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4200000003

第3章 时间观念与岁时节日(1)

什么是节日,为什么有节日?节日是被赋予特殊的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包含着特定的风俗、习惯和各种活动。节日的组成要素主要有三项:一是特定的日期;二是祭祀或纪念的对象,包括相关的神话、传说、俗信、禁忌等观念性要素;三是人们相沿成习的仪式性的、社交性的以及娱乐性的活动。也就是说,节日就是一些特殊的日子,其特殊之处在于与人们的观念息息相关,是自然的时间单位与人们的信仰观念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时间的方法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生活节奏以及人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节日恰是人类借以认识、计算时间的最佳途径,并将自然的时间移入民族文化记忆之中。汉族的节日体系一开始便与当地土壤上勃发的农业文明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相对科学的时间框架。当然,作为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体系也大多遵循着这一规律,如蒙古族的白节、怒族的谷神节、藏族的雪顿节,均是时令特征鲜明、物候现象突出的日期选择。中华民族的节日体系在为整个民族国家提供时间框架的同时也在构塑着这个民族的思维,阴历的核心地位使得月亮成为千年以降人们思考讴歌的对象。由此引发的中华民族对于阴阳运行、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重视,对于团圆、和谐的理念追求,都深藏在中华民族的节日体系之中。

§§§§§§第一节中国古人的时间观念

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大自然只是按照它所固有的规律在运行着,而生活中的我们则在无数次经历了阴晴圆缺、风霜雨雪、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物候的重复与间隔出现后,开始有了时间意识,并通过一定的参照物——例如太阳、月亮、星星等标志物将其显现出来,用以自身的生活和劳作。我们的先民,他们最初的时间观念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萌发生成的,并且还诉诸文字,教导后人。

有心的先民们在经历长期观察之后,终于断定,年、月、日三者之间,是有着相对关系固定且范围一致的运行规律,时间的最为重要的三个维度——日、月、年也因此深深渗入汉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汉民族的集体记忆。同时,又以此为基础,衍化开包括天干地支在内的各类计时方法。但太阳、月亮运行的细微参数终归不是我们的先民所能完全掌握的,他们在连续的观测和记录之后发现,按照原有的计算方法,就会出现有的日子被“神奇偷走”的问题。更为细致的记录之后,我们的先民终于发现以太阴历为基础计算的12个朔望月共天,比一个太阳年少/天,积年就要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那么,如何补足这年就要被“偷走”的一个月呢?我们的先民在无奈之下就采取了“闰月”,也就是多余出一个月的方法来协调自身时间记录与大自然运行规律相脱节的问题。于是,殷周时期汉族先民就开始在年月的记录中加入闰的记载,也就开始了我们常说的“夏历”,亦称“农历”。有人把它叫做“阴历”是不确切的,因为它包括以朔望月为单位阴历和以太阳年为单位阳历,是同时兼顾到朔望月与太阳年的阴阳合历,即平年12个月,闰年1个月,19年共闰7个月。由此,年、月、日等计时单位便能确定了。进而,昏、旦、朔、望、日南至、日北至、日夜分、岁首、年末等时日,也能准确地排定,并以它们各自在岁月坐标上所处的特殊位置而受到人们的特殊关注:正月为岁首,正月朔、旦为新年之始,是为元旦;十二月晦,年尽岁除,为除夕。于是,年节习俗的除旧布新之意有了寄托。有了“望日”,而后才可能有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等节期的确立。

而我国古代有的少数民族在时间观念上就没有汉族这么精细,但也各有各的标注特色。如汉代诗人枚乘记道:“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隋朝流求人道:“望月亏盈以纪时节,候草荣枯以为年岁。”《魏书》中描述岩昌羌族的习俗时说:“俗无文字,但候草木荣落记其岁时。”宋代的女真人道“不知年岁,问之则曰吾及见青草几度。”这些女真人以青草枯黄这一物候特征作为年岁的记载标识,民族性地表明了他们作为游牧民族特有的时间概念。相对于汉族先民,这些少数民族的时间观念更加概略和粗放,这种时间观念通过代代流传,也成为我国游牧民族共有的时间记忆,这一点,我们仍然可以从如今众多少数民族的节庆和生活点滴中发现个中表象。当然,少数民族有的历法也非常科学和精密。如古代彝族人民所发明的“彝历”,完全是根据地球环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制定的,是太阳历的一种。这种历法把一年分成10个月,每月规定为6日,在过完10个月以后,把天或6天作为过年日。科学家认为,它的精密度要比古埃及历和玛雅历的数值高得多,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季节的变化,在世界历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总之,汉族先民的时间观念是以自然运行规律作为基础,而且与农事活动安排极为紧密,古代的人们通过观察日月运行、星斗转移、物候变迁来确定自身的时间安排和农事活动,并将其一一记录以示后人:“鸟星为春候,火星为夏期,虚星为秋候,昴星为冬期。主春者张星昏中,可以种稷;主夏者火星昏中,可以种黍;主秋者虚星昏中,可以种麦;主冬者昴星昏中,则入山可以斩伐,具器械。”这是根据星象安排生产。当然,记录最为完整,传唱最为广泛的当属《诗经·豳风》里的《七月》了,诗歌从春之伊始唱到冬有所藏,形象地记录了我们先民的一年活动安排和物候变化。与此类似的还有所谓不知历日的“野人”,他们以鸟鸣为耕作的物候,“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等等。而流传至今的我国云南傈僳族的鲜花历则以山中各色花开作为计时的标志,委实浪漫。

