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06300000010

第10章 被一顶绿帽子逼上梁山的杨雄

杨雄绰号病关索,是蓟州城里的两院押狱,兼任市曹行刑首席刽子手,是国家司法干部,当然就是国家公务员了。如果套用现在的级别,他应该算是副处?或者是正科?反正官儿不会太大。如果把杨雄这样级别的干部放在首都东京城里,就算是他脑袋上顶着一只放大镜,也显不着他啊。可是,在蓟州这样一个中小城市里,他应该是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这就应了老百姓的话,做官别上京城。写到这里,想起了一个笑话:去年,河北某县的一位县长的儿子,大学毕业留在了北京就业。县长太太非常高兴,花钱给儿子在北京买了一处房子(读者或许有疑问了,北京房价那么高,县长家的钱哪儿来的?这个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预备着将来儿子结婚用。儿子还没有结婚呢,县长太太先去了趟北京,一则,想替儿子先试住一阵子,二则,也想过过北京人的生活。可是,她去了没有一个星期,就宣布试住结束,气急败坏地给县长打电话:你马上派人接我回去,我一天也等不了了!为什么?后来,她颇不满意地说:“北京人也太牛了,谁也不搭理我。还嫌我老土。”唉,这位县长太太怎么就不明白呢?你老公这个县长在县里肯定是一个官儿,肯定是最大的官儿,你这个县长太太,在县里就是大人物的身份了,谁见了面都得拍马溜须哄着你啊。可是到了北京,你算哪棵葱呢?没有你显摆的地方嘛!这又是做官莫进京的一个实证。闲话。带过。

书上讲,杨雄本是河南人,跟着叔伯哥哥来到蓟州落了户口。叔伯哥哥在本地当过知府,也就是市长。后来叔伯哥哥大概调走了(书中语焉不详),新任市长大概看在前任的面子上,也照顾了杨雄。不然,两院押狱这样一个位置是不会给杨雄的。这可是个肥缺啊。这样看来,杨雄在蓟州是有背景的。这样一个有背景的干部,娶上了一个美丽漂亮的老婆也应该,后来让老丈人开一个肉铺也应该,让工商税务部门少收点儿管理费也应该。可是好事总不能都让你一个人包圆儿了啊?好比天上掉下来一箩筐馅饼,总不能张张都砸在你一个人的头上啊。这就遭人嫉恨了。于是,某一天,杨押狱就在街上遭人哄抢了。哄抢的人不是一般的泼皮(一般的泼皮谁敢,找死啊),是当地驻军的几个士兵。石秀这时候出来了(应该说句套话,应是闪亮登场),三拳两脚就给杨押狱解了围。

其实,石秀也是多此一举,有借机巴结杨牢头之嫌。没有石秀,那几个军汉也成不了事儿。就算是他们抢了杨雄,可是他们跑得了吗?杨押狱在这城里总算是一霸啊。一个电话,110就得立刻出动,就得全城戒严。联防队员们也都得出来。也有聪明的读者怀疑这是石秀下的套子,事先买通了几个军汉,上演了这出拔刀相助的好戏给杨雄看。谈歌细看全书,似乎也没有交代这条暗线。只能算是明眼人的大胆怀疑,没有根据。

石秀也是一个没工作的人(书中讲,他自称是南京人,跟着叔叔做贩卖牲口的生意,叔叔半路病死了,折了本钱,便卖柴为生),大概正发愁如何在蓟州城里找份工作呢。如此一场架,与杨雄这个地方司法干部相遇了。石秀多有眼力见儿啊,马上就跟杨雄套上瓷了,一口一个“哥”啊“哥”地叫上了。杨雄仗义啊。“行了,兄弟,你不就是想找个工作干吗?好办。我家里就有买卖。”于是,石秀就留在杨雄家里干活了。干什么?杨雄的老丈人潘老先生开了一个肉铺,石秀每天跟着杨雄的老丈人卖肉,石秀还当会计(由此看来石秀有文化,至少是中专毕业,否则怎么能当会计呢?可能石秀还有会计证呢。如此说,他上边跟杨雄讲的,他是跟着叔叔贩卖牲口,后来又卖柴为生,是说瞎话了。大概是想把自己说得惨兮兮点儿,好博得对方的同情吧),估计工资也不会太低,肯定不能是白尽义务。高级打工仔?可话讲回来,这应该是双赢的事情,杨雄肯定也赔不了,否则他为什么要用石秀这个进城的民工呢。这里边杨雄也应该有赚头儿。

