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91500000028

第28章 谷畦嘉禾

神农获嘉禾之地

神农泉下没几步远,就是“五谷畦”。“埒(田埂)中曰畦”,畦就是积土为埂成长方形的地块。圭是畦的最初文字,可见五谷畦的名称与最初的氏族领地标志“土圭”直接相关。

《羊头山新记》记载:“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种。”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焉。五谷畦面积约在五亩以内,按周边地形,井子坪范围包括神农井在内,也大不过几十亩。再向下十几米远就是古地名“西马场”。

相传炎帝神农氏在“五谷畦”获嘉谷、亦称嘉禾。

《路史》记载:“醴泉书》断云:上党羊头山嘉禾八穗,炎帝乃作《穗书》,用颁时令……《风土记》:神农城在羊头山上,下有神农泉,为神农得嘉禾处。《地形志》亦云:得嘉禾之所。”

《四州文献》记载:“神农之兴,百谷滋阜,羊头黍为律,上党禾为书。是以丹梁,似盖香露成池,因有豢龙之圃,时丹雀衔九穗禾坠其地者,帝拾之以植於田,食者老而不死。赤松子其著也。稻粱麦菽粒我蒸民,遂为先代饮食之人。”

乾隆《高平县志》记载:“封禅文》云:寻一茎六穗于苞,注者张铣以六穗谓嘉禾……盖嘉禾,谷也。”

《嘉禾堂记》记载:“嘉禾堂:在高平县治厅事后。金皇统三年,县境产嘉禾,县尹任致远取以名堂。”

《泽州府志》记载:“代宗大历五年十一月,泽州嘉禾生。是岁,大有年。”

“皇统三年八月,高平嘉禾生。”

“明洪武二十年,陵川嘉禾一茎三穗;二十五年,泽州嘉禾异亩同颖。”

《玉海》记载“神农因上党嘉禾八穗乃作《穗书》”。

河南嘉禾极罕见,获嘉县即以曾获得一次嘉禾而得县名。

《拾遗记》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这段文献记载给我们传递了两个重要信息:

首先是丹雀。《隋志》和《山西通志》里都记载高平有丹雀,当地称作赤雀,这是高平特有的一种象征“祥瑞”的鸟类。古文献常有“赤雀降祉,玄龟效灵”“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雀绿龟,嘉瑞相寻”“赤雀苍乌,野蚕天豆,嘉禾合穗,珍木连理。神瑞休征,洪恩景福,降赐无疆”等。为此,历代帝王常专程或派官员去高平捕赤雀,捕捉数量都详细记载于宫廷档案。如:

《隋书》记载:“隋高祖开皇元年二月甲子即位,是月京师庆贺。见三月辛巳,高平获赤雀,太原获苍乌,长安获白雀,各一”。

“隋文帝开皇元年二月辛巳,高平获赤雀”。

《魏书》记载:“周武帝建德六年,高平获赤雀”。

可见,丹雀为高平独有。

其次是九穗禾。一般农作物都是单穗,如小麦、谷子、高粱等,虽个别有两穗者,第二穗就很小且不饱满。唯一有一种作物是多穗,就是“黍”。黍一般多至4—5穗。偶然出现6穗就很罕见,称“嘉禾”,必须上奏朝廷,作为天降“祥瑞”,是特别吉祥的征兆,改朝换代、封禅大典、举兵灭寇等常以此为依据。神农氏获得九穗禾,更是极为罕见的嘉禾。“禾”字比“木”字上边多一笔,甲骨文可见是一株苗,比“木”字多出了穗下垂的象形字,由此标志农耕时代到来。

因此,丹雀与九穗禾都是高平及羊头山独有,炎帝神农氏获嘉禾处非高平莫属。《泽州府志》因此记载,“炎帝尝百草至羊头山得秬黍”。

“帝乃拾之,以植于田”的既然是“九穗禾”之“黍”,“黍”又有许多品种,而神农氏在此获得的是“嘉禾”,那么何种“黍”为“嘉禾”呢?

何谓嘉禾

据《广志》记载,黍的种类有牛黍,稻尾黍、秀成赤黍、大黑黍,秬黍、温屯黄黍、白黍、鸳鸯黍、白蛮黍、半夏黍、岖芒、黄燕鸽等,嘉禾必在其中。

但是,各种古文献记载互有不同,尽管有《汉·律历志》记载“以上党羊头山黍度为尺,以定黄钟”,《潞安府志》之“秬黍出羊头山,定黄钟之律,以生度量权衡”的具体记载,羊头山唐碑称炎帝神农氏在羊头山“取黍稷之甘馨,充虚济众”,在此山似乎没有疑问。但“秬”字或是秦汉加偏旁部首归类后产生的字,之前应该为“巨黍”。那么到底哪种黍能够称为“巨黍”呢?

