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000000007

第7章 牛致功教授与隋唐史研究

■王双怀

牛致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在历史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作为牛先生的学生,我对此感到自豪和骄傲。据我所知,牛致功先生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历史的。50多年来,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这些论著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等诸多领域,其中隋唐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一对隋唐史学史的研究

在隋唐史领域,牛先生的重点之一是隋唐史学史。牛先生对史学史非常重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研究过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若干问题,并发表过《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文史哲》1965年第1期)等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他又从研究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入手,对隋唐时期的史学家和史学著作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牛先生认为,大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资治通鉴》对研究隋唐史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他用多年时间对《通鉴》进行了独到的研究。1980年发表了《从司马光对唐朝几个问题的评论〈通鉴〉的中心思想》(《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1986年撰写了《〈资治通鉴〉与隋唐史研究》(《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1989年出版了《唐代的史学与〈通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大唐创业起居注》是牛先生研究的另一部重要史籍,通过研究,发表了《温大雅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关于〈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唐史学会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此外,牛先生还对《贞观政要》等史料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试论〈贞观政要〉的中心思想》(《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等论文。这些论著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推动了隋唐史研究的发展。

隋唐时期史学的繁荣是与当时史学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但以往学者对隋唐时期的史学家很少进行探讨。牛先生认为这是一个薄弱环节,故在这方面用力甚勤。先后发表了《有功于唐代史学的韦述》(《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2期)、《许敬宗对唐代史学的功过》(《史学月刊》1987年第3期)、《柳芳及其史学》(史念海编《唐史论丛》第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魏徵的史学地位》(《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刘知几的修史主张》(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4辑,三秦出版社,1988)、《刘肃与〈大唐新语〉》(《史学月刊》1989年第5期)、《试论〈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史料价值》(《人文杂志》1993年第2期)、《魏徵的史学观》(《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等。除对隋唐史学家进行个案研究外,还对他们进行整体研究,撰写并发表了《唐代的史学与政治》(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1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唐初史学家的民族观》(《人文杂志》1988年第4期)、《唐代的史学与佛教》(《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墓志研究与史学的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1辑,三秦出版社,2004)。最近,牛先生又在三秦出版社出版了《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一书。这些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隋唐史学史的内容。

二对隋唐政治史的研究

牛先生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隋唐时期的政治。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就开始对唐代前期的政治问题进行研究。90年代后,围绕着唐代政治史诸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大抵主要集中在李渊建唐、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安史之乱等方面。