作为一个进城打工的民工,能有机遇与一个有权有势的司法干部结识上了,又找了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石秀这个“杨记肉铺”的临时工,算是干定了。如此发展下去,日后石秀在蓟州城里找个媳妇,生儿育女,过上富裕生活,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是,谁能料到呢?一件石秀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至此,石秀在蓟州城里安家落户稳步发展的人生理想全部破灭。

生活中有一个屡试不爽的常理:人生大概不能太顺利了,太顺了就要出事。古人讲,福兮祸所伏。大概是讲幸福和倒霉往往纠缠在一起。杨雄就一头撞在了这个常理上了,杨雄这种吃穿不愁的小日子开始短路了。如果杨雄的家人与邻居的关系再差些,街坊四邻就会私下里咬牙切齿地幸灾乐祸:该!让你美!

出现的事情还真不是小事。石秀发现了杨夫人的婚外情。这对杨家来说,当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对石秀来说,也同样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杨雄的夫人潘巧云女士感情出轨了,她爱上了一个名叫裴如海的和尚。而且事情还具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杨夫人与这位和尚已经爱到床上去了。这是一种自己非常美好,别人看着非常不美好的爱情。石秀作为一个旁观者,他应该怎么办呢?一般来说,石秀对这件事情应该有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处理方法,就是假装看不见。这样做,是少管闲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用自由主义观点处理的原则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杨夫人愿意爱就随便爱嘛。你就是一年爱出一对双胞胎来,关我石秀屁事?用现代生活观点处理问题的原则即是,要充分尊重潘巧云女士的私人生活空间,也避免了跟宗教界打交道。一个和尚嘛,管他干什么呢?可如果这样做,石秀便有了道德风险。试想啊,将来一旦杨夫人的婚外情暴露了,杨雄会怎么看石秀呢?“我说石秀啊,咱们还是不是哥们儿啊?你小子都事先知道了,总该告诉我一声啊。你他妈的真不够朋友。”石秀将无话可说,这是对不住朋友的道德风险。

第二种处理方法,实事求是。石秀既然知情了,跟杨雄说一声就是了。这样做也算对得起朋友。“杨大哥,咱哥们儿可是不错,这事儿我可是告诉你了,你可是本市的知名人物,还是国家干部,有头有脸儿啊。大嫂这样乱来,对你影响可不好。你看着办,赶紧处理一下,不能再扩大事态了。”可是,如果石秀这样做了,风险也很大,石秀有法律风险。你石秀在现场没有抓住什么,你有现场录像吗?你有证据吗?你凭什么在人家丈夫面前胡说八道?外人要骂你多事儿,骂你唯恐天下不乱,骂你挑拨人家夫妻关系。杨夫人要是请律师上法庭告你石秀一个诬陷罪,你还真得兜着。裴如海和尚要是起诉你,这官司你石秀也得输。所以讲,石秀如果跟杨雄挑明了这件事情,他就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如此看来,石秀无论如何都要担着一份风险。他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思前想后,石秀还是告诉了杨雄:杨大哥,大嫂外边有人了。

古今中外,天底下大概没有一个男人喜欢让老婆给自己戴上一顶绿帽子的。谁听了这种事,都得生气。生气是正常反应,不生气就不正常了。可是生气归生气,你也得沉得住气。俗话说,捉奸要捉双啊。你得稳住神,逮个正着再说嘛。偏偏杨雄是一个二百五,他喝了点儿酒,嘴上就没有一个站岗的了,他回去就大骂潘巧云:“你他妈的怎么出去乱搞啊?”潘巧云多聪明啊,哦,肯定有人在我老公面前说什么了,不然恩爱的老公怎么会骂人呢。这多嘴多舌的会是谁呢?一定是石秀。杨夫人反应多快啊,当下就反咬一口:“哎呀,老公啊,石秀调戏我不成,才给我造谣的嘛。老公啊,你怎么就信他的鬼话哟,这个石秀啊,可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自他一进咱家门就打我的主意呢。我是看着你们是朋友,才强忍下了委屈没有告诉你。你这交得什么朋友啊?哦,我不顺从他,他就给我造谣。老公啊,你可得给我做主,不然我就真活不了了啊。”这是自古以来,有奸情的妇人通用的老套招数。接下来,杨夫人就会玩儿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要不怎么说杨雄是个二百五呢?他就半信半疑了,是啊,我老婆说得有理啊,我们毕竟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嘛,你石秀算什么啊。哦,闹了半天你是打我老婆的主意啊。“行了,老婆啊,你也别闹了,明天我让他走人就是了。睡觉吧。”写到这里,谈歌心下顿生感慨,奉劝当代的哥们儿,你遇到这种事可千万别急着学习石秀,你得先看看你那哥们儿是不是杨雄这样的二百五。你要真是遇到了这么一个二百五啊,你趁早儿揣着明白装糊涂,什么也别说了。绿帽子就先让他戴着吧,反正他也是戴上了,多戴一天两天也没什么。