《秬黍说》记载:“古名上党郡,谓其地极高,与天为党,说苑谓高田,宜黍是也。”即使只考察羊头山之黍,按《隋·律历志》记载:“上党之黍有异它乡,其色至乌,其形圆重,用之为量,定不徒然。志云:有黍两畔,其南阳地黍白,其北阴地黍红,因之以定黄钟”。按此说来,也有三种黍在范围之内需要区别。到底是其中哪一种,必须筛选。

据《诗经·大雅》记载,“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沈括《梦溪笔谈·药议》记载“秬、秠、穈、芑皆黍属,以色为别,丹黍谓之穈”。显然神农氏获得“诞降嘉种”、即天降之“嘉禾”,在“秬、秠、穈、芑”四种之中。既然说了四种“诞降嘉种”,记载神农氏“帝乃拾之”的到底是具体的哪一种,还必须一一区分清楚。

“秬(ju),黑黍、嘉谷”,是羊头山特有的一种“黍”。“秬”字去禾木旁就是“巨”,显然是一种籽粒较大的黍种类,黑色。

“秠(pi)”,也是黑黍的一种,即“秠亦黑黍”,特点是一稃二米。“稃”是谷粒外皮,例如小麦脱去的皮就是麸子,“稃”“麸”同音同意。因此“秠”就是黑黍中一个壳里有两颗谷粒的一种。

“穈(men)”,嘉谷的一种,“丹黍谓之穈”。禾未秀为苗,扬花为秀,秀而为禾。禾茎有赤白之分。“穈”即禾茎为红色的黍。

“芑(qi)”,嘉谷的一种,白黍谓之芑。

那么,这四种嘉谷之中,会是其中哪一种呢?《泽州府志》记载“谷之属:粟、黍,高平有红白青黑数种,黑秬黍可准钟律”。因此,红、白两种可排除。

既然以“黍”度量定尺度,“秠”一稃二米大小不等,虽属黑黍,也应排除。

筛选下来,即为黑色秬黍。

据《管子》描述:“其种大秬细秬”,即秬黍的特点一是“大”,二是“长”,并非圆形。因此累黍为尺时有横累与纵累之分。“上党秬黍,佳者纵累八十一枚,横累百枚”,即为一尺。不合此标准者“慎勿误用”。

《隋书·律历志》:“上党之黍,有异他乡……用之为量,定不徒然”。晋朝未用羊头山之黍定律历,致“今尺长于古尺几半寸,乐府用之,律历不合;史官用之,厉象失占;医署用之,孔穴乖错”(《晋书》)。北宋朝廷改制大乐,初时取京郊黍定律铸钟,至钟音不准。后不得不改用羊头山黑黍(《宋史·律历志》)。至明代,朝廷制律历,仍“以羊头山黍中者……以定律尺之度”(《律尺说》)。明代皇亲贵胄、律历学家朱载堉为了研究十二平均律的基本理论,亲自跋山涉水,来高平羊头山考察,他的《乐律全书·羊头山新记》记载,“律家考黍,率曰羊头山”,即指此。

北魏《风土记》记载:神农城在羊头山,其下有神农泉,上有古城遗址。神农井:古城下六十步有二泉,左泉白,右泉清。泉侧有井,所谓神农井是也。五谷畦:神农泉下地名井子坪,有田可耕,相传神农得嘉谷于此,始教播种,谓之五谷畦。羊头山秬黍出此。

至此,根据多种古文献不同角度的记载,终于准确定位羊头山黑色秬黍,为炎帝神农氏自丹雀坠地得之“嘉禾”。

上品秬黍

《齐民要术》曰:“黍可以为酒”,这种酒名为“秬鬯(chang)”,是古代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的香酒,用于祭祀,鬯草就是郁金草。“鬯”字上部似容器中有酿造原料,下部是“匕”,即为“勺”的象形字。“鬯”字的字理即为容器中的原料酿造流出被承接的液体为酒,“鬯”即酒,鬯草就是酿酒用的草。《左传》曾记载“秬鬯一卣”,“卣(you)”字形是椭圆口、有盖和提梁盛酒的器具象形字,字形正是有盖与提手、容器中有物。“卣”与“有”同音同意,如同“有”字。甲骨文“有”字上为“手”字形,下“肉月”即“肉”,即手拿肉为“有”。“秬鬯一卣”之意如同“黍酒一壶”。

