年片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年轻人使用尤多。这对于扩大交际很有益处。社会变迁巨大,人们的社会交际范围更大,联系方式更多。为避免过分烦琐的拜年活动,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旧历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受到关注。它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隋代元宵节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以便于人们赏灯。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迄今为止,张灯已经成为元宵节最为突出的、最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元宵节赏灯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智慧和趣味。同时,还有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

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元”、“汤团”。宋代出现汤元,当时叫“浮圆子”。周必大《平国续稿》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明清以后,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现代,元宵节习俗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完全娱乐性的节日。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给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给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各种社区性的大小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全城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上自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国家礼仪和民间风俗都有关于春节的规定。所有人都基本遵循着同一个节日行为模式度过这一天。因此,在古代,春节是我们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了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文化精神。

§§§§§§第三节其他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事俗

同类推荐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中国龙文化

    中国龙文化

    龙凤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它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果从龙凤文化原初的象征拓展开去,是不是可以将它们的文化含义排成两个相对的系列;龙:天、帝、父、权利、凶悍、战斗、伟力、进取、崇高、威严、至尊等等;凤:地、后、母、幸福、仁慈、和平、智慧、谦让、优美、亲合、至贵等等。龙凤的精神其实也可以乾坤二卦来象征:乾卦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的精神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龙代表中华民族刚毅、进取、万难不屈的一面、凤则代表中华民族仁慈、宽厚、智慧灵魂的一面。龙凤文化相对、互补、相渗、互含、合一,深化出中华文化的大千世界。
  •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兰州历史文化(文物名胜)

    本书介绍了能够代表兰州历史文化的文物珍宝、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让人们由此了解兰州历史发展大体脉络。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你不可不读的中华典故

    成语,是汉语中对复杂语义的高度凝练与概括。并且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或伟岸磅礴,或快乐活泼,或风情万种,或诙谐幽默,但故事背后更多的,则是意味深长的哲理和文化。本书取材广泛,着重选取实用性强,同时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引导孩子们了解每一个成语中蕴涵的道理,从而培养孩子掌握语言的能力,正确引导他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热门推荐
  • 血色君王

    血色君王

    一座属于少年的城市背叛了他,他一无所有,只能落寞地逃离。可是当他再次归来之时,他的背后站着一支军队,万旌旗动,挥斥方遒。曾经的敌人跪伏在他的面前哭泣,而背叛了他的城市,将被烙上他的名字!深渊里的恶魔被放出,一名东方的少年却站在了恶魔的最前面。他就是恶魔之主,他就是新的撒旦之子,他将要完成未竟的事业,他将成为楚国的王上,他将成为东方的王上,他将戴着黑色的王冠,成为整个世界的血色君王!风与火在战场上交相辉映,铁与血也在黑夜里互相狰狞。当血色的君王举起了他的巨剑,谁在和他并肩战斗?!
  • 跨越人生的障碍

    跨越人生的障碍

    本书对怎样培养超常思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观念,以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希望对每一位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起到一种启发性的作用。
  • 四叶草:哥哥你别那么酷

    四叶草:哥哥你别那么酷

    自从当了某人的女朋友以后,叶喜欢就想着应该怎么称呼自己的男朋友。有一天,叶喜欢跑到他的面前征求他的意见,他却只说了一句:“不要和别人的重样的,你自己看着办。”这让叶喜欢很是纠结,憋了很久以后才喊出了一句:“哥哥。”某人:“嗯?”
  •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

    为了弥补青少年在人生智慧教育方面的不足,给他们健康顺利地成长提供一份全方位的指南,帮助他们及早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编者编写了这本《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在面临挑战、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找到成功的方法;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得指引。
  • 绮罗香

    绮罗香

    "她本是黄河畔的小城孤女,他的出现令她命盘皆乱。不过一衣之恩,须臾之间,她交付痴心。他本是清俊洒脱的少年将军,金戈铁马,征战天下。有朝一日也会被磨尽满怀意气,屈折于命运的摆弄,只余举世倾国之殇。紫陌红尘,巷前白马。少时的相遇,令他们于乱世相依。从此千回百转,他却依然在她心间。痴者痴,醉者醉。在乱世之中,是隐忍还是反抗?她心底痴恋的人,又能否护得她周全?气吞万里,兴尽高歌,纵然王霸天下,谁又是真正的胜者?回首往昔,最难舍的竟非名利权势,而是隐没于红尘纷扰中的那一抹情牵。犹记得,多年前把酒言欢之时,故人的笑颜犹胜桃花俏三分。"
  • 福妻憨夫

    福妻憨夫

    勤劳姑娘梁静萱好不容易医大博士毕业,眼看着就苦尽甘来了,她容易吗她!为什么才“咯噔”一下,连个水漂的都没有,她就来到了这不知名的年代。穿越就穿越吧,可是为什么她还是一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好歹她做过,有经验,可是为什么让她摊上这么一个男人。天啊,她可不可以换一个人当她的救命恩人?不可以?哼,好在她有随身宝山,一样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 公孙世家的传说

    公孙世家的传说

    一仙坠落,产子源大陆。万物皆有因,一切因果难说破。混元大仙传功走火入魔坠落地间产子,并命其子造混元霞殿。公孙姬因爱慕不成,铸烈焰刃逾陆,来到由源大陆分裂而成的诺伊亚大陆……十种天赋,四个种族。一个落魄家族,一位神奇少年的崛起之路。
  • 重生之我要逆袭

    重生之我要逆袭

    众多奇葩合为一体,踏上一条寻回鸡鸡的修炼之路。另类玄幻,奇葩剧情,誓必要开启逗逼玄幻的先河!
  • 祭魂舍斯者

    祭魂舍斯者

    本文叙述的是在一片大地震之后,后来的人们四散奔逃,大地一片狼藉。在这乱世将展现个人的魅力。重建新的世界,新的秩序。
  • 原始界之帝君

    原始界之帝君

    构宏伟篇章,挽心中悔恨。拒爱情缠绵,踏出界外,掌控自生。(无毒无害,请安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