写到这里,谈歌有点儿替石秀冤枉,不禁又想到有一些文化人读《水浒传》到此,便开始无聊地猜测,他们硬是怀疑石秀是暗恋上了潘巧云。他们分析,石秀去向杨雄揭秘,完全出于嫉妒那位和尚。就跟一些文人怀疑武松一样,读过一篇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写石秀对潘巧云单相思的,写石秀的性心理躁动,写石秀看到潘巧云跟裴如海亲热,就心中火烧火燎。这就有点儿无聊而且透顶了。这应该是小说作者自己喜欢潘巧云,就借着石秀说自己的心事儿。这是闲话,带过。

石秀大概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样一个结果。是啊,我可是好心好意的啊,怎么会是这样一个难堪的结果呢?自己挺够哥们儿的啊,可是怎么会让哥们儿给误会了呢?好像自己不够哥们儿了呢?石秀这一脚算是踩进烂泥里,干净不了了。杨雄做得还挺绝,第二天就让老丈人关了肉铺子,歇业了。这明摆着让石秀走人嘛。石秀算是失业了。读到这里,读者会感觉一阵寒气在心头阵阵掠过。这世道还有人情吗?什么哥们儿啊,兄弟啊,岂不是全成了扯淡了吗?读者或者还顾不及说什么人情冷暖呢,便知道石秀已经起了杀心。如果说,石秀对潘巧云的恶感,先自出于对杨雄的爱护,现在则全是为了自己的名誉,他一定要抓住这一对狗男女的现行,洗刷自己的耻辱。写到这里,谈歌也得批评石秀几句。你交哥们儿不错,你对哥们儿交心也没有错,可是你得看看对像啊。杨雄这哥们儿,耳朵根子软,嘴上也没有个把门儿的,你说话当然得小心点儿才是啊。你没有现场录音录像,你多什么嘴啊?也有同情杨雄的读者,他们认为,杨雄挺仗义的,虽然相信了潘巧云的一面之词,但是杨雄并没有为难石秀啊?杨雄并没有给石秀难堪,只是关了肉铺子,示意石秀走路。如果换成当代一个心眼儿小的,听信了老婆的胡话,还不得拎着菜刀找石秀玩儿命啊?“姓石的,你为什么调戏我老婆?”杨雄没有这么干,证明杨雄是个厚道人。这也算是一说。

等石秀杀了裴如海之后,把一些物证堆到了杨雄面前,杨雄便醒悟过来了(万幸,他还没有糊涂到底)。杨雄也登时起了杀心,妈的,我得杀了这个娘们儿,她竟敢给我戴绿帽子。书看到这里,谈歌觉得杨雄这人也太愣了些。不就是老婆有了外遇了吗,你跟她离婚就是了。那时离婚也容易,不用上法庭,连财产都不用分割,你放屁的工夫就能写一张休书。你犯得着杀人吗?石秀还在一旁拱火,杨大哥,我看行,杀了这女人,咱们就上梁山入伙去。那地方听说不错,大碗吃酒大秤分金,多自在啊,比你当这个小公务员可强多了。这时候显得石秀不够意思了。你一个没工作的人,你敢情好办,在肉铺子当会计是吃饭,上梁山也是吃饭。可杨雄不能跟你比啊,他可是有一份好工作的国家正式干部啊。收入也不低,待遇也不错,年底奖金一定也不薄,难道说丢就这么丢了?