又如河南安阳殷墟有一片甲骨卜辞为“丁酉卜,贞:王宾文武丁,伐十人,卯六宰,□六卣,亡尤”。这是记载的丁酉日的卜辞,占卜者问:“王宾祭文武丁,杀十人,宰六头牛,香酒六壶,没有祸尤吗”?这说明国家级祭祀,确实使用秬黍酿造的香酒。

因此,祭祀用的酒以秬黍、黑黍为主酿造,而秬黍本身就是黑色,二者是秬黍的不同称呼。虽然多种粮食都可以酿酒,最早的酿酒原料却是“嘉禾”之属的秬黍,这种酒以后专门用来祭祀,显然有着炎帝神农氏“获嘉禾”的文化内涵,嘉禾也有了吉祥、祥瑞的文化意义。

周朝初期,周成王封其弟叔虞到唐国、即随后改称晋国的山西地区做诸侯。因田中出现“异亩同颖”,即两块田中同时出现相同的嘉谷,立即专人送往山东的平叛作战前线,以此“祥瑞”激励前线三军奋勇作战,终于取得胜利。可见古代“嘉禾”作为祥瑞征兆的巨大群体心理作用。

禾类作物未秀为苗,扬花为“秀”,秀而为禾。历史记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诞生时,正值禾类作物扬花。其父特为他取名刘秀。又因其掌纹一手为“文”,一手为“刂”,认为将来定是文武双全非一般人,造了个字“刘”以之与“劉”区别。后来刘秀果然灭了篡政的王莽,登基称帝。

“黍”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作物种类,能够得到我国古人如此崇高的评价呢?古文献多有记载。

“北方因地处高寒,不生五谷,黍早熟,故独生之”——孟子。

“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尔雅·翼》

“黍生于榆,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黍生于巳,壮于酉,长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忌于丑寅卯”——《杂阴阳书》。

综上所述,“黍”耐旱、早熟、成熟期一百天、大暑时种植,故“黍”“暑”同音。

黍在“大暑”前后下种,随后发芽、抽穗、灌浆等生长阶段恰逢秋季,黄土高原干旱山区一年中有限的雨水恰好集中在这个阶段,有效地促进了黍的生长。待生长到一百天霜冻之前,黍已经成熟收获。有此特性,黍就可以在麦收以后补种一季黍,多收一季粮食,或作为春庄稼受灾后的补种品种,成为粮食增产与保障的最优良品种。

根据现代科学分析,“黍”对水分的利用率极高。《中国农业发展史》记载:“粟、梁、麦、玉米、大豆,粟的水分利用率最高,粱次,玉米又次,麦比粟需水多一倍,豆需水为粟三倍”。在最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即使其它农作物枯死绝收或减产,减产最少因此收获最有保障的也一定是黍。农谚“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里旱死粟”。

甲骨文里“黍”字出现极多,共发现79个。其象形为一株带有明显特征的黍禾苗与水流。可见为造字阶段使用最久者,是表明与水的特性有关的一种植物,或与能够酿酒有关。“粟”显然出现较晚,仅发现16个甲骨文字形,明显属于禾谷类苗,与“黍”字相似,或没有用以酿酒故无水的字形。

古文献常“粟”“黍”通用,《诗经》常“禾黍”并称,且黍的使用概率多于粟(谷子),汉代改称“粟麦”。粟常泛指包括黍的谷类作物,黍是其中的大黄米。

黍对水分有最高的利用率。因此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种植黍稷类作物,最易于“保证收获”。这在原始农耕初创时期,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的神农时代,仅靠渔猎已经难以维持氏族生存,“保证粮食收获”几乎等同于氏族的生死存亡。炎帝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即加重植物食品的比重,减少肉食“杀生”的比重,正是渔猎游牧文化转型期的重要特征。

那么最能保障收获的黍,就成为最重要的农作物。山西省的降雨量规律,是由晋东南向晋西北递减。上党地区为山西降雨最多的地区,这是农耕文明必然地诞生于晋东南的自然依据。祭祀的贡品之中,黍为先,桃尚且未能列入。