§§§§§§第二节岁时与二十四节气的确立

前面我们说了什么是与岁时相关的时间观念,那么什么又是岁时节日?有专家指出,岁时节日主要是指受天候、物候、气候的周期性转换所影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具有某种特定风俗活动内容的那些时日。岁时节日最大的特点就是循环往复,中华民族的岁时节日经由几千年的传承,已然形成较为固定的节日体系,这一节日体系就是以岁时节日为主导,以年为循环单位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出现。对于岁时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萧放教授曾在他的《中国上古岁时观念论考》(《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中作过较好的总结。

中国的时间循环体系在周秦以前已具雏形,以天时为依据的月中行事已固定化、礼仪化,传世的《夏小正》(即《国语》所说的“夏令”)已有月度记事。而从《逸周书·时训解》、《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关于天时物候的观测记录与人事活动的指导安排的细节中,我们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古人天象与人事、天时与人时融为一体的时空观念,而且已将阴阳五行的宇宙生成变化图式融进月令之中,月令既是自然律令,也是人世必须遵循的礼制规范,这一时期的岁时循环体系是以自然时序为核心的月令体系。人们在年度周期中经历着相似的时间过程,时间历程以年度始终为限,时间在这里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汉魏以后,人们逐渐脱离了月令行事模式,人们更多地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考虑时间问题,人文时序逐渐凸现出来。人们生存能力的提高决定了人们在选择时间上的主动性。决定岁时的虽然还是以自然时序为基础,但更多的是文化的选择。阴阳五行观念进一步与人事结合,因此在节期选择、节日内容上显示了浓厚的人文意识。此后的岁时循环体系是以人时为主干,如重要节日安排在一、三、五、七、九等阳数月份,与自然季节保持着相应的关系,但已自成系统。这就意味着在年复一年的岁时生活中人们经历着文化时间的不断重现,循环往复的岁时生活使传统的民族文化获得稳定传承与延续的时间保障。它自然也强化了人们的文化保守意识,不过这种文化的守成意识是其农业谋生方式所必需的。

但中国人的岁时循环观念并没有告诉人们时间是同样的反复,它只是一种相似的历程,中国人知道时间有着不可逆的流逝性,人们经常会从人的生命历程中感受到这一点,“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的循环是一种包含时间流逝的循环。并且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中有明显的再创意识,《周易·系辞》有“日新之谓盛德”,《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人的岁时循环是一种再创的循环。中国民众将岁时视作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衰亡过程,“冬尽春来,旧年死了,新年才生”。每至岁末年初,人们要举行一系列大大小小严肃的或游戏的节日仪式,送旧迎新。年节是新旧交替的转折点,是旧死新生的神圣时段,因此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岁时节日的成立,有两项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检视一下我国的岁时节日链,不难发现,节期的最初选择与确定,是以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为基础的。

同类推荐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湖南人的性格读解

    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再结合湖南人的人文地理、经济环境等方面全面解读了湖南人,并提出了湖南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热门推荐
  • 想法决定活法:走向卓越必备的8种能力

    想法决定活法:走向卓越必备的8种能力

    本书的作者通过对比中外案例,说明想法是怎样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精炼的总结出职场人必备的八种能力,例如“直面阻碍的魄力”“敢于突围的勇气”“发现机会的眼光”等等,和读者一起分享飞跃职场、实现目标的智慧。个人应对职场复杂的变化,对待问题的想法决定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引导你解决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想法是你成功的开始。在职业生涯中,若要克敌制胜、实现飞跃,你应深入领悟这八种能力的奥义。
  • 逍遥小村长

    逍遥小村长

    传奇军医柳飞退伍后回到老家,先是“被结婚”,后是“被村长”,百无聊赖地过上了种种地、斗斗恶霸土豪、应付应付各路美女的悠闲生活。当他站在世界之巅的时候,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史上最牛村长……
  • 瀴溟曲

    瀴溟曲

    夜,幽远而漫长。黑暗中,那火红色的花,盛开在枯骨之中。不能往生的执念,充斥在每一滴血液里。惨白腐朽的枯骨,倾诉着生前的幽怨与往事。掬起一把黄泉土,散尽一世痴与怨。已逝去的人和事,就像一根比时间还长的刺,贯穿心脏与灵魂,聆听每一次呼吸,扯疼每一次心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若爱只是擦身的回眸

    若爱只是擦身的回眸

    曾何几时我也深深爱过你,舍不得你不爱我,若爱已不可为我便带着我的爱深埋与地下。
  • 高中爱情

    高中爱情

    夏风,你爱过我吗?曾经爱.只是曾经。?不,现在依然爱着
  • 恶魔校草之误入男高

    恶魔校草之误入男高

    可恶的老妈竟然叫我报名在男高,男扮女装也就算了,为什么排名第二的校草大人既然认我做他女朋友,排名第三的校草大人天天就在我后面,最可恶的是祁邵枫,校草第一了不起啊!天天欺负我,可怜的我,居然还跟他同一个宿舍,神啊!,告诉我吧,为什么他们三个知道我是女的?……
  • 无相神典

    无相神典

    万千大陆,无尽修真者。一个身怀无相神典的少年自偏远的山村,缓缓走向这大争之世。浩瀚宇宙,玄妙道法,万字真言。褚乐身怀无相神典,大道三千,道衍万千大陆。我意欲超凡,踏步长生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