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800000006

第6章 一个好项目的艰难启动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这片沟壑丛生、山大沟深的土地,新民乡显得平平凡凡。作为1871年陕西爆发的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战后回民的安插地之一,新民乡这片土地宽容地接受了一个受伤的民族。在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勤劳、聪慧、执着著称的回族义军的后代,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繁衍生息,将昔日一个野兽出没、杂草丛生的蛮荒之地,改造成了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热土。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和富民政策指引下,新民乡政通人和,百业待举,迎来了一个发展中的新的春天。虽然这里信息相对闭塞,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群众观念还较保守,但人民群众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思想却非常强烈。一股要发展的力量在悄悄地积聚着,只是这力量还藏在一个个人的心里,没有被挖掘出来。

精神上的高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在泾源县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末期,新民乡的发展在当时八个乡镇中是最快的。每年的综合考核都位列“前三名”。务实苦干的新民乡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创新和优化着全乡发展的人文环境。

说到新民乡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发展情况,我们很有必要引出时任该乡党委书记的任立新同志。在担任新民乡党委书记时,任立新只有32岁。别看他岁数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党团工作经历,他曾担任过县委组织部的组织员、县委宣传部的宣传干事,也曾担任团县委书记。这些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以任立新为书记的乡党委敏锐地抓住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抓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在乡上集中开展了凝聚人心的工程。从1998年开始,乡党委采取“县上补一点、乡上筹一点、包扶部门帮一点、村上拿一点、党员干部群众投义务工省一点”的“五个一点”的办法,在全县率先实现了乡有党校、村村有党员活动室的目标。1999年,经过全乡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新民乡在全县率先实现了“六个好”乡镇党委目标,全乡85%的村党支部达到了“五个好”村党支部目标。全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人民群众的思想通过党组织得到了凝聚和统一。乡党委盯住党员这个发展生产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想方设法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挥党员在发展经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每月定期将全乡入党月份相同的党员集中起来,开展一次“党日活动”,对党员进行教育。一批党员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迅速成为全乡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领头雁”,这为全乡经济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党的建设加强了,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加强。2000年,新民乡在全县率先被自治区党委评为“全区文明乡镇”,全乡的乡村文明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成为当时全县最热闹的乡,每隔几天就有各县、各乡镇的人来这里参观取经。

地理位置上的新民乡,位于泾源县最南端,距泾源县城30公里,土地总面积167.3平方公里。这里东南与甘肃华亭县山寨镇为邻,西与静宁县甘郑河乡连接。全乡土地的结构大致是“四林二草二分田,二分河流和庄园”。乡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群山耸立,沟壑纵横,有平坦宽阔的新民川。地貌以土石、丘陵、河谷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区的森林草原气候,呈“春寒、夏凉、秋短、冬长”的特点。这里年平均日照2237小时,年平均气温6.8益,无霜期123天。这样的地理特征和物候条件,为“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桑树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发展空间。

实际上,在自治区有关部门专家的论证报告中,对新民乡自然条件对种桑养蚕的适应性已作出了客观评价——

“泾源县新民乡地处阴湿的六盘山林区腹地,生态条件优越,适宜桑树生长,而且昼夜温差大,桑树代谢节律明显,有利于桑叶营养积累。夏季气温凉爽,空气清新,无工业污染和高温暑患,农药使用量少,养蚕条件良好,具有建立优质茧基地的先决自然条件。”

基于这样的人文环境和物候条件,自治区将目光聚集在了这片土地。机遇夹杂着挑战。

困难包容着风险。

1994年4月,新民乡杨堡村、西贤村、张台村、照明村被确定为第一批种桑养蚕项目试点村,开始在全县率先发展桑蚕业。

祖祖辈辈以小麦种植为主安家生活的新民人,第一次强烈地接受到了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重重矛盾,第一次陷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痛苦抉择之中,一步一步用血与泪的实践进行着调整结构、勤劳致富的经历。

