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0800000007

第7章 高中期(15~18岁)——孩子目标初建立阶段

如果说当孩子进入初中的时候父母开始紧张的话,那么当孩子进入高中时期的时候,父母的心简直被揪起来了!为什么?因为高中时期的孩子将面临人生的第一道重要门槛——高考!

当一切都要向高考让步的时候,高中时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开始进行着正常的发育和成长。他们看似已经成熟了,其实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孩子用一个成熟的外表和幼稚单纯的心灵在感受着学习的压力,梦想的快乐及各种好的、坏的影响……

高中时期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很多父母担心的事情,比如:早恋、对学习失去兴趣、喜欢和人争执、做事情风风火火或慢吞吞……

高中时期的孩子需要父母及时为他们充电,需要引导孩子的个性逐渐走向成熟,需要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对于孩子的害羞等心理障碍,父母有义务帮助他们克服掉!

高中时期,是孩子一生的转折期,让我们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帮我们的孩子走过这一段美好而重要的历程!

高中期孩子心理发育特点

高中期的孩子大多为15~18岁,有人将这段时间称为孩子一生中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日渐成熟。虽然由于身心发展是初中阶段的继续,还具有许多与初中期孩子相似的特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丰富,高中期的孩子会比初中期孩子显得相对成熟、老练些,在表现程度及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焦点上也有所差别。

那么,高中期孩子心理发育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不平衡性

高中期孩子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并不成熟。也就是说,高中期孩子生理与心理是不同步的,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自我评价的不确定性

高中期孩子的自我心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客观事物能进行比较正确的分析;能比较全面地观察自己,自觉地反省自己;自尊心也开始日益增强。但是,因为高中期孩子的心理并不成熟,因此对自我评价方面容易出现不确定性。例如:在顺境时,孩子的自我评价容易过高,感觉容易过于良好,容易自傲,目标常会脱离现实等情况;而在逆境时,孩子会变得忧郁、厌世、自卑等。

2.动荡性心理

高中期孩子容易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心理,表现为:思维敏锐,但片面、易偏激;热情豪爽,但容易激奋,有极大的波动性;意志品质有很大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在人际交往上,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父母容易出现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二、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不断增强

随着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不断增强,高中期孩子的独立性比初中期要强了很多,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的心理更加强烈。在个人生活、学习的安排上,高中期孩子大都希望由自己安排生活和学习,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例如,做事情不愿意让父母参与;凡事都想自己解决;不愿意让父母进入自己的房间等。

三、智力水平接近成熟

高中期孩子的智力水平接近成熟,在思维活动中能够逐步地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而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也就是思维开始向“理论型”转化。一般不轻信他人或书本上的结论,喜欢怀疑、思考、争论和评论;在与人讨论问题时,对自己的观点或意见不轻易放弃或改变。

但思维还并未成熟,例如观察力欠精确,思维还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而且容易以点带面,比较偏激。此外,高中期孩子的求知欲高涨,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三、情感更丰富

高中期孩子生理基本成熟,生理上的成熟使孩子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比初中期显得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人际交往关系比较矛盾

高中期孩子情感较深厚,但在感情的表达上含而不露,对一般人不容易表露自己的感情,有事只愿与知己交谈,在对外界的接触中表现出一定的闭锁性;有许多问题都被作为个人的内心秘密隐藏起来,特别在非同龄的人群中,如对父母、老师等成人保持心理上的闭锁。

但在另外一方面,孩子在客观上又存在有强烈的归属的心理需求及与人交往的愿望,希望能广交知心朋友,如喜欢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带来的影响,高中期孩子的个性会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

2.情感易变

生理上的成熟会使高中期孩子产生强烈的成人感,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变化性。例如:憧憬未来,常对各种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甚至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也会有种种消极情绪。

同时,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并存也是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例如:孩子会对现存的一切都投以疑问的目光,否定对小时候所形成的权威观念;对于一些明星等容易盲目崇拜。这些情况又说明了高中期孩子心理还处在成长期,心理状态起伏还比较大。

3.对异性关注度上升

高中期孩子对异性的关注度上升了很多,处于一种半抑制状态,即隐蔽、含蓄,又直率、外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孩子会出现对异性较为稳定的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但大多数孩子会因为家庭、学校、舆论的压力产生一种心理制约力,因此,理智的抑制多于感情的外露。

四、追求自我实现

高中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中间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此时的孩子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比较喜欢追求自我实现。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富有理想

高中期孩子随着知识的增长,兴趣的分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想,同时对职业的选择出现了较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具体职业,设定自己的目标。

2.进取心强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日趋成熟,使高中期孩子精力充沛、上进心强,富于进取心理,对未来满怀希望,勇于开拓,而且对新事物敏感,接受快,思想非常活跃。

3.社会性强

与初中期孩子相比,高中期孩子的心理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孩子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希望像成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也日益活跃。

“专家提醒”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高中期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如下:

1.正常的智力。智商低于70一般属于不正常的智力水平。高中期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是:乐于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欲,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和潜能。

2.健康的情绪。高中期孩子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反映恰如其分,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3.意志品质积极。意志品质的主要表现为:行动具有较高的自觉性、果断、坚韧性和自制力。

4.对事物有适度的反应。一般来说,对事物反应异常敏感或异常迟钝均属不健康的表现。

5.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意识要求孩子既有自知之明,又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和完善自我;言行一致。

6.人际关系和谐。善于理解、尊重、信任和帮助他人,能以真诚谦让的态度发展和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7.与社会协调一致。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正确地认识了解社会,使自己的目标、行为与社会保持一致。

8.心理、行为与年龄相符合。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如果心理和行为经常偏离自己所属的年龄特征,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例如:高中期孩子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易哭易笑等现象都是不太健康的心理所表现出来的。

培养高中期孩子的自制能力

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都可以发现孩子的很多不良之举动,比如他们即使知道行为的后果,尽管事后难免会后悔,也会固执地去做。例如:明知道说出去的话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明知道上课不该讲话,还是忍不住要讲;明知道上网玩游戏会对学习有影响,还是要上……

有人对高中期孩子进行调查时发现:有75%的孩子能独立完成作业,但是也有25%的孩子需要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完成作业;孩子在上网时,玩游戏和聊天的时间占了70%以上。

这些现象和调查结果都显示出了这么一个明确的现象,那就是很多高中期孩子缺乏自制能力。

自制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既能激励自己勇敢地去向目标前进,又能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行为和情绪。那么,为什么高中期孩子缺乏自制能力呢?

根据心理学理论来看,高中期孩子缺乏自制能力可能有如下几个因素:

父母对成绩的看重

很多父母只要孩子成绩好,能考上好学校,就什么都不用孩子操心。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缺乏责任感,而且每次都能得到及时的满足,自然很难做到控制自己。

早期教育不够

有的父母在孩子早期教育的时候,对孩子的教育不够,对于一些需要孩子严格要求自己的事情没有给予严格的要求,让孩子的自制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孩子随意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不同意就吵闹等情况,父母给予了太多的纵容。

叛逆心理

高中期孩子叛逆心理比较强烈,在有些家教比较严厉的家庭,孩子的叛逆心理使孩子故意违反来自父母的某些规定。例如:父母不准孩子上网,孩子可能会故意去上网。

自制能力是孩子能完成目标、克服困难的一种基本素质,也是一种保证,避免孩子因一时冲动而误入歧途。一般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使孩子的自制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提高。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高中期孩子的自制能力,让孩子有一个完成自己所建立目标的机会呢?

一、循序渐进

自制能力不是一念之间产生的,也不是下定决心就可以马上形成的,往往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以缓冲,就很难使孩子真正养成自制能力。如,孩子喜欢玩游戏,父母命令孩子不许玩游戏。孩子达不到父母设定的目标时往往会产生挫折感和无能感,丧失改变自己的信心。而如果父母要给孩子一个缓冲,让孩子有时间来训练自己的自制能力的话,效果就会好很多。循序渐进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而且不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能轻松地锻炼自制能力。

例如:孩子喜欢上网玩游戏,而在发现孩子又玩游戏的时候,父母不要立刻劝说孩子停止,或强行终止孩子玩。父母可以要孩子自己规定时间,时间一到,必须马上关机,让孩子自己定一个目标,一个终止的时间。当到了时间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在玩,父母可以用“说话要算话”等来激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制能力。

当这种孩子的自制变为一种习惯时,自制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不过,父母最好是让孩子自己规定终止行为的时间,这对于自尊心和受尊重欲望比较强的高中期孩子来说,更有效果,也让孩子感到更有尊严。

二、学会拒绝诱惑

自制能力也是孩子意志力的一种考验,父母可以让孩子采取一些方式,主动锻炼意志力,增强自制能力。

1.学会拒绝

教孩子学会拒绝需要场景式教育,拒绝影响自己正常发展的东西,孩子的自制能力就会在一次次的拒绝中发展起来。例如,当同学让孩子一起打球而孩子有安排时,要敢于努力拒绝;当孩子想上网时,努力地使自己退出来;孩子想看电视时,就努力地坚持不去看。

