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53000000006

第6章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敬贺恩师牛致功先生八十华诞

■陈鼎中

1987年,我考入陕师大历史系。上学不久,便有一些学长前来传授经验,诸如系上有哪几位名教授、哪个老师讲课有意思之类。那时候,我便听说了牛先生的大名,但却不曾想到,四年以后有幸沗列先生门下,聆受先生的教诲。毕业后,我一直在比邻母校的一家出版社里工作。由于近便的缘故,时常能够幸会先生。在老西门外的林阴道上,在长安路侧畔,在如诗如画的校园里,总能看到牛先生那熟悉的身影。从投入师门算起至今,转眼已过去了16个春秋,其间接触先生的道德文章,耳濡目染,获益良多。

适逢牛先生八旬华诞,自愧资质愚钝,才疏学浅,对先生的道德文章不敢妄作评论,只好谈一点从师受教的个人感受,以祝贺先生健康长寿。

孜孜不倦的学者

1994年,我毕业那年,牛先生退休了。三年后,有一次看望先生时,先生送我一本《唐书》(新编二十五史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初版)。这是先生退休后的第一部著作。这部《唐书》,在新、旧《唐书》的基础上,抉择取舍,采用朴素、典雅的现代白话文叙述历史,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读懂的古代典籍推出象牙塔,置于大众的视野,泽被社会,功德无量,先生亦功不可没。先生在退休前身体就有恙,手常抖得厉害。当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赠言时,先生的手抖抖索索,好半天才将字写好。难以想象,先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艰难地完成了这部数十万字的书稿。

然而,大约在1999年元旦前后,我惊喜地看到了先生退休后的又一部著作《唐高祖传》(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近30万言,在唐初政治、人物方面多有洞见卓识,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学者张国刚先生在《20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评价该书“充分肯定了李渊在建唐过程中的功绩,纠正了史书中美化袒护李世民的偏颇”。读了这本书的后记才知道,这是先生1997年短短一年里辛勤耕耘的结果!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时或走进不少地方的书店,往往能够见到这部书,浅黄色的封面,端庄大气的颜体题签,静静地立在那里的书架上。

时隔一年之后,在2000年,先生的《安禄山史思明评传》在三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先生退休后的第三部著作。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是先生退休后的第四部著作,近40万字,三秦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面世。我是在2002年教师节前后见到这本书的,扉页上依旧是先生那特别而熟悉的书法。先生晚年,由于偶然的原因对碑石铭文产生了兴趣,于是潜心研读,时有所获,七八年间,散布于各种学术刊物上的文章竟达三四十篇之多,最终结集出版。

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竟然在数年时间里,孜孜不倦,用为疾所困的双手,完成了百余万字的著述。这需要具备怎样的境界?怎样的意志品质?足可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们惭愧、汗颜!

按理说,退休后的先生,完全可以“游憩岁月”,大可不必如此辛苦劳作。为名乎?为利乎?均不符合先生恬淡的性情。更不必说,先生三个儿女,皆学有所成。两个在国外工作,一个在上海工作,本人有悠闲自在、安享晚年的充分理由和良好条件。对此,先生自明心迹,就在《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一书的前言中。先生受先贤影响至深,接受了孔子的人生哲学,崇尚积极进取的人生,甚至在自己的晚年,也深恶“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因而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勤奋、努力地耕耘着。用先生自己的话说,“他们(国外的儿女)都希望我放松一下,到他们那里欣赏一下异国异地的风光,过几天闲适自得的生活。经过再三考虑,我最有感情的还是这十几平方米的书房”,“随着年龄的增长,古稀之年的精力当然不如以前了,每天工作的时间不断缩短,散步、看电视的时间反而增加了。不过,老牛拉破车,慢而不停,每天都有所前进”。

乐天知命的智者

9月份的一个周末,我去看望牛先生。师母去了澳大利亚,先生一个人在家,精神很好。我担心地问,饮食起居怎么办?先生乐呵呵地说,一点也不成问题,自己会做饭,在师大校园餐厅吃饭也很方便。当时,我心中的惊讶自不待言,这哪里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不过先生告诉我,眼睛不行了,书是读不成了,为了了解外面的世界,订了一份报纸,仅仅读报纸,就要花去自己很大的精力。环顾先生的书房,朴素而整洁;书房门外的阳台上是一排几案,上面几盆花草青翠欲滴,旁边是不少摊开的报纸。

《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面世后,主要由于视力的原因,牛先生基本上告别了自己热爱并为之追求了大半生的历史学研究事业。该书的前言,据先生讲,是应省文史馆的要求写的一篇谈个人长寿之道的文章。文字朴实亲切,见地深刻、独到,蕴含着深厚的学养,洋溢着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在先生的文字里,这是我最喜爱的一篇了。曾有朋友读后,赞叹不已,遂复制一份收藏欣赏。