可是杨雄的愣劲儿上来了,谁能劝得住啊?(也没有人劝,他身边就一个石秀,还一劲儿拱火呢)杀吧。不能在家里杀,得上翠云山去杀。此时此刻显出了石秀的机警。他没有亲自去杀潘巧云,而是用了杨雄的手。杨雄在翠云山,用残忍的手法杀人,石秀冷静地在一旁观察。我们已经很难考据,石秀在杀人现场生发出的那种报复后的快感。

书读至此,读者一定会感慨:拼命三郎,有心眼儿啊。有读者评论说,石秀此人阴毒啊,是一个不可得罪的小人。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不就是潘巧云在她丈夫面前给你造了几句谣嘛,你也不至于非拱着你哥们儿杀了老婆嘛,值得吗?至于吗?非得弄出人命来,你才解气?这种评论,自有道理。

我们回过头来,再仔细想想,杨雄是被潘巧云惹得怒火中烧才杀人,才上梁山的。由此说,一个男人娶什么媳妇十分重要。如果杨雄娶的不是水性杨花的潘巧云,而是一个老实本分一心过日子的女子,他根本不会被戴上一顶绿帽子,也就不至于杀人。杨雄有一份好工作,在本市也是知名人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愁吃,不愁喝,他干吗非得上梁山啊?也有人讲,杨雄实在不应该结交石秀,如果不是因为石秀,潘巧云那点儿婚外情也不会给发现。就是发现了,换上了别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当没看着,也就没事儿了。潘巧云跟那裴如海就是再好上些日子,磨叽够了,也就拉倒了。或许还是逢场作戏呢。可是偏偏让石秀赶上了。好,赶上了就算赶上了,你石秀也不至于挑唆着杨雄杀妻啊。

杨雄上梁山,到底是因为石秀,还是因为潘巧云呢?一本糊涂账。但是,他的确是被一顶绿帽子逼上梁山的。

写到这里,有些替杨雄感慨,他为了一个女人,丢掉了自己的正经职业,值不值呢?再说,潘巧云跟裴如海的事情的真相又如何呢?假如说裴如海是潘巧云的初恋情人呢?二人偶尔旧情复发一次,也不至于被杀了啊。讲一个当代的例子,某省的法制报上讲过一件案例,说有一个副局长,工作干得不错,老百姓也爱戴,夫妻也恩爱。可是出事了,他的夫人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一个老同学拉扯上关系了。二人多年不见,格外亲热,由大家聚会发展到了单独幽会,由酒桌上,发展到了床上。结果被人捅到副局长的耳朵里。这位副局长怒火中烧(这是人之常情,不怒火中烧就不对了),竟然一怒之下,把夫人给杀了。副局长也自杀了。这位副局长刚刚四十岁,正是干事业的年龄,而且精明强干,前途远大着呢。如果从爱情观点上去看,或许副局长爱得太深了,不许可夫人对他怀有二心。可是值得吗?夫人红杏出墙,无非是两种可能:或者是一时把持不住,掉进了温柔陷阱,事过之后,她会后悔莫及,便回头是岸了。你副局长原谅就是了。或者夫人发现了新的彼岸,人家不再爱你了,怎么办?你副局长先生就走开嘛,就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如果你有了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你杀人干什么呢?为一个已经不再爱你的女人,值得把自己的生命和事业都搭进去吗?这是不是有点儿缺心眼儿了?

从这个观点上讲,杨雄没有必要杀人。石秀先生在这场凶杀案中,的确起了特别不好的作用,是他一步一步把杨雄引向杀人现场的。由此说,杨雄有些交友不慎了?

从《水浒传》后来给出的情节看,杨雄应该是石秀的陪衬。二人上了梁山之后,杨雄基本上没怎么露大脸。也就是说,没怎么受重用,而石秀倒是挺受领导赏识,上级总是常常给石秀派下任务,石秀的任务也总是完成得不错,在梁山上也算是风光了几回。这人比人,真是不能比啊。不过杨雄倒没有露出什么嫉妒的意思来,也没喝多了出去乱吹:你们说石秀能干啊?什么呀,哼,当年如果不是我收留他,他能有今天。他过去就是我们家肉铺子的一个记账的嘛。杨雄从没有这么说过,算是一条汉子了。