2.积极的心理暗示

强大的意志力往往能作为自制能力的后盾,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正可以用来形成过人的意志力,父母要培养孩子养成这种心理暗示。例如:孩子做作业时,想出去玩,可以在坚持不下去时,告诉自己:“我一定行,只要坚持住”,“快了,我又完成了一道题!还有一会儿,我就大获全胜了!”等等。

3.结合外力

高中期孩子如果单纯依靠自己,而没有外力的促进与监督作用,在形成自制能力上可能有些困难。如果是这样,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让孩子的父母、老师、同学等来作为外力促进孩子良好自制能力的形成。

例如:孩子每个月都有一定的零花钱,但喜欢吃零食,很容易把零花钱快速花完,孩子可以让父母帮助自己掌管零花钱,每天给一定的数目。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自制能力。

三、奖励措施

当孩子有了好的变化时,如能控制住自己不做一些事时,如果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关注和奖励,这种行为可能会退缩,回到原来的状态。此时,父母可以采取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已形成的自制能力。奖励的方式应以内在奖励为主,外在的物质奖励为辅的方式。

内在的奖励以真诚的赞赏语气为最好,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真的长大了,如果你坚持下来的话,你一定会成功的!”尤其是平时很少跟孩子交流的父母,这种方式更会使孩子坚定上进的信心。

外在的物质奖励最好不要过于频繁,而且最好是针对孩子做事的结果而不是过程。如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有了比较实质性的成绩,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什么样的奖励好,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

四、建立良好的制度概念

父母可以建立合理、良好的家庭生活制度,让孩子的生活制度化,让孩子把制度作为自己的习惯,也能增强孩子的自制能力。

例如:要求孩子准时就寝、起床;做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要求孩子在集体中遵守规则和纪律等。

“专家提醒”

高中期孩子已经开始形成了目标的概念。目标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对孩子自制能力的养成有着独到的作用,而且更为直接,收效也更快。

目标可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如果难度大,作用也大。当然,孩子制定的目标不能超过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一般来说,利用目标训练孩子自制能力的时候,最好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困难目标和容易目标相结合同时训练。这样,在孩子一次次坚持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制能力便会一次次地得到训练,一次次地增强。而且,这种行动还给孩子树立了一种做事要有目标的概念,有利于孩子将来的成长。

让高中期孩子的梦想更明确

场景一:在西方,有一位老师布置下一篇作文,题为《我的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设计。有一个盲人孩子写下了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内阁大臣。在老师看来,孩子的梦想,虽然是那么不可思议,但还是给了孩子鼓励。几十年后,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内阁的信。原来是那个盲人孩子,那个孩子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场景二:小华的梦想是当一名警察,他常对父母说:“穿上警服很帅气,很威风!”父母鼓励孩子竞选纪律委员,孩子进入高中后成为班里的纪律委员。因为工作需要,常与同学之间产生冲突。在不断的冲突中,小华沮丧地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曾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梦想的人是一个失败的人。”梦想,是人对自己未来的一种大胆想象,处于高中时期的孩子,更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孩子的梦想多种多样,有的看起来很让人难以想象,如场景一中的内阁大臣一样;也有的很简单,如场景二中当一名警察。但是,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那么孩子的梦想,为什么实现起来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一般来说,孩子的梦想大多受这些因素的制约:

社会环境

现代的社会环境大多会教导孩子避免失败,特别是孩子所受教育中的等级体系更是深化了这个观点,例如:按成绩来排座位。这种情况下,排在后排的孩子很容易会因为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挫折,而放弃自己原有的梦想。

没有明确自己的梦想

梦想的出现可以激励孩子,但如果没有把梦想明确化,变成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对高中期孩子来说,只能是一个空想。如果没有目标就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也就难以通过努力去实现梦想。

每个孩子都有对未来的梦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或长大后想干什么。这些梦想都比较模糊,没有期限,如果也没有人支持,实现起来肯定比较困难,而如果让孩子的梦想变得明确,具体,建立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那么孩子的梦想就可能会实现。那么父母如何让孩子的梦想更明确呢?

一、鼓励孩子要有梦

高中期孩子正处于目标初建立阶段,每一位父母自然都是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帮助孩子建立目标,让孩子走上父母认为是“正确”、“美好”的行业。但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将来,不是父母所能决定的,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高中期是一个敢于做梦的时期,每个高中期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作为父母应理智对待,即便看上去孩子的这些梦想可能不切实际,也不应断然否定,而应引导孩子把梦想趋向现实、合理、明确。如果父母过于压制、否定,孩子不仅可能会出现缺乏自信等情况,有的心理素质较差的孩子,还可能会做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二、确定自己的梦想

高中期孩子限于经验的缺乏,往往无法确定自己的梦想。父母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帮助孩子确定他自己的梦想:

1.能把梦想清楚地表达出来

孩子的梦想应当明确到想要什么,目标要特定,不能过于模糊、笼统。例如:孩子“想从事那些可以帮助别人的工作”或“一个高收入的工作”。这样的目标就非常模糊、笼统,因为这样的工作有成千上万。

一个清晰的梦想,还应该是可以量化的,能让孩子准确地知道达到什么样子才算真正实现梦想。例如,孩子的梦想是“一个高收入的工作”。如果量化的话,就可以这样来认为:“一年薪水要达到30万。”

另外,一个清晰的梦想,要为每一个目标的完成定一个比较具体的时间期限。有了具体的最后期限,孩子才更可能按照预定的步骤实现目标,也可以通过双倍的努力在时间期限内完成任务。

2.梦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孩子的梦想应当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梦想,而不是那些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过高或变数太多而难以达到的梦想,只不过是美丽的肥皂泡,终究是会破灭的。这样的梦想只能给孩子以挫败感,例如中500万大奖等。

三、将梦想分解

清楚地把梦想表达了出来之后,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将梦想分解,将一个大的梦想分解成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通过把梦想分解的方法,能使梦想实现的可能大为增加。在分解梦想的时候,父母要提醒孩子注意:

1.长期目标不要求详细、精确

有的梦想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终生为之奋斗。这样的大梦想是很难精确详细的,尤其是对经验不足、阅历不深的高中期孩子来说,更是如此。随着经验的增加、中短期目标的实现,孩子会站得更高,这样大梦想便能逐渐地清晰明确下来。因此,长期梦想可以不要求详细、精确,只需要有个比较明确的方向和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例如:孩子想做个卓越的科学家等。

2.中短期目标应具有激励价值

心理学实验证明,太难和太容易的事,不具有挑战性,也不会激发人的热情行动。因此,孩子实现梦想的中短期目标,应该是既要高出孩子的水平,又要基本可行。这个标准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如经验阅历、素质特色、所处的环境条件等来决定。

3.中短期目标最好限定时间

只有具体、明确并有时限的中短期目标,才具有指导孩子行动和激励孩子的作用。如果目标过长,或不明确,就等于没有目标。如果孩子要在特定的时限内完成特定的任务,孩子就能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发挥自身的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专家提醒”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为什么有的人没有完成梦想呢?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梦想明确,把梦想变成可以实现的目标,而是把梦想放在了嘴上,从来没去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和拼搏过。如果梦想不能变成明确的目标,不为梦想付出行动,那么梦想就只会变成梦幻。而梦幻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当孩子有了梦想时,父母不应对孩子的梦想大加指责、压制,而应让孩子把梦想详细地写下来,让孩子好好地思考一下,让孩子给自己的梦想定一个具体的数字和期限,把梦想变成孩子的人生目标去实现它。

给高中期孩子动力充电

场景一:他是班里名列前茅的学生,然而,这样的一个优秀学生却失去了动力。他告诉他的朋友:“有时坐在教室里,甚至感觉自己是孤魂野鬼,其他同学学习学得热火朝天,而我对学习除了厌烦还是厌烦,对生命除了没有感觉还是没有感觉,很想逃离这个世界,学习对我而言毫无意义,真想逃离学校,再也不要回来……”

场景二:她对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上课不想听,作业也大多是抄袭,懒得抄时就不交作业。有的时候她自己都怀疑自己有神经病,很想逃离学校,偎依在父母的怀抱中,撒撒娇……

动力是一种推动人前进和发展的内在力量。而现在的许多高中的孩子都如同场景中所描述的一样,缺乏动力,对学习,对生活都缺乏动力。如此心态,令很多父母担心,马上就要高考了,如此心态,怎么能考个好成绩呢?