《前言》是先生一生的总结性文字,从个人身世到少年时代的经历、青年时代的求学,以至于后来成为一名史学工作者,进而讲到古稀之年对人生的思考。就文章的精神而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便是先生推崇的圣贤名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谚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孔子一生活了73岁,在孔子的时代,这简直是高寿了。先生认为,孔子之所以高寿,其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精神有所寄托;二是心情愉快,不知忧愁。寄托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孜孜以求,先生在晚年的身体力行不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面对人生,先生又保持着一种淡泊宁静、乐天知命的态度。记得《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出版后,先生说,他的视力每况愈下,大半生里所从事的工作看来须放下了,以后就安享晚年吧。没有惋惜,没有遗憾,能拿起时拿起来,该放下时坦然地放下,进退之间,表现出的是一种达观,一种人生的智慧。

无论是旭日初升的清晨,抑或是夕阳西下的黄昏,那个在林阴道上散步的老者,我想,他心灵的天空该是宁静而坦荡的。

谦虚敦厚的长者

在我的印象里,牛先生素来都是一位谦谦君子、敦厚长者。

先生言语不多,先生的学术成果可谓丰硕。给我的感觉是,先生绝大数时间里都在默默地耕耘,这是否契合了古人所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呢?或许正因为这样,多年来,无论是在课堂上聆听先生陈述个人的见解,还是在先生的书房里讨论问题,抑或是日后任何时候的偶尔造访,先生总是保持着一种平实朴素、虚怀若谷的风度。在《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一书的前言中,先生认为,自己的著述是否对社会有所裨益,应待别人来评说,“一个小小史学工作者的执著追求,只要自感有点效果,也就不算徒劳无益了”。我觉得,这是先生的一片真言,也反映了先生的一贯作风。提到大家准备为他即将到来的八十寿辰做点事情时,先生流露出明显的不安:“这怎么说呢,我个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罢了!”

先生性情敦厚。当年我毕业论文的选题,先生是不满意的,担心我驾驭不了。可惜我年轻固执,一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先生考虑再三,最终同意了我的选题,表示尊重我的选择,告诉我要多下点功夫。先生的担心并非多余,由于选题不合适,加之种种个人原因,在毕业论文这件事上,我给自己留下了终生的遗憾。那时候,对于我的少年轻狂,先生尽量委婉提示,却从未加以辞色。而我,在人生的路途上匆匆向前,至于反思与自责,那是随着年龄增长,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毕业分配、选择工作的时刻很快便到来了。在那间朴素、整洁的书房里,先生谈了他的想法,建议我暂以唐史所秘书身份留下来开展工作,工作之余好好读书充实提高自己,在适当时候可以攻读博士学位,进一步深造,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遗憾的是,先生的一片苦心并没能打动我。原因很简单,我那时没有做好安于清贫的思想准备。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先生对我讲,他的女儿在邮电学院工作,成家后还在使用先生淘汰下来的小黑白电视机。当时的我不能彻底明白先生这句话的含义所在。眼前的利益往往会妨碍人对一生的长远打算,这是阅历渐长之后我方才明白的道理。于是我对先生一直心存感激。

因为个人的选择,学问于我已成歧途。多年后,看到师兄弟们学问日益长进,总不免感到无颜以对先生。偶尔流露出这样的心情,先生便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首先要将本职工作做好;如果有余力,读读书写写文章当然最好嘛。对于我先前的轻狂、无知,未置只字批评之语。

先生的谦虚敦厚,何尝不是一种能够润泽人心的精神财富呢?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名言。诗句说的是一种自然、宁静的境界,那是诗人心灵的栖息地,诗人乐在其中。牛先生晚年沉浸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亦乐在其中?而且,榆柳生长,桃李花开,生机盎然,足以寄托一份美好的祝愿。

(陈鼎中,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编辑室主任)

同类推荐
  • 世家的天下

    世家的天下

    魏晋两百年间,无数权臣叱咤风云,与皇帝和政敌进行着险恶的斗争。成功者登上九五之尊,失败者整个家族惨遭族诛。书中描写了几大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牵涉多起政治黑幕,探究历史真相。这是一本讲述血与泪、隐忍与拼搏、以及时间改变人心的书。
  • 帝王梦传奇

    帝王梦传奇

    一个宅男屌丝,一场悲催的穿越,成就帝王梦一场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武御本纪

    武御本纪

    刘槊带着《三国志》系统都城城基,穿越东汉末年。重振汉室,扬威九州。金戈铁马,武御天下。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原名《汉武御》,作者毅力不足,正努力克服中,需要鼓励,谢谢。
  •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康熙帝国的那人这事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出现了蜚声全球三大君主,既法国波拿王朝的路易十四,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清王朝的康熙皇帝。康熙以其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成就,造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康熙之治”。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铲除陋习,鸿博开科,召贤纳士,完成了满族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过渡,使大清帝国腾飞而起,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康熙在国内外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值得重视的篇章。
热门推荐
  • 我的高冷同桌

    我的高冷同桌

    开学新学期,同桌换了!不再是以前温柔善良的好大哥,而是一只动不动就炸毛,没事还喜欢装高冷的货,他可以不要吗?老师,我要换同桌!!!覃康物语:╭(╯^╰)╮哼,你以后休想我再和你玩!同桌物语:切,你以为谁想和你玩!
  • 网游之灵魂出窍