如此说来,杨雄真是一个厚道人啊。

同类推荐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一生必读的名家美文

    本文讲述的是:粱实秋,中年,朱湘,胡同,宗璞 ,哭小弟等诸多作品集.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后窗

    后窗

    本书为散文集,内容涉及故乡、童年、风俗人情、亲情、生活体验、心迹、世相、情趣、时代印迹、底层关照、社会事件、旅行等,作品篇篇有“我”。阅读全书,像品一杯成年的酒,弥漫的是挥之不去的诗味、趣味、风俗味、文化味和美味。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热门推荐
  • 柳巷

    柳巷

    以此纪念所有流逝的时间和我们失去的人。本文所有人物皆为楼主身边人物为原型(除另有标注)。出于保密因素,所有地点为虚构,所有事件都有改变因素。所有人物姓名都会全部用假名。仅以小说的角度去欣赏或者来思考下社会的不可抗力的决定就交给各位了。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夜未凉

    夜未凉

    洛未未从地上爬起来时,就看到不远处的自己一动不动地躺在街边大大的“大姨妈牌辣酱”广告牌下,鲜血从脑后溢出,浸延了一大片。很快有大批群众围了过去,还有人直接从她身上穿过。她下意识的想要躲开,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又不会被撞倒,怕个毛线啊?洛未未猛地拍了一下脑门,却忍不住哀嚎出声:“谁说鬼不会疼的?哎呦!”她不禁狠狠的为自己鞠了一把伤心泪,咋当了鬼,还这么笨?
  • 草包嫡女:王爷盛宠大小姐

    草包嫡女:王爷盛宠大小姐

    前世,她是豪门弃妇,每日被拳打脚踢,眼看丈夫情人上门欺辱。今生,她魂穿古代将门,成为人人践踏的痴傻嫡女,差点被陷害致死,成为无人问津的孤苦魂魄。两世为人,她发誓要改天逆命,绝不再受人半点欺凌。重生任务一,闷不吭声虐姨娘。重生任务二,低调奢华打庶妹。重生任务三,废掉渣男三条腿。重生任务四,赚钱、打怪、嫁首富!他是星月的闲散王爷,自小收敛光芒,躲开暗箭,只为等待利剑出鞘,夺这天下霸主之位!自小撞见,他发现她的狡黠,欣赏她的聪慧,恨不得将自己的心都掏出来摆在她的面前,只为有一天,能在取得天下之时,许她并肩治理天下的尊荣!
  • 希望成功在路上

    希望成功在路上

    一些生活中小感悟,小灵感,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正面力量
  • 强势逆袭:红眸公主vs深海少男

    强势逆袭:红眸公主vs深海少男

    她,是谁?她,又是谁?到底哪一个才是她?被所谓的闺蜜陷害,被所谓爱着的男人所抛弃!她没有选择逃避,她选择了——逆袭!痛?伤?绝望?让,我——欧阳筱芸,一一奉还虽,她华丽变身强势来袭,可终究,魔法将会失效她,怎么办?筱芸:“怎么办?我爱上他了吗?明明说过不再爱......”某男:“筱芸,如果这是你选择的路,那你就走下去,只要你在,我便还在。”复仇之中的她,会,有怎样的邂逅,会,有怎样的开始,又有怎样的,结束欧阳筱芸:“强势来袭的我,你准备好了吗?”
  • 灵师神域

    灵师神域

    一群年轻的人,有梦想却从不放弃,可爱却不失霸气,善良却不失腹黑,被权力包围下却不失自由,朝着大陆最强者的方向前进着,未来称霸的不只是四古国,而是整个世界。
  • 春风谋

    春风谋

    古有小女春风,三月花落,旁有小儿云从,静待花落弄风。不知是云随风,还是风吹云,皆是红尘醉意浓。此文不弃坑,放心入。
  • 本我之罪

    本我之罪

    心理画像,微表情,梦的解析。。。。。一个阴暗少年的阴暗心理人格造就了他对阴暗心理的独特嗅觉,离恶魔最近的只能是恶魔!
  • 再世掌仙

    再世掌仙

    重生归来,再世掌仙!前世的遗憾、痛苦,今生悉数一拳轰碎!打纨绔、抽土豪、美女追着去打炮……咳咳,严肃点!方文屹立天巅:“诸天寰宇,惟我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