那么,高中期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对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呢?心理学家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没有目标,缺乏追求

有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或学习不满意,主要是由于没有目标,缺乏追求造成,虽然不满意但不知道该如何去改变。于是,便出现了没有动力,得过且过的状态。

遇到了很多困难

有的孩子学习基础不太好,在学习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没有找到适合自己而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在受到多次挫折之下,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变得消极起来了。

人际关系不好

有的孩子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或能力,与同学间的关系不好,缺乏朋友,经常感到苦闷、烦恼,从而失去了动力。

孩子缺乏动力,便会对学习的看法或感受发生改变,由以前对学习的热爱,到对学习的冷淡,再到后来对学习的厌倦。孩子缺乏动力,不仅对学习有害,还对自身的生活有害。可能会因为缺乏生活的乐趣而走向盲目追逐生活乐趣的歧途。因此,父母要及时地给孩子的动力充电,让孩子对生活,对学习能够重新拥有动力,去克服困难,迎接成功。

一、帮助孩子建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人生理想的缺失,缺乏目标的生活,对孩子来说,不仅在高中,而且在以后走向社会都会有影响。所以,父母要先帮助孩子建立理想和目标。

1.建立人生目标

父母可以认真地与孩子交谈,询问孩子对未来的设想,如10年后,孩子希望做什么工作等;然后告诉孩子要实现设想需要建立自己长期、特定的人生目标,并踏踏实实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如果孩子希望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把自己的目标详细地写下来,并思考如何才能实现目标。父母也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具体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例如:父母可以指导孩子把人生目标合理地划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把短期目标明确化;指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订立实现短期目标的具体计划、完成时限等。

2.制订学习计划

高中期孩子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如果孩子不把这些学习内容分清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就容易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使本来能掌握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因此,这就需要孩子自己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运用计划促进目标的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只有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才能更有动力。

对于自制能力弱的孩子,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制订学习计划后,向父母、老师或者同学宣布自己的计划。这样做一方面会起到监督作用,也会起到一个强迫约束的效果,当孩子感到不能坚持时,心里会想:“别人会不会笑话自己意志薄弱,或者太没出息了。”这样一来,自尊心强的高中期孩子便能鼓足勇气坚持实行制订的计划。

二、帮孩子做好心理调整

孩子刚进入高中时,会面对比初中更紧张的学习生活,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整。

1.做好吃苦准备

高中期孩子需要学习的知识比初中期的要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而且竞争环境也更激烈、更紧张。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这一点,鼓励孩子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

2.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高中期不仅所学知识深度、难度加大,而且孩子大多将面临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在全新的环境下,孩子的人际关系比初中期更为复杂。此外,进入高中后,孩子的成绩可能会有所波动,比以前可能会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有些孩子会受不了这个冲击,孩子在这样的新环境、新情况中,难免产生种种心理困惑和矛盾冲突,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和孩子多沟通,帮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重新自我定位。

三、学会鼓励孩子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事,父母教育的力量也是无形而重要的,学会鼓励孩子是做好一名称职的父母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1.善于赏识和激励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相信孩子就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存在的某些缺点不要操之过急;抓住孩子的优点,及时地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赏,便能使孩子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拥有战胜挫折的动力。赏识与激励出现成功,抱怨与责备容易导致失败。因此,父母不要用“笨蛋”、“蠢材”等语言来形容孩子,即使孩子有某些缺点,也应用暗示的方法去提醒孩子,以避免对孩子产生过强的心理压力。

2.适当降低标准使孩子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孩子如果常受挫折,父母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标准,这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能使孩子从不难获得的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拥有前进的动力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专家提醒”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但很多时候孩子学习缺乏动力也与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关。一般来说,父母的这些行为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让孩子的动力丧失:

1.过早地告诉孩子答案。孩子在向父母提问时,父母马上告诉孩子答案,会让孩子无法体验自己寻找答案的乐趣,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动机,同时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和容易放弃的习惯。

2.有些忙不要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大多会有搜集或整理资料等工作,有的父母会帮助孩子尽力完成。但是,这样会使孩子失去一次难得的对学习资料处理等技能的学习机会。

3.当孩子与人发生争执时。在这时候,父母最应该去做的是让孩子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会与人相处等能力。如果父母出面帮孩子,孩子会认为只有依靠别人,甚至是权威才能解决问题。

4.当孩子专心地做某些事时。在这时候,如读小说等,有的父母会催促孩子去做功课。但这样会使孩子失去一次专心投入的机会,让孩子在学习、工作上都缺乏投入感与专注力,还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强之心

小雪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英语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弹得一手好琴。但不知为什么,小雪的好强心非常强,不喜欢别的孩子超过自己,一心想要当班级里面最强的。有一次,小雪为了逞强,在同学面前不看英语,回家后却逼着自己学到后半夜。由于过度紧张,小雪在考试中成绩下降了许多。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小雪开始整宿地睡不着觉,每天呆呆地望着天花板,甚至还有自杀的倾向。父母为此担心极了……

孩子的好强之心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内在型的,好强但是不直接表现出,只是闷在心中;一种就是外在型的,即处处直接表现,上面的小雪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一般来说,高中期孩子的好强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现象,因为,好强之心强的孩子大多不甘落后,勇于进取,会给自己建立一个比较高的目标。但是太好强的孩子心理往往非常脆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

那么,高中期孩子为什么会有好强之心呢?心理学家分析认为,高中期孩子的好强之心大多有这些原因:

年龄特征

高中期孩子的上进心很强,富于进取心理,而且对于一些新事物非常敏感,也勇于开拓,有挑战自我的精神,敢于给自己设定目标,比较好胜。

家庭教育不当

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有意无意地采用了忽略孩子的办法,也就是不关注孩子。这种方法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被忽略的感受,为了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比别人强,一定会得到关注。从而,孩子逐渐产生了好强之心。

优越感的作用

有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一直很优秀,心中有了优越感,但当孩子发现有人有意或无意地会超过自己时,就会紧张,争胜心切,以维护心理上的优越感。

虽然孩子的好强之心有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但孩子如果没有好强之心,又哪里来的学习动力呢?因此,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强之心,找到两全的教育方法。

一、合理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和孩子关系最亲密的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使孩子过于好强。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这几个方面:

1.多关注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关注的。父母想以忽略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不正确的。因为孩子的内心是柔弱的,他们在长大后会强烈地寻求被关注、被理解、被爱的情感体验,一旦找到了就非常依赖。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关注孩子,不要固执地认为不管孩子能使孩子有独立性;同时父母也要理解孩子,尤其要理解孩子对关爱的渴望。这样,孩子才会从内心中真正地独立。

2.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

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是高中期孩子最为渴望的,然而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却很少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对于孩子做的事情也总是简单地以“这样不好”、“那样不行”等方式来对孩子进行约束教育。父母的这些做法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成长。对于孩子的目标或做事的方法,父母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给孩子参考,而不是操纵孩子怎样去做。

二、正确引导好强之心

孩子有了好强之心,正确引导是关键,父母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引导孩子发挥出好强之心的积极作用。

1.不要责罚孩子

好强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对好强的孩子,父母要冷静对待,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揭露孩子的短处或缺点,更不应该当众责备甚至辱骂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切忌压抑

对于孩子过分的好强之心进行教育,并不是主张父母去压抑孩子的好强之心。适当的好强之心是激励孩子建立目标,积极进取的良好催化剂。如果父母压抑孩子,使孩子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会使孩子缺乏自信心,养成畏缩不前的性格。

3.正确引导

好强之心本身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孩子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如破坏别人的学习用品等,这样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不利的。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公平竞争的意识,让孩子明白胜利来自于自身的努力,而不是通过不当的手段获得的。

4.发挥榜样的作用

要防止孩子产生过分的好强之心,父母应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例如: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流露出争强好胜的心理,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胜利和挫折等。

三、调整心理承受力

孩子有了好强之心,容易给自己建立过高的目标,容易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父母应及时地帮助孩子调整心理。

1.调整孩子的期望值

好强之心的孩子大多给自己设定了比较高的目标,这些目标如果很难达到,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挫折感。父母应帮助孩子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把期望值放到比较合理的位置。

2.正确认识挫折

孩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父母应告诉孩子生活中会有许多挫折和不如意,应把挫折和失败看作动力,继续努力前进,而不是被挫折打败。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很重要,外向型好强的孩子,很容易因为过于喜欢胜利而不被别的孩子所接受,没有人愿意和他成为朋友。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思考是不是自己太好胜,使别的孩子不愿意和自己成为朋友,从而让孩子改正过于好胜的心理。

“专家提醒”

如果孩子的父母热爱运动,会对孩子带来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如果父母自身就不爱运动,孩子也会跟着懒洋洋起来,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同样地,如果父母过于看重结果,一旦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大加指责孩子,就会使孩子享受不到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孩子非常重视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过分挑剔,那么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首先去想:“如果拿不到第一怎么办?”这无疑会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和拼搏精神,对孩子的成长颇为不利。

心理学家认为,即使父母非常爱好运动,有着强烈的好胜心,也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喜爱的运动,并正确地鼓励孩子,让孩子明白重在参与,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输赢,不要对孩子太过吹毛求疵,让孩子在参与和取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例如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输了并不可怕,贵在参与。”