要回顾新民乡群众种桑养蚕的创业史,就不能不说起四川省的桑蚕技术专家刘成志。说起刘成志,泾源县新民乡的父老乡亲没有人不知道的。

1995年,全国蚕茧会议在重庆召开。宁夏科技厅派人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们听了刘成志有关发展桑蚕业的报告,深受鼓舞和启发。参观完四川安岳等桑蚕业发展大县以后,科技厅的同志决定从四川聘请一批桑蚕专家,来宁夏专门指导,在宁夏发展桑蚕业。时任四川安岳县蚕丝局业务科长、49岁的桑蚕专家刘成志被相中。在区桑蚕站的多次诚恳邀请下,刘成志毅然辞去局内职务,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来到宁夏。1996年7月,刘成志只身来到泾源。说起当时在泾源县新民乡的初次感受,他沉思了一下,说“有点苦”。落后的经济状况让他觉得内心有点痛,觉得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群众确实需要他的帮助。面对这种现状,他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增添了他的信心和勇气。一到新民乡,他就开始默默地投入了工作。他走访了张台村,虽然这个村当时有零零星星的7户农民种了桑,养了蚕,但都因缺乏技术和经验,没有形成规模。为了给这片土地上发展桑蚕业提供充足的经验和可行性证明,刘成志亲自种了半亩桑,在乡政府因房子紧张分给他的一间既做厨房、又做卧室的小屋子里,养起了蚕茧。晚上躺在简陋的房子里,听着屋顶老鼠肆虐的折腾和室外呼呼的冷风,他久久难以入睡。他心里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时刻要想着为人民群众作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想法也是惟一的目的。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偌大的乡政府院子里就他一个人在默默地侍弄着他的桑苗和蚕茧,又兼作了乡政府的看门人。

经过两年的观察分析和充分试验,刘志成得出结论:这个地方是个种树的地方,要想帮助农民彻底摆脱贫困,发展种桑养蚕确实是很好的途径。通过试验,这里产的蚕茧质量高,且这里耕地多,劳动力廉价,农民尤其妇女孩子没事干,这里没有工业污染,这正是发展桑蚕业的有利因素。他的这一想法和结论得到了当时刚刚到任的泾源县县长邓向贵和乡党委书记任立新的赞同和大力支持。1998年10月,邓向贵在新民乡召开种桑养蚕现场办公会,决定把新民桑蚕业做大做强。

1999年,新民乡从浙江桐乡购进300万株优质桑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群众的观念转不过来,不愿意在自家的地里种桑苗,对种桑养蚕仍持怀疑态度。300万株桑苗,压在乡政府的院子里,这可急坏了乡党委书记任立新。任立新亲自带领乡上的干部,挨家串户给群众讲解发展桑蚕业的好处,耐心向他们分析优劣,每天从早到晚都不停歇,乡干部嘴上结满了厚厚的血痂。经过努力,这份诚心终于打动了几户群众。乡上也出台了一项措施,规定如果桑蚕每亩收入达不到每亩250公斤小麦产量收入,乡上愿意为其赔偿损失。这样才勉勉强强完成了当年的桑苗任务。经过试种后群众发现,每亩桑蚕收入远远超过了亩产250公斤小麦的收入,有几户群众桑叶产量达到了每亩750公斤,和四川一些县持平。在这铁的事实面前,群众的观念开始转变了。先前第一批从事种桑的群众也尝到了甜头,一些以党员干部为主的桑蚕大户开始在新民乡涌现。

艰难的第一步,就这样艰难地诞生了。桑蚕业在西海固的土壤上,开始扎根、发芽、结果。

然而,受人们的思想观念,当地的经济水平,群众的科技文化知识的制约,我们不能不说,刚刚发展起来的桑蚕业,在新民乡,还是粗放的经营、低层次的发展,其内在经济效益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影响效益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当时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却是种桑养蚕的科技水准不高的难题。因为种桑养蚕不同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它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就桑树的丰产栽培来说,就要经过桑树种植、桑树树型养成、桑园水肥管理、桑园管理、桑树剪伐与收获、桑树病虫害防治等六项关键技术;就桑蚕饲养来说,也同样要掌握品种选择、蚕前准备、适时出库、催青与收蚁、小蚕共育、三龄蚕饲养、四龄蚕饲养、五龄蚕饲养、大蚕饲育、上簇与簇中保护、采茧等十一项关键技术。当时新民乡同一年的桑蚕收入对比之所以大相径庭,关键是农户对种桑养蚕的技术的掌握程度的差异。每一门科学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受文化程度和原有知识层次的严重制约,虽然新民乡有刘成志等技术人员在乡上长年指导桑蚕技术,但对于方兴未艾发展起来的千百亩桑园,却是鞭长莫及,仍然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桑蚕户对种桑养蚕技术的急切渴望。

又是技术!技术的难题煎熬着焦渴的目光,这关系桑蚕业命运的千斤重担,就这样默默落在了闽宁对口帮扶的肩头。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

    中国言实出版社的领导和同仁,决定陆续选编出版《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思想卷:沉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并委托我具体承担率先推出的“思考卷”、“乡土卷”和“怀人卷”的选编工作。对于出版社交付的任务,我抱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并施以精益求精的原则。为此,我在调动平日积累的基础上,抓紧有限时间,反复进行相关作品的检索、阅读、比较和遴选,力求拿出一个文学品质较高,可读性较强,且相对来说具有代表性和保存价值的选本。现在,这个选本已经摆在读者面前,至于它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则只能听凭大家的裁决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起研究散文随笔创作的持续发展,共同建设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岂不快哉!
  • 莎士比亚情诗录