关于唐朝的建立,旧史往往强调李世民的作用,有些史书甚至说唐朝的建立主要是李世民的功劳。但专门记载建唐历史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却有不同的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牛先生率先从研究《大唐创业起居注》入手,对隋唐易代之际的历史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表了《从太原留守到建唐称帝的李渊》(《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3期)、《温大雅与〈大唐创业起居注〉》(《史学史研究》1983年第1期)、《关于〈大唐创业起居注〉中的几个问题》(刊中国唐史学会所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在此基础上,出版了《李渊建唐史略》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对史学界长期流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李渊绝不是碌碌无为的昏庸之辈,而是有智有勇,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从太原起兵、攻克长安到建立唐朝,都发挥了主要作用。此书一出版,就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好评。正因为如此,90年代末,发表了《李渊的历史地位》(刊《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人民出版社在组织出版“中国历代帝王传记”时,特邀牛先生撰写唐高祖。牛先生又用一年多时间,对唐高祖李渊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新的审视,写成了中国帝王研究的一部力作——《唐高祖传》(人民出版社,1998)。这部著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唐高祖的最高成就。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末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其直接后果是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被杀,唐高祖被迫退位,秦王李世民晋升太子,进而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代皇帝。唐太宗即位后,为了证明自己当政的合理性,进行了一系列篡改历史的活动。牛致功先生认为,由于唐太宗篡改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因而他撰写了《“玄武门之变”与唐高祖让位析》(《人文杂志》1980年第6期)、《关于范祖禹对“玄武门之变”的评论》(刊《唐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试论玄武门之变的参加者》(《中华文史论丛》第6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等与玄武门之变相关的论文,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唐太宗虽然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当上皇帝的,但他在位期间以亡隋为戒,用人纳谏,励精图治,促成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使唐王朝真正稳定下来,步入发展一途。关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古今学者多有肯定,但很少有人进行具体探讨。牛先生在以贞观年间的社会状况为背景,对唐太宗和他的谋臣猛将进行了多角度的宏观研究。20世纪80年代,他先后发表了《唐太宗处理阶级关系的思想》(《史学月刊》1981年第6期)、《也谈唐太宗纳谏》(《人文杂志》1982年第3期)、《房杜何以堪称良相》(《中国古代史论丛》第2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文德皇后与唐太宗政权》(《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唐高祖与贞观之治》(《学术界》1988年第6期)等论文。90年代以后,继续研究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把新出土的墓志与历史文献结合起来,发表了《关于尉迟敬德墓志中的几个问题》(《碑林集刊》第4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等文章。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唐太宗的魅力和贞观之治的实态。唐太宗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实践家,而且是一位在理论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家。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促成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特点主要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尽管唐太宗及其贞观之治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为唐朝的强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唐太宗去世后,在唐高宗当政时期,武则天逐渐登上政治舞台,并且扮演了重要角色。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关于她的是非功过,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曾几度掀起武则天热。在这种情况下,牛先生也加入了对武则天的讨论,他反对对武则天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主张首先弄清与武则天有关的重大问题,然后实事求是,对武则进行综合评价。为此,他并撰写了《武则天与洛阳》(《人文杂志》1986年第2期)、《铁血皇后武则天》(刊《后妃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刘濬夫妇怎样反对武则天称帝——读刘濬墓志》(刊《碑林集刊》第7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薛元超与武则天——读薛元超墓志铭》(刊《武则天与咸阳》,三秦出版社,2001)及《武则天称帝的真相》(刊《武则天与嵩山》,中华书局,2003)等。这些论文,都是武则天研究的重要成果。受武则天研究者和学界的重视。

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是唐王朝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太平盛世。然而,就在这个太平盛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发生看似偶然事件,实际上并非一朝一夕之故。它与玄宗君臣的腐败有关,与安禄山、史思明等人政治动向也有密切的关系。过去学者在研究安史之乱时,从唐廷方面论述的较多,从叛军方面入手者甚少。牛先生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研究这一事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又潜心对安史之乱进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安禄山史思明评传》(三秦出版社,2000)。在这部著作中,他以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为主线,不但详细论述了安史之乱的经过,深入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前因后果,而且还认真总结了安史之乱的经验教训,认为唐玄宗居安忘危,导致身败名裂,国破家散;安禄山之徒,趋玄宗居安忘危举兵造反,取得了很大胜利,但他们没有吸取唐玄宗的教训,结果重蹈覆辙,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他还尖锐地指出:如果说政治上的居安忘危可以导致腐败,使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醉生梦死的话,那么,军事上的居安忘危必然丧失抗御强敌、保卫自己的能力。这些观点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充分说明牛先生对安史之乱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此外,牛先生还对唐代政治上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过宏观研究。如20世纪80年代末,他撰写了《唐代的学士》(《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一文,对唐代的学士制度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后来,又发表了《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唐史论丛》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首次采用比较的方法,站在世界历史的视角,从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生活诸方面分析了隋唐王朝,认为隋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三对隋唐文化史的研究

牛先生对隋唐文化也有独到的研究。隋唐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0多年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牛先生越来越对隋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长期研究隋唐史学史之外,还对隋唐文化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概是由于热爱隋唐史学史的缘故,牛先生对隋唐文化很有感情,早就进行过探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赵文润教授主编《隋唐文化史》,约请牛先生为该书撰写序言,牛先生欣然命笔,撰写了长篇论文《隋唐文化的特点》。经过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认为隋唐文化具有四个重要的特点:反映了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内容;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体现了开放的社会风气。这些观点在当时是很新颖的,现在已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显然,不对隋唐文化进行系统研究,就不可能得出如此科学的结论。