如何让高中期孩子的个性更成熟

场景一:假日里,孩子正在和朋友网络聊天,父母无意中看见孩子网络聊天打出的文字都很稀奇古怪,大多是由汉字中的生僻字、异体字、繁体字以及符号等组成。父母看了半天才勉强猜出来到底是什么字。父母很奇怪,于是问孩子为什么用那些文字。孩子很是兴奋地告诉父母:“这些字体平时不常见,一般人看不懂,用普通输入法一般也很难打出来,所以使用这些文字能让人感觉自己很有个性。”

场景二:父母准备给孩子买衣服,但孩子想自己买,父母也想锻炼锻炼孩子,就同意了。但衣服买回来后,父母不禁嘀咕了起来。原来,孩子买的衣服在父母看来一点都不适合孩子,而且有的裤子有着很多的破洞。父母很奇怪地询问孩子,孩子则答道,这些衣服很有个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及各种活动中所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柔弱、斯文、文雅、固执、坦率、要强、倔强等等,都是孩子个性的表现。

个性贯穿着孩子的一生,也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个性中所包含的需要、动机和理想等,指引着孩子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个性所包含的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则影响着和决定着孩子的命运和前途。因此,个性的成熟与否,对于孩子的人生发展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个性不是天生的,是在生理及心理的基础上在所处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逐渐形成的。高中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一个关键期,“要有个性”也是现代高中期孩子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但高中期孩子的个性限于经验、知识等的不足,显得还不够成熟,喜欢以奇装异服,古怪的行为及装酷等来表现个性。

成熟的个性是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逐步形成的。那么,如何让高中期孩子的个性更成熟呢?

一、成熟个性的标准

培养孩子成熟的个性,父母应该注意成熟个性的标准。心理学家认为,成熟个性的标准一般为:

1.责任感强

责任感包括认真、负责和勤奋。有责任感的孩子对于自己的任务或承诺,能保证按时完成,不拖延,不忘记,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很强,做事能坚持,有毅力,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退却。

2.情绪比较稳定

稳定包括情绪稳定、自信、适应性强三个方面。情绪稳定性强的孩子,在情绪上很少大起大落,对别人能够宽容;对自己能充满信心,遇事能积极乐观。在适应性方面,不会在公共场所害怕、退缩,在陌生人面前不拘束等,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3.创新能力强

创新能力包括求新、兴趣。孩子好奇心比较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兴趣十分广泛,学习新生事物也比较快。

4.人际关系好

交往能力强的孩子健谈、热情,懂得怎样与他人和谐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事比较有主见、果断;活跃、好动、精力旺盛。交往能力强的孩子不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不会与人水火不相容。

5.处事稳重

处事稳重的孩子做事能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考虑得比较周全,很少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比较注重现实,能从实际出发,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能用积极的态度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二、引导孩子养成成熟的个性

父母可以从几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培养,从而让高中期孩子的个性更加成熟。

1.尊重孩子的选择

培养孩子的个性,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孩子一个发展个性的空间。父母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对孩子少一点看管,多一份信任;少一点干预,多一点鼓励;不要把父母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没有过多的限制和干预,孩子对自己的事情便有很大自主选择权,父母只是启发、帮助,适当地引导孩子,而不会限制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自主性便很强,创造能力、自制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对孩子课外的兴趣和爱好,父母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并有意地加以引导和培养。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商量并约定,孩子只有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才能去做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作业的质量要好;父母还可以搜集与孩子兴趣有关的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鼓励孩子向名人学习。

通过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心胸,使孩子勇于接受各种挑战而不胆怯,让孩子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习惯,对于孩子成熟个性的培养很有好处。

3.鼓励孩子与人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是成熟个性标准里比较重要的一环,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如,父母外出时,可以带上孩子,要求孩子观察成人间的交往;家中有客来,让孩子也参与接待等。同时,与人交往会有摩擦和矛盾的发生,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自己去独立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插手于孩子之间的问题,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如何与人交往。此外,父母还可以搜集和交往有关的资料,教给孩子交往的相关技巧等等。

“专家提醒”

不成熟的个性,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往往会成为巨大的障碍,甚至使孩子的未来碌碌无为,终生平庸。那么不成熟的个性到底有哪些表现呢?专家认为,一般有如下表现:

1.依赖性强。个性不成熟的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自主性,还残留着对父母的依从。

2.自私心理重。个性不成熟的孩子自私心理重,大多行为都出于利己的动机,生活上也往往喜欢图一时快乐,给人的感觉是为人不可靠,没有责任感,不够宽容。

3.人际关系差。个性不成熟的孩子人际关系通常比较差,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和逃避性行为偏多,很难同别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而且通常由于胆小而不愿走向社会。

4.自我意识过强。个性不成熟的孩子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容易走向片面,产生偏激心理。

接招:高中期孩子的反抗期

孩子回家了,父母兴高采烈地围上来向孩子展示给孩子买的新衣服。但是孩子却说什么都不肯穿,觉得衣服的样式不好看,并说“别的孩子穿的都是什么样子的衣服”。不一会儿父母便和孩子大声吵了起来,孩子抢过衣服,一把扔到地下,气冲冲地跑进了房间。父母目瞪口呆之余,终于意识到孩子的反抗期开始了。

反抗期是孩子在人生发展过程中独立性倾向最明显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处于高中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为了维护自尊,容易因为父母视孩子不成熟而产生矛盾,因而对父母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想法,表现出反抗心理和行为。

高中期孩子表现出反抗心理和行为,一般有如下原因:

生理心理发展的原因

进入高中期的孩子,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得到了大发展,成人感、自尊心都得到了强化。如果父母还把孩子当小孩子来看,不尊重孩子,如对孩子的生活过于干涉等,孩子便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

孩子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一点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

教育的失当

现代的高中期孩子,独生子女偏多,而且家庭环境大多比较优越,有很多父母对孩子也往往采取偏爱和庇护的态度,养成了孩子高傲、自私和心胸狭小的性格,听不得劝告或批评。一旦受挫折,便会产生反抗心理和行为。

当然,对于高中期的反抗行为,除了最基本的原因外,每一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原因。但是,无论原因是什么,父母只要教育得法,是完全可以帮助孩子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时期的。

那么,对于高中期孩子的反抗期,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父母采用呢?

一、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反抗期

高中期孩子反抗期出现了,父母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变化。父母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对待孩子的反抗期:

1.不要抱有成见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一定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行为,其实这正是父母在挑起孩子的这种心理。因此,父母对孩子不要抱有成见,不要一看到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迹象便想到这是孩子的反抗期到了,其实有时候未必如此。如果父母说的多了,孩子自己就会有意识地反抗起来了,这种现象可不好哦!

2.保持作为父母的地位

父母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父母的地位也应该受到尊重,要让孩子尊重父母。因为家庭如同一艘大船,父母如同船长,船长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向的仍是船长。

例如:孩子想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父母可以在考虑孩子的意见后,告诉孩子:“我们是晚上11点熄灯睡觉,你如果能在晚11点前回家,就可以去。”这样一来,父母既给了孩子以负责任的自由,也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有效地约束。

3.不要盲目责怪孩子

有时候,孩子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似乎是针对父母。但是,父母要冷静下来,仔细询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不要盲目责怪孩子。因为实际上,很可能并不是父母想象的那种情况。

例如:孩子周五晚上没有去上辅导班,父母自然可以发火。但有位父母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心平气和地问明了原因。原来,孩子为了准备学校的黑板报忙到很晚,实在是太疲倦了,才没有去上。如果父母不问清原因,大发雷霆,事情大多会变得非常糟糕。

二、多和孩子沟通

很多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便少了很多。无论是什么原因,父母和孩子之间多交流、沟通都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父母如何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呢?

1.接纳、认同孩子

很多父母对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应该跟自己的想法一致,对孩子打骂也没什么问题。其实,父母的这种想法往往会使事情适得其反,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误会更加严重。父母接纳、认同孩子,则会使处于反抗期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孩子觉得妈妈啰嗦,认为不用妈妈多说事情也会做好。父母可以表示认同,但应该同时表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话你说到了,就一定要做到。”

2.尊重孩子

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自己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即使这种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因此,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可以把父母希望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他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孩子选择。孩子在父母规定的范围行使了自主权,既让孩子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父母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

3.主动学习新事物和新思想

有效的沟通,需要父母对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可以积极主动地了解孩子一些所喜爱的新事物和新思想,学习一些孩子比较喜欢用的语言和技能,如网络语言等。当然父母可以不喜欢这些,但要了解和理解这些新生事物。

4.把握住重要的问题

问题有大小之分,对于处于反抗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只会使孩子感到反感。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一些小事情,完全可以不去过问,只要把握住重要的问题和大的方向,便完全可以让孩子安全度过反抗期。

例如:孩子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父母可以把这当做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只有当孩子所用的化妆品过于昂贵、或不合适的时候,父母才应进行引导。

“专家提醒”

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喜欢蛮干,所引发出的行为还会给他人、社会及孩子自己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人们常用桀骜不驯、为所欲为等词来评价高中期孩子的逆反行为。