文献记载:“孔子先食黍,以黍为五谷之先,桃为五果之下,故舍不用耳。”可见,孔子在饮食上,把黍看得比桃重。高平至今仍产一种雪桃。这种桃生长期为9个月,于下雪时成熟采摘,故名“雪桃”,“其雪桃亦用黍,以黍粘去桃毛也”。因雪桃耐高寒,糖分积累多,脆甜无比。古籍记载黍与雪桃,且将二者并提绝非偶然,都与产地高平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汉书·地理志》记载:“羊头山世靡谷”。在五谷畦试验田里,炎帝神农氏或许试种过多种农作物,但其他作物对农时节令要求较高,对水分的利用率低,收获的可靠性难以与黍相比。实践证明,秬黍早熟,能耐旱抗逆,对杂草有顽强的竞争力,是农业初创时期适应性最强,最有收获保障的作物,也是炎帝神农氏最早培育划时代的农产品。

黍在古代有粘鞋的用途:《尔雅》记载:“古人作履,黏以黍米,谓之黎”。《说文解字注》记载“黎,履粘也……作履粘以黍米也”。《辞海》对黎字的注释是“古时用黍米做成胶质,用以粘鞋”。“黎”字是“黍”字加一个变形的“人”字,黎即黍人,种黍谷吃黍米的人,穿黍米黏鞋的人。上古时期以“黎”字为族名的,是蚩尤九黎族。《尚书》记载:“黎民,当即九黎之民”。九黎族,即擅长种黍吃黍的部族群体,首领是蚩尤。炎帝姜姓神农氏碟谱,蚩尤为炎帝支系柱公的七世后裔。这样,“黎”字与“黍”紧紧连在一起,发现“黍”的炎帝神农氏族,与“黎”“黎国”“黎明即起”“黎民百姓”“三苗九黎”等就内在联系、割舍不断了。

黍的另一个优良特性是适应生土,古代农书《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稷田,新开荒为上,大豆为次,谷为下”,即黍稷最适宜作新开荒田的先锋作物,而且黍稷为首,豆次之,其它谷又次之,因此黍稷豆三种谷物都列入最早的五谷“黍稷豆麦麻”之中。稷为小米,是黄土高原干旱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主食军粮,因此有“小米加步枪”之说。

豆就是菽,文献中五谷常记载为“黍稷菽麦麻”,因为有根瘤菌充实养分,豆的营养价值很高,军队作为营养品配发,毛泽东主席很看重菽,作词就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现代社会尚且如此,农耕初创时期,山西高原干旱土壤及农业环境恶劣,黍稷豆的作用与价值就更无可比拟。

黍的种植时节是,“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稷,与稙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离离,种黍时”,“椹离离”就是果实下垂。其时节一般应以桑椹由青转红累累下垂、丰美多果实之际较为合适。尽管如此,这里所说种植的上、中、下三个“时候”都是可以的,只是相比较三月最好,四月次之,五月再次之。这里所说的月份应该是沿用到后来的夏历,即夏禹时期统一使用的历法。

累黍为尺既定,农耕的一整套规范便随之而定。

农耕规范

《农业科学技术史稿》记载:“农田沟洫系统,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圳’(即畎圳),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民间广寻,深二仞,谓之‘浍’。专达于川,各载其每其名”。

“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即宽6尺,长600尺,为一标准亩。《风俗通》曰:“古者二十亩为一井,应为市交易,故称市井。皆为八家共一井也。”《孟子》曰:“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此古井田之制。井田制在不同的时代井田的尺度、内容是不同的。

《黑暗传》中所提到的羊头山,是唯一具有炎帝神农氏族特征得名,并有大量炎帝神农氏遗迹和文化的地方。

如果说华夏文明起源于采摘第一粒谷物种子的手,那么这只有意识寻找并获得嘉禾之手就是炎帝神农氏始祖之手,获得之地就是羊头山,谷种名称即为嘉禾(嘉谷)黍种,实验种植地就是五谷畦。那么这里就应该是华夏农耕文明的源头,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最先在这里发现优良黍种,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耕耘、播种、收获,使农作物种植成为一项投入时间、劳力,即可有粮食收获并可用于产品交换的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由此形成人民定居,因此又带动了畜牧业的发展。原始社会的发展终于由量变到质变,渔猎经济开始里程碑式地转向农耕经济,彻底解决了人类的食品危机。

过去,人类需要漫山遍野渔猎采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温饱,中华民族长期面临着生存危机,这个危机以第一粒嘉禾的获得为标志得以基本解决。以黄土地上第一块五谷畦为标志,上党盆地农业率先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标志着中华先民的生产方式由渔猎到农耕,生活方式由游牧到定居的伟大转折,迎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文明时代,即农耕文明时代。