如果说牛先生对隋唐文化特点的论述是宏观的,那么,他对武宗灭佛等问题的研究就是具体的了。武宗灭佛又称“会昌法难”,是唐代佛教史上的大事。关于武宗灭佛的经过及后果,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但对于灭佛的原因,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牛先生在研究日本高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新的资料,并撰写了《圆仁目睹的唐武宗灭佛》([台]《历史月刊》1993年第4期)。后来,他又是专门撰写了《试论唐武宗灭佛的原因》([台]《中国文化月刊》1997年6月号)。此外,牛先生还写过《唐人的“离婚”刍议》(《学术界》1994年第2期)、《魏徵何以不视〈七德舞〉》(《史学月刊》1994年第4期)、《唐太宗心目中的王羲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和《圆仁笔下的“茶”》(《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这些论文探讨的都是具体问题,以小见大,饶有趣味,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牛先生利用唐代碑石、墓志资料研究隋唐历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隋唐碑石、墓志存世者甚多,是十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改革开放以来,《千唐志斋藏志》、《唐代墓志汇编》、《全唐文补遗》、《全唐文新编》等大型史料书相继问世,为隋唐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遗憾的是,这些资料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先生是认真阅读过这些资料的专家之一,他在阅读这些文献时,常常有新的发现。他利用墓志、碑石所撰写论文已有十几篇之多,并集结出版了《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一书(三秦出版社,2002)。其中《唐俭与李渊建唐——读唐俭墓志铭》([台]《历史月刊》1999年第6期)、《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读执失善光墓志铭》(《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等论文都是高水平之作,受到有关学者的称赞。

四简短结语

上面简略地论述了牛先生在隋唐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事实上,牛先生视野开阔,治学严谨,笔耕不辍,既有细致入微的大作,也有高屋建瓴的弘论,对学术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比如,他曾参加《中国通史·隋唐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通史·隋唐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陕西通史·隋唐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和《资治通鉴新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的编写工作,还与杨希义教授合著过“二十五史新编”中的《唐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这些著作或获得国家图书奖,或获得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都在学术界有良好的影响。至于他所撰写的论文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

牛先生既是著作等身的学者,也是桃李盈门的良师。数十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教书育人方面,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关怀备至。我有幸在先生门下受业,常常被先生的道德文章感动。时值先生八十华诞,衷心祝愿先生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同类推荐
  •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六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 大宋天朝

    大宋天朝

    二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大龄单身屌丝封越莫名奇妙穿越到靖康之耻前一年,面对着还处于愚昧的大宋,他的恶趣味上来了。枪械?不不不,这是制式火属性黄品仙武。手雷,大炮?不不不,这时制式金火属性黄品消耗型仙武动力外骨骼?不不不,这是制式玄品仙甲。电磁炮(地级仙武)?空间折叠装置(传送阵)?空间存储装置(须臾戒)?拜托,科技,哦不?仙道不是一天建造而成的。若干年后,封越回过头,看到的是人类最真实的一面。(别问我金手指是什么?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真理,好吧!我承认还有个智脑。)
  • 水浒三国

    水浒三国

    汉末水浒传,梁山三国杀!这是一个以召唤梁山好汉于三国争霸的故事!
  • 汉末大开发

    汉末大开发

    吴襄来到了汉末,发现自己才八岁,老爹是将来的苍梧太守,刘表现在的部将吴巨,而现在诸侯讨董已经开始。那么吴襄该怎么再这样的乱世中生存呢?虽然不知道有谁会加书友群,但是我还是厚颜无耻的建了一个,群号是497108935,欢迎大家进来!!!
  • 江左一品纨绔

    江左一品纨绔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当代律师王衡穿越到了东晋宁康三年,成了‘书圣’的孙子,谢玄的女婿。只是天意弄人,前任逛青楼,喝花酒,气跑了尚未洞房的新娘子,眼见着一顶天大的纨绔帽子就扣下来了。人道琅琊王宣之风流不羁,堪称江左纨绔第一品。
热门推荐
  • 将军怨

    将军怨

    她是他的妻子,独居后院,备受冷落。她是他的军师,抹去红妆,运筹帷幄。她是柳浮云,是来自异世的杀手,一个不够冷血的杀手。同样的一个人,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身份,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他是轩辕国的将军顾长天,深受器重,英俊非凡。她在他眼里,是被硬塞给他的妻子,是对手的女儿,是一无是处的女人。“他”在他眼里,是出谋划策的智者,是神秘莫测的少年,是引他疼,引他笑的心底最隐忍的存在。
  • 羽献虚空