但心理学家认为,从孩子的逆反心理上也可以看出一些孩子有益的心理品质,例如批判性思维、好奇心、求异思维等等。父母如果能对孩子的这些有益的心理品质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对孩子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而且对孩子在未来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形成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也能提供很大的帮助,此外也有利于孩子更快地成熟。

从心理发展过程而言,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地存在反抗心理。因此,当孩子进入了反抗期,父母最重要的态度是泰然面对、正确处之,而不是紧张失措,忙于压制。相信只要父母的措施得法,完全可以轻松地帮助孩子度过反抗期。

如何面对高中期孩子的早恋倾向

“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与异性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如果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够,便很容易出现早恋的倾向。在现代社会,不管父母们是否承认,早恋倾向在高中期孩子中的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孩子一旦陷入早恋之中,就很容易沉醉在卿卿我我的状态里,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那么高中期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早恋倾向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生理因素

高中期孩子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生理上的成熟很自然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上的发展,产生了异性爱慕的心理倾向。同时,高中期孩子特有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也导致了孩子对异性的信息异常敏感。这些因素都会使孩子出现早恋倾向。

生活单调

孩子的学习任务大多很繁重,生活内容也比较单调,这使孩子间的交往贫乏。当孩子交往的对象局限在一个或有限的几个对象中时,便会对其中的某一个最亲近的异性伙伴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产生出早恋倾向。

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里,由于影视、书刊等传媒工具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很多含有各种形式、内容的性信息对高中期孩子都有很强的潜移默化作用。同时,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对孩子也有很大的影响。

某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

在很多情况下,高中期孩子之间的关系其实只是互有好感,交往稍多一些,远未达到“早恋”的标准。但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担忧,喜欢进行严格管制。父母的这种做法,非常容易激起自尊心强烈的孩子的叛逆心理,使孩子故意早恋。

高中期孩子有了早恋倾向,父母应该如何面对呢?

一、及时发现孩子的早恋倾向

高中期孩子在人际关系上,特别是对父母等成人,具有一定的封闭特性,这种特性使孩子不愿意对人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即使再秘密,孩子也总会有所表现,重要的是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及时发现孩子的早恋倾向。

例如:孩子在精神和行为方面有很大变化,孩子变得特别爱打扮,注意修饰自己,常对着镜子左顾右盼;放学回家喜欢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或待在一边想心事,时常走神发呆;如果孩子平素沉默寡言,此时可能会变得兴高采烈起来。

二、正确对待

孩子有了早恋倾向,父母自然很是担忧孩子会因为早恋而把学习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耽误了。那么,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早恋倾向呢?

1.理解孩子

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会受早恋影响,但是却忘了高中期孩子的心理情况。这些父母往往一旦发现孩子有早恋的倾向,也不去弄清楚孩子是正常的交往还是早恋,就一律斥为“越轨行为”,进行封锁、镇压。高中期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接近完善的时期,此时的孩子对异性有着自然的关注和吸引,而且由于孩子成人感心理的增强,他们更希望能自己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反对父母的干涉。因此,父母的干涉大多会使孩子的早恋问题更加严重。

因此,父母应理解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之所以不同意孩子的早恋,并不是由于视早恋为一种罪恶,而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是为了孩子未来的生活考虑的。父母要通过理解来削弱孩子对父母的心理防线。

2.尊重孩子

高中期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烈,因此父母要真诚地尊重孩子的人格、情感和隐私,对于孩子的早恋倾向,千万不可不问情由地一味指责,也不能动辄训斥谩骂,吓唬和威胁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朦胧的感情,不要挑明;孩子认为不宜公开或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个人隐私,即使知道了也不要外泄和传播。这既是尊重孩子,也是取得孩子信赖,有利于父母引导和教育孩子的条件。

3.懂得宽容

高中期孩子虽然在生理、心理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孩子的人生经验还很不足,自制能力也不够。因此,孩子很容易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错误。父母对于孩子不太重大的错误的处理,应当采取宽容的态度。

4.适度引导

孩子毕竟长大了,因此,对于孩子的早恋倾向进行疏导时,还需注意适度,也就是把握好教育分寸,适可而止。例如,在追究孩子的早恋倾向时,要留有余地,只要能把握住问题的实质即可,不要过于追究具体细节,对于孩子的早恋倾向,要尽可能为孩子保密。

三、正确引导

孩子有了早恋的倾向,父母可以用如下一些小技巧来引导孩子。

1.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克制

孩子如果反应灵敏,善于独立思考而又自尊心很强,父母可以用心照不宣、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孩子受到启发而自我克制。

例如:父母觉得孩子可能与某位同学关系很好,但没有足够的理由认定孩子是在早恋。父母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谈一些孩子熟悉的人,因为早恋而贻误青春,铸成大错的几个事例,然后告诉孩子,父母相信孩子很聪明,不会重蹈覆辙。

2.使孩子设立人生理想

给孩子设立人生理想,帮助孩子树立孩子自己的目标。孩子拥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会受目标的鼓舞而不断进取;同时强烈的事业心,还能使孩子不会沉湎于安逸的生活中。

3.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孩子和异性正常交往,鼓励孩子与同学的广泛接触,共同成长。在与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既能消除孩子对异性的神秘感,又可防止单独来往的意外。

4.建立自由交往的和谐环境

父母还应多带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让孩子能有机会释放自己的精力,同时通过集体活动,还能利用参加者之间的相互牵制,避免孩子与异性单独接触,使孩子之间的交往能够健康地发展。

例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野外春游、爬山,参加足球比赛等等。

“专家提醒”

作为高中期孩子,将要面临的是不久就要与现实社会相接轨。孩子与现实社会接轨,需要很多的交往经验和技巧。因此,扩大人际交往不仅能使孩子走出小圈子,消除早恋倾向,还利于孩子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选择远大的前途。

专家认为,人际交往对孩子有如下的作用:

1.是孩子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中期孩子通过人际交往获得知识,从内容、渠道、速度上来看,都要比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更广、更多、更快,而且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还在不断地增长。

2.认识自我。高中期孩子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能更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3.锻炼合作精神。高中期孩子通过人际交往,能学会与人合作,懂得依靠团体的智慧和力量,锻炼了孩子的合作精神。通过这样的经验积累,使孩子能够被注重团结的社会所认可。

4.调节孩子的心理。高中期孩子的压力比较大,而通过相互间的交往,诉说个人的生活感受,能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及时宣泄和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保持住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学会走进高中期孩子的内心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很容易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因为那个时候的孩子很喜欢和父母聊天谈心。而进入高中期,孩子便开始不乐意向父母说自己的内心了。做父母的自然都渴望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渴望能时不时地和孩子说说心里话,但父母总是失望地发现,孩子心灵的大门似乎对父母紧紧地锁上了,无论父母怎么努力都打不开。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的沟通通常是:父母在良言苦劝,或指着孩子大骂,孩子一语不发,或和父母“顶嘴”;父母气愤至极地声称:“我要揍死你!”而孩子满脸倔强,不为所动,继续我行我素,父母和孩子之间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既是孩子情感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但是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就那么难呢?心理学家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父母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感受

感受才是沟通的核心,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是对孩子好,于是对孩子的感受、想法,总是不尊重,甚至呵斥。对于拥有了成人感、自尊心的高中期孩子来说,很容易被父母的话语所刺伤而厌恶和父母沟通。

父母不了解孩子

有的父母不善于学习,或不愿了解新鲜事物,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便很难了解孩子所说的兴趣、词语、话题等。父母对孩子不了解,却仍然每天唠唠叨叨,必然会导致父母和孩子之间无话可谈。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这么一段话:“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如何与高中期孩子做有效沟通,走进高中期孩子的内心,这是现代父母所需要学习与探讨的。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

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注意尊重和信任是走进孩子内心的前提,沟通也只能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和完成。

1.保持心情平静

父母和孩子交流时,要保持心情平静,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避免与孩子争吵。如果父母过于担忧,或大动肝火,会使沟通成为情绪的宣泄。而且父母的发火,会使孩子产生排斥、逆反心理,沟通起来也越困难。

2.端正态度

高中期孩子其实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与孩子沟通中的态度与沟通的内容同样重要,甚至从孩子的角度看甚至比内容更重要。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端正态度,不要对孩子叫喊,降低说话的音量,注意肢体语言。

3.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

在沟通中,父母也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是关心和接纳孩子的。同时,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的好言行表示赞赏,对孩子的错误进行善意的批评,但不要吹毛求疵,也不要一次批评孩子多件事情,否则就失去了批评的中心和意义。

4.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需要父母进行指导和帮助。父母的指导和帮助要越具体越好,但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好和孩子一起讨论确定,听听孩子的意见。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些隔阂、问题也许能够化解掉,问题也会更清晰、明朗,容易解决。

二、掌握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是父母希望走进孩子内心所必须掌握的,父母可以通过沟通的技巧来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1.学会倾听,且允许孩子发脾气