    莎士比亚情诗录

    本书收录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全集》等书中的情诗录百余篇。书后还附有莎士比亚年谱。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 爱已凉

    爱已凉

    《爱已凉》雪小禅这套十年典藏系列,是在不断推出雪小禅近期新写作的小说和散文外,还收录了雪小禅多年来的精华畅销之作,集合成一个精品书系。分别有小说集《爱一个人趁天黑》《病毒》《不过是场情色的游戏》《长恨歌》等。
热门推荐
  • 新婚3年,决定女人的一生

    新婚3年,决定女人的一生

    婚姻就是两个人都要从“个人版本”升级到“夫妻版本”。婚后3年是整个婚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时间。这期间,如果我们只是沉浸于新婚燕尔的幸福新婚生活中,或是在初期就想让对方臣服于自己,又或是一味地吵架,那往后的50年婚姻生活就会很艰难。就像3岁时的习惯会带到80岁一样,婚姻也是相同的。悟出新婚3年的秘密后,再把它恰当地运用到婚姻生活中,剩下的就是享受幸福人生。
  • 陌上皇妃

    陌上皇妃

    一朝被脑残粉给踩了……让她成了韩府的二小姐。为了大义,她嫁给了那位要打死她的摄政王。就在她出嫁的那一天,她遇上了小苏皇。
  •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

    《闪闪奇遇记四:土拨鼠先生》因为一个普通的捕鼠夹,闪闪在睡梦中邂逅了土拨鼠先生,重新认识了土拨鼠的世界,当人类闪闪被土拨鼠法官残忍地定了罪,她也开始认识到人类曾经的残忍。
  • 不灭苍穹

    不灭苍穹

    因为一次离奇的盗墓事件,林晖离开了生活二十年的地球,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林晖成为了一个家族少爷,不过很纨绔,不学无术。在这里,林晖接触到了一些在地球所没有的东西:武者在这里,林晖是否能成长成为一个强者,是否能够在混乱的新世界里挣扎出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传奇?尽在本书《不灭苍穹》之中。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起死回生的神医扁鹊、看到锯叶草发明铁锯条的木工始祖鲁班、主持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利天才李冰父子,发明造纸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蔡伦,带来了印刷业的翻天覆地一场大革的毕昇、世界上最早预测地震的张衡……14位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将你带进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当中,感受中国古代璀璨的科技文明。
  •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生活中人们经常碰到各种各样非常小的“难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既影响了心态也影响了我们应该享受的快乐。其实这些问题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略微思考一下,生活中许多难题都会迎刃而解。《生活高手》从理财,购物,生活中的诀窍,生活中的禁忌,休闲娱乐,家庭烹饪等诸多方面编写了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些实际性的办事窍门,望能给读者帮助和启发。
  • 英雄联盟之逆天学生

    英雄联盟之逆天学生

    一次煤气罐事故,林晨和他的电脑一起被炸上了天,然后就穿越到了正在加载中的英雄联盟里。坑坏了剑姬,气死了鳄鱼,玩傻了提莫,掐死了死歌。而在现实中,带着女警架AK,牵着萝莉放大火,抱着阿狸上新闻,刮着光辉的鼻梁。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是你抄我的。
  • 古代之丧尸来袭

    古代之丧尸来袭

    在什么都没有只有冷兵器的古代出现了“末世”,该怎么办呢?身娇体弱的云绵绵表示没有关系,我有一个穿越爹,还有一个武功高强的竹马,只是能不能把我的异能给换掉呀,嘤嘤…我一点也不想成为女汉子的,会嫁不出去的!
  • 2050年

    2050年

    2050年元月一日,目送又一个前一代悄然离去,现在,国家的脊梁终于由多年前的90后所组成。没有人能够自己将自己从深渊中拉起,能够成功的人,要么适应深渊,做一个深渊的霸主,要么,就毁灭掉蚀人灵魂的无尽深渊,亲手去建立一个天堂!经历过深渊的90后不愿后代继续被深渊侵蚀,于是决定,去建立一个天堂,改革开始了!《学府计划》的推出,华夏龙阁的建立,三府在各大高校建立……新时代的大门已经被推开,看新一代如何建造新世界!(本书中有许多作者的内心呐喊,期望有知音共鸣。思想浅薄,不喜勿怪!)
  • 浮生若梦雨未歇

    浮生若梦雨未歇

    讲述的是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刘志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