    羽献虚空

    意外的机遇让他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从此便发誓今生一定要站在最高处。正因为他的梦想却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一趟虚空之旅让他对天地有了新的认识,可也多了一些多余的坚定:“待我化羽成血时,一切被懈怠的泪吞噬。”“注定的结局,因妳我愿放弃。”这场是虚空之争,却又是一个强者的梦。
  • 萌宅千姬变

    萌宅千姬变

    某个倒霉的宅男因勇救小萝莉丧命,接着穿越到平行世界的地球,变成一名十五岁的少女,发现这个地球有异能和魔法,还和异世界的入侵者展开过真-世界大战,而自己也获得了变身二次元少女的能力。于是,某重生加变身的死宅开始了‘她’在平行世界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新生活……主角:“狂拽酷炫个妹啊!别人都是召唤二次元妹子,我怎么就自己变二次元妹子了?这不科学!”(PS,这本书是我为了造(bao)福(fu)人(she)类(hui)而写的,所以请不要太期待)(PS2,单身暧昧流,神马嫁人百合都没意义,因为我准备丧病的写十几个结局)(PS3:本书Q群:243364036)
  • 一直安静到天明

    一直安静到天明

    夏樱木,夏氏集团的千金,继母为帮女儿夺家业,把小樱木推下山崖。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小樱木并没有死,她被上山采药的叶明杰救走。从此他便成了她的爸爸。但是小樱木所有的记忆都没有了,叶家对小樱木很好,她有了个新的名字,叶淼淼。可是有一天无意中,她看到了爸爸的日记,知道自己不是他们的孩子,樱木很难过,由此踏上了艰辛的寻亲之路和夺回家业。
  • 拿破纳瓦伦假面奥特曼

    拿破纳瓦伦假面奥特曼

    遥望远方,依旧逃脱不了红尘;迁托红尘,才发现原来是梦一场;梦,终究是要醒的,但是,我还是继续做下去吧!
  • 霸道总裁鹿晗的贴身助理

    霸道总裁鹿晗的贴身助理

    为了目睹偶像鹿晗的风采,木小希大学为了近距离接触自己的男神鹿晗,大学志愿背着父母改成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后面,木小希有完成自己的梦想吗?有见到鹿晗吗?发生了什么?
  •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杰出人士常用的成功之法

    成功和精彩,不是某些特定人士的独享物,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拥有的,只要你拥有了成功的方法,成功就触手可及。本书讲述播种梦想、树立目标、把握机遇、发掘优点、打造形象、借助外力、练就口才、正确思考、充实才学、挑战失败等操作性极强的方法,为我们步入成就的殿堂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 奈何阑珊乱云妆

    奈何阑珊乱云妆

    这一世,她是修道有成的仙,他是魔界至尊。自古仙魔不两立,千年前的爱恋终因误会而成仇。他害她在诛仙台上受尽天雷,真火之刑罚,害她差点身死形灭。千年后在相见,只因宿缘。天命者,自身受到上天交于的重任,为天下黎明做好事,她成为天命者的姑姑,步步历练,带领天命者到达顶峰,最后却是敌人。三生三世的相爱不能厮守原来只是因为别人的一个赌约。是愧疚吗,是痛苦吗?她因身怀女娲石拥有强大的法术却一念成魔。七里溪,古木林。那是他们这一生最美好的回忆,先如今只剩下他一直沉睡的身躯,蔓延七里的寒冷。她誓要让他复活否则便要这世间所有的人陪葬。
  • 校草独宠:校花,我宣你

    校草独宠:校花,我宣你

    她是学院校花,安静优雅似仙女下凡,他是学院校草,帅气逼人不失风度。她桃花不断,不仅学校桃花多,杀手界几大强者更甚,他只好认命一支一支把桃花剪掉,甚至不惜性命。“我喜欢你。”,这句话从他们做同桌的第一天起,他每天都会对她说,她每天的回答都是一个字,就这样久而久之,他的这句话慢慢转变成了“我爱你,”她却装傻似不知,直到她看到了伤透心的一幕……“南宫寂殇你就是个混蛋!”她红着脸推开他,他却痞痞靠过来,“需要我再混蛋点吗?”
  •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中华美德歌谣全集

    歌谣,是一种非常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艺术形式。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