学会倾听,这是沟通的第一步。高中期孩子学习任务重,人际关系复杂,种种问题使孩子的压力很大,因此,孩子很容易因为某件事情而发脾气。如果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父母要允许孩子发脾气。此时,父母不妨停下手边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发脾气。父母的倾听是告诉孩子:父母很在意孩子,父母在认真地听孩子的感受。

2.正确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

有的孩子性格外向,喜欢与父母交谈。父母应该多听孩子的讲话,每天全家最好有一段交谈时间,可以相互诉说自己的心声。这样孩子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并信任父母,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及时地向父母说出来。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应主动地与孩子交谈,如鼓励孩子对某一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时,父母可以给予赞扬,即使父母和孩子的观点不一致,也要耐心地与孩子交换看法,统一认识,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地愿意与父母交谈。

3.只做孩子的顾问。

高中期孩子叛逆心理比较重,父母提出的意见,即使是好意见,孩子也大都不喜欢听。因此,父母最好是细心聆听,协助孩子选择,而不是插手干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应该协助孩子仔细检讨整个件事,而孩子往往能自行想到叫人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法。”

4.平行地和孩子交谈

有时候孩子不想和父母面对面地交谈,父母可以一面和孩子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把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的内容。这样一来,孩子和父母不必互相看着对方,往往更能使父母和孩子感到轻松自在。

5.不要多问

父母如果提问过多,则很难使孩子讲心里话。因为高中期孩子毕竟逐渐成长起来了,有了自己的隐私权观念,通常不会把很多有关自己的事告诉父母。对此,父母应该多听少说,珍视孩子告诉自己的事情,不要随意地对人说出去。

“专家提醒”

对于高中期孩子,正值青春勃发的时候,非常喜欢交友。有的父母担心孩子会交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于是拒孩子的朋友于门外,以为这样就可以杜绝孩子与有不良习惯孩子的交往。

其实,这样做只会对孩子的交往不利,孩子可能会瞒着父母与别的孩子交往,使父母连孩子的朋友是谁都不知道,而且也容易激化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父母如果能把孩子的朋友请进家来,便可以在父母的视野范围里观察孩子的朋友,了解孩子朋友的家庭、特长、爱好,也可以借助孩子与朋友的交往,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心理世界、不良习惯等。因此,父母应该把孩子的朋友请进家来。

例如:孩子喜欢和朋友去饭店过生日,往往会聚会到很晚,而且孩子还可能会喝醉。如果父母在家里做一桌好饭菜,买好适量的饮料与啤酒,让孩子自己邀请好朋友到家里来,而父母在做好饭菜后再出去。这样一来,父母知道了孩子的朋友的情况,也限制了孩子们喝的酒和聚会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将孩子的争执变成一门功课

父母如果留心的话,大多可以从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有很多高中期的孩子因为小小的摩擦、争执而发生厮打,甚至出现用凶器伤人等事件。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事例,不禁让人想到关于孩子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的争执现象,啥时候才能结束?

社会中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高中期孩子同样离不开与人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孩子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孩子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那么孩子为什么总是容易与人发生争执呢?

面子心理

高中期孩子的自尊心比较强,但有的孩子不懂得自尊的意义,简单地理解为面子。出现了争执后,为了维护面子,不肯道歉,双方的冲突也就不断升级,影响了人际关系。

冲动心理

高中期孩子正处于特定的生理、心理的发展完善期,自制能力相对较弱,遇事容易冲动。当孩子与人发生矛盾时,由于冲动心理,把原本一句道歉的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扩大了。

父母溺爱

现代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与同龄孩子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为父母的溺爱教育,容易形成不肯谦让、不愿受委屈的心理特征。这类孩子在集体生活里,很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当然,除了这些原因,还有很多原因都能引起孩子的人际关系变差,如不同的生活习惯、小团体的排斥作用、封闭心理等。

心理学家认为:各种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以及青春期生理带来的新奇和躁动,使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困惑与矛盾,容易与人产生争执,此时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于父母来说,如何将高中期孩子的争执变成一门功课,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成了现代父母的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那么父母该如何将孩子的争执变成一门功课,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呢?

一、人际交往的原则

高中期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需要依据一定的交往原则。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1.尊重原则

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也是人与人心灵相通的桥梁。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也就是要求在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感情。即使孩子不认同对方的想法或看法,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而是应尊重他人的决定和选择。

2.诚信原则

交往离不开诚信。诚信,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另一方面,承诺了的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彼此间建立深厚的友谊。

3.宽容原则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孩子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处理问题常会有很多不妥之处,在许多问题上与同学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对此,孩子要有宽容之心,不要得理不让人,也不要计较对方的态度、言辞,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谅解,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孩子请教同学一个学习问题,对方没好气地答道:“没空。”孩子自然会很生气,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也许对方正在忙于自己的作业,自然没时间来处理你的问题。”这样,孩子就应等待对方忙完作业再去请教。

4.消除依赖感

有的孩子缺乏独立意识,喜欢信赖某方面比较强的人,希望别人像父母兄姐一样关心自己。这种依赖感还可能会发展成为控制欲,如要求别的孩子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复习功课,别人做什么要向自己报告等。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应及时加以纠正。

二、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

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高中期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父母可以通过教授孩子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来搞好人际关系。

1.良好的表达能力

谈话是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好形式,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手段。交往离不开谈话,有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而错失良机。因此,父母应当培养孩子良好的表达能力。

例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等活动,教孩子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

2.善于倾听

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对方创造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让孩子有机会更好地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对方交往和沟通。

学会倾听,要求孩子能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对方的谈话思路,或弄不清对方的意思;还应用简单的赞同、复述、评论等方法引导对方继续讲下去;另外不要做无关的动作,如心不在焉、东张西望、不耐烦等。这些既影响对方讲话的兴趣,又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

3.真诚的关心帮助他人

每个人都有遇上困难、挫折的时候,哪怕是别的孩子受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挫折,孩子走过去拍拍对方的肩膀安慰几句,都会给予对方极大的鼓舞。因此,父母要指导孩子,对别的孩子要及时地给予真诚的帮助。

例如:高中可能会经常调整座位,如果别的孩子搬桌子吃力,孩子可以走过去帮助他;在别人成功时,孩子可以笑着祝贺他等。

4.善于处理矛盾

高中孩子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和摩擦。此时,就要求孩子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打破僵局,或者能够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

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该如何解决问题,例如:将问题写下来;分析问题;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并订出行动计划;实行方案,并观察结果;可以建立各阶段目标,确保行动达到目标。

“专家提醒”

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成了朋友,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还需要不断地维护好朋友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朋友间交往应注意这些问题:

1.多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积极主动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友情的加深,孩子就能从朋友那儿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这对于交往双方来说都是受益匪浅的。

2.善于自知,善于知人。人贵有自知之明,孩子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才能在与人交往中使自己成熟起来,别的孩子才能更喜爱和自己交往。同时,朋友有好坏之分,孩子交往的范围越大,交往的人就越杂。孩子要学会区分好、坏朋友,避免被坏朋友拉向歧途。

3.克服成见。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价一个人,也就是成见。这种成见容易误导孩子对别人的判断。因此,孩子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对方,不能仅凭第一印象或听别人说,更不能对别人妄下定论。

4.及时给朋友帮助。当朋友感到难堪时或身处困境时,孩子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对朋友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要宽容,并帮助朋友改正。

5.加强自我修养孩子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一般来说,自我修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人际关系的质量。

如何教育自尊心强的孩子

自尊心是个人尊重自己的人格,不容别人歧视和侮辱,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情况下,高中期孩子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如,渴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尊重自己的人格和权利等。孩子也有自尊心过强的情况,例如:做事要求完美,总想表现得最好;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很差;如果在某方面比不过别人,可能会产生自卑感;为了“面子”和人打架等。

孩子的自尊心,虽然对孩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自尊心强不可否认地对孩子还是有着很多益处的。如,有着较强自尊心的孩子,大多能够肯定自己,有信心做好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做事也比较积极、热情,善于与他人建立比较良好的关系等等。可见,自尊心对孩子来说,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孩子自尊心强对于父母的教育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比较主动,能自己独立学习;忧的是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担心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自尊心强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一般都比较差,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了前进的动力。那么,父母该如何教育自尊心强的高中期孩子呢?