《山海经》里共有18处记载不同地域居民“黍食”“食黍”“膏黍”等,便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如《山海经》记载:“有司幽之国……食黍,食兽”,“有白民之国……黍食”,“有黑齿之国……姜姓,黍食”。而记载“食稻”“膏稻”“稻米”的仅三处,从比例上看,显然当时普遍以居山区种植黍为主。直至周朝按《周礼》的记载,还是“谷宜黍稷”。

从《山海经》、《诗经》中可以看出,“黍”字的使用概率远远大于“粟”。黍又因其黏性大,食用后消化时间长,能持续提供能量维持体能,是一种极好并可不断再生的食源。随着植物食品来源的开发成功,中华先民由捕鱼打猎为主、采集种植为辅的渔猎生存形态,逐渐过渡到种植业为主,捕鱼和舍饲家畜为辅的农耕文明生存形态。为粮食作物配套餐具的制陶业也随之应运而生。

我国古代称粽子为角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骛角黍,《本草纲目》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古曰粽,曰角黍。”可见粽子的历史由来已久,而最初做粽子的主要原料就是黍米。“粽”字为各种谷米类综合之意,粽子可以包多种谷物,但最初以黍为主、为宗。粽子是自黍出现以后,早于粥、饭出现的古老食品,在炊具还没有被发明之前,用大的树叶包裹着黍米和水用火煨熟而食,这就是最早的粽子。

黍和栗(谷子)都是最早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黄土高原的作物,但黍的起源比栗的起源年代还久远,据考古发掘的碳化籽粒同位素测定,黍的起源和驯化至今已有10300年,而栗为8700年,可知采集的历史比农耕的历史更为久远。

考古学上的仰绍文化早期,是与炎帝八世的传说相一致的。这种文化已经不是狭小的区域文化,而是通过和平交流或部落战争,迅速扩大散播,成为覆盖中国北方地区,几乎居于垄断地位的文化形态。

《竹书纪年》记载:“神农驰于中国,于是南至交趾(今湖北长江流域),北至幽都(今北京一带),东至旸谷(《淮南子》中称为日出之所,今山东泰山一带),西至三危(山名,今陕西省),莫不从其化。”可见解决食物来源的农耕种植一旦发生,就会迅速扩散至可能扩散到的所有地方。能够改变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就是一场革命,一场农耕革命。

北魏贾思勰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就以大量的篇幅,对晋东南农业科学和技术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前期的晋东南农业发展,就为民间食俗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潞安府志》记载:“上古神农尝百草至羊头山得黍,有凤凰巢于天冢冈遂名凤凰山(今潞城境内)又得嘉禾”,这说明至少在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晋东南从事渔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历经五千年直至明末清初,晋东南的粮食种类发展的比较齐全,《潞安府志》记载,上党农作物有黍、稷、富麦、春麦、草麦、高粱、大豆、小豆、豇豆、绿豆、扁豆、荞麦、莜麦,苦荞麦、麻子、土豆、薯类等。清末民初又引进玉米、水稻等品种。

春、秋季节,民间还摘取杨树、柳树嫩叶,开水沥后腌酸菜做早晚餐的配菜;摘取槐树花、榆树花(榆钱)洗净,同粗玉米面混合搅拌,制成干粮做主食;摘取香椿树嫩梗和叶洗净,开水泼一下切成碎末,用葱油、精盐调拌做小菜佐面条与和子饭,以及用于烹饪原料;地头岸边,草丛山坡的苜蓿苗、扫帚苗、灰灰菜、蛐蛐菜、甜根菜等野菜、都可以用开水沥去邪味,冷水浸透,挤去水分,切碎,放葱油,精盐调拌入味做配菜;雨后在草丛山坡拣回的地木耳(农家叫地圪挛),可与粉条,豆腐,鸡蛋配制成素馅蒸饺子;小蒜、野韭菜可腌制韭花佐馔而食。

《大戴礼记》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尽管食五谷使中原人种的爆发力、持久力低于北方、西北边陲的食肉民族,华夏民族常常受到游牧民族剽悍魁伟之躯的侵掠,但农耕文明却使人类拥有更多的智慧和创造力抵御外来的挑战。世界历史上无数显赫一时的帝国由于异族的侵略而灭亡,却没有哪一个民族最终征服中华民族。反而是诸多游牧民族不断被华夏民族融合、同化,农耕文明正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生命力所在。

同类推荐
  • 草原猛士的旅程

    草原猛士的旅程

    广袤无垠的草原,气候类型多样,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还生活着许多可爱的野生动物。但是由于人类对草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危机人类与动物的生存环境。如何保护草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成为人类面对的课题。
  •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本书主要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西部生态环境问题、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生态教育、西部地区生态实践——以宁夏为例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民族地区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时提供决策咨询。
  •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地理概况(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小学生们可以跟随本书巡游世界地理,踏遍大洲,游遍大洋,饱览全球的壮丽风景,了解地质环境的变迁,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小读者们足不出户,将天下风貌一览无遗。浩淼的宇宙,蔚蓝的星球,风雨云电的洗礼,沧海桑田的变迁,神秘的自然地理待我们探索;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960万平方公里江山如画,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待我们了解;更有五大洲风情、黄白黑皮肤的民族创造的精彩纷呈的地区文化待我们追寻。
  •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原创技术发明方法:自主创新源泉

    本书运用支点成功学理论,系统阐述了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原创创新,深刻揭示了原创技术发明方法。作者在深入研究西方科学技术发明历史的过程中,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突破西方专利壁垒的高度,提出了支点创新力理论和方法;它以苏格拉底“转动自己”和阿基米德支点“尤里卡”内涵为源,从科学技术发明史上众多经典案例中,总结了顿悟——发现科学规律——产出原创技术原理——原理转化原创技术原型——在不断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品牌、标准……原创成为一切创新的源泉。本书为广大读者掌握技术跨越发展之道,提升个人发展竞争能力,突破跨国公司专利壁垒,展开了独到的路径;这是一种全新的原创创新思维方法。
  •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从环境的整体出发,研究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类受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在生产物质财富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于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虽然古已有之,然而真正引起重视,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
热门推荐
  • 王俊凯:对妹妹好点

    王俊凯:对妹妹好点

    TFBOYS~王俊凯和妹妹的虐恋,可父母不同意
  • 懒懒小妖妃

    懒懒小妖妃

    不风靡全球的首席特工,因狗血的背叛不幸转生。再次醒来,竞然在人肚子里,“Ka0,穿就穿吧,怎么人家都是借尸还魂,胎穿什么鬼”。话说一女娃八月说话十月走路,惊的众人纷纷吐槽,掉了—地的下巴,人家9岁修炼,她打娘胎里修炼,人家两系算天才,她全系还嫌少,当众大胆宣言“本小姐要逆天而行”修炼路漫漫,美男来挡道,某女邪笑“先扑倒,吃干抹尽继续跑”某男泪流满面“娘子等等我…”
  • 陨星之影

    陨星之影

    一把被封存在墓地深处的黑色镰刀。一个不谙世事的神秘女孩。“墓地的守墓人?那是什么?”“就是守墓人哦!”
  • 修道问苍天

    修道问苍天

    山村少年遁世老者修真宗门平淡生活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修道巅峰
  • 开幕瀛洲

    开幕瀛洲

    作为穿越一份子的历史白痴,穿越到了日本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一条兼定身上。他为了能在有生之年能回到天朝上国,不惜铁血手段一统日本战国。
  • 最美的我们

    最美的我们

    我们沉浸在校园的美好是来之不易的,果儿的青春被记录在这,这份美好也被记在这里。
  • 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消失的美好,只是住在了那心底,不是忘记,只是不愿记起
  • 纤纤美腿吃出来

    纤纤美腿吃出来

    本书详细阐述了关腿减脂的一般知识、饮食原则和饮食调控方法,全面介绍了消除腿部脂肪、美化腿部肌肤、减轻腿部水肿、缓解腿部疲劳、美化腿部线条的食物,共五类15种,并收入美腿减脂调养食方450余款,以利读者采取健康安全的瘦身关腿方法,通过关腿的饮食调控,使你具有一双修长的美腿,充满展示女性婀娜多姿的健康美。本书适宜广大爱美女性阅读。
  • 爱玩会穿越:宫惑谜情

    爱玩会穿越:宫惑谜情

    欣涵的姐姐是个发明家,大学毕业之后一直跟着导师研究关于时间的项目,再一次时光追随的实验室里,双胞胎妹妹无意中坐上了时光机器,一下子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等到一切都搞清楚后,才发现原来到了汉朝,她穿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详略得当,有着都德一贯的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风格,主题开掘很深。小学生小弗郎兹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阿梅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