    网游之灵魂出窍

    小明买了个头盔回家,遇见个打劫的,结果是反杀。小明刷个野怪boss,遇见个美女,结果是反杀!小明见个义勇个为,遇见个校花,结果是反杀!!最后小明捡了块石头,遇见个老头,结果竟然是————灵魂出窍
  • 女皇驾到之一品天后

    女皇驾到之一品天后

    一朝穿越,未知世界她能安否?东方琉璃:火一般的女子,狠辣、孤傲,说一不二,占有欲强。“本皇的东西,岂能与她人分享?”月殇:性格孤高冷傲,无情却专情,一片痴心只为凌天。万物为刍狗,唯除她一人!“生是她的人,死为她之鬼!”舞冥绝:一笑倾城在笑倾国,极其嗜血,性格妖孽腹黑,绝色妖媚,无限芳华唯独凌天所有。“我乃一妖孽,也只有你这个妖孽才能御我!”云初:一个性格与名字完全不相同的男子,脾气火爆,“除了那死女人,还有谁受得了我?”慕容苏:性格温文如玉,一张人畜无害的脸下实则腹黑无限,睿智多谋。“你生,我生。你死,我绝不独活!”本文,男女主皆身心干净,宠文,无虐,无小三。
  • 顾凉卿

    顾凉卿

    一朝梦醒,未来之事她早已熟知。遭奸人陷害的顾家满门抄斩,仅余求学在外的她幸存,自毁声音,成为太子身边最大的谋臣,出谋划策,只为一朝为父报仇……梦醒,她依旧是顾家受宠的二小姐,现实与梦境的一步步重合,她,又该何去何从?
  • tfboys倾心之恋

    tfboys倾心之恋

    自己看就知道了,我也懒得多说【本文虚构,较真者绕】
  • 重生之宅男星王

    重生之宅男星王

    他是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屌丝,他装逼英雄救美被车撞死,可是莫名其妙的重生到了,平行世界他获得了星王系统,这个世界没有《斗罗大陆》,《斗破苍穹》,《修罗武神》.........。还有这个世界居然连好听的歌也没有,他想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了。我要当巨星谁该说不..........。
  • 鲁味私房菜

    鲁味私房菜

    鲁味,顾名思义山东的味道。最早的鲁味食品应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发源于齐国与鲁国,形成于秦汉,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鲜、咸、香、嫩、脆的独特风格;鲁味食品虽然发源于齐鲁,但经过历史的演化和人员的变迁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饮食文化。本书精选了白果炖鸡、凤眼里脊、红烧大肠、麻辣鸡、醉腰丝、糖醋肉段等好吃的菜肴。教人们利用闲暇之时,烹制出具有浓厚家乡风味及地方特色的菜肴,使人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全身心地释放,消除疲劳,减轻压力,既增加了活力,又带来健康的享受。
  • 奸相要逼婚之朕本佳人

    奸相要逼婚之朕本佳人

    蹦极蹦穿越了,有木有?穿成翘辫子皇帝的孪生妹妹,当上皇帝有木有?好吧,除了偶尔被那个妖孽丞相气一气之外,当皇帝也挺过瘾的。喜剧篇:片段一:某女色迷迷的盯着其中一个波涛汹涌的美女,手肘推了推身边的某男。“爱卿,朕觉得这个秀女很符合条件。”某男面色一寒,“这个秀女已经被本相许配给南宫一了!”某女撇了撇嘴,转而看向另一个波澜壮阔的美人儿,摸了摸下巴道:“那个也挺不错的!”某男脸色越发阴寒,“那个许配给南宫二了!”“最边上那个!”某女有些怒了。“许配给南宫三了!”“哈哈哈哈……”某女望着南宫三那委屈的脸,捧腹大笑。“你家南宫三和那个小太监还真是挺配的!”片段二:某男面色阴沉,步步紧逼——“你……你想做什么……”某女步步后退。“做什么?!”某男一把将某女狠狠推倒,然后压得严严实实,“皇上有胆子去宠幸月妃,没胆子承受本相的怒气么?!”“那个……爱卿你误会了……朕和……月儿……”“住嘴!”某男眼里的怒意越发的狂暴——“呜呜……”某女眼睛瞪得老大。深情篇:“笨男人,你知不知道这只是百里昭的计?!你既然一心只有江山霸业,何苦来救我?!”望着被军队围攻的男人,祁雪整张脸全是泪水。“笨女人!如果没有你和本相共享,那本相拿江山来有何用?!”本文女主搞怪腹黑,男主腹黑妖孽。男主绝不种马!别被前面误会,本书的男主绝对是处nan一枚。轻松文,欢迎入坑!
  • 苍穹陨

    苍穹陨

    一个转生王者的奋斗,一个乱世佳人的崛起......肖遥、夕洛瑶,他们的命运由谁掌握......王者是注定的王者,王者将会颠覆一切,包括命运......
  • 牵牛花瓣

    牵牛花瓣

    上巳祭,参赛作品。内容相关是恐怖灵异,探险寻宝,悬疑推理。