一、给孩子恰当地爱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但父母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也需要恰当,否则爱也会变成害。

1.付出恰当地爱

高中期孩子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和自尊心。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孩子自尊心多强,父母都要使孩子明白:父母是爱孩子的。家庭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地方,孩子从中感受到的信息应该是:虽然孩子没有打扫好房间,成绩也不太好,但父母仍旧爱孩子。同时,当父母希望纠正孩子的不妥当行为时,要善于发现孩子做得对的地方。例如:孩子铺好了床,但没有收拾桌子。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很高兴看到你铺的床,不过,现在我还希望你能把你的桌子收拾得同样整齐。”

2.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

父母付出了爱,但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或认为父母的付出和爱是理所当然,不存在感激和回报,孩子便很容易出现叛逆心理和行为。因此,父母应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爱,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

例如:父母让孩子学会理财,养成记录自己花零花钱的习惯;让孩子参加一些劳动,尝试去赚钱,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等。

3.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生理变化

高中期孩子生理变化很快,容易出现粉刺、肥胖或雀斑等现象,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特别是自尊心强的孩子,更是在意自己的形象。父母应帮孩子解除心理负担,使孩子懂得不应太在意身体和相貌的变化,因为这些问题可能是暂时的,也可以得到控制、恢复等,并积极帮助孩子治疗。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父母可以有意识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把事情做完做好;当孩子出现错误时,父母不要总是原谅,更应该让孩子思索出现错误的原因,并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有信心、有能力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期望于依赖他人,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例如:孩子因为输了球而打了别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孩子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所以孩子应当去向对方道歉。

二、尊重孩子

高中期孩子自尊心发展得很快,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才能获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

1.尊重孩子的隐私

高中期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的隐私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喜欢把日记锁在抽屉里。对于孩子的隐私,父母在心里要清楚,孩子是不愿意让父母通过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等方式得知的。

对于孩子的隐私,父母想了解,应通过平时的观察,或主动地与孩子交谈来了解。了解后,父母应给予保护和尊重,例如:父母可以给孩子的书桌加上锁,并把钥匙交给孩子,由孩子来保管自己的物品;嘱咐孩子妥善地收好和同学来往的信件,不要遗失在外面,免得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孩子的隐私,父母不要对外人随意传播,要为孩子保密。

2.让孩子能发表看法

尊重孩子,父母还应该给孩子发表看法的权利,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孩子意见的重视,感受到尊重。例如:父母在聊天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家里来客人时,父母可以把孩子介绍给客人;一些涉及孩子的事情,父母也可以与孩子商量如何解决等。

3.不要把孩子拿来同别的孩子作比较

有的父母喜欢拿孩子的某方面和别的孩子作比较,但这样做,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比别的孩子强,孩子会变得骄傲、自负;如果孩子不如别的孩子,会使孩子感到自卑,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和同学之间的相处。因此,无论从哪方面,作比较都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4.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的考验

孩子自尊心过强,容易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对此,父母可以让孩子经受一些挫折的考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孩子参加野营,忘了多带衣服,父母可以先不告诉孩子。当孩子受到了挫折的时候,父母再借助这件事教育孩子考虑事情要周全等,同时还应给孩子以鼓励,防止自尊心强的孩子产生沮丧心理。

“专家提醒”

自尊心强的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但却比较好面子,如孩子成绩好,在考试时,便总会期望自己能拿第一,如果不理想便容易产生沮丧心理。自尊心过强的孩子产生了沮丧情绪,父母在开导孩子时,应该注意这几点:

首先,父母应学会支持孩子。

当孩子认为自己表现不够好,并为此难受或痛哭时,父母或着急,或觉得可笑,无论父母心里怎么想,也要在情绪上保持冷静,同时要从心底重视孩子的情绪,要心平气和地支持孩子。父母要让孩子感到,孩子的这种焦虑是正常的;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孩子表现如何,父母都很疼爱孩子,并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解决这种问题。

其次,应帮助孩子放松。

当孩子产生了沮丧情绪,父母应避免提到引起孩子沮丧的问题,尽量让孩子放松。例如,孩子学习上出问题了,父母应让孩子自己去学习检查、反省,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督促孩子。孩子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孩子做做别的活动,放松一下。

最后,从多种角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在节假日或双休日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参加多种多样的活动,给孩子创造更多地展现自己的机会,从多种角度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减轻孩子在某方面的压力。

不为孩子的“慢吞吞”而动怒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做事慢吞吞的情形很是感到头疼,每次父母让孩子做事,都需要父母去催。这让很多父母感觉自己整天像个“赶鸭子”的人,一直在孩子后面催促:快、快、快!但,孩子却不为所动,即便父母催促声声,孩子还是慢吞吞。甚至有的父母觉得孩子似乎除了玩,就没有着急的时候。

要改善孩子慢吞吞的情形,父母不能只顾着发火,必须了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从心理学来看,孩子慢吞吞大多有这几个原因:

抵触情绪

高中期孩子成人感增强,渴望独立自主,希望能自己做事。如果父母对孩子用命令式的语气说话,孩子就会有抵触情绪,他们故意慢慢做,作为对父母的隐性反抗。

缺乏信心

孩子如果缺乏信心,也容易出现慢吞吞的情形。缺乏信心,孩子怕出错、被骂,因此,孩子便有些慢吞吞的,畏畏缩缩的。如果父母在此时责备孩子,孩子就更慢了。此外,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过低,也会出现慢吞吞的情况。

父母过于照顾孩子

有的父母为了孩子专心学习,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不让孩子为这些事情操心。而时间一长,孩子知道如果自己不做,父母也会帮助自己做。因此,孩子也就一点也不着急,不管父母怎么催孩子都无动于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和生活节奏也非常快,如果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的话,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将非常不利。那么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慢吞吞的习惯,让孩子的节奏能够快起来呢?

一、不要为孩子慢吞吞而动怒发火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慢吞吞总是非常着急,不断地催促孩子,但父母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催促不仅不会使孩子快,反而使孩子会更慢。因为高中期的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基本完善的时期,孩子的成人感非常强,渴望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此时父母的发火,会使孩子认为父母是不尊重自己,而故意用行动缓慢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因此,在孩子的动作比较慢时,父母应保护、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在言语上不要过激。

二、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

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一定的期望,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并在孩子的耳边不断地唠叨,孩子会觉得目标过难,或过容易,在精神上容易倍感疲倦,从而产生懒散、消极情绪,行动上也会慢吞吞的。因此,父母要与孩子沟通,了解什么样的目标适合孩子,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

三、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做事过于慢吞吞,可能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对此,父母可以改掉事事包办的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事。这样,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消除慢吞吞的行为。

1.从小事做起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自己的事情。例如:父母可以安排孩子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扔垃圾、准时起床、洗衣服等。当父母觉得某些事情孩子可以做好,或孩子认为自己可以做好,父母就应该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去做。当孩子自信自己能做好的时候,再给孩子规定时间,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提高效率,逐渐改变孩子慢吞吞的习惯。

2.理财能力

自理能力还需要孩子能够学会对钱财的管理。高中期孩子大多有自己的零花钱,但很容易因为计划不当,或因为没有计划,而在最初的时间里把钱花光。赶时髦、讲排场的社会风气对孩子也有相当的影响,对于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相当不利。

因此,父母应当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引导孩子注意考虑:日常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需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让孩子明白,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根据这些原则,让孩子来制订孩子每个月的“消费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3.养成习惯

当孩子养成了自主做事的习惯之后,习惯的力量便会约束、督促孩子,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去做事。因此,父母在孩子能够主动做事的时候,应注意引导孩子,给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孩子要达到的目标,并经常检查督促,务必让孩子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孩子慢吞吞大多是缺乏时间观念,父母可以使用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让孩子明白时间如果没有利用好的话,便容易影响到想做的事情。

例如:孩子早上起床慢,到学校可能迟到,对于自尊心强的高中期孩子来说这种迟到的感觉很不舒服。因此,父母不妨偶尔让孩子慢吞吞一次,让孩子独自去承担慢一拍的后果。当孩子知道慢一拍会导致什么后果,可能会促使孩子在以后努力跟上别人的脚步。

此外,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孩子对时间利用的计划性。例如:教会孩子根据事情的先后难易等来决定做事的顺序。父母通过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孩子做事慢吞吞的行为。

“专家提醒”

对高中期孩子而言,挫折对孩子有很好的磨砺作用。如果父母挡住了孩子面对挫折的机会,孩子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成本去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与沮丧。“失败为成功之母”,这句话也显示出了人在逆境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顺境中多的道理。同时,挫折对于孩子慢吞吞的性格而言,还有很多特殊的好处。例如:

1.增强孩子的自立能力。高中期孩子的自主意识很强,希望能够独立地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但独立解决问题需要孩子拥有足够的信心、勇气和经验。而孩子战胜挫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获得信心、勇气的过程,也就增强了孩子的自立能力。

2.带来荣誉感。当孩子学会把挫折看成是挑战,不愿意马上放弃的时候,孩子就形成了坚持和不退缩,拥有着挑战自我的荣誉感。孩子的荣誉感越强,面对学习、生活中让人头疼的挫折,会更能坚持和不退缩。

3.学会反思。孩子面对挫折,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这就使孩子学会反思,思考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认识到犯下的错误之后,便能想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克服挫折。

不可忽视高中期孩子的害羞之举

露露的成绩很好,还会演奏多种乐器,但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却很害羞。每当老师上课提问时,她都把头埋在书里,不敢抬头与老师的目光对视,表现得很张紧;一旦被叫起来当着大家的面回答问题,她就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有时还浑身发抖;在班级活动时,老师希望他上去给别的孩子表演一下乐器,他却红着脸始终不肯上去……

心理学家认为,害羞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性格内向;父母教育不当;缺乏自信;受过较多的挫折,长时间独自一个人看电视、上网等。

对孩子来说,害羞的感受是痛苦的,是不想再次经历却又无法回避的。当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和谐、愉快地进行交往时,害羞的孩子似乎就成了异类。

孩子的害羞之举,不仅使孩子在人群中显得另类,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危害。危害具体表现在:

◎难以与人交往

孩子害羞,与人说话时总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容易使别人产生疑惑与误解,不愿意和孩子交往。而且时间一长,还会导致孩子沮丧、焦虑和孤独感,对别人也会越来越软弱、冷漠,人际交往上更加困难,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不利。

◎容易受伤害

孩子过于害羞,便难以清楚、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情,因此在受到了伤害后大多选择沉默,这样孩子受了伤害也难以让人了解;同时,孩子害羞,难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众人中,孩子的意见便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孩子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影响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害羞会对自己的形象过分担心、敏感,容易感到自卑,所以,害羞心理对孩子的自尊心也有很大的影响。

高中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黄金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应该是风华正茂,有理想,有抱负,大方、开朗,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而不是怕生、羞涩。因此,父母对于高中期孩子的害羞之举不可忽视,应帮助孩子改善害羞心理,让孩子能够大方、开朗起来。那么,父母该如何指导和帮助孩子呢?

