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4100000001

第1章

《国语》

GUOYU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国别史。它记载上自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下至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前后共538年的历史。全书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卷。《国语》以“国”分目,记“语”为主,故名《国语》。其作者问题,宋以前大都认为它和《左传》同出左丘明之手,故在汉唐时都把其称《春秋外传》。宋以后学者们认定其“必非出一人之手”,可能是战国初年一位熟悉各国历史掌故的人,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官的原始记录,加工整理汇编而成。

《国语》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历史,勾勒出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阶段的时代轮廓,表现了许多重要人物的精神面貌。虽然其在史学价值和文学成就上不及《左传》,但仍有其独到之处。首先,它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其次,由于作者是以变革发展的史学观念来看待历史,尽管大部分是从维护正统,甚至保守的立场记录的史事,但通过作者采撷的篇章、事件、言论,除客观保存了大量史料外,也反映出当时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人们思想意识和一些进步观点。《国语》作为优秀的历史散文,在散文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成就,擅长于记载历史人物的语言和对话,语言古朴简洁,议论时旁征博引,对话幽默风趣,口吻毕肖,颇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与精神面貌。

季文子俭德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因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为上大夫。

敬姜教子逸劳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忏季孙之怒也,其以歜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曰:“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僮子备官:僮子,即童子,年轻不谙世事的人。备官,做官。而未之闻邪!居,吾语女:

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惟旅、牧、相,宣序民事。少采夕月,与太史、司载司载:记录史事的官。又说为主管天文灾异的官员,载,为“烖”(“灾”字篆书),纠虔天行。日入,监九卿,使洁奉禘郊之粢盛,而后即安。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士朝而受业,昼而讲贯,夕而习复,夜而计过,无憾,而后即安。自庶人以下,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王后亲织玄,公侯之夫人加之以,卿之内子为大带,命妇成祭服,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以下皆衣其夫,社而赋事,烝而献功;男女效绩,则有辟:古之制也。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训也,自上以下,谁敢淫心舍力?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又怠惰,其何以避辟?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无废先人!’尔今曰:‘胡不自安?’以是承君之官,余惧穆伯之绝祀也!”

仲尼闻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妇不淫矣。”

叔向贺贫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

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论语》

LUENYU

《论语》,一部很重要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以下是《论语》部分篇章的摘选。

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罕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宪问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骄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人的右衽。故以左衽代替对少数民族的称呼。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

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

“夫子自道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尧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礼记》

LIJI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今本为东汉郑玄注本,四十九篇,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基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讠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

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戮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同类推荐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热门推荐
  • 仙魔传之水神

    仙魔传之水神

    天地灭亡,世间万物难逃一劫,十大神剑,永恒品质,纷纷散落在各地,麒麟一心修仙,却踏入爱情境界,为了她,什么都可以放弃,雅琴中毒,坠入魔道。仙魔大战,从此开始。
  • 大魔后

    大魔后

    如来……总有一天,我要亲手将你毁灭用你的血肉来重铸吾之金身用你的残魂来消融吾心中之恨……如来,等着……
  • 蒙马

    蒙马

    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过仗剑天涯,美人相伴的江湖梦想吧!小时候的被视作绝世神剑的木棍,你可曾再次执起?被当做恶人强盗的无名草木,你是否还嫉恶如仇的看过一眼?一跃而下的土丘,你可曾故地重游?生活的压迫,是否已令这梦想在心底瑟瑟发抖,支离破碎?现在,你们的梦由我来实现,我,叫无昼,我已经拿起了剑,你们呢?
  • 透视小保安

    透视小保安

    【精品都市,百万追读】特种兵王回归都市,和傲娇总裁,清纯校花不得不说的纯爱故事!!!
  • 异界混战

    异界混战

    我,穿行在十二平行时空,拯救散落的族人。带着晓暮,不曾停止。
  • 殿下,你家狐妃下崽了

    殿下,你家狐妃下崽了

    一个九尾狐族圣女因好奇凡间,一出狐狸洞,就被人追杀!本以为被好心人救了,结果羊入虎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直接从她身上抢走她的东西,乘机留住这只萌物!等她从他的温柔乡里出来,他却死皮赖面要求,爱上他?!难道这一切,不是他,早已蓄谋已久吗?!【君妙妙和君亦弦的虐狗对话】君妙妙:皇兄,你是不是早已经蓄谋已久,看上某位佳人?君亦弦:佳人倒是算不上,倒是皇子妃有一只!正一脸懵比吃东西的时候,一个冰冰凉凉的……【君妙妙都不忍心看了,这虐狗千万遍,待她为情敌啊!】
  • 重生异界之我是剑圣

    重生异界之我是剑圣

    “诶呀,好帅的大哥哥!”“嗯呐!真帅,我要给他生猴子!““他是我的。。。。。。”地球宅男穿越异界,附带英雄盒子系统,变身无极剑圣,帅的昏天黑地,丹药?我有一地球的,武技?剑圣配送五个天级武技,魂武装?我随时拿出来最顶尖的,信不?“谁能挡我!”天才?踩!美女?推!踏遍千山,我为主宰!
  • 异域幻影

    异域幻影

    江山如画血染成,一生飘渺,也挡不住我征服人生之绝境的豪迈之气!冷风露宿夜,哭泣的重生不只为前世的孤独的流浪,而是思考。滑下的泪,伤了谁的情,清了谁的伤,还了谁的债?岁月蹉跎,默守着谁的世界?山河易变,今日又是何年?风儿瑟瑟而过,原来落叶早已为尘,孤独的身影,渐行渐远,只为那未曾拥有的温暖。夜黑欲坠,即使没落在一个谎言的世界,也不改我攀登强者的巅峰!辛酸苦辣,人生百态,我只为生而生,为心而活!骄歌异界!
  • 黄帝素问直解

    黄帝素问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尘一劫忆往事

    一尘一劫忆往事

    从开始落笔到现在,依旧在纠结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结局。爱情于我来说,至今依旧是一个难以消解的话题。同性之行也一直是一条行走艰难但无法放弃的路程。和子右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刻骨铭心,却有着每一个相恋的女子经历的周折。现在我依旧希望她们是完美的结局,不若我真是的迹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