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4200000006

第6章 春节:盛大祭典与庆典的结合(2)

放爆竹。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目的是驱鬼怪。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宋人施宿《会稽志》卷十三说:“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除》记载了连续的爆竹——鞭炮:“至于爆竹……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放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其中爆竹就是一个“除旧迎新”的象征。爆竹以其极好的象征功能代替庭燎成为我们迎接新年的第一要事。如果不放爆竹,春节就不像春节!

打年糕,做饺子。年糕和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达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年糕,又名“黏黏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六世纪的食谱《食次》记载了当时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但是,现代北方吃年糕习俗比较少,南方依然兴盛。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五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唐代的饺子形状的食物于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饺子这种普通食物被人民创造为文化象征符号,体现了人民群众不断的文化创造力。

祭祖。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孔安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春节祭祖是一年里最大规模的祭祖活动。节前要把宗祠里全部祖先画像或牌位整理好。春节前或初一,摆上祭品,集体祭祀全体祖先。当然,也有团结家族力量、加强家庭关系的作用。

祭神。在辞旧迎新的时刻,重申人和神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春节各种民俗仪式中经常看到祭神的内容。腊日祭祀百神,二十四祭祀灶神。新年燃放爆竹,民间解释为迎接灶神、财神等等。天明早饭前,人们面对神像祭祀天地全神。港、台等地还有新年抢烧第一炷香的习俗,据说成功者可以得到保佑。生活中总有个人无法应付的困难,他们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帮助。所以,人们希望在新年到来时拜祭诸神,提前获得精神支持,是有重要意义的。

朝正、团拜与拜年。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左传·文公四年》记载: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做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朝正之礼可以强化上下尊卑的关系。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在朝正活动中,恐怕不仅仅是大臣贺天子、下级贺上级,大概也包含了大臣们之间互相贺年的活动,即所谓“团拜”。“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机关也从事团拜。《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云:“自改行阳历以来,城内每逢年节,县署知会各机关人员及士绅,届时于指定地点行团拜礼,较之诣门互拜,颇称简便。”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团拜有利于增强和改善同事之间的联系。

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民间流行的拜年活动是一对一的拜年。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现代简化为向长辈鞠躬),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以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活动,学界一般视为中国贺年片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年轻人使用尤多。这对于扩大交际很有益处。社会变迁巨大,人们的社会交际范围更大,联系方式更多。为避免过分烦琐的拜年活动,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电子邮件拜年。

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旧历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受到关注。它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隋代元宵节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以便于人们赏灯。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迄今为止,张灯已经成为元宵节最为突出的、最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元宵节赏灯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智慧和趣味。同时,还有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

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元”、“汤团”。宋代出现汤元,当时叫“浮圆子”。周必大《平国续稿》记载:“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明清以后,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现代,元宵节习俗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完全娱乐性的节日。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给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给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各种社区性的大小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全城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上自皇帝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非常重视这个节日。国家礼仪和民间风俗都有关于春节的规定。所有人都基本遵循着同一个节日行为模式度过这一天。因此,在古代,春节是我们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节日,体现了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文化精神。

§§§§§§第三节其他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事俗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 一个人的战斗

    一个人的战斗

    本书是单世联教授最新的一本文化批评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经典作家,把握时代脉搏。内容包括对海涅、君特·格拉斯、狄更斯等的评议,对《红楼梦》、明代经贸问题等的新解。全书内容熔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是一本适合浅阅读时代的口袋知识读本。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勋鹿:还是你

    快穿之勋鹿:还是你

    鹿晗只是个普通职员,那天下班,忽的心血来潮去买了杯奶茶,自己才从奶茶店出来,一辆失控的车就冲了过来。鹿晗正在笑自己一生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一个正太的声音响起且叫鹿晗宿主。鹿晗生下来便是孤儿,自力更生导致鹿晗早熟,生性冷淡,鹿晗凭自己的能力上了高中却没上大学,才十八便早早的接触到了社会这个黑暗的地方,才二十岁便被车撞死……
  • 翛醽梦

    翛醽梦

    练琴的最高境界,是可以利用琴音使人坠入梦境,此乃称之为琴魔,而她,不仅可以杀人于无形,方能救下垂死的性命,于是,她……便被称作,千面琴魔。什么是魔,一念便可成魔。
  •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不可不懂人情世故

    22岁以后,你走出了校园,走进了社会,走入了职场,要怎样才能把事做好、把人做好?怎样才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融入到社会、融入到职场?这里有个极为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懂得人情世故。所谓人情世故,是指与人交往中的博弈与礼数。这在人际关系极为重要的当今社会尤为突出。对于阅历尚浅的年轻人而言,若想在人际交往中站稳脚跟并最终胜出,的确是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因为只有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才算走好了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才能迈好踏入社会以后的每一步。
  • 梦幻官场

    梦幻官场

    念慈,李家的希望。官场潜规则,给你全新的官场真相。招招让你平步青云。
  • 我的作家女友

    我的作家女友

    这是一段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成长岁月。青春时光里,文艺少女林一叛逆成长,她拒绝把生活过成日子,她用虐表达爱。作为学生,她热血于打破规矩的束缚,坚持随心所欲,一意孤行。作为恋人,她上天入地的作,以此获得安全感,和让对方更在乎自己一些,她坚持以为真正爱自己的人她作不跑。她是生活里的演员,她是光阴里的敏感病号,她是心怀梦想的追梦者。不作不生活,不作不爱,且看一段段成长的欢乐与伤痛,爱情与友情故事,在青春年华里,轰轰烈烈。
  • 诛邪狂人

    诛邪狂人

    狂的不得了,骚的不像话,帅的不讲任何道理。地球的一个屌丝,穿越到炎黄大陆,无奈。只有听天由命,狂妄不羁。我做事随心所欲,只要良心过得去,其他一切都是扯淡。成就一个传奇人物。
  • 远古穿越:兽夫别太污

    远古穿越:兽夫别太污

    长晴穿越到了远古部落,白发白肤的她被当地原住民视为异类。同居人是个兽人,老实又能干,待她非常好,长晴无以为报,想方设法的去给他物色漂亮的兽人姑娘。他却一门心思想把她压倒。她怒了,“你够了没!”他无辜的眨了眨眼,“还没开始,怎么够?”
  • 七界无常

    七界无常

    我是一只鬼,因为某一次和同事聚众闹事结果很不幸被boss给开除了。干我们这行的,开除就意味着再也没法在阴阳两界混下去,所谓的开除其实也就是“做掉”的意思,而其名字也会在生死簿上永远划去,永远断了你轮回转世的念头。但也不知道阎王是真蠢还是真蠢,在明知道没了我的无常执行部就是坨翔的情况下,那傻帽居然先把我的名字给划了!按照一般的惯例,都是先确认对方死亡,再进行除名的;否则,就会变成——你要杀的人永远都死不了的局面。连名字都没了,你凭什么死呢?
  • 黑光修魔传

    黑光修魔传

    当冷酷杀手带着黑光病毒来到修真界,不会炼丹怎么办?我会吞噬,不会炼器怎么办?我会吞噬,宠物太少怎么办?看我操控能力。对手难打怎么办?看我伪装,神兽任我变,拥有神兽能力,对手太多,原形在身,吾何惧之。求评论,求支持。不怕毒舌。
  • 小窗幽记(中)

    小窗幽记(中)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