一、正确对待孩子

孩子害羞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而且形成时间也比较长,如果父母心态过于焦急,反而不利于帮助孩子消除害羞心理,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对于孩子的害羞心理要正确地对待。

1.接受孩子的害羞心理

孩子天生就有着不同的性格,有些友好、外向;有些胆小、害羞;有些则徘徊于两者之间。父母对于孩子的害羞心理要勇于接纳,并把孩子的害羞心理当成孩子个性中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的害羞是缺点,感到不满和难受,甚至当面指责、否定孩子,更会引起孩子的退缩行为,使害羞情况加重。

2.不要宣扬孩子的害羞

孩子不善于人际交往,虽然父母在孩子外出时提前告诫孩子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等事项,但孩子在遇到外人时表现依然是一副害羞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有的父母向别人说孩子害羞,不爱说话。其实这种情况是十分不妥的做法,只会加深孩子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只会使孩子更加害羞。

3.理解孩子

孩子害羞对于很多事情都会缺乏自信心,对此,父母应该理解、体谅孩子害羞的心情,尽量避免在外人面前命令孩子做他不愿意或不会做的事。例如:不要让孩子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父母应使孩子感到安全,若知道在某种环境下,孩子会出现焦虑不安,就不要强迫他进入那样的环境。

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害羞的孩子大多是因为没有信心去解决生活中的压力或冲突,而产生害羞和逃避的行为。因此,父母应该从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入手,把孩子的自信心提高,这样克服孩子的害羞心理也比较简单、容易。

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寻找并正视孩子自己的特长、优点;给孩子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告诉孩子害羞不是缺点。

三、让孩子学会交往

孩子越是害羞自卑,越是需要与人交往,沟通。父母可以及时地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让孩子能把自己的心灵敞开。当孩子感受到了别人的喜怒哀乐,心胸就会变得开阔,敢于向别人倾吐心声,了解别人,改变害羞心理。

1.增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

如果孩子很少与人交往,父母可以经常请孩子的朋友或同学到家里来,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让孩子有机会接触人,并学习如何交往。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团体类活动,为孩子拓展人际关系及社交天地,增加孩子的与人交往机会。一般来说,最初比较适合在孩子感到安全的环境里锻炼孩子。

2.给孩子心理暗示

当孩子到了一个陌生场合,或公众场合,感到紧张、羞怯的时候,父母可以指导孩子进行心理暗示。例如:孩子可以暗示自己镇静下来,什么都不去想,把面前的陌生人当做自己的熟人一样,或对自己不断地强调,一定能行,以消除紧张、羞怯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非常怕羞的人,如果能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以后,随之而来的将不再是羞怯,而很可能会是滔滔不绝。

3.及时地给孩子适当地引导

当孩子感到害羞,父母应给孩子引导,使孩子有正确的观念。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以引导,孩子很可能会认为逃避便能解决问题。

同类推荐
  • 妊娠期答疑解惑手册

    妊娠期答疑解惑手册

    本书针对育龄妇女和妊娠期妇女介绍了孕前准备、孕期保健、分娩准备、准爸爸常识、孕妇监护等内容。
  • 孩子,男生为什么讨好你

    孩子,男生为什么讨好你

    本书将自己通过生活磨练所获得的种种经历、感悟,以及父亲内心深处对女儿的期望、心疼、担忧,以最随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告诉他的女儿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不必过多地在意别人的言论和评价,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就很好了。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对任何人来说,注意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遗憾的是,今天的很多孩子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只有打开孩子的注意力之门,才能真正挖掘出孩子的潜能。本书从注意力是孩子心灵的窗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与危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专注的环境、全面提升孩子的生活品质、利用孩子的兴趣提升注意力、重视调适孩子的不良情绪、教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对孩子进行注意力训练这9个方面,全面阐述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并给出了改变这种情形的有效方法,从而帮助妈妈培养出一个做事专注的孩子。
  •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如何做孩子性格好: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秘诀

    一个人具备什么样的性格,有先天的因素在里边,但影响更大的是后天的因素。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孩子与父母双方的性格都有很大差异,比如: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孩子的性格却又比较外向。所以说,人的性格,往往更取决于他后天所受的教育。一个人在未成年的时候,性格尚未定型,有很大的可塑性,是接受性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如能培养出良好的性格,对他的一生将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 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如何批评孩子才肯听

    没有哪位父母敢说自己的孩子从没犯过错,因为那是不现实的。没犯过错的孩子,根本谈不上成长。可是,孩子犯错了就能成长进步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帮助孩子以犯错为契机,增进对犯错的认识和了解,努力汲取经验,认真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使犯错成为孩子进步的推动力。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小瘪三

    网游之小瘪三

    本着吃饱饭的想法加入了职业游戏玩家的行列,走一步算一步,活一天是一天
  • 凰啸九天

    凰啸九天

    “晏妹妹,我带你去看落霞峰好吗?”“穆大哥,我等你回来娶我!”一个胸怀天下,一个温婉如花。彼时的约定言犹在耳,只是再相见,已不似从前。“边关大战恐就在近日……穆大哥请万念自己身子,勿让妹家中担忧。”舍了胸中牵挂,只为……能与他一起,守护家国。
  • 神魔齐舞

    神魔齐舞

    我心不入魔,万事奈我何?他从小就没了爹娘,抚养他长大的师尊最终也死在自己面前。少年郎一步步走来,等他报了父仇、救回娘亲、重振宗门接受众人膜拜时,真正的杀戮才刚刚开始……《归葬经》开篇曰:“众人终死,皆归于土;生有来处,死葬归途。“
  • 千年风雅之悬花镇

    千年风雅之悬花镇

    不入风月场,千年风雅枉风流。说书人关于上古翼神道渊,十三阙诸神,还有华商仙君一众的故事。细细品味只道是寻常。他们站在那世界的罪恶里,沐浴灼光,微笑着从容走过八荒,抬眼可见众生百相。第一部悬花镇他玄诡是谁啊,堕落神界的凡人,杀戮之旅中遇见一个前来拯救世界的神,那个神还主动献身,他玄诡真是何德何能。他薄浣是谁啊,高高在上的十三阙第三阙主救赎混沌洲的鬼灵却情迷意乱,他被想要曲线图存却反被骗去神源,他薄浣不过是心甘情愿。
  • 杀帝重生在都市

    杀帝重生在都市

    杀帝赵光因遭人暗算身亡,元神逃走,来到地球之上,附身于某宅男赵光身上,准备借着赵光的身体重修武道,然后回去报仇。然而,在末法的地球,一切都那么的艰难。杀帝赵光靠着杀戮,扫出一片天空,为自己,为身边的人,更是为将来杀回去……
  • 销售要懂微表情

    销售要懂微表情

    作为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学会从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中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就可以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提高辨别客户的能力,顺利地窥探出客户的情感变化,找寻出令客户迟疑的真正原因,从而让成交变得轻而易举。本书教给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观察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来感受客户的思维、感觉和意愿,如何运用自身细微的肢体语言来向客户传达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促成交易。
  • 帝少的二嫁萌妻

    帝少的二嫁萌妻

    嗷呜,醒来就发现身边躺着某个惹不起的男人,她拾起衣服就要火速逃走。一只大手拎着她的后领,淡淡地说道,“我们来谈谈负责的问题。”“负责?我不用你负责啊。”“是你对我负责!”他挑了挑眉,“你以为总裁是这么容易被睡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异界修仙

    重生之异界修仙

    “没想到这世界上真有死在女人身上的男人!”死前,刘磊极度幽怨地咆哮。
  • 末日之宅男又如何

    末日之宅男又如何

    给你一个机会拯救世界你干不干?不干。那给你一个机会君临天下你干不干?考虑。给你五百万,各色美女